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系统评估老年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全面检索从建库至2021年3月关于老年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Stata 12.0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3篇文献,病例组1 965例,对照组8 98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卧床(OR = 4.65,95%CI:2.97~7.26)、合并高血压(OR = 3.94,95%CI:2.97~5.23)、股静脉穿刺(OR = 27.55,95%CI:16.14~47.03)、肺部感染(OR = 2.34,95%CI:1.70~3.23)、高龄(OR = 2.08,95%CI:1.46~2.96)、D - 2聚体升高(OR = 2.17,95%CI:1.77~2.67)、C-反应蛋白升高(OR = 4.18,95%CI:2.98~5.86)、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OR = 1.12,95%CI:1.03~1.22)、同型半胱氨酸升高(OR = 1.47,95%CI:1.16~1.85)、BI评分低(OR = 2.71,95%CI:1.59~4.6)、GCS评分低(OR = 2.32,95%CI:1.41~3.81)、Wells评分高(OR = 4.62,95%CI(2.77~7.71)、无康复治疗(OR = 1.90,95%CI:1.39~2.61)、无抗凝治疗(OR = 1.77,95%CI:1.28~2.45)、吸烟史(OR = 1.41,95%CI:1.11~1.80)、心力衰竭(OR = 1.43,95%CI:1.10~1.87)、糖尿病(OR = 1.36,95%CI:1.06~1.74)是老年脑卒中患者下肢DVT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应从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血清生化指标的持续监控、早期康复和抗凝治疗、其他合并疾病的及时治疗等方面提供及时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信息资源系统(VIP),收集建库至今公开发表的关于PICC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所纳入文献各相关危险因素累计病例分为病例组、对照组病例组分别为70、190、100、100、90、70例;对照组分别为748、1 774、926、926、848、650例;换药天数、导管留置时间、操作经验、特殊用药、合并基础疾病、年龄,各危险因素异质性检验结果均P>0.1且I2=0;各危险因素为换药频次OR值=3.28(95%CI:1.92~5.63)、导管留置时间OR值=3.16(95%CI:2.35~4.26)、操作经验OR值=3.16(95%CI:3.16~3.17)、特殊用药OR值=2.73(95%CI:1.83~4.07)、合并基础疾病OR值=2.68(95%CI:1.67~4.28)、年龄OR值=2.30(95%CI:1.53~3.48)。结论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换药频次、留置时间、操作经验、特殊用药、合并基础病、年龄6项因素均是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医务人员应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方案,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霍丽娜 《现代预防医学》2023,(13):2441-2446
目的 研究郑州地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情绪障碍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12月—2021年12月通过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223例经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情绪障碍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情绪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 被调查的22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共28例常存在焦虑情绪(12.56%),35例存在抑郁情绪(15.70%)。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女性(OR=1.545,95%CI:1.224~1.951)、吸烟史(OR=3.804,95%CI:1.938~7.465)、高血压史(OR=3.404,95%CI:1.451~7.985)及糖尿病史(OR=2.872,95%CI:1.601~5.150)均是影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焦虑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OR=2.361,95%CI:1.516~3.676)、年龄≥60岁(OR=2.177,95%CI:1.318~3.596)及糖尿病史(OR=2.008,95%CI:1....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某地区癌症患者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CCRP)现状并分析影响其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于2020年1月至2021年6期间随机选取西安市地区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数字疼痛量表(NRS)调查患者CCRP发生情况,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CCRP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的578例癌症患者中CCRP发生率为45.85%,根据是否发生CCRP分为CCRP组(265例)和非CCRP组(31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OR=1.406)、心理状态(OR=4.899)、合并糖尿病(OR=1.296)、肿瘤分期(OR=2.807)、癌症类型(神经系统OR=2.061)、手术治疗(OR=3.089)、化疗或/和放疗(OR=3.658)、激素治疗(OR=1.883)和肿瘤转移(OR=2.484)是影响癌症患者CCRP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癌症患者的受教育水平、心理状态、基础疾病、病情程度、癌症类型、治疗方式等众多因素与CCRP发生有关,临床应针对高危人群采取干预措施进行预防,从而降低CCRP对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医院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的危险因素。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数据库(VIP)中建库至2019年3月发表的有关医院感染SMA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2名研究员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3篇为英文,7篇为中文。Meta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APCHE-II评分>20分(OR=3.69,95%CI:1.58~8.59)、ICU时间> 7 d (OR=2.14,95%CI:1.55~2.95)、住院时间(MD=7.54,95%CI:6.22~8.86)、使用糖皮质激素(OR=2.40,95%CI:1.57~3.68)、合并免疫功能缺陷性疾病(OR=2.31,95%CI:1.64~3.25)、机械通气(OR=7.59,95%CI:3.40~11.97)、气管插管(OR=4.98,95%CI:3.21~7.73)、气管切开(OR=4.31,95%CI:2.80~6.64)、中心静脉置管(OR=1.68,95%CI:1.19~2.38)、留置鼻胃管(OR=3.10,95%CI:1.83~5.26)、使用碳青霉烯类(OR=2.81,95%CI:2.24~3.54)、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OR=3.52,95%CI:1.71~7.24)、使用氨基糖苷类(OR=1.93,95%CI:1.37~2.73)、使用糖肽类(OR=3.42,95%CI:1.13~10.32)和使用抗菌药物≥3种(OR=2.70,95%CI:1.75~4.16)是医院感染SMA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医院感染SMA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以降低其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患者术后医院内感染病原菌特征并分析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 - 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异位妊娠手术患者260例,收集异位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并统计患者术后院内感染情况,采集术后院内感染患者血液、尿液等临床标本,培养并鉴定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其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60例异位妊娠手术患者中有23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8.85%,23例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3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7株(54.84%),革兰阴性菌10株(32.26%),真菌4株(6.4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伴有其他基础疾病(χ2 = 12.496,P<0.001)、手术时间≥2 h(χ2 = 11.782,P = 0.001)、术中出血量≥100 ml(χ2 = 6.779,P = 0.009)、住院时间≥2周(χ2 = 6.052,P = 0.014)、术后留置导管(χ2 = 7.856,P = 0.005)及卧床时间≥4周(χ2 = 5.426,P = 0.020)等因素是影响异位妊娠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伴有其他基础疾病(OR = 4.860,95%CI:1.456~16.219,P = 0.010)、术后留置导管(OR = 48.777,95%CI:7.502~317.155,P<0.001)、手术时间≥2 h(OR = 9.325,95%CI:2.035~42.725,P = 0.004)及住院时间≥2周(OR = 24.559,95%CI:3.394~177.695,P = 0.002)是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异位妊娠患者术后院内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术后留置导管、手术及住院时间过长等均为引发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以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12月414例接受PICC的新生儿临床资料,对新生儿PICC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SPSS1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14例新生儿经PICC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24例,感染发生率为5.8%;感染新生儿中检出病原菌24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2株占5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株占33.3%,真菌4株占16.7%;导管执行地点、是否计划拔管、穿刺时间、导管堵管、穿刺次数与导管相关性感染有关,为其主要影响因素;导管执行地点(OR=1.702,95%CI:1.439~3.716)、是否计划拔管(OR=2.162,95%CI:1.682~4.902)、穿刺时间(OR=2.386,95%CI:2.251~5.392)、导管堵管(OR=1.381,95%CI:1.298~3.979)、穿刺次数(OR=1.402,95%CI:1.372~4.592)等因素为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繁多,宜对上述高危因素进行预防控制,以减少新生儿PICC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CNKI、WanFang Data数据库中关于ICU患者CRBSI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应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有12篇,总样本量为14 422例,5篇队列研究,7篇病例对照研究,NOS评分为4~6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导管留置时间(WMD=12.25,95%CI=5.55~18.94)、多腔导管(OR=3.52,95%CI=1.46~8.52)、股静脉置管(OR=2.44,95%CI=1.34~4.46)、肠外营养(OR=2.47,95%CI=1.18~5.21)、住ICU的时间(WMD=10.01,95%CI=4.17~15.85)、APACHEⅡ评分(WMD=4.46,95%CI=1.25~7.66)、合并糖尿病(OR=1.83,95%CI=1.08~3.09),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导管留置时间、多腔导管、股静脉置管、肠外营养、住ICU的时间、APACHEⅡ评分、合并糖尿病是ICU患者CRBSI危险因素。因纳入研究总体方法学质量一般,尚需设计严谨、大样本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对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 综合分析视屏时间与中国儿童青少年健康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关于中国儿童青少年视屏时间与健康风险的关联性的中英文文献,包括观察研究和实验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3月1日,采用Comprehensive Meta Analysis V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68篇,累计样本量757 509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综合视屏时间过长是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OR=1.47,95%CI:1.01~2.15)、近视(OR=1.52,95%CI:1.33~1.75)、自伤行为(OR=1.40,95%CI:1.31~1.50)、抑郁(OR=1.62,95%CI:1.37~1.91)、心理亚健康(OR=1.58, 95%CI:1.07~2.34)、情绪行为问题(OR=1.37, 95%CI:1.11~1.84)以及品行问题(OR=1.62,95%CI:1.14~2.32)的危险因素。此外,电脑时间与近视风险也呈较稳定的相关性(OR=1.45,95%CI: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假丝酵母菌血症的临床和微生物特征,并对死亡的危险性进行分析与评估.方法 收集2002年4月-2007年3月医院ICU假丝酵母菌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危险因素、基础疾病、假丝酵母菌属的种类、病死率,使用多元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5年间ICU入院6034例,符合假丝酵母菌血症的患者75例,经过对死亡组和生存组各项特征的单因紊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中心静脉导管的留置(97.2%与74.3%,P=0.043,OR=6.4,95%CI为1.06~38.72);低白蛋白血症(91.7%与56.4%,P=0.020,OR=6.01,95%CI为1.33~27.0);APACHEⅡ评分(19.6±3.7与15.0±3.8,P=0.oo,OR=1.36,95%CI为1.15~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CU患者假丝酵母菌血症病死率高,中心静脉导管留置、低白蛋白血症、高APACHEⅡ评分是导致假丝酵母菌血症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影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术后灌注疗效和相关并发症的潜在因素,以及职业暴露膀胱肿瘤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来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结合术后膀胱灌注的122例NMIBC患者的临床数据,并进行问卷随访,收集患者职业、不良嗜好、饮食习惯、基础疾病、膀胱灌注后短期和长期并发症的类型和程度等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MIBC复发及灌注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122例NMIBC患者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为23.7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NMIBC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3.412,95%CI=1.142~10.193,P=0.028),使用卡介苗作为灌注药物是发生术后短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3.560,95%CI=1.424~8.899,P=0.007),联苯胺职业暴露(OR=5.008,95%CI=1.066~23.539,P=0.041)和吸烟(OR=6.193,95%CI=1.195~32.110,P=0.030)是与长期并发症相关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有联苯胺职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宫颈浸润癌术后静脉血栓(VTE)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接受手术治疗且临床和随访资料完整的243例早期宫颈浸润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对其术后VTE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术后VTE形成发生率为7.8%(19/24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BMI)[OR=1.23,95%CI(1.08-1.47),P=0.030]、吸烟[OR=2.42,95%CI(2.11-5.31),P=0.010]、既往合并其他恶性肿瘤[OR=6.49,95%CI(1.23~26.16),P=0.001]、既往血栓病史[OR=4.62,95%CI(1.01~6.95),P=0.000]、术后第3天D-二聚体水平升高[OR=2.99,95%CI(1.27~4.22),P=0.023]是早期子宫颈浸润癌术后VTE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宫颈浸润癌患者需在术前对VTE形成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准确评估,采用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术后VTE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脑性瘫痪(脑瘫)儿童发生的高危因素,以及与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rossmotorfunction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间的相关性,为防治脑瘫及预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程度,从而降低脑瘫及运动功能损伤的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诊治的338名脑瘫儿童作为病例组,同期来我院儿童保健科进行正常体检的84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认最终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高危因素与GMFCS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11种危险因素是脑瘫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产前因素如宫内窘迫(OR=6.992,95%CI:1.607~30.412),产时因素如早产(OR=7.111,95%CI:2.532~19.970)、低出生体重(OR=8.665,95%CI:3.176~23.644),产后因素如重度黄疸(OR=11.900,95%CI:5.123~27.645)、新生儿颅内出血(OR=6.727,95%CI:2.422~18.685)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3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胃癌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发生率。依据患者置管后是否出现静脉血栓将其分为血栓组和无血栓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 120例胃癌患者PICC置管后有25例出现静脉血栓,静脉血栓发生率20.83%;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为腺癌(OR=3.102,95%CI 1.253~5.682,P=0.013)、临床分期为Ⅲ—Ⅳ期(OR=2.433,95%CI 1.012~3.451,P=0.005)和置管前D-D0.5 mg/L(OR=2.685,95%CI 1.019~3.798,P=0.008)是胃癌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腺癌、临床分期为晚期、置管前D-D水平较高是胃癌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及时为胃癌患者实施有效预防措施是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遵义地区脑卒中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现状,探讨该地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在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1月- 2019年1月期间收集280对病例对照,研究遵义地区脑卒中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遵义地区脑卒中患病的危险因素有超重或肥胖(OR = 2.782,95%CI = 1.742~4.442)、高血压(OR = 3.124,95%CI = 1.689~5.778)、吸烟(OR = 2.456,95%CI = 1.543~3.912)、饮酒(OR = 2.324,95%CI = 1.288~4.191)、缺乏运动(OR = 1.873,95%CI = 1.108~3.168)、高盐(OR = 3.074,95%CI = 2.069~4.568)、高脂(OR = 2.421,95%CI = 1.381~4.242)、尿酸(OR = 2.547,95%CI = 1.582~4.100)、空腹血糖(OR = 2.032,95%CI = 1.300~3.177)、TG(OR = 1.928,95%CI = 1.340~2.770)和LDL - C(OR = 1.903,95%CI = 1.202~3.010)(P<0.05),保护因素为摄入充足的蔬菜(OR = 0.438,95%CI = 0.221~0.866)(P<0.05)。结论 遵义地区脑卒中患病的危险因素众多,应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对该地区的高危人群提出有针对性地干预措施,以达到有效预防脑卒中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王春秀 《现代保健》2010,(23):87-88
目的 探讨引起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外周中心静脉置管2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比较感染组与无感染组患者在可能影响感染因素上面的差异,将单因素分析得出的显著性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统计学分析.结果 248例患者共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17例,发生率为4.4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1个变量是早产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有实际意义影响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因素为:操作经验少、股静脉置管、导管留置时间长、年龄大,其OR值分别为3.48、2.89、2.45、1.98.结论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恶性肿瘤高发地区胃癌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江苏省恶性肿瘤高发地区胃癌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江苏省恶性肿瘤高发地区大丰市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胃癌1:2病例-对照研究,共调查病例646例,对照1292人。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喜食烫食(OR=2.2841,95%CI:1.2609~4.1376)、进食速度快(OR=2.9668,95%CI:2.2736~3.8714)、喜食辣食品(OR=2.4875,95%CI:1.3644~4.5352)、癌症家族史(OR=1.4224,95%CI:1.1041~1.8325)等为胃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粮食储具常清洗翻晒(OR=0.5713,95%CI:0.4429~0.7368)、喜食大蒜(OR=0.6299,95%CI:0.4567~0.8687)、使用冰箱(OR=0.6256,95%CI:0.4104~0.9537)、饮茶(OR=0.4541,95%CI:0.3292~0.6263)、性格开朗(OR=0.5157,95%CI:0.3147~0.8453)等则为保护因素。结论应通过教育改变居民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以及注意心理精神卫生,以降低胃癌的发病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肺结核患者就诊、确诊延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首诊单位与登记日期为筛选条件,从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导出兵团2008 - 2017年登记的肺结核患者信息,有效数据共12 468例,采用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进行统计描述,秩和检验及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兵团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率为48.0%(5 988/12 468),确诊延迟率为17.6%(2 195/12 468);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男性(OR = 1.081,95%CI = 1.002~1.167)、少数民族(OR = 1.129,95%CI = 1.032~1.236)、农民及工人(OR = 1.188,95%CI = 1.093~1.307)、因症就诊(OR = 2.292,95%CI = 2.084~2.520)、因症推荐(OR = 2.445,95%CI = 1.914~3.123)是就诊延迟的危险因素;追踪发现是就诊延迟的保护因素(OR = 0.774,95%CI = 0.709~0.843);农民及工人(OR = 1.210,95%CI = 1.099~1.331)、非本地(OR = 1.162,95%CI = 1.016~1.328)是确诊延迟的危险因素;追踪发现(OR = 0.792,95%CI = 0.708~0.885)及其他形式发现(OR = 0.582,95%CI = 0.401~0.845)是确诊延迟的保护因素。结论 兵团肺结核患者确诊延迟率较低,但就诊延迟率仍较高。应针对重点人群,积极开展结核病宣传教育活动,降低就诊延迟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遵义地区中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现状,探讨该地区中老年人GERD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8年1月- 2019年4月期间于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130例患者为病例组,同期在本院体检的1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遵义地区中老年人群GERD的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遵义地区中老年人群GERD的危险因素有BMI(OR = 4.628,95%CI = 2.344~9.134)、饮酒(OR = 3.424,95%CI = 1.401~8.373)、睡眠不足(OR = 1.847,95%CI = 1.344~2.540)、不吃早餐(OR = 3.102,95%CI = 1.770~5.436)、高脂饮食(OR = 2.694,95%CI = 1.667~4.354)、高糖饮食(OR = 2.236,95%CI = 1.3002~3.842)以及常饮浓茶(OR = 4.296,95%CI = 2.328~7.933)(P<0.05)。结论 遵义地区中老年GERD发病的危险因素众多,可针对高脂、高糖饮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加大对GERD的宣传力度,从清淡饮食、规律作息开始,逐步改善中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以达到有效预防中老年GERD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016-2018年住院患者发生多药耐药菌感染(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MDRB)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建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老年康复中心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2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基础疾病、基本情况、药物应用和侵入性操作资料,归纳住院患者发生MDR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纳入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性及准确度进行验证。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糖尿病、入住ICU、住院时间、应用抗菌药物种类、应用抗菌药物时间、留置导管、手术和机械通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OR=2.426,95%CI:1.087~5.415)、住院时间(OR=2.368,95%CI:1.230~4.559)、应用抗菌药物种类(OR=3.129,95%CI:1.646~5.949)、应用抗菌药物时间(OR=2.912,95%CI:1.425~5.950)、留置导管(OR=2.000,95%CI:1.070~3.736)、手术(OR=2.245,95%CI:1.186~4.248)及机械通气(OR=2.157,95%CI:1.142~4.074)为住院患者发生MDR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与住院患者发生MDRB感染高度相关。基于糖尿病、住院时间、应用抗菌药物种类、应用抗菌药物时间、留置导管、手术及机械通气这7项住院患者发生MDR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住院患者发生MDRB感染的列线图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预测值同实测值基本一致,说明本研究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同时本研究使用Bootstrap内部验证法对住院患者发生MDRB感染的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C-index指数高达0.780,说明本研究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准度和区分度。结论住院患者发生MDRB感染的风险较高,糖尿病、住院时间、应用抗菌药物种类、应用抗菌药物时间、留置导管、手术及机械通气等因素是住院患者发生MDR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能够提高对住院患者发生MDRB感染的诊断效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