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与卵巢癌的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卵巢癌的重要播散途径。临床期别、细胞分化、病理类型及残余灶等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有关因素。淋巴结转移可能和预后有关。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为确定分期和估计预后提供重要信息,但在改善卵巢癌预后方面的价值存在争议,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卵巢癌腹膜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可疑为卵巢癌的患者术前行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其腹膜及腹主动脉、左右髂总动脉、髂外动脉、髂内动脉和闭孔动脉旁淋巴结声像图情况.结果:手术病理检查46确诊为卵巢癌,有腹膜转移40例,超声检查诊断正确率87.5%(35/40);有淋巴结转移25例,超声诊断正确率76.0%(19/25).卵巢癌肿瘤的CDFI、RI值、伴腹水情况与腹膜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做为诊断卵巢癌腹膜及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的首选方法,给卵巢癌的临床分期及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其主要原因是70%的卵巢癌患者在就诊时已为晚期,治疗后有70%的患者将会复发、转移,难以治愈.淋巴转移作为卵巢癌的重要转移方式和扩散途径已为人们所共识,同时也被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作为卵巢癌手术病理分期的重要内容,卵巢癌患者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时即属FIGO分期ⅢC期.由此可见,卵巢癌的淋巴转移直接关系到FIGO分期的评判、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患者预后的评估,是卵巢癌诊断和治疗中必须重视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和宫体癌,是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腹膜种植转移是卵巢癌最早期的转移方式.早期卵巢癌腹膜转移的正确诊治对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弥散加权成像( DWI)对于恶性肿瘤腹膜转移具有高度敏感性.DWI与传统的磁共振成像(MRI)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卵巢癌腹膜转移诊断的准确度.本文对DWI原理、DWI在卵巢癌腹膜转移中的应用及DWI应用时的缺陷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研究卵巢癌手术时淋巴结清扫范围、数目、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TAHBSO)或联合腹膜后+髂窝淋巴结扩大清扫的卵巢癌标本,全数摘取淋巴结,比较TAHBSO和扩大清扫的淋巴结数目并判断预后。结果 本组51例共取淋巴结663枚,平均13枚/例。全子宫切除5枚/例,全卵巢切除9枚/例,腹膜后淋巴结切除8枚/例,髂窝7枚/例。FIGO分期Ⅰ、Ⅱ、Ⅲ、Ⅳ期3年生存率分别为36%、15%、6%、0。结论 淋巴结转移足卵巢癌扩散的重要途径,不论其局部浸润程度,均须扩大淋巴结切除范围;保护生育功能的手术不影响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数目。  相似文献   

6.
淋巴结是卵巢癌重要的转移途径,卵巢上皮性癌腹膜后淋巴结总转移率高达40%-62%[1],因此卵巢上皮性癌的手术治疗中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术占有重要地位,恰当掌握手术指征,手术切除的规范性和彻底性常常对预后产生积极的影响。以美国NCCN(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指南[2]为代表的学者主张切除淋巴结,提出了被很多医生普遍接受的原则是.  相似文献   

7.
正淋巴结是卵巢癌重要的转移途径,卵巢上皮性癌腹膜后淋巴结总转移率高达40%~62%[1],因此卵巢上皮性癌的手术治疗中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术占有重要地位,恰当掌握手术指征,手术切除的规范性和彻底性常常对预后产生积极的影响。以美国NCCN(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指南[2]为代表的学者主张切除淋巴结,提出了被很多医生普遍接受的原则是:早期卵巢癌  相似文献   

8.
在对一组新诊卵巢癌的病人,就其肿瘤和腹膜后淋巴结形态学的病理检查找出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的危险因素时发现,淋巴结扩散与某些因素有重要关系.1975年1月~1981年12月,在纽约New Hyde Park Long Island Jewish-Hillside医疗中心,140例新诊断的卵巢上皮癌手术中65例行双附件、全子宫、大网膜、阑尾切除术和选择性主动脉旁和盆腔淋巴结活检术.其中2例因切除的淋巴结全为肿瘤所累无法进行形态学评价.对63例病人作肿瘤和腹膜后淋巴结形态学检查以找出与区域淋巴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术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妇科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途径,治疗前了解有否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有助于准确的分期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同时也是预测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腹腔镜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完善,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在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中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展。现将近年来腹腔镜在妇科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中的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卵巢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生存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巢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生存预后因素分析吴小华,张志毅(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近10余年来,随着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在卵巢癌综合治疗中的开展,学者们越来越关注该手术对卵巢癌患者生存时间及预后因素的影响。1986年Burghandt等[1]认为,行盆腔...  相似文献   

11.
手术是治疗卵巢癌的主要手段及重要基石。初次手术的彻底性与预后密切相关。淋巴结转移是卵巢癌常见的转移方式,也是评价早晚期的重要指标。尽管淋巴结切除在卵巢癌手术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仍具有一些争议。文章就卵巢癌淋巴结切除的适应证及争议予以总结。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逐年上升.手术仍然是目前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方法,手术的主要目的包括手术探查(手术分期)与实施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及腹膜后淋巴结(包括盆腔淋巴结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1,2].双侧附件与腹膜后淋巴结均是子宫内膜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所以是手术分期与治疗必须切除的范围,这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关键所在,与其预后密切相关,尤其是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3.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妇科恶性肿瘤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评估尤为重要。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是判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金标准。近年来腹腔镜下腹膜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PAL)已成为妇科恶性肿瘤的研究热点。从腹膜后间隙解剖及妇科肿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特点入手,综合分析国内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和经腹膜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相关研究及其意义,不同学者对经腹膜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观点不尽相同,其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临床早期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为子宫内膜癌有选择实施腹膜后淋巴结切除寻找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335例临床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术后病理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335例临床早期子宫内膜癌中,24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7.16%。单因素分析提示,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宫颈管浸润、脉管癌栓与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有关;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宫颈管累及、脉管癌栓是临床早期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宫颈管浸润和脉管癌栓是早期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重要高危因素,是早期子宫内膜癌实施腹膜后淋巴结切除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和比较不同临床分型(淋巴结转移型/腹膜转移型/混合型)的III期卵巢癌原发灶中的差异表达分子,为晚期卵巢癌的分子分型提供参考。方法:用Tumor Metastasis PCR Array检测淋巴结转移型与腹膜转移型肿瘤组织中肿瘤转移相关分子mRNA表达,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法在肿瘤组织及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进一步验证PCR array法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分子在蛋白水平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Tumor Metastasis PCR array筛选出差异表达分子共14个,挑选文献报道的与其它肿瘤淋巴结转移和(或)腹膜转移相关的SMAD4、CCL7、CDKN2A及SERPINE1 4个分子。Western blot结果示,p16(CDKN2A)、CCL7及PAI-1(SERPINE1)在淋巴结转移型原发灶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腹膜转移型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72例III期上皮性卵巢癌的石蜡包埋组织中,PAI-1蛋白表达水平在淋巴结转移组、腹膜转移组及混合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平均评分分别为10.7、7.28及8.13分(P=0.036)。结论:PAI-1表达水平在不同转移模式的IIIc期卵巢癌中存在显著差异,在淋巴结转移型组织中最高,其次为混合型,腹膜转移型最低,可考虑作为卵巢癌分型的潜在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6.
张婧  温宏武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0,36(9):671-675
卵巢癌症状隐匿,初治时多为晚期,常见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治疗原则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等综合手段。淋巴结转移和手术治疗后有无病灶残留是影响晚期卵巢癌预后的重要因素。虽然淋巴结切除术在晚期卵巢癌手术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手术并发症常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肿瘤细胞减灭术中行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是否能改善患者预后仍存在争议,是否选择切除淋巴结仍困扰着临床医师的决策。目前研究推荐晚期卵巢癌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行最大程度减瘤,并尽可能切除肿大或可疑淋巴结,而临床检测淋巴结阴性且可达到完全减瘤的患者可不必行淋巴结切除。对于中间型肿瘤细胞减灭术目前相关研究较少,已有研究多数支持术中至少行淋巴结活检可能使患者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7.
卵巢上皮性癌的转移包括腹腔种植、淋巴转移、血性转移,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重要转移途径,合理切除腹膜后淋巴结,对不同分期进行个体化治疗,有助于改变患者的预后。恶性肿瘤组织的葡萄糖氧化分解和无氧酵解高于正常组织,葡萄糖摄取率、利用率为正常组织20~30倍,提示恶性肿瘤的代谢变化早于肿瘤的体积变化;正电子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人α胰蛋白酶H4重链(ITIH4) mRNA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卵巢癌发生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ITIH4mRNA在80例卵巢癌、24例卵巢良性肿瘤、26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结果:ITIH4mRNA在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272±0.0130,0.3188±0.1968和1.5429±0.5756;卵巢良性肿瘤组与卵巢癌组、正常卵巢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卵巢癌组显著低于正常卵巢组(P<0.05).ITIH4 mRNA表达与卵巢癌的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生存率无关(P>0.05).COX模型分析显示,ITIH4不是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ITIH4 mRNA表达下调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和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9.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妇科恶性肿瘤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腹膜内、腹膜外淋巴清扫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观念的更新和手术器械的进步,单孔腹腔镜技术、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技术也开始应用于盆腹腔淋巴清扫中,为盆腹腔淋巴清扫提供可行的、安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Slit-Robo GTP 酶激活蛋白1(Slit-Robo GTPase-activating protein 1,SRGAP1)在卵巢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SRGAP1蛋白在卵巢良性囊肿组织、卵巢癌组织及腹膜转移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通过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技术验证。评估SRGAP1与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年龄、国际妇产科联盟(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组织学分型、病理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采用Kaplan Meier plotter分析SRGAP1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卵巢癌组织中SRGAP1表达高于卵巢良性囊肿组织和腹膜转移组织(P<0.05)。SRGAP1高表达和低表达患者的组织学分型和病理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RGAP1低表达患者相比,SRGAP1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展后生存期(PPS)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 SRGAP1在卵巢癌中表达上调,其高表达与卵巢癌的不良预后有关,可考虑作为卵巢癌预后不良的特异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