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166例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和223例心肌梗死不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比较,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增高(P〈0.05),糖尿病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体重指数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较多发生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P〈0.05)。结论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复杂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152例,依冠脉造影结果按有无冠心病分为观察组(合并冠心病者,104例)与对照组(无冠心病者,48例)。另将观察组依冠脉病变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严重病变组。测定各组患者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及踝臂指数(ABI)的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血糖、血脂及一般情况资料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BI值(0.83±0.12)显著低于与对照组(1.03±0.19)(P〈0.01)。其中,冠脉严重病变组ABI显著低于单支病变及双支病变组(P〈0.01),而后两组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I测定对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和预测价值,为临床工作中对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早期发现提供一个无创、价廉、简单、可重复的有效手段,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特点.方法 716例冠心病患者,均行冠脉造影检查.其中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340例作为观察组,冠心病不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37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冠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多支病变高于对照组(56.2%比34.6%,P<0.05),C型病变高于对照组(54.1%比24.5%,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广泛且复杂.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分析;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我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检查的1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5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2型糖尿病)和对照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无糖尿病史),对两组的造影结果作分析;结果两组都是三支病变最多,另外是双支及单支病变。观察组三支病变、弥漫性病变明显高于对照组,单支病变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型病变比对照组高,A1B1病变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都是前降支病变最多,左主干病变最少,观察组右冠状动脉及左主干病变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前降支病变、回旋支病变差别不大;结论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且受累范围广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APN、尿酸水平和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选我院所在社区冠心病患者128例均经心电图以及治疗确诊,做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65例做为对照组,同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APN水平和尿酸酶法测定尿酸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比APN、尿酸水平检出率与冠心病联系。结果观察组ACS患者的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0.05),观察组所有患者的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CS患者APN低水平检出率为59(86.76%),尿酸高水平检出率为61(89.71%);稳定型心绞痛患者APN低水平检出率为41(68.33%),尿酸高水平检出率为45(75.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数据6(9.23%),5(7.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APN水平显著降低,尿酸水平显著升高,二者与冠心病冠脉病变的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典型冠状动脉痉挛患者的血脂谱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有胸痛、胸闷且无明显冠脉狭窄、符合非创伤性诊断冠脉痉挛条件的患者76例(痉挛组),分析其各项血脂指标,并与显著冠脉狭窄患者(冠心病组)及非冠脉病变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痉挛组和冠心病组的TC和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痉挛组患者的HDL-C和ApoAI显著高于冠心病组(P〈0.05),冠心病组患者的TG水平显著高于痉挛组和对照组(P〈0.05)。3组的Apo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典型冠脉痉挛患者与冠脉狭窄患者均存在明显的血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7.
黄燕 《中国校医》2007,21(6):687-689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中青年的区别。方法对34例住院的老年(年龄≥65岁)、27例中青年(年龄〈65岁)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空腹血糖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P〈0.05);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双支、多支病变明是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中重度病变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但吸烟、饮酒、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体重指数(BMI)显著低于中青年患者(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空腹血糖异常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以双支、多支、中重度病变多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与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98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DM组)41例及不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非DM组)57例,比较两组的临床与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DM组高血压、血脂异常、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率、病变血管率及弥漫性血管病变率均明显增高。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高血压、高血脂高发,冠状动脉呈多支病变且较严重,积极干预血糖及心血管病的其他高危因素,对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选择素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检测4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Acs合并糖尿病组)患者,4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单纯ACS组)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P选择素水平;研究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左主干病变、冠脉Gensini评分与P选择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CS合并糖尿病组、单纯ACS组P选择素水平、冠脉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CS合并糖尿病P选择素水平、冠脉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单纯ACS组(P〈0.01)。与冠状动脉1支病变和2支病变组比较,3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患者P选择素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P选择素水平明显升高,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泵衰竭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解削、病变特点。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7年4月住院治疗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泵衰竭患者(泵衰竭组)28例和不合并泵衰竭患者(对照组)60例,对其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泵衰竭组平均年龄高于对照组(P〈0.05),经典冠心病危险因素≥2个者多于对照组(P〈0.05),稳定型心绞痛病史、梗死后心绞痛、合并后壁梗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MB峰值高于对照组(P〈0.05),快速心律失常、胸前导联ST段压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和院内病死率高于对照组(P〈0.05),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超优势分布、合并前降支狭窄〉75%病变、右向左侧支循环建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泵衰竭有一定的易患因素和临床特征,早期成功恢复心肌再灌注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50岁以下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连续入选2000年4月至2008年6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50岁以下女性患者126例,回顾性分析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 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6395例,50岁以下女性患者126例,占1.97%,其中冠心病患者44例(冠心病组),平均年龄(46.8 ±3.6)岁;非冠心病患者82例(非冠心病组),平均年龄(45.4±4.3)岁.两组合并原发性高血压[77.3%(34/44)比26.8%(22/82)]、糖尿病[34.1%(15/44)比4.9%(4/82)]、高脂血症[43.2%(19/44)比7.3%(6/82)]、冠心病家族史[43.2%(19144)比7.3%(6,82)]及冠心病危险因素家族史[52.3%(23/44)比12.2%(10/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患者以急性冠脉综合征为主[占88.6%(39/44)],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病变多见[占50.0%(22/44)],左前降支是最易累及的血管,病变钙化程度较轻,病变类型以局限性和节段性为主.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及冠心病危险因素家族史为50岁以下女性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典型心绞痛症状伴有多重危险因素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增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313例经冠脉造影术(CAG)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按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T2DM组)及非糖尿病组(NDM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资料、血清学指标及CAG结果。根据冠脉病变形态学标准分型及SYNTAX评分等来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冠脉病变。结果与NDM组相比,T2DM组的高血压病、高血糖症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甘油三酯(TG)明显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明显减少(p<0.05);冠脉造影病变分析在T2DM组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C型病变、SYNTAX积分均高于NDM组(p<0.01)。而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吸烟史、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方面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多合并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等多种危险因素,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高;其冠脉病变严重,以多支血管病变和弥漫性病变多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造影(CCTA)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CHD)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6例2型糖尿病疑似合并CHD患者,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和CCTA检查。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为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经CAG检查和诊断分析,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为CHD阳性71例,阴性55例,CCTA检查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心电图诊断,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98,χ2=5.939,χ2=15.930,χ2=11.870;P<0.05);CCTA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CH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21。结论:CCTA有效地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CHD患者的冠状动脉清晰度,对血管狭窄位置和狭窄程度的识别准确率较高,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对341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可能伴有的危险因素进行询问和检测。结果 (1)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有病变者214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无病变者127例。两组的年龄、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史、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率(TC/HDL-C)、脂蛋白(a)[Lp(a)]、纤维蛋白原(Fb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2)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有病变者其病变积分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依次排列为hs-CRP、Lp(a)、TC/HDL-C、Fbg、高脂血症史、TC、LDL-C和甘油三酯(r=0.338、0.250、0.241、0.207、0.167、0.147、0.140和0.139)。(3)对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与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分析结果依次为hs-CRP、TC/HDL-C、Lp(a)、Fbg、LDL-C、高脂血症史,其ROC曲线下面积比分别是0.810、0.669、0.626、0.625、0.619和0.618。结论 高脂血症史是冠心病发生的预告信号,脂质检查项目中对冠心病的预测作用以TC/HDL-C和Lp(a)为优;提示当前冠状动脉炎性损伤以hs-CRP为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166例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和223例心肌梗死不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比较,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增高(P<0.05),糖尿病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体重指数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较多发生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P<0.05)。结论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复杂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对45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糖尿病组)与45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非糖尿病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总结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梗死类型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 糖尿病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和弥漫性病变较非糖尿病组明显增多[64.4%(29/45)比35.6%(16/45)和82.2%(37/45)比 40.0%(18/4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中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较非糖尿病组多见[37.8%(17/45)比17.8%(8/4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较重,三支病变和弥漫性病变多见,梗死类型以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血清护骨素(OPG)水平的变化以及血清OPG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108例(糖尿病并冠心病组),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68例,稳定型心绞痛40例.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无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糖尿病非冠心病组)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各组血清OPG水平.结果 糖尿病并冠心病组血清OPG水平(4.12±0.71) ng/L,显著高于糖尿病非冠心病组的(2.69±0.52) ng/L和对照组的(2.14±0.37)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0.01).糖尿病并冠心病组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OPG水平(4.56±0.92) ng/L,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3.61±0.76)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积分>40分患者(41例)血清OPG水平为(4.92±0.89) ng/L,显著高于Gensini积分20~40分患者(53例)的(4.08±0.75) ng/L和Gensini积分<20分患者(14例)的(3.39±0.85)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而且Gensini积分20~40分患者血清OPG水平高于Gensini积分<20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支病变(16例)、双支病变(57例)及三支病变(35例)患者血清OPG水平[(3.52±0.82)、(4.54±0.68)、(4.75±0.93) n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病变、三支病变患者血清OPG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病变患者与双支病变患者血清O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和OPG是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血清OPG水平显著高于无血管并发症者,而且血清OPG水平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有关,血清OPG水平是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评价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的特点。方法:筛选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460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20例,无合并糖尿病患者240例,冠状动脉造影后2周内行新双源flash—CT冠脉成像,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CTA的诊断特点。结果:新双源flash—cT冠状动脉CTA对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异性为88.4%。2型糖尿病并CHD患者的冠状动脉钙化较严重,病变支数多,随着钙化积分的增高,特异性有所下降,但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对于介入治疗仍有指导作用。结论:新双源flash—cT冠状动脉CTA是诊断冠心病并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可靠、无创的检查方法,但严重钙化者要结合冠脉造影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糖尿病(DM)和无DM患者320排冠状动脉CT造影(ccTA)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学及管腔重构的不同。方法:比较由于胸痛和冠心病的筛查而接受320排CCTA检查的232例DM患者和487例无DM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学及管腔重构。结果:DM患者与无DM患者相比较,DM患者单支血管病变发生率低(X2=5.434,P〈0.05);2支血管病变发病率相似(X2=0.912,P〉0.05);而3、4支血管病变发病率高(X2=4.887,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DM组混合性斑块、梗阻性斑块以及阳性重构(PR)发病率高(X2=4.214,X2=4.415,X2=6.215;P〈0.05),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仅PR与DM呈正相关(危害比5.61(2.11-14.71,95%CI),P〈0.001)。结论:与无DM患者比较,DM患者有较高的多支血管病变发病率,高的MP负荷以及PR,预示有更高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1年6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168例作为冠心病组,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患者20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血管病变进行Gensini评分,采用14C呼气试验方法测定幽门螺杆菌感染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状动脉狭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之间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Hp感染阳性率为80.4%,对照组为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势比OR值=2.96,P<0.05;368例受试者按Hp感染阳性与阴性分组比较其Gensini积分分别为(35.4±28.9)、(19.5±18.3)分;Hcy水平分别为(15.85±5.79)、(10.43±2.36)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p感染能够加重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引起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异常升高,与冠心病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