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血清肿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76例女性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与血清肿形成有关的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手术器械、术前辅助化疗、弹力绷带的应用、腋窝引流时间等8项危险因素进行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76例患者行保乳术56例,根治术22例,改良根治术198例。术后并发血清肿98例(35.5%);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同血清肿的高发生率具有显著相关性,OR值分别为2.83和3.97,P〈0.05。其他研究因素与乳腺癌术后血清肿的高发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手术方式是乳腺癌术后血清肿形成的危险因素,同保乳术比较,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增加了乳癌术后血清肿形成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预防和治疗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方法术中彻底止血、充分引流、胸外轻度加压包扎,发现皮下积液后.及时穿刺抽吸或置管引流。结果48例中,皮下积液10例,占20.8%,积液相对较少,治疗时间缩短。结论皮下积液是可以预防和及早治疗的,应积极主动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乳癌改良根治术后切口区域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患肢水肿为常见并发症。因切除乳腺腺体、皮下脂肪、腋窝脂肪及淋巴结后,皮瓣与胸壁、腋窝之间留有间隙,大面积的创面有较多渗出,如有止血不彻底、大的淋巴管未结扎[1]、脂肪液化、皮瓣下积气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预防皮下积液的体会。方法采用创面双管持续负压引流及胸带包扎,并严密观察皮瓣与胸壁的贴附情况,如发现局部少量积液,可用手掌将其推挤至引流管附近引出,始终保持皮瓣与胸壁紧紧贴附状态。结果 2例发生局部少量积液,经手掌推挤、引流2d消失。无皮瓣坏死或切口感染病例发生。结论创面双管持续负压引流及胸带包扎,可有效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措施,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6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皮瓣下双管负压引流及胸带加压包扎,对照组采用腋窝单管负压引流及绷带纱垫加压包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皮瓣下积液4例(9.30%),均为单处小面积积液。对照组患者发生皮瓣下积液13例(30.23%),其中3例为两处积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负压引流及胸带加压包扎,可有效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而且患者痛苦小,值得进一步完善推广。  相似文献   

6.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1],经常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生理和精神负担,延迟放化疗时机[2].我科自2006年至2012年对321例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患者使用穿刺抽液、中心静脉导管引流、重新放置负压管引流3种不同的方式处理皮下积液并做了比较.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81例乳腺癌(Ⅰ期87例,Ⅱ期194例)施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胸大、小肌)的治疗结果。结果 281例患者中术后发生皮下积液17例,切口皮缘坏死16例,上肢淋巴性水肿(轻度)12例。3年生存率为85.6%,5年生存率70.8%。结论 保留胸大、小肌,重视保护胸外侧支神经可避免胸肌挛缩导致的上肢运动障碍,重视术中创面的处理能有效地预防局部复发和转移,重视术后综合性治疗可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将87例行乳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组,分别采取皮瓣下引流加腋窝负压引流(实验组)和常规腋窝负压引流(对照组)两种不同的引流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结果示实验组患者发生皮下积液者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提示应用皮瓣下引流管方便、可靠,可有效的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时上肢淋巴管显影结扎对减少皮下积液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入住我院的17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6例。研究组病人在手术时用0.25%亚甲蓝行上肢淋巴管显影,同时行显影淋巴管结扎;对照组病人常规手术不行淋巴管显影。统计分析两组病人的拔管时间和拔管后积液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平均拔管时间为术后(8.6±10.3)d;对照组为术后(11.5±12.3)d,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研究组拔管后发生积液5例,发生率为5.8%;对照组13例,发生率为15.1%,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对上肢来源的淋巴管进行显影,并将断端予以结扎,可缩短拔管时间,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治疗首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但术后易发生皮下积液,部分患者愈合时间延长形成顽固性皮下积液.治疗皮下积液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局部注射器抽吸结合加压包扎、 置管引流及皮瓣和胸壁缝合局部注射生物蛋白胶等,疗效各有不同.我们借鉴胸外科治疗乳糜胸或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1],采用滑石粉悬液注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区,并配合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对积液持续引流、加压包扎[2],促使皮肤与胸壁粘连,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最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可达10%~60%.皮下积液虽不致命,一旦发生,不仅影响伤口愈合,增加换药工作量,还加大患者精神和经济负担,延迟后续放化疗,影响综合治疗的效果,成为困扰乳腺外科医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4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32例,切除肋间臂神经16例。术后对48例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48例患者在随访第1、6、24个月期间局部均未发现癌肿复发、转移。保留肋间臂神经32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28例(87.5%),感觉异常4例(12.5%);而切除肋间臂神经的16例病人均有感觉异常。结论 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持续中心负压吸引联合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3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20例,采用双管接中心负压吸引器联合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对照组110例,术后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比较2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例数及留置引流管时间。结果实验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例数及留置引流管时间均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中心负压吸引2~3 d后再联合一次性引流器,能明显降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率,缩短置管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和辅助治疗及时进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局部应用质量浓度2%碘酊对减少皮下积液的效果。 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8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手术创面喷洒5 ml质量浓度2%碘酊,对照组手术创面喷洒5 ml 0.9%氯化钠溶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引流管引流量、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指数、职业和学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引流管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48、4.421、2.966、5.936、10.070,P=0.001、<0.001、0.004、<0.001、<0.001)。观察组术后皮瓣坏死发生率为7.3%(3/41),对照组为5.0%(2/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0,P=0.624)。观察组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4.9%(2/41),低于对照组的2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8,P=0.039)。 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局部应用质量浓度2%碘酊,可有效减少引流管引流量及引流管留置时间,预防皮下积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肿瘤,手术治疗是目前的首选治疗方案。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发的诸多不利情况明显地影响到患者的后续治疗和心理健康,特别是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横切口术后腋窝下的皮瓣臃肿皱褶影响了皮瓣愈合和腋下皮肤的平顺性,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在B超引导下,经小切口刮除纤维包囊,术后辅助双层负压封闭引流在乳腺癌术后顽固性血清肿治疗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自2009年7月至2012年9月,对24例乳腺癌术后顽固性血清肿患者,术前和术中经B超定位,标记血清肿的范围,并测定其容积和纤维包囊的厚度.对血清肿边缘做长约1.5cm切口,在B超引导下,经小切口用带齿刮匙刮除血清肿周围纤维包囊,予双层负压封闭引流包扎伤口.刮除的纤维囊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 24例乳腺癌术后顽固性血清肿容积24.0cm×16.0cm×4.0cm~8.0cm×5.0cm×1.0cm,平均血清液(88.6±6.7)ml.术前和术中B超在血清肿周围均探测到增厚纤维包囊;在B超引导下,经1.5cm小切口能够安全有效地刮除血清肿周围的所有纤维包囊,对皮肤组织损伤小,同时可避免腋区血管神经的损伤.术后辅助使用双层负压封闭引流时间平均为(7.2±3.3)d,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3~12个月均无复发.病理检查见刮除组织为增生的纤维组织,其表面有单层上皮样细胞覆盖,这种单层上皮样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见CD31 、D2-40和Ki-67染色阳性.结论 B超引导下小切口微创刮除纤维囊,术后辅助双层负压封闭引流能够有效治疗乳腺癌术后顽固性血清肿.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皮瓣厚度选择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皮瓣厚度的选择,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对2008年1~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78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08年1~6月的病人设为Haagensen皮瓣组,2008年7~12月的病人设为胸壁浅筋膜外组,对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胸壁浅筋膜外组的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后总引流量及术后皮瓣坏死发生率均低于Haagensen皮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2)。结论 选择在紧贴胸壁浅筋膜浅层外侧的脂肪层中游离皮瓣,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及其预防方法.方法 将183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81例,治疗组先以手术刀游离皮瓣,然后以电刀完成手术.对照组全程用电刀完成手术,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但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乳腺癌治疗中采用手术刀游离皮瓣方法可减少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保留肩胛下肌群筋膜的方法对腋窝积液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确诊乳腺癌并需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共178例随机分为保留肩胛下肌群筋膜腋窝淋巴结清扫组(治疗组,n=98)及切除全部肩胛下肌群筋膜腋淋巴结清扫组(对照组,n=80),比较两组在切除淋巴结平均数目、拔引流管时间,腋窝皮下积液发生率及患侧上肢水肿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切除腋窝淋巴结平均数、腋窝皮下积液例数(发生率)、拔管时间、拔管时间超过14天例数及发生患侧上肢水肿例数依次为:15.1个/例,6例(6.1%)、7±0.5天、4例及3例,对照组为14.8个/例、9例(11.3%)、9±0.5天、12例及7例.两组均未发生严重水肿.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切除淋巴结平均数目无显著差异,但前者拔管时间较后者短,腋窝皮下积液发生率及患侧上肢水肿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保留肩胛下肌群筋膜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方法较常规方法损伤更小,发生腋窝皮下积液及患侧上肢水肿的几率低,不影响肿瘤分期.  相似文献   

20.
回顾性分析86例乳腺癌(I期38例,II期43例,III期5例)施行改良根治术I式的治疗效果。86例患者中术后发生皮下积液7例(8.1%),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障碍5例(5.8%),上臂感觉障碍3例(3.5%);3年生存率84.6%;5年生存率63.9%,其中I期为80.0%,II期为52.8%,III期为33.3%。提示注意选择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注重保护胸前神经的内外侧分支和肋间臂神经,注重创面的综合处理,注重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以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