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血液凝固系统和血小板系统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致病机理中的作用已受到瞩目。作者概述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的用法,肾组织学所见及其临床价值。抗凝疗法为抑制肾小球内的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沉着,解除其对肾小球的损害,可注射肝素5000~20000U/日,调节剂量使Lee-White凝血时间延长到正常值的2~3倍。或口服华法令1~8mg/日,用凝血酶活动度测定试验进行监测,调整剂量使其为20~30%。目前多并用抗血小板药。因易引起出血,主要适用于预后不良的肾损害。目前常用于治疗急性进行性肾小球肾炎、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溶血性尿  相似文献   

2.
一、暂短性脑缺血发作和抗凝药物以前,对于TIA的病例,为了预防其发生脑梗塞而使用抗凝疗法,有一定效果。Millikam回顾过去的一些报道,指出应用抗凝疗法对TIA病例的有效性,它能减少脑梗塞的发病,且多数不伴有明显的脑出血合并症。但是不久,美国脑卒中治疗联合委员会总结历来的结果指出,抗凝疗法虽能减少TIA发作,但不能减少脑梗塞的发生,且有不少合并脑出血,因而对抗凝疗法的效果持否定的态度。最近,抗血小板疗法(阿斯匹林等)被广泛  相似文献   

3.
4.
一、肾小球疾病与凝血系统、血小板系统的关系当肾炎时,免疫复合物(IC)沉积或形成于肾小球袢后,可分别活化因子Ⅻ和内源性凝血系统。此外,来自血管壁损伤部位的组织凝血活酶以及活化的巨噬细胞释出凝血活性因子(PCA)可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当肾小球基底膜(GBM)发生严重病变时则断裂,纤维蛋白自肾小球袢渗入肾球囊腔内,并刺激巨噬细胞,有利于 IL—1、TNF 等介质释放。肾疾病时,血液凝血系统异常包括①纤维蛋白、Ⅷ因子沉积于肾小球血管壁;②肾皮质内可见纤溶酶原、纤溶酶原激活物在肾病变时发生变化;③血清、尿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增加;④凝血因子(Ⅷ、Ⅸ、Ⅺ、Ⅻ因子)在临床或实验性肾病变时可发生变化;⑤实验动物亦证实肾炎时与血液凝血系统有关。IC 能活化血小板,使血小板凝聚,引起血小板释放介质,形成血栓。血小板及其相关物沉积于肾小球内会形成小血栓。体内外实验及肾炎患者血小板活  相似文献   

5.
近年,随着超声波、X线和CT等影像诊断学的进展,胆石症诊断准确率迅速提高,许多新的治疗方法亦相继用于临床。本文就胆石溶解疗法和破碎疗法的现状概述如下。一、胆石溶解疗法 1.胆石药物溶解法:对胆囊内胆固醇结石,已广泛应用口服鹅去氧胆酸(CDCA)和熊去氧胆酸(UDCA)。其机理是使胆固醇在胆汁中呈不饱和状态,并和结石接触,将结石表面的胆固醇作为微胶粒或液晶析出而使结石溶解。据报告,本法胆石完全溶解约20%,效果不甚理想。过去认为X线透过性结石,结石大而数量多和胆囊机能正常的结石为本疗法的适应证,其实这类病例效果差。为了提高溶石疗法的效果,用超声波对结石的性质进行鉴别,严  相似文献   

6.
生物反馈疗法是众所周知的心身疾病疗法之一。在心身医学领域内现在控制疼痛的方法很多,它不仅用于治疗心因性疼痛,而且对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疼痛由于心理作用而使症状日趋慢性化者,也需要进行心身医学治疗。用生物反馈法治疗以头痛为中心的问题,最近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疫苗疗法     
建立再现脑淀粉样蛋白沉积和记忆学习障碍的动物模型,目前应用这些动物模型进行Alzheimer病(AD)治疗药物的开发十分活跃。  相似文献   

8.
溶栓疗法     
ACS是指急性心梗、不稳定性心绞痛由于冠脉血栓形成所致的综合征。在日本主要采取各种冠脉血管再建术治疗,而欧美则对溶栓治疗十分热心。本文针对溶栓治疗作一简介。一、溶栓药的种类及作用机制1.抗血栓治疗的机理血栓的发生机制与止血机制相同。已知血液本身在血管...  相似文献   

9.
尿激酶疗法     
一、尿激酶的作用机理尿激酶是日本发明的一种纤溶活性药物。它是由人尿精制而成的,但没有抗原性,不含热源物质,因此欧美正在以此代替链激酶。尿激酶溶解血栓的机理是:血液中的纤维蛋白溶酶原和注入的尿激酶、链激酶等进入血栓后,生成纤维蛋白溶酶从而溶解血栓。当血栓变陈旧时,血栓中纤维蛋白溶酶原含量即随之低下,加上尿激酶不易进入血栓,因此随着血栓形成时间的延长越发难以溶解(经过三天以上的血栓很难溶解),因此越早应用尿激酶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
抗生素疗法     
近年来,抗生素的研究进展惊人。一些抗生素,主要如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氨基糖甙类制剂等新制剂使以往对抗生素的认识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其中改变最明显的是第三代头孢菌素。下面仅就1~2年来主要抗生素的研究动态及今后发展趋势加以介绍。一、头孢类抗生素头孢类抗生素之所以成为研究重点,是由于经过对四环素、氯霉素的再度评价后严格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头孢类制剂已成为主要抗生素。唑啉头孢菌素  相似文献   

11.
基因疗法     
所谓基因疗法是指通过将异常基因恢复正常来治疗基因异常所致疾病的方法。一提起基因异常所致的疾病,不由使人想起先天性疾病,而现已清楚,许多后天性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的病因有基因异常,从而使基因疗法的适应证在明显扩大。一、方法1.基因的引入将基因引入到动物细胞内的方法包括磷酸钙法、微注法、电孔法等物理学方法和利用病毒等的媒介体法。后一方法效率高、操作简便,其中以逆转录病毒媒介体法为最佳。2.基因控制细胞为达到预期疗效,引入基因  相似文献   

12.
RTC疗法     
一、所谓RTC疗法RTC是时钟疗法(RoundTheClockwise)的英文缩写,就是像时钟规则准确转动那样,每日定时服用药物。该疗法常用于控制支气管哮喘(哮喘)反复发作或持续发作需连续服用缓释茶碱制剂的场合。有关RTC疗法名称的由来,作者尚不得而...  相似文献   

13.
降压疗法     
桑岛  刘芳  陈谅 《日本医学介绍》2003,24(12):558-560
为向神经内科医生提供有关脑卒中的更多新鲜信息 ,在陈谅教授指导下 ,中国医科大学神经内科医师们又推出了本专辑 ,以飨读者。本专辑选译自日本《临床医》杂志 2 0 0 3年第 2 9卷第 1期特集“腦卒中の診療指针”中的“腦卒中治療の6 状と展望”部分 ,载文 6篇 ,详尽介绍了当前脑卒中治疗的各种方法 ,内容新颖、具体 ,颇值一读。  相似文献   

14.
溶栓疗法     
为向神经内科医生提供有关脑卒中的更多新鲜信息 ,在陈谅教授指导下 ,中国医科大学神经内科医师们又推出了本专辑 ,以飨读者。本专辑选译自日本《临床医》杂志 2 0 0 3年第 2 9卷第 1期特集“腦卒中の診療指针”中的“腦卒中治療の6 状と展望”部分 ,载文 6篇 ,详尽介绍了当前脑卒中治疗的各种方法 ,内容新颖、具体 ,颇值一读。  相似文献   

15.
低体温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专辑继第十期续完全部专辑内容 ,共载文 8篇。专辑选译自日本《临床医》杂志 ,2 0 0 1年Vol2 7,No 9特集 :意识障碍———诊察のポイント。本专辑全集共载文 2 2篇 ,是神经科医师的绝好参考资料。全集由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神经内科主译 ,陈谅教授主审。  相似文献   

16.
肾性贫血的根本疗法——EPO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性贫血的根本疗法—EPO疗法秋泽忠男等血肌酐(Cr)超过2mg/dl的慢性肾功衰竭患者几乎必然发生肾性贫血,并随肾功能损害的进展而恶化,至透析导入期,可达Ht下降超过20%的重度贫血。透析后贫血可稍被纠正,但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近半数仍合并Ht25%...  相似文献   

17.
18.
局部疗法--光动力疗法(PD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癌的化学疗法在临床肿瘤学中是一个既重要而且包含众多学问的课题。从分子生物学到临床流行病学、药物的开发、药物的作用机理、药理学、临床试验、效果判定等无不包括在这一范畴之中。2 0 0 1年《最新医学》杂志分作前篇及各论两部分 ,全面地阐述了当今癌化学疗法的现状 ,颇具学习参考价值。本期专辑选登 2 0 0 1年《最新医学》3月增刊特集———がんの化学疗法 (前篇 )。限于篇幅只选择其中若干篇译出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一、血液净化疗法(blood purification) 血液净化疗法是指利用体外循环,清除血液中的毒性物质,补充不足物质的一种治疗方法。清除和补充的具体方法就是透析、滤过、吸附等。目前最为普及的是对肾功衰竭的血液透析疗法。此外对于心力衰竭、肝功不全、药物或毒物中毒、免疫疾患、代谢异常等多种疾患的治疗多以透析、滤过、吸附组合应用。  相似文献   

20.
脑低温疗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脑低温疗法作者等最近对脑组织温度(脑温)和脑循环代谢障碍及形成巨大影响的心搏出量以及氧代谢采用实时病态分析,计算机集中管理的办法,在治疗重症脑损伤患者过程中,用该系统发现了新的脑损伤机理,即颅内压升高之前,脑温可上升至38~43℃的脑内热贮留现象。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