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吸机相关肺炎20例致病菌和药敏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史册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221-1222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致病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某院呼吸科20例VAP患者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支气管分泌物细菌培养获得致病菌4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1.4%,革兰阳性球菌占16.7%,真菌占11.9%。结论VAP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并且耐药率较高,在治疗VAP时应重视病原菌的培养,以便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龚敏  黄庆华 《天津药学》2010,22(2):37-38
目的:调研2008年本院呼吸科肺炎患者用药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112例呼吸科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药物的种类、使用频率、联合用药、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2例肺炎患者应用的抗菌药物以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和氨基糖苷类为主,单用抗菌药物占45.76%,联合用药以二联为主,占51.66%,三联占2.58%。结论:本院住院肺炎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儿童肺炎患者治疗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查阅2008年10-12月出院的肺炎患儿病例资料209份,对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使用频度、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9例肺炎患儿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单用占31.6%,二联用药占64.6%,三联用药占3.8%。使用频度高的抗菌药物依次为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行病原学检查171例,占81.8%。结论:我院肺炎治疗中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某些问题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4.
成都地区肺炎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成都地区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为肺炎链球菌感染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二倍琼脂稀释法测定11种抗菌药物对肺炎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91.94%菌株对青霉素敏感,8.06%中度耐药;88.71%菌株对SMZ/TMP敏感,11.29%中度耐药;肺炎链球菌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毗肟、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美洛培南、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相当高,分别达到62.90%和74.19%。结论 成都地区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较低,而对大环内酯类和克林霉素类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病人建立人工气道后医院内肺炎(NP)的危险因素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总结我院ICU2000年7月至2003年12月NP的病原菌谱、耐药性及临床特征。结果52例NP感染菌149株中革兰阴性(G^-)杆菌占67.11%、革兰阳性(G^ )球菌占15.44%、真菌占9.40%,L型菌占8.05%;NP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G^-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43.00%),G^ 球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6.52%),几种主要致病菌对各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必须加强ICU机械通气病人下呼吸道细菌的检测,采取多种防治措施,在治疗NP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与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调查我院2002年第一季度病历2140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达90.28%,其中以头孢菌素类使用率最高(45.84%),1932例中使用单一抗菌药物的仅占19.25%,联合用药占80.75%,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率仅占11.90%。结论: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和监督,强化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自拟清肺汤加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刚  张浒  严坤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2):221-222
目的总结自拟清肺汤加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寻找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优点。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155例患儿按2: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中药自拟清肺汤加西药阿奇霉素治疗的103例为治疗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52例为对照组。6d为1个疗程结束后总结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103例中痊愈72例,占69.90%,有效24例,占23.30%,未愈7例,占6.80%,总有效率93.20%;对照组52例中痊愈16例,占30.77%,有效26例.占50.00%,无效10例,占19.23%,总有效率80.77%。两者痊愈比较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药自拟清肺汤加阿奇霉素能快速改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其恢复,临床疗效好,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院儿童感染肺炎链球菌(sP)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选择本院儿科首诊肺炎患儿385例,取痰液分离得到72株sP。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实验,E-test法测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72株SP中,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噻肟、红霉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氯霉素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3.9%、11.1%、6.9%、77.8%、29.2%、86.1%、88.9%、0.0%、0.0%、2.7%、0.0%。结论江门市新会地区儿童感染SP对青霉素、头孢呋辛、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率高.临床应合理选药。  相似文献   

9.
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与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与药物敏感性情况。方法对12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痰液做细菌培养,对细菌培养阳性的标本进一步做药物敏感试验,分析病原菌的耐药情况。结果125例患者共检测出病原菌70例,95株,其中肺炎链球菌27株(28.4%),大肠杆菌25株(26.3%),在获得性肺炎中杆菌占80%以上。肺炎链球菌对派拉西林、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药物敏感性分别是88.9%、81.5%、74.1%和48.1%。结论本院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常见,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临床用药水平仍可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细辛脑注射液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小儿麻疹病并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麻疹并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常规抗菌药物治疗,治疗组为常规抗菌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细辛脑注射液静脉点滴,疗程5—7d。结果治愈率治疗组94.73%,对照组73.68%。在控制主要症状、体征、白细胞恢复天数上,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细辛脑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小儿麻疹并肺炎,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外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调查普外科281例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所有被调查患者全部应用了抗菌药物。其中治疗性用药占30.6%。预防性用药占69.4%;术前和术后应用抗菌药的比例分别为11%和100%:术后单用一种和应用二联、三联和四联抗菌药的分别占13.2%、52.3%、34.2%和0.4%;抗菌药物的治疗清洁手术患者术后平均使用6.7天。污染手术患者平均使用8.9天;清洁手术和污染手术术后应用抗菌药〉3天者占89%。结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中存在着应用指征过宽、应用时机选择不当、术后预防用药时长、选用品种起点高,存在不必要联用等不合理之处,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2.
儿童感染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肺炎链球菌(SP)的感染情况和对儿科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为预防感染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患儿的临床标本进行肺炎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并统计分析其结果。结果共检出290株肺炎链球菌,未发现有耐万古霉素和阿莫西林/棒酸的肺炎球菌,对青霉素的MIC为0.003—1.0mg/L,未检出青霉素高耐药菌株,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SP)达18.3%(53/290),对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克洛、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分别为:60.0%,59.3%,53.8%,41.4%,19.0%,16.2%,13.4%,3.1%,1.4%。结论肺炎链球菌是呼吸道感染和中耳炎的重要病原菌。应加强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合理、谨慎使用抗菌药物,有效进行抗感染治疗,延缓耐药菌株的出现和遏制耐药株菌的播散。  相似文献   

13.
于东游 《医药论坛杂志》2003,24(6):16-16,18
目的 探索呈支气管肺炎表现的非典型哮喘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38例呈支气管肺炎表现的非典型哮喘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全部病例均给以静脉点滴氢化考的松4-8mg(kg.d)连续3-7d;同时口服酮替芬、博利康尼。7d后肺部仍有罗音者改用强的松1mg(kg.d)口服,并同时加服654—2,0.5-1mg(kg.d)。全部病人出院后均采用普米克气雾剂200μg-400μg/d雾化吸人,持续3个月。结果 本组患儿有哮喘家族史8例占21%;特应性体质19例,占50%;婴幼儿期患毛细支气管炎9例,占24%。34例应用糖皮质激素7d后症状基本控制,占90%,其余4例加服654—2后症状消失。结论 儿童期支气管肺炎经应用抗生素无效者应考虑哮喘,治疗应首选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4.
58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抗感染药物的正确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184例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病原学特点和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结果。结果:58例VAP患者检出致病菌247株,以G^-杆菌为主(63.2%),G^+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主导地位(15.8%),检出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结论: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对控制VAP的发生及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离前后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提请医生正确选用抗感染药物,防止由ESBLs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方法:1999-2000年,住院感染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42例病人进行临床调查分析。结果;本组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呈多重耐药,对头孢噻肟钠耐药率分别为95.74%和98.08%,住院期间共使用三代头孢菌素135个疗程,ESBLs分离前二周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占76.19%,使用2种三代头孢菌素占19.05%,鉴定ESBLs阳性后两周选用三代头孢菌素有20例,占47.62%,使用2种三代头孢菌素的占16.67%,抗感染药的使用都是联合用药,品种更换频繁,同一抗感染药静脉连续使用时间长,并发真菌感染21例,占50%,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在临床上的大量使用导致了ESBLs的产生,且对多种抗生素的高度耐药,治疗最佳的药物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滥用抗感染药物易产生耐药菌株及真菌二重感染,临床应加强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微波电疗辅助药物治疗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70例肺炎实变患者,在应用抗生素治疗1周后效果不佳者50例辅以微波电疗,波长为12.25cm,频率2450MHz。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临床治愈31例,治愈率62.0%,显效11例,显效率22.O%,有效7例,有效率14.0%,总有效率98.0%。结论肺炎实变患者对抗生素疗效不佳时配合微波电疗可显著提高病灶吸收率,显著减轻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明显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及化疗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特点、与血白细胞数的关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3月-2007年3月某院收治的1236例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化疗后发生113例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1236例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率、例次感染率分别为9.14%、10.92%;血白细胞〈1.0×10^9/L时,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率和例次感染率分别为55.74%、77.05%,血白细胞〉3.0×10^9/L时,感染率为3.91%。结论原发肿瘤疾病、血白细胞数及白细胞的质和量、接受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化学药物治疗的天数是恶性肿瘤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易感因素;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所有革兰氏阴性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83.9%的病原菌为多重耐药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251例院内肝炎并发其他感染患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分析,提高临床对肝炎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认识,加强肝炎患者抗菌药物的管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根据251例肝炎患者并发感染的情况及肝功能、相关检查相结合,合理、适量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及病情转归情况分析。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后病情转归情况分析:有效为167例占66.5%,见效为61例占24.3%,无效为19例占7.6%。死亡4例占1.6%。结论肝炎合并感染时应规范用药,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做到合理、安全、有效、经济的运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本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调查本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2年3月至9月门诊西药房处方17064张,以抗菌药物(包括抗细菌、真菌、病毒)处方为依据,调查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各科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比率,抗菌药物类别及使用频数,抗菌药联用情况和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抽查的17064张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总数为6246张,占36.6%,其中大内科占37.9%,大外科占9.1%,儿科占11.6%,皮肤科占18.5%,妇科占6.7%,耳鼻喉科占6.1%,口腔科占11.6%,眼科占3.1%,其他占3.8%;各科抗菌药物处方占各科总处方数的比率分别为:大内科38.4%,大外科25.4%,儿科44.8%,皮肤科37.50%,妇科40.4%,耳鼻喉科42.8%,口腔科46.1%,眼科38.80%,其他21.50%;抗菌药物应以单联为主;不合理用药为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当和给药次数不当。结论:本院抗菌药物使用比率基本合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肌移植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182例肝移植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进行分析,统计其检测结果及药敏结果。结果:病原菌总检出率为75.4%,革兰阴性菌占60.8%.革兰阳性菌占28.9%,真菌占10.3%,主要致病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结论:肝移植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种类及其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增加。合理、适当选用抗菌药物对降低肝移植患者术后感染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