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双介入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经皮肝胆管引流(PTCD)金属内支架植入术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术对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确诊为肝门部胆管癌的患者67例,分为两组:A组35例(PTCD金属内支架植入组)、B组32例(PTCD金属内支架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组),通过观察术后减黄效果、肿瘤大小变化、生存率及再梗阻时间,分析PTCD金属内支架植入术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15天A、B两组总胆红素均下降且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月A组总胆红素水平升高,B组未发现回升;术后6个月A、B两组总体有效率(CR+PR)分别为15%(3/20),72.4%(21/29),A、B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36个月生存率,B组为90.6%(29/32),74.3%(26/32),40%(14/32),明显高于A组的57.1%(20/35),34.3%(12/35),8.6%(3/35)(P〈0.05)。结论:PTCD金属内支架植入术为姑息性治疗;PTCD金属内支架植入术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术能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少,且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合并PVTT患者58例,A组(26例)行TACE结合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局部放射治疗;B组(32例)单纯行TACE。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A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42.3%、23.0%,平均生存期15.5个月,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9例,总有效率(CR+PR)为46.2%(12/26)。B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21.9%、6.3%,平均生存期7.5个月CR2例,PR6例,CR+PR为25.0%(8/32)。A组的生存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TACE联合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门脉癌栓能明显提高其疗效,并具有创伤少,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评估复合125I粒子植入技术(125I粒子螺旋系统序贯肿瘤同侧分支癌栓粒子植入术)联合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合并程氏Ⅲ型门静脉癌栓(PVTT)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24例HCC合并Ⅲ型PVTT患者行门静脉主干内125I粒子螺旋系统植入术,随后同期行TACE治疗;7~10 d后继行肿瘤同侧分支癌栓内125I粒子植入术。每6~8周行CT增强随访,并按需行再次TACE治疗。统计分析患者并发症、治疗反应率及总生存期。 结果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3级以上严重并发症。门静脉主干癌栓(MPVTT)的客观反应率(ORR)与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54.2%及87.5%;肝内病变的ORR及DCR分别为29.2%及37.5%。患者中位生存期为(9.5±1.4)(95%CI,6.7~12.3)个月。结论 复合125I粒子植入技术联合TACE治疗HCC合并Ⅲ型PVTT是安全可行的,该模式有望进一步改善此类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分析125I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联合TACE与单纯125I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125I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联合TACE 11例为A组,单纯125I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10例为B组.A组患者125I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后2~3周行TACE,以后根据复查结果按需行TACE.B组患者125I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后未行任何放、化疗.结果 A、B两组125I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后10 d、1个月、3个月、6个月总胆红素与术前相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比较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d、3个月、6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术后1、3和6个月靶病灶进展率(PD)分别为9.1%、18.1%、36.4%和10.0%、30.0%、70.0%,A、B两组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胆道平均通畅时间分别为(8.68±1.06)个月和(6.15±1.12)个月,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B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B组相比,A组患者术后的靶病灶进展率降低,胆道通畅时间及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与125I放射性胆道粒子支架及TACE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125I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联合TACE对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皮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序贯治疗肝癌伴门脉主干瘤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48例确诊为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患者,TACE术后1周进行经皮门脉瘤栓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序贯治疗。随访时间12-24月,对比序贯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影像学的变化,以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48例患者共接受215次TACE治疗,平均每例患者4.5次,每例患者平均植入粒子数16枚,技术成功率100%,全组未出现治疗相关性死亡,肝内病灶客现缓解率为37.3%(18/48)。瘤栓3个月后影像复查平均回缩3.9mm,完全缓解(CR)15例,部分缓解(PR)25例,稳定(SD)6例,进展(PD)2例,总有效率(CR+PR)为83.3%。门脉主干内径恢复大于80%共41例(85.4%)。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47.9%,33.33%,中位生存时间为15.8月。48例患者术后3个月患者的肝功能、血常规与术时比较,P=0.02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TACE联合经皮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序贯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ACE、~(125)I粒子植入内放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3DCRT)中晚期H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收治的100例无外科手术指征的中晚期HCC患者资料。根据单盲随机化法分组:A组22例接受TACE方案,B组35例接受TACE+~(125)I方案,C组43例接受TACE+~(125)I+3DCRT方案。比较治疗后三组AFP指标、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和临床受益率(ORR、DCR和CBR)分别为31. 8%、54. 5%、40. 90%,B组分别为62. 9%、80. 0%、68. 60%,C组分别为83. 7%、95. 3%、88. 40%,三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FP指标:A组为(129. 54±37. 33) ng/ml、B组为(84. 97±26. 84) ng/ml、C组为(49. 77±31. 55) ng/ml,三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C组m PFS、m OS分别为10. 7、22. 0个月,高于B组8. 5、15. 6个月,高于A组5. 1、11. 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消化道反应、血液毒性、肝损伤、放射性肝炎,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中晚期HCC患者,TACE、~(125)I粒子植入内放疗联合3DCRT方案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及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直径≥10 cm的巨块型肝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经我院临床或病理确诊的直径≥10 cm肝癌患者54例,分为对照组28例,行TACE+RFA治疗;联合组26例,行TACE+RFA+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和临床控制率;所有患者随访1~37个月,采用Kaplan-Meier方法对两组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的差异。 结果:联合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1.5% vs. 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5,P=0.030)。联合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个月,高于对照组的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联合组的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6个月,联合组较对照组有延长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 结论:对于直径≥10 cm的巨块型肝癌,TACE、RFA和125I放射性粒子三者序贯治疗在肿瘤无进展生存期、肿瘤缓解率方面较对照组治疗具有优势,实现了化疗栓塞、消融与局部放疗协同作用,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评价经皮射频消融(RFA)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直径>5 cm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行微创介入治疗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RF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组)47例,单纯行TACE(对照组)33例,比较两组的疗效、总生存期(OS)和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87.2%)及疾病控制率(DCR,95.7%)均高于对照组(ORR 66.7%,DCR 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1年的生存率(80.9%)高于对照组(75.8%)(P<0.05)。 结论 经皮RF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对治疗直径>5 cm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提高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延长患者的近中期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经穿刺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23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3例、女性50例,年龄39~75(60.4±4.4)岁。以接受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TACE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69例),以接受单纯TACE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54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所有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依据改良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1.1版进行疗效评估。采用χ2检验进行2组间的比较。 结果 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疼痛频率≤2次/d的患者占94.2%(65/69)、≥3次/d的患者占5.8%(4/69),对照组疼痛频率≤2次/d的患者占70.4%(38/54)、≥3次/d的患者占29.6%(16/54),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00,P<0.001)。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无痛和轻度疼痛患者占71.0%(49/69)、中度疼痛占24.6%(17/69)、重度疼痛占4.4%(3/69),对照组无痛和轻度疼痛的患者占46.3%(25/54)、中度疼痛占40.7%(22/54)、重度疼痛占13.0%(7/54),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80,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4.1%(58/69)和92.8%(64/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2%(12/54)和51.9%(28/54),2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χ2=47.234、36.883,均P<0.001);治疗后6个月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2.3%(43/69)和79.7%(55/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7%(9/54)和44.4%(24/54),2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χ2=25.871、17.999,均P<0.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5.4%(52/69)和40.6%(28/69)、对照组分别为33.3%(18/54)和13.0%(7/54),2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821、11.349,均P<0.001)。 结论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TACE治疗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射频消融(RFA)序贯治疗原发性中小肝癌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9例肝细胞性中小肝癌患者实施TACE联合CT引导RFA序贯治疗。结果 59例患者初次治疗,共80枚病灶,行TACE和RFA序贯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术后随访6~24个月,21例患者有病灶残余,再次行RFA或序贯治疗,3例再次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病灶控制良好。并发症有胆汁瘤合并胆道感染1例、门静脉分支血栓1例。结论 TACE联合CT引导RFA序贯治疗中小肝癌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同时注意手术操作细节,对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生存的影响。方法:103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入组;随机分入分入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组(31例)、氲氦刀冷冻消融组(32例)、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组(40例)。术后每月复查AFP、T细胞亚群、上腹部CT观察肿瘤坏死情况;随访26个月,观察患者6个月及1年生存率情况。结果:肝动脉化疗栓塞组、氩氦刀冷冻消融组、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组完全坏死率分别为32.2%、50.0%、50.0%;经统计学检验,P〈0.05,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年生存率分别为54.8%、56.2%、75.0%,联合治疗组较单纯TACE组和氩氦刀冷冻消融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更有利于改善患者长期生存,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癌TACE术后残存病灶的判断方法,125 I放射粒子治疗疗效及疗效检测方法。方法28例接受过1~5次TACE术治疗的肝癌患者共37个病灶,残存病灶确定方式为强化CT扫描10例,强化MRI 8例,PET‐CT 6例,肝动脉造影4例。根据治疗计划系统Brachy Interstitial‐Therapy Planning System (TPS)制订治疗计划,确定放射粒子数量及位置,肿瘤靶区超出肿瘤影像学边界0.5~1.0cm ,行C T引导下125 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残存病灶,定期检测血清AFP变化并与影像学结果做对比。结果强化CT、强化MRI 、PET‐CT、肝动脉造影均可确定肿瘤残存。28例患者37个病灶,均按计划完成治疗,分别于术后2、4、6、12月复查C T ,肿瘤局部控制有效率依次是:100%(37/37)、100%(37/37)、90.9%(36/37)、81.8%(34/37),血清AFP变化并与影像学结果高度一致。结论强化CT和MRI检查是判定肝癌TACE术后残存的首选方法,125 I放射粒子治疗残存病灶是有效的,AFP检测是125 I放射粒子治疗后有效的疗效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癌外科手术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外科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6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41例先行手术切除,术后行TAI或TACE;28例先行TACE,7天-1月内再行手术切除,术后1—6月内再行TAI或TACE治疗。结果:全组病例共行236次TM或TACE,最多者11次,最少者1次,平均3.4次。手术及介入治疗均成功,未出现并发症。先行手术组1~2个月造影残癌者9例(9/41),2年内发现复发病灶18例。先行TACE组手术后近期未发现残余病灶,2年内肿瘤复发为7例。AFP术后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为56例,术后存活率为:半年100%,1年89.3%,2年68.0%,3年57.3%,5年43.8%。结论:术前行TACE有利于争取手术机会和手术根治,防止术后复发。介入治疗和手术结合是提高肝癌整体疗效及病人存活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TACE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经皮无水乙醇注射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应用TACE单独治疗原发性肝癌64例,TACE与PEI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21例。术后对比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生存期,评价TACE与PEI联合治疗的价值。结果:TACE+PEI组肿瘤缩小有效率为85.71%,TACE组肿瘤缩小有效率68.75%。TACE+PEI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7.2%、72.1%、39.6%。TACE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3.6%、34.3%、16.2%。结论:TACE联合PEI可以提高原发性肝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微波消融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PH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TACE组36例(对照组),微波消融+TACE 46例(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和AFP变化情况及1、2、3年生存率.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AFP由治疗前的(479.3±96.2) μg/L和(491.2±103.1)μg/L降为治疗后的(115.3±49.3) μg/L和(78.1±38.9)μg/L.1、2、3年生存率:治疗组为78.3%、54.3%、34.8%;对照组为61.1%、36.1%、19.4%.治疗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微波消融联合TACE是治疗PHC的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PHC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TACE联合CT导向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CT导向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的方法。方法16例接受过碘油柃塞治疗的患者术前均行CT扫描,根据扫描结果制订术前计划,确定放射性粒子植入数量及位置,勾画肿瘤靶区时应超出碘油沉积范围0.5~1.0cm,^125I粒子平均能量27~35keV。结果27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6例,无变化6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66.7%。术后6个月随访,除1例死于远处转移外,其余患者均生存。结论TACE联合CT导向下^125I碘放射性粒子植入是治疗肝癌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栓塞微球联合碘化油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对照组20例,先行灌注艾恒和吡柔比星,然后推注碘化油吡柔比星乳化剂直至血流中断且肿瘤染色消失;Embosphere微球组21例,灌注同样化疗药并注入少量碘化油+吡柔比星乳化剂后,注入Embosphere微球至靶血管闭塞,肿瘤染色消失。分别对2组患者的栓塞次数,手术前后肝功能、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大小的改变情况,栓塞相关并发症,术后生活质量及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微球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微球组总有效率为38.1%,获益率为9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0.0%,获益率为80.0%。2组患者治疗后AFP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微球组要高于对照组(P<0.05)。微球组患者术后生存率要高于单纯碘油组,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mbosphere栓塞微球联合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比单纯碘化油化疗栓塞更加有效,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近期生存率,尤其对巨块型肝癌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植入125I粒子靶向内照射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近中期疗效。方法本组24例中原发性肝癌18例、胆管细胞癌3例、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癌3例,共29个病灶。采取先进行1~3次TACE治疗,待病灶初步得到控制后在CT或彩色多普勒超声导向下植入125I粒子,粒子植入之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模拟布源或遵循Halarism的125I经验公式(mCi=Da×5),求出术中所需125I粒子的总活度及算出治疗粒子的数量。将粒子重点植入到肿瘤实质内碘油缺损区域及肿瘤边缘。结果随访6~23个月,半年生存率为100%,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治疗后6个月肝内病灶肿瘤影像学评价,2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13例,有效反应率(CR+PR)71%,稳定(NC)4例,进展(PD)3例。结论 TACE联合植入125I粒子靶向内照射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是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比较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与单纯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两组,32例给予TACE联合PEI治疗,32例给予单纯TACE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资料具可比性;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肿瘤大小及AFP变化;随防1、2、3年生存期及中位生存期。结果联合治疗组和TACE组肿瘤缩小总有效率分别为84.4%、62.7%,联合组和TACE组AFP转阴率分别为77.4%、50.0%;联合治疗组患者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6.9%、71.9%和37.5%,中位生存期34.5个月;TACE组患者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1.3%、31.3%和12.5%,中位生存期19.5个月。与联合治疗组相比TACE组肿瘤缩小总有效率,AFP转阴率,1、2、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ACE联合PEI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