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贮存式自身输血在外科择期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自体输血的可行性提供依据。方法对60例外科择期手术的患者采用术前采血,在术后或术中回输,检测患者采血前后及输血前后的血液指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择期手术的患者采血时仅有2例出现轻度头晕,休息片刻缓解,而血液回输时无寒战、发热、过敏等任何输血不良反应。采血前后各项血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贮存式自身输血科学、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机体免疫力提高和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
在外科领域里,对某些择期手术而健康状况良好的患者,定期采集一定数量的血液(或血液成份)并贮存起来,在手术时再输还给患者,这种输血方法称为贮血式自身输血。贮血的数量与方法贮血式自身输血的采、贮血量,一般视手术而定,大多数在2~4个单位(200ml/单位)。贮血方法一般均采用蛙跳法:即每周采血一次(200~400ml)。为了保证贮血的质量,在第2周采血时,先采400ml,然后将第1周所采400ml 血回输给患者,接着再采400ml;第3周采血400ml 后,将第2周第一次的血回输,再采400ml,以此类推,直至所需贮血量。但是,最后一次的采血应该在手术前72小时完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择期手术患者采取血液稀释法自身输血的采血方法和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46例颅内肿瘤择期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由于医院条件限制,血液稀释法自身输血的采血于本血站进行,机采自体血,血站室内常规温度环境下储存,待术毕后予以患者回输。结果本组46例患者每例患者的采血量为(445±45)mL;患者围术期未见有败血症发生;MAP、HR、SpO_2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结论采取血液稀释法自身输血可实现减少使用异体血液,充分利用自身血液既安全可靠又经济有效,是解决血液资源紧缺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Rh(D)阴性待手术患者应用储存式自体输血,观察采血后与回输后的血液指标变化与效果。方法依据临床医生估计术中失血量及患者身体状况,分数次抽取相应的血量,选用蛙跳式采血,手术日期选择在末次采血后第3~7d,结合患者术中出血情况于术中或术后24h回输。比较患者采血前与回输后患者的血液指标变化。结果 25例应用储存式自体输血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自体血在术中、术后均全部回输给患者,未使用异体血。血液指标水平在采血前与回输血后相差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Rh(D)阴性患者具体情况实施储存式自体输血,不仅有助于稀有血型患者的输血治疗,而且能够避免输血传染病的传播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自身输血指采集或回收患者自身血液供手术或大失血后回输。属外科输血范畴。随着人们对异体输血的弊端有所了解,如异体输血有传播、感染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风险,亦可引起免疫性输血反应等,自身输血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自身输血操作简便、易行,短期内回输,血液新鲜,有效成分损失少,血细胞活力好,且能大幅减少术后感染机会[1]。1自体输血优点自体输血因血液源于自己、在确保采集、保存环节合理且  相似文献   

6.
亢亚娟 《河北医药》2014,(18):2781-2783
目的观察预存式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对择期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28例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64例)及对照组(64例),研究组患者于术前3-5 d内进行自体血采集,每次采血200-400 ml,并在术中进行自体血回输,对照组患者术中进行异体红细胞悬液回输。2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 d、术后第1、7及14天采集末梢血,对患者血液中T淋巴细胞各细胞亚群含量、NK细胞、免疫球蛋白含量及细胞因子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第1天,对照组CD+3、CD+4、NK细胞数量、CD+4/CD+8和IgM、IgG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CD+8数量较术前及研究组均显著上升(P〈0.05);研究组术后第7、14天补体C3和TNF-α含量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结论对于择期手术患者,自体输血较异体输血对患者免疫功能无显著抑制作用,且可增强患者术后抗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体输血在临床输血中的作用。方法:对54例择期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自体采血,全面观察自体采血的优、缺点。结果:54例患者在术中均回输自体血,治疗效果良好,无不良反应。结论:自体输血操作符合安全用血、科学用血和合理用血的原则,而且做到了开源节流,增加了血液的供应,扩大了血液的来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术前急性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在骨抖择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19例骨科择期手术需要输血的患,手术开始前采集自体血液400-600ml,同对输入等量血浆代用品血定安(Gelofusine)和乳醢林格氏液,所采血液干手术结束前回输.同时观察采血前后及术后病人血液动力学、血液有形成分、凝血功能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19例骨抖手术患均安全地完成手术.无不良反应。结论 术前急性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可以满足骨科择期手术患的输血需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自身输血指采集或回收病人自己的血液供手术或大失血后回输。传统上按血液来源分为预贮式、稀释式、回收式三种。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ANH)是指手术过程中病人经麻醉后预先采集一定量血液 ,同时输以晶体 (和 )或胶体溶液以维持血容量大致正常 ,在手术后期再将预采的血液回输给该病人。现将我院自 2 0 0 0年以来开展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的护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共 2 5例 ,均为择期手术。女 9例 ,男16例 ,年龄 3 7~ 60岁 ,体重 5 0~ 68kg。其中肺叶切除术 9例 ,食管癌、胃癌根治术 5例 ,乳房癌根治术 7例 ,脑…  相似文献   

10.
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在脊柱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中血液回输技术的安全性和效果,评价其在脊柱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因脊柱疾患而需行脊柱内固定手术,预计出血量在800~1600ml的患者随机分为自体血液回输组(A组)和同种异体输血组(G组)。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前,输血前,输血后,术后1d,3d,7d血常规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进行观测,记录输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引流血量和异体输血量。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别比较术前、输血前、术后第3天、第7天两组间RBC、HGB、HCT、WBC均无统计学意义(P〉0.1)。A组输血后,术后1天RBC、HGB、HCT、WBC低于G组。组内比较RBC、HGB、HCT各个时间点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有3例自体血液回输患者术后出现血红蛋白尿,3d后消失,无其他并发症。两组血气PH值,电解质,乳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后引流量和异体输血量都低于G组(P〈0.05)。结论术中自体血液回输能有效地减少围术期自体血的丢失和异体血的输入量,与异体输血比较有更好的效果,脊柱内固定手术出血量大,没有办法进行很好的外科止血,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在这一类手术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病例资料笔者所在医院自1999年8月采用术前自身血液稀释回输法,至2007年7月共收治950例,男565例,女385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17岁,均为择期手术的患者,采血量为400~800ml。术前自身血液稀释回输患者选择标准:心、脑、肺、  相似文献   

12.
刘景东 《江西医药》2021,56(8):1258-1259,1272
目的 研究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法对心血管外科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86例心脏瓣膜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异体血输血法进行输血,研究组采用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法进行输血.对比两组手术前后外周血HCT、Hb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变化情况,统计比较两组术后感染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术后第1 d,两组外周血HCT、Hb水平及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手术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法能有效改善心血管外科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外周血HCT、Hb水平,增强术后免疫功能,从而控制感染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3.
刘景东 《江西医药》2021,56(8):1258-1259,1272
目的 研究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法对心血管外科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86例心脏瓣膜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异体血输血法进行输血,研究组采用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法进行输血.对比两组手术前后外周血HCT、Hb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变化情况,统计比较两组术后感染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术后第1 d,两组外周血HCT、Hb水平及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手术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法能有效改善心血管外科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外周血HCT、Hb水平,增强术后免疫功能,从而控制感染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4.
刘景东 《江西医药》2021,56(8):1258-1259,1272
目的 研究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法对心血管外科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86例心脏瓣膜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异体血输血法进行输血,研究组采用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法进行输血.对比两组手术前后外周血HCT、Hb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变化情况,统计比较两组术后感染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术后第1 d,两组外周血HCT、Hb水平及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手术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法能有效改善心血管外科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外周血HCT、Hb水平,增强术后免疫功能,从而控制感染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5.
刘景东 《江西医药》2021,56(8):1258-1259,1272
目的 研究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法对心血管外科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86例心脏瓣膜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异体血输血法进行输血,研究组采用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法进行输血.对比两组手术前后外周血HCT、Hb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变化情况,统计比较两组术后感染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术后第1 d,两组外周血HCT、Hb水平及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手术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法能有效改善心血管外科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外周血HCT、Hb水平,增强术后免疫功能,从而控制感染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病手术患者预存式自体输血的临床效果,并了解自体输血后肿瘤病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后感染及肿瘤病复发情况。方法术前制定预存式自体输血方案,将恶性肿瘤病患者分为两组,第一组择期手术,接受预存式自体输血,作为观察组;第二组患者除术前未行预存自体血外,其它条件如年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与观察组相似,在手术中输异体血,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感染及肿瘤病复发情况。结果(1)第一组63例,有2例因术中出血量大,除采取预存式自体输血外,同时加输异体血各2单位浓缩红细胞,其余患者均采取预存式自体输血;第二组60例,患者手术中全部输异体血;(2)两组输血前后各项指标除白细胞(P值〈0.05)外,其它血液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值〉0.05),两组术后及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白细胞无显著性差异(P值〉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及伤口感染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0.05)。(3)术后1年左右随访,两组生存率均为100%,观察组有1例复发,对照组有2例复发,两组肿瘤病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值〉0.05)。结论对恶性肿瘤病择期手术患者实施预存式自体输血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李娟  赵忠桢  李泠基  李虹  郑小明 《河北医药》2003,25(11):816-817
目的 评价血液稀释式自身输血应用于剖宫产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 5 2例无合并症的剖宫产孕妇在完成硬膜外诱导麻醉后 ,分别采血 40 0、60 0与 80 0ml,采血至 15 0ml时快速静脉滴注采血量 2倍量的稀释液 ,输液毕立即手术 ,手术临近结束或出血超过 3 0 0ml时回输自体血。观察母胎生命体征及血液稀释前后、回输血后、术后 2 4h血液成分、电解质、血黏度的变化及脐血气测定。结果 采血及回输血过程无副反应 ,母生命体征监测参数稳定 ,手术前后RBC、HGB、Plt在采血 40 0ml组差异显著 (P <0 .0 5 ) ,采血 60 0~ 80 0ml级无差别。PT、APTT轻度延长 ,但均在正常范围 ,血黏度、血球比积、纤维蛋白原、电解质无显著变化 (P >0 .0 5 )。结论 稀释式自身输血应用于剖宫产安全、可行。对HGB >110g L、体重 >70kg的孕妇 ,安全的采血量为 60 0~ 80 0ml,可大大减少手术中细胞丢失 ,降低产妇对同种异体血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心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采用贮存式自体输血(PAT)和异体输血(HBT)者对血小板参数变化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空腹采集静脉血应用XE-500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PAT和HBT两组患者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比率指标的变化差异。结果选取心脏外科择期手术中应用PAT者48名,比较其贮血前与术后一周所研究血小板参数变化;同时选取心脏外科择期手术中应用HBT者50名,比较其术前与术后1周以及与PAT组术后1周所研究血小板参数变化。结果采集输注自体血131U,平均2.73U。而同期未做贮存式自体输血者输异体血432.8U,平均8.65U;PAT组贮血前与术后7d所研究血小板参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HBT组术前与术后7d所研究血小板参数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PAT与HBT二组比较,术前所研究血小板参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二组所研究血小板参数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贮存式自体输血具有操作方便,无需进行交叉配合试验等优点。同时贮存式自体输血可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同时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机体循环,且对血小板数量和功能还具有明显恢复和保护作用。自体输血不仅可以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而且安全、经济、有效,对稀有血型的患者意义尤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ZITI-2000型血液回收机在急诊大出血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ZITI-2000型血液回收机对45例患者进行外科大出血手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同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SBP、DBP、MAP、SpO2、CVP)的变化,并对患者术前血,术中回收血,术后静脉血进行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检验。结果45例大出血患者回输血液后的生命体征与术前和回输前比较有明显的改善,并抢救成功,平均每例回收原血1 768 ml,经血液回收机处理后获得浓缩血平均每例687 ml,均输给患者。术后血常规、多项生化检查及血浆电解质检查结果均达到正常水平。除1例患者术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其余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ZITI-2000型血液回收机能有效减少术中血液的丢失,减少输血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正>自体血回输是指采集患者自己的血液或术中的失血再回输给本人的方法。自体血回输主要分为3种方法:贮血式自体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和回收式自身输血。本文将主要讨论回收式自身输血在骨科手术如脊柱侧弯、腰椎滑脱、胸腰椎骨折、骨盆骨折等手术中的运用与护理。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1年我院一共完成自体血回输166例,包括脊柱侧弯8例,腰椎滑脱66例,胸腰椎骨折64例,骨盆骨折等创伤手术28例,年龄12~72岁,其中Rh阴性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