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血液凝固系统和血小板系统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致病机理中的作用已受到瞩目。作者概述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的用法,肾组织学所见及其临床价值。抗凝疗法为抑制肾小球内的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沉着,解除其对肾小球的损害,可注射肝素5000~20000U/日,调节剂量使Lee-White凝血时间延长到正常值的2~3倍。或口服华法令1~8mg/日,用凝血酶活动度测定试验进行监测,调整剂量使其为20~30%。目前多并用抗血小板药。因易引起出血,主要适用于预后不良的肾损害。目前常用于治疗急性进行性肾小球肾炎、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溶血性尿 相似文献
2.
3.
4.
一、肾小球疾病与凝血系统、血小板系统的关系当肾炎时,免疫复合物(IC)沉积或形成于肾小球袢后,可分别活化因子Ⅻ和内源性凝血系统。此外,来自血管壁损伤部位的组织凝血活酶以及活化的巨噬细胞释出凝血活性因子(PCA)可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当肾小球基底膜(GBM)发生严重病变时则断裂,纤维蛋白自肾小球袢渗入肾球囊腔内,并刺激巨噬细胞,有利于 IL—1、TNF 等介质释放。肾疾病时,血液凝血系统异常包括①纤维蛋白、Ⅷ因子沉积于肾小球血管壁;②肾皮质内可见纤溶酶原、纤溶酶原激活物在肾病变时发生变化;③血清、尿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增加;④凝血因子(Ⅷ、Ⅸ、Ⅺ、Ⅻ因子)在临床或实验性肾病变时可发生变化;⑤实验动物亦证实肾炎时与血液凝血系统有关。IC 能活化血小板,使血小板凝聚,引起血小板释放介质,形成血栓。血小板及其相关物沉积于肾小球内会形成小血栓。体内外实验及肾炎患者血小板活 相似文献
5.
近年,随着超声波、X线和CT等影像诊断学的进展,胆石症诊断准确率迅速提高,许多新的治疗方法亦相继用于临床。本文就胆石溶解疗法和破碎疗法的现状概述如下。一、胆石溶解疗法 1.胆石药物溶解法:对胆囊内胆固醇结石,已广泛应用口服鹅去氧胆酸(CDCA)和熊去氧胆酸(UDCA)。其机理是使胆固醇在胆汁中呈不饱和状态,并和结石接触,将结石表面的胆固醇作为微胶粒或液晶析出而使结石溶解。据报告,本法胆石完全溶解约20%,效果不甚理想。过去认为X线透过性结石,结石大而数量多和胆囊机能正常的结石为本疗法的适应证,其实这类病例效果差。为了提高溶石疗法的效果,用超声波对结石的性质进行鉴别,严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肾性贫血的根本疗法——EPO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性贫血的根本疗法—EPO疗法秋泽忠男等血肌酐(Cr)超过2mg/dl的慢性肾功衰竭患者几乎必然发生肾性贫血,并随肾功能损害的进展而恶化,至透析导入期,可达Ht下降超过20%的重度贫血。透析后贫血可稍被纠正,但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近半数仍合并Ht25%... 相似文献
17.
18.
局部疗法--光动力疗法(PD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癌的化学疗法在临床肿瘤学中是一个既重要而且包含众多学问的课题。从分子生物学到临床流行病学、药物的开发、药物的作用机理、药理学、临床试验、效果判定等无不包括在这一范畴之中。2 0 0 1年《最新医学》杂志分作前篇及各论两部分 ,全面地阐述了当今癌化学疗法的现状 ,颇具学习参考价值。本期专辑选登 2 0 0 1年《最新医学》3月增刊特集———がんの化学疗法 (前篇 )。限于篇幅只选择其中若干篇译出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