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最常施行的手术。全子宫及次全子宫切除术各有利弊[1] 。为提高受术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和术后生活质量 ,我院自 1997年 7月~ 2 0 0 0年 7月共施行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 5 6例 ,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 5 6例为研究组 ,年龄 2 8~ 4 8岁 ,平均 4 2岁。其中子宫肌瘤 36例 ,子宫腺肌病 15例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5例。随机选择同期行传统子宫全切术 5 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病种、子宫大小及盆腔有无粘连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术前两组病例均行阴道镜…  相似文献   

2.
改良式经腹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改良式经腹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 80例因子宫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全切除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研究组 4 0例 ,做改良式经腹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 ;对照组 4 0例 ,采用传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病率及术后恢复等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经腹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术时短、出血少、损伤小、康复快等优点。经过手术技术改良 ,能顺利进行子宫全切除 ,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莫洁平 《广东医学》2001,22(9):780-780
子宫全切术是妇科常施行的手术 ,经腹子宫全切术有筋膜外子宫全切术和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我们采用筋膜内子宫全切术(Aldridge法 ) [1 ] 并进行了改良作了 70例临床研究 ,报告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10月子宫良性病而需子宫全表 2 术后情况术后体温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阴道出血住院时间(>38℃ ) (h) (例 ) (d)筋膜内组 2 831 .2± 1 .83 9± 1 .1 4筋膜外组 37 40 .5± 1 .4 1 6 1 3± 1 .58P值 <0 .0 5 <0 .0 5 <0 .0 5 <0 .0 5切除治疗的患者 140例 ,年龄 32~ 6 7岁 ,分为两组 …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妇科良性病变需行子宫切除术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 以普通子宫全切术和子宫次全切除术为基础 ,采用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并进行改良 :①切断部分主韧带 ;②在宫颈筋膜与肌层的疏松组织间隙剥离宫颈 ;③不缝合腹膜。并与同期筋膜外子宫全切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筋膜内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病率和残端出血率低 ,与对照组比较P <0 .0 5或P <0 .0 1。术后随访性生活下降者 ,筋膜内组占 13 .0 % ,对照组占 2 6 .3%。结论 改良式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为妇科良性病变需行子宫切除者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术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谭广萍 《医学文选》2003,22(4):489-490
经腹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妇科疾病常用的术式。我院 1 999年元月开始用经腹小切口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 ,切口长度在 6cm以内 ,为传统手术长度的 1 /2 ,且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 ,取普通子宫全切 (即筋膜外子宫全切 )和子宫次全切之优点 ,达到防止宫颈残端癌 ,保持盆底、阴道完整性和部分子宫颈的目的。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各种良性病变有子宫切除指征 ,子宫大小约为妊娠 8~ 1 2周 ,无炎症 ,要求保留宫颈和阴道完整 ,宫颈无恶性倾向者可施行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根据术式不同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研究组 68例 ,行小切口改良…  相似文献   

6.
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4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 5月至 1 998年底 ,对 48例有子宫全切术指征的患者施行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 ,因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现对其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患者年龄 2 8~ 46 (4 1± 2 )岁。子宫肌瘤 2 8例、子宫腺肌瘤 1 0例、子宫肥大症 4例、功能性出血 4例、慢性盆腔炎附件包块 2例。共计 48例 ,为筋膜内组。随机选择同期行传统经腹子宫全切术 1 0 0例作对照 ,称传统组。两组病人在年龄、病种构成上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见表 1。表 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组别n 年龄(岁 )病   种   构   成 …  相似文献   

7.
子宫切除术的开展 ,已有近 16 0年历史。经腹小切口子宫颈筋膜内子宫切除 ,既能达到全子宫切除的目的 ,又能兼次全切的优点。 1998~ 1999年 10月我们对确认的 6 0例子宫良性病变施经腹小切口宫颈筋膜内切除子宫。此术式切口美观 ,手术时间短 ,病人恢复快 ,术后定期随访 ,病人满意率达 10 0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共 92例。其中子宫肌瘤 79例 ,子宫腺肌症 13例。患者年龄 40~ 5 4岁 ,平均 44岁 ,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观察组 6 0例均施行经腹小切口宫颈筋膜内子宫切除 ;对照组 32人行常规子宫全…  相似文献   

8.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分筋膜内及筋膜外术式。我院自 1 999年 8月开始根据国内文献报道行改良经腹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 78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 1 999年 8月~ 2 0 0 0年 1 2月在我院行改良经腹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 78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经腹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 53例为对照组。研究组年龄 35~ 54岁 ,对照组年龄 36~ 60岁。两组年龄、病种、子宫大小差异无显著性 ,具有可比性。1 .2 两组术前准备 ,麻醉 (硬膜外麻醉 )均相同 ,均采用耻骨上横切口。1 .3 手术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操作[1 ] 。研究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改良腹式横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 对 2 4 0例患子宫良性病变者行改良腹式横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 ,同期随机选择 12 0例类似病人采用传统子宫切除术作为对照。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改良腹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操作简便、安全、切口美观、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病人康复快 ,较传统术式子宫切除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目前,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全切术仍以经腹手术为主。本文用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全切除术患者,采用腹式筋膜内全切除术52例,用经典式子宫全切除术75例。2组均排除术前腰骨骶部  相似文献   

11.
子宫切除是妇科最常用的手术 ,其术式的发展变化与妇科学理论发展密切相关 ,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式既取筋膜外子宫全切和次全切之优点 ,又达到了防止宫颈残端癌 ,保持盆底组织及阴道完整性的目的。我院 1998年 11月至 2 0 0 0年 11月共行此术 2 8例 ,与同期筋膜外子宫全切除术 30例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2 8例均为子宫良性病变有子宫切除指征者 ,子宫大小约为妊娠 8~ 12周 ,诊断明确 ,无恶性肿瘤倾向。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两组 ,手术组 2 8例 ,行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 ;对照组 30例 ,行传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徐昌佑 《中外医疗》2014,(5):40+42-40,42
目的探讨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68例有子宫切除指征良性病变的患者,其中86例进行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82例采用传统的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比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出血更少,手术及住院时间更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患者切171甲级愈合率为100.0%,术后性功能影响率为8.1%,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91.5%,术后性功能影响率4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性生活无不良影响,应用效果优于全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20 0 0年以来 ,江都市医院对子宫良性病变的患者采用改良全子宫切除术 ,此术式取传统子宫全切和次全切之优点 ,能预防宫颈残端癌 ,保持盆底组织及阴道的完整性。经 4 8例术后临床观察 ,效果良好 ,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患者均为子宫良性病变有子宫切除指征者 ,术前常规行宫颈刮片 ,排除宫颈癌。根据术式不同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 4 8例 ,行改良全子宫切除术 ;对照组 4 0例 ,行传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两组在年龄 ,子宫大小 ,盆腔粘连等方面基本相同 (P >0 0 5 )。1.2 手术方法  (1)术前准备及麻醉同传统全子宫…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提高腹式子宫全切术的安全性和改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改良腹式子宫全切术,从开腹到处理子宫血管步骤同传统的腹式子宫全切术。改良不单独处理子宫主韧带及宫骶韧带,于子宫血管结扎部位稍高处作一环形切口,切开宫颈筋膜深约0.3—0、5cm,同时用力向上提拉子宫,纯性加锐性分离宫颈筋膜至宫颈外口,刚好环形切除子宫,组织钳提夹宫颈筋膜残端,1号肠线连续锁边缝合宫颈筋膜残端,并“*”缝合加强之,4号丝线连续缝合残端腹膜包埋之,常规缝合腹壁各层。结果该术式与传统的腹式子宫全切术比较,手术时间缩短15~25分钟,出血量明显减少,阴道不缩短,术后性生活影响小,无一例感染及其他不适。结论改良腹式子宫全切术优点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吴雪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6,(15):2043-2044
目的 探讨经腹改良式半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优点及可行性.方法 对2008年1月-2014年12月所做经腹半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同期进行传统子宫切除术98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改良式半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传统子宫切除术相比,手术时间短(P<0.05),术中出血量少(P<0.05),肛门排气早(P<0.05),术后并发症少(P<0.05)及术后性生活满意度高(P<0.05).结论 半筋膜内子宫切术既克服了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长度变短,盆底结构改变、韧带松弛、张力下降的弊端,同时也克服了次全切除术后残留宫颈若发生病变时需要再次手术的麻烦;不但能达到筋膜内切除子宫的目的,又能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保持了盆底的张力及阴道完整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 我院运用改良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共进行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来自我院妇科住院病人有全子宫切除指征者。行传统子宫全切者4O例,改良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者40例,两组中年龄、病种,手术指征,盆腔情况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子宫切除是常见的妇科手术 ,手术方式主要包括筋膜外(普通 )子宫全切除、子宫次全切除和筋膜内子宫全切除等。各种手术方式的优劣比较及一些手术方式的改良报道较多[1,2 ] 。近年来 ,经腹筋膜内子宫全切术逐渐推广 ,有取代传统的筋膜外子宫全切术和次全切术之趋势[3 ] 。但对经腹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具体操作过程 ,术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的方法 ,文献涉及较少。现将 1998年 8月~ 2 0 0 0年 12月我院施行的 96例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经常规宫颈细胞涂片检查诊断为良性病变的 96例妇女均具有子宫切除指征 …  相似文献   

18.
徐慧  徐如彩 《河北医学》2003,9(3):210-212
目的 :探讨腹式横切口剔除宫颈内层的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子宫及附件的良性病变需切除子宫者 2 6 0例 ,随机分为研究组 195例 ,行腹式横切口剔除宫颈内层的子宫全切术 ;对照组 6 5例行腹式纵切口传统术式子宫全切术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 :研究组 :手术时间 4 8± 12 .7min ,短于对照组 10 8± 2 6 .6min ,P <0 .0 1;术中出血量 110± 4 8ml,少于对照组 180± 5 5ml,P <0 .0 5 ;术中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 :该术式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效果好、创伤小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俎德学 《中原医刊》2000,27(8):9-10
我院自 1998年 8月以来 ,采用改良式子宫切除术68例 ,即采用腹壁横切口 ,钝性分离 ,不关闭后腹膜的术式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改良式子宫切除术 68例 ,年龄 38~56岁 ,子宫次全切除 4 2例 ,子宫全切 2 6例。手术指征为 :子宫肌瘤 ,子宫肌腺症 ,绝经后卵巢肿瘤 ,功血 ,子宫肥大症等。与同期 70例传统子宫切除术式 (传统术式子宫次切 4 4例 ,子宫全切 2 6例 )比较。1.2 手术方法 :采用腹壁横弧形切口 ,撕拉法分离脂肪层 ,腹外斜肌腱膜及腹横筋膜 ,腹直肌纵形撕拉 ,腹膜横形撕拉 ,子宫切除 (包括全切…  相似文献   

20.
罗莉 《广西医学》2000,22(5):1074-1075
我院于1999年1~12月,开展了筋膜内子宫全切术30例并进行了改良,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筋膜内组:选择30例需行子宫切除的患者,年龄38~48岁,其中子宫肌瘤17例(合并卵巢囊肿2例),子宫腺肌瘤12例,功能性子宫出血1例.传统组;选择同期住院,手术指征相同的经腹子宫全切术50例进行对照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