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细胞的生长、分化、增殖、迁移和存活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于mTOR信号通路在细胞周期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细胞周期进程调节异常与许多疾病尤其是癌症的发生、发展有关,因此mTOR信号通路的失调可引起多种癌症。mTOR的特异性抑制剂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CCI-779能抑制mTOR的功能,使细胞阻滞在G1期,并引起凋亡。本文就mTOR信号通路及其与肝脏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骨代谢和稳态以骨重塑能力维持平衡,老年人骨质疏松常伴有骨重塑异常,即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质疏松是常见的代谢性骨疾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急剧增加。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是一种进化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它主要是通过控制细胞过程(如蛋白质合成、代谢和自噬等)调节机体生长和平衡。近年来,围绕“mTOR—骨代谢”的研究较为火热,因mTOR对骨形成或骨吸收的作用报道不一,本文着重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结果作一综述,旨在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寻找新的药物靶点和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大鼠肾脏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随增龄表达的变化规律. 方法 选取3月龄、12月龄及24月龄健康大鼠,分别取大鼠肾组织及原代系膜细胞做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活性(SA-βgal)染色,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法(Western blotassay)分别在基因及蛋白质表达水平上检测肾脏组织和细胞中mTOR及磷酸化mTOR(p-mTOR)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和荧光法分别检测mTOR在肾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 结果 随增龄,大鼠肾脏组织SA-βgal活性增强,且肾小球系膜细胞SA-β-gal染色阳性率逐渐增加,3、12及24月龄阳性率分别为(11.9±3.6)%,(39.0±4.0)%及(86.9±7.4)%,mTOR mRNA表达随增龄逐渐增强,不间月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印迹亦显示mTOR及p-mTOR蛋白表达随鼠龄增加逐渐增强(P<0.05).免疫组化结果 显示,mTOR蛋白表达于大鼠肾小球系膜区,其在肾小管一间质也有表达;随增龄,与增龄所致的肾脏病变呈正相关性(与增龄引起小球及小管-间质病变的相关性分别为r=0.838;r=0.742,均为P<0.01);免疫荧光结果 显示,mTOR在大鼠系膜细胞胞浆及胞核内皆有表达,随增龄表达的荧光强度逐渐升高(P<0.05). 结论 mTOR在大鼠肾组织及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的表达随龄增加,其可能参与了肾脏衰老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自噬是生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依赖溶酶体的胞内降解途径。在心血管系统中,基础水平的自噬是维持心脏结构和功能稳态的一种机制;在应激状态下,自噬适度激活可保护心肌细胞免受应激损伤,而过度激活则会加重心肌损伤,从而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生物体内存在多种自噬调控机制,其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是自噬的关键负调控因子,研究其介导的自噬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探索临床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简称肝癌)是原发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之一,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胆管细胞癌和混合性肝癌,在我国HCC约占90%以上[1].HCC与慢性肝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占全球恶性肿瘤的第5位和第3位,占我国恶性肿瘤的第3位和第2位,在全球每年新增的60余万病例中我国病例占50%以上.  相似文献   

6.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非典型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其行使生理功能主要通过两种不同的蛋白质复合体mTORC1和mTORC2。mTORC1调节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的生长增殖,而mTORC2调节细胞的存活。研究表明,mTOR在心脏发育和重构中发挥关键调节作用。寻找心脏特异性mTORC1的抑制剂,而不损害其生理功能,可能为心血管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mTOR和真核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在胃癌组织中的活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38例手术患者胃癌组织中mTOR和4E-BP1的活化情况,采用卡方检验及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磷酸化mTOR及4E-BP1在癌区、癌旁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表达的差异,以及各种临床病理参数间的表达差异.结果 磷酸化mTOR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匹配的癌旁及正常组织[71.1 %(27/38)比50.0%(19/38)比44.7 %(17/38);x2=11.031,P=0.026],其下游的4E-BP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也高于匹配的癌旁及正常组织[68.4% (26/38)比57.9% (22/38)比28.9%(11/38);x2=13.943,P=0.007].磷酸化mTOR和4E-BP1与肿瘤Lauren' s分型、浸润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患者年龄等无关,但胃癌组织中活化的4E-BP1在不同大小肿瘤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86,P<0.05).结论 mTOR信号通路在胃癌发生中存在过度激活,其下游蛋白4E-BP1磷酸化程度在不同大小肿瘤中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来源于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第四内含子的27碱基重复序列微小RNA(27nt-miRNA)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介导的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调控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将大鼠主动脉VSMC分为空白对照组、雷帕霉素组、27nt-miRNA组、27nt-miRNA反义序列(anti-27ntmiRNA)组、阴性对照组。27nt-miRNA组:转染27nt-miRNA正义链慢病毒载体;anti-27nt-miRNA组:转染27ntmiRNA反义链慢病毒载体;阴性对照组:转染随机阴性序列慢病毒载体。除空白对照组外,雷帕霉素组与各转染组细胞给予100 ng/ml雷帕霉素诱导培养2 h诱导凋亡。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RT-PCR)验证27nt-miRNA慢病毒稳转细胞株构建情况;CCK-8法、流式细胞术、qRT-PCR法与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凋亡率与周期分布以及mTOR、磷酸化-mTOR(p-mTOR)、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信使RNA(mRNA)和(或)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慢病毒转染VSMC后,27nt-miRNA稳转细胞株构建成功,雷帕霉素可抑制VSMC的mTOR mRNA与p-mTOR蛋白表达水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27nt-miRNA组细胞的活力与增殖能力显著增强,且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均<0.05),细胞周期G1期向S期分裂进程阻滞减弱(P<0.05);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均<0.05);mTOR基因转录水平与p-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结论:27nt-miRNA通过负调控m TOR基因转录水平与蛋白磷酸化水平抑制VSMC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雷帕霉索(rapamycin)与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激酶(MEK)抑制剂PD98059对小鼠结直肠癌的联合作用及机制.方法:将二甲基肼注射于小鼠颈后20周,建立小鼠结直肠癌模型.从第16周起给予雷帕霉素、PD98059和雷帕霉素+PD98059腹腔注射,共8周;至24周处死实验动物,测算肿瘤体积,以HE染色判断肿瘤发生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mTOR、p70s6K、4E-BPl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雷帕霉素、PD98059及雷帕霉素+PD98059干预组小鼠结直肠癌发生率显著低于模型组(44.44%、38.89%、6.67%比77.78%,P均<0.05);肿瘤体积显著小于模型组[分别为(6.153±2.192)、(8.85±3.983)、(2.917±0.191)比(16.136±6.855)mm3,P值均<0.05];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mTOR蛋白磷酸化水平分别为69.584%±3.600%、72.381%±8.561%、14.430%±2.413%比91.689%±1.994%;p70s6K分别为84.315%±3.132%、81.183%±3.980%、12.135%±2.382%比91.451%±2.160%;4E-BPl分别为65.288%±4.259%、66.641%±4.296%、19.119%±6.297%比75.999%±4.417%(P均<0.05).且在降低肿瘤发生率、缩小肿瘤体积以及抑制mTOR信号通路活性方面,雷帕霉素+PD98059干预组的效果显著优于雷帕霉素及PD98059单独用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雷帕霉素与PD98059可联合抑制小鼠结直肠癌的发生和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对mTOR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水平的抑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肺鳞癌组织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真核细胞翻译启动因子4E(eIF4E)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肺鳞癌癌组织、癌旁组织、淋巴结及正常肺组织中mTOR/eIF4E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的表达与相关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 肺鳞癌组织中mTOR和eIF4E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TNM分期中Ⅰ期与Ⅲa期比较mTOR、eIF4E水平有显著性差异,而与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多少、性别、年龄、吸烟无关.mTOR和eIF4E的表达呈正相关(r=0.376,P=0.001).结论 肺鳞癌组织中mTOR和eIF4E表达明显增加.mTOR和eIF4E可能在肺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可进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非典型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细胞生长、凋亡、自噬及代谢等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mTORC1信号通路在NAFLD发病过程中对细胞代谢和生长分化的作用,进一步提出mTORC1通路对于NAFLD治疗药物的研究价值和潜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体外研究探索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丁酸钠对脂肪变性HepG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人源性肝细胞系HepG2、游离脂肪酸(FFA;油酸与棕榈酸浓度比为2∶1)建立体外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设置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丁酸钠不同浓度(1、2、5、10、20、50 mmol/L)干预组,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  相似文献   

13.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 TOR)信号通路参与调节细胞代谢、生长、增殖、血管生成等多种重要生物过程,其高度激活的状态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对PI3K/Akt/m TOR信号通路及m TOR蛋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阐述了其在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胆管癌及胆囊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一步简述了m TOR抑制剂在肝胆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认为PI3K/Akt/m TOR信号通路为晚期肝胆恶性肿瘤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新型m TOR抑制剂的不断研发将为晚期肝胆恶性肿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对DM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4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n=8),DM组(DM,n=8),DM缺血再灌注组(DM+I/R,n=13),利拉鲁肽干预DM缺血再灌注组(DM+I/R+Lir,n=13)。采用STZ腹腔注射和高脂饮食诱导建立小鼠DM模型,进行缺血再灌注,利拉鲁肽200μg/kg皮下注射干预。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测量心功能,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和伊文思蓝染色检测心肌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和p62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组比较,DM组FPG、p62蛋白表达升高(P<0.05),体重、p-AMPK/AMPK比值、LC3Ⅱ/Ⅰ比值降低(P<0.05)。与DM+I/R组比较,DM+I/R+Lir组FPG、体重、心肌梗死面积、p-mTOR/mTOR比值、p62蛋白表达降低(P<0.05),p-AMPK/AMPK比值、LC3Ⅱ/Ⅰ比值升高(P<0.05)。结论 利拉鲁肽改善DM...  相似文献   

15.
16.
肺动脉高压是CTD起病隐匿且预后极差的并发症, 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进行性肺血管阻力增高为临床特征。多种细胞增殖导致肺动脉管壁增厚、毛细血管前动脉的缺失和血管周围炎性细胞的浸润导致肺血管重塑, 肺血管床的缺失和梗阻性重塑是肺血管阻力增高的原因。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 属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相关激酶家族, 参与构成PI3K-AKT-mTOR通路, 是调控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和蛋白质合成的主要信号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对杨梅素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发生自噬进行研究,从而探讨杨梅素抗结核作用的机理。方法用CCK8法检测杨梅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确定安全的用药范围;以H37Ra菌株感染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为模型组,并设空白组和药物处理组。按感染复数(MOI,即细菌:细胞=10:1)加入模型组、药物处理组,共孵育4 h后,磷酸盐缓冲液(PBS)洗3次以弃掉未进入胞内的MTB。药物处理组分别用不同浓度(12.5、25、50、100μmol/L)的杨梅素作用24 h,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即"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和p62"表达水平的变化,并以此筛选出杨梅素促进自噬的最佳作用浓度;100μmol/L杨梅素作用于感染细胞72 h后,0.1%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冰上裂解细胞10 min,菌落形成单位(CFU)法检测巨噬细胞胞内荷菌量;杨梅素作用感染细胞不同时间(30、60、180 min)后Western blot测定PI3K/Akt/mTO...  相似文献   

19.
陈琳  黄宝琴  黄景宁  陈甲信  冯国生 《内科》2008,3(5):774-776
上皮细胞之间的互相连接主要通过细胞膜的黏合连接和紧密连接维持。以往的工作主要集中在黏合连接蛋白在癌症中的作用,而紧密连接蛋白的作用却少为人知。  相似文献   

20.
自从Baum等于1973年首次报道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