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门静脉高压脾静脉与左肾静脉自发交通CT表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脾静脉与左肾静脉自发交通的CT表现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80例肝硬化患者,门脉高压导致脾静脉与左肾静脉自发交通及其他侧支循环开放的CT增强表现特征。结果:CT增强扫描发现18例脾静脉与左肾静脉自发交通,表现为脾门与左肾静脉之间柱状、团块状均匀强化影,边缘光整、锐利。脾静脉与左肾静脉明显增粗、扭曲。结论:CT增强扫描能明确诊断门脉高压时有无脾静脉与左肾静脉自发交通存在,并与左肾上腺肿瘤和肿大淋巴结鉴别,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静脉变异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CT增强和CTA检查确诊为肾静脉变异的153例患者的CT表现,通过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 153例肾静脉变异中,左肾静脉变异94例,右肾静脉变异66例。左肾静脉变异中,环主动脉左肾静脉18例,主动脉后左肾静脉6例,左肾静脉汇合过晚50例,脾肾分流11例,左下腔静脉4例,双下腔静脉5例。右肾静脉变异中,右肾静脉分为两支50例,右肾静脉分为三支5例,右肾静脉汇合过晚11例。右肾静脉分为两支合并左肾静脉汇合过晚3例,脾肾分流合并左肾静脉汇合过晚1例,右肾静脉分为两支合并双下腔静脉1例,环主动脉左肾静脉合并左肾静脉汇合过晚、右肾静脉分为两支1例,环主动脉左肾静脉合并脾肾分流1例。结论 CT可清晰显示肾静脉变异的各种类型并能明确诊断,对指导临床诊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PTA)对Budd-Chiari综合征(BCS)侧支循环及肾脏血液回流的影响.方法使用血管内多普勒导丝对BCS患者15例肾静脉和12例侧支循环PTA前后血流速度的变化进行测定及比较.结果PTA前较PTA后血流速度显著增加,平均峰值流速(APV)3.88±5.69cm/s vs10.54±5.26cm/s,P<0.001,最大峰值流速(MPV)4.82±9.04cm/s vs15.28±8.07cm/s,P<0.001(肾静脉);APV-1.68±4.25cm/s vs3.70±3.74cm/s,P<0.001,MPV-1.50±6.08cm/s vs4.10±4.46cm/s,P<0.001(侧支).部分逆生理方向血流变为生理方向,波形由平直状态变为二相或三相型.结论PTA术对BCS侧支循环及肾静脉血流动力学影响显著,PTA有利于正常血流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左肾静脉回流受阻后发生自发性分流途径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临床证实为胡桃夹综合征或者左肾静脉血栓所致肾静脉回流障碍患者62例(观察组)进行分析,观察其自发性分流发生与否、引流途径及血流方向,并与同期不伴有肾静脉回流障碍志愿者50例(对照组)的肾静脉超声影像对照。结果 观察组中超声检查显示侧支循环建立17例,对照组中检测到侧支循环建立2例,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显示发生回流障碍时左肾静脉血流受阻的直接征象、间接征象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为肾静脉回流受阻后评估左肾功能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经自发性胃-肾静脉和脾-肾静脉分流道栓塞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和肝性脑病崔进国周桂芬张书田田慧琴薛春华张丽丽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中,通过侧支循环形成自发性胃-肾静脉分流(sponta-neousgastro-renalshunt)和自发性脾-肾静脉分流(sp...  相似文献   

6.
作者报告了用高分辨力超声观察到的7例不常见的自发性门脉系统侧支通路(胃冠状静脉曲张、脐静脉开放;脾静脉——后腹膜通路;脐静脉——髂静脉——下腔静脉通路;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通路;脾静脉——肾静脉通路;脾静脉——门静脉通路和脾静脉——腹壁静脉通路)。病人都是肝硬化或门脉高压前期,没有胃肠道出血或腹水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多反转脉冲空间标记(SLEEK)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技术对显示肾脏肿瘤患者肾静脉的可行性及静脉内瘤栓的诊断效能.方法:纳入行手术治疗的肾脏肿瘤患者共32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32例患者均行SLEEK序列扫描,获取双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原始图像.对70支肾静脉及32支下腔静脉的原始图像、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多平面重建图像进行评估,包括图像质量、瘤栓显示,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SLEEK对瘤栓显示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非肿瘤侧肾静脉(34支)图像质量评分均在2分及以上,肿瘤侧97.2%(35/36)的肾静脉图像质量评分在2分及以上.1支肿瘤侧肾静脉显示差,不足以用于诊断,对余下肿瘤侧肾静脉及下腔静脉以病理为金标准进行评估,SLEEK显示16支肾静脉有瘤栓,14支下腔静脉有瘤栓,病理均证实;SLEEK显示无瘤栓的静脉病理中亦未发现瘤栓.SLLEK诊断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为100%.两位医师评分及诊断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均>0.75.结论:SLEEK可准确诊断肾脏肿瘤患者静脉内瘤栓存在情况,并可多角度观察瘤栓范围,从而指导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作者复习了4例心包膈静脉扩张的病例,并分析了其病因和X线征象及临床意义。心包膈静脉引流心包、胸膜和膈肌的静脉血,沿左心缘伴随膈神经上行于纵隔胸膜和心包之间,心包膈静脉回流到或内乳静脉、或左侧肋间上静脉,或直接回流到左侧头臂静脉。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阻塞时,其可成为侧支循环通路。但是除了下腔静脉膜性梗阻外,很少有报道心包隔静脉在腔静脉梗阻时作为主要的侧支循环通路者。作者的4例心包膈静脉扩张病因  相似文献   

9.
张瑜  关滢  于红  李惠民   《放射学实践》2010,25(7):761-764
目的:探讨左肾静脉及其属支的64层MSCTA技术及其影像表现。方法:分析连续100例患者MSCT增强扫描动脉期和静脉期图像上左肾静脉及其各属支的显示情况。MSCT检查采用64层CT机,0.625mm×64i方式采集,0.625mm层厚回顾性重建,标准或软组织算法;对比剂剂量80~90ml,注射流率3~4ml/s,延迟时间动脉期为25~26s、静脉期50~60s。后处理采用三维正交多平面重组(O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三种方法。结果:MSCTA动脉期和静脉期图像上均完整显示左肾静脉主干,静脉期图像上对其3个属支的显示数量(276支)多于动脉期(217支)。VR图像显示这些血管最好。69%的病例为标准的单支左肾静脉和3个属支(肾上腺静脉、生殖腺静脉和腰静脉),31%的病例有不同程度的变异,部分病例可清楚显示膈静脉(23例)和肾包膜静脉(27例)的汇入。结论:MSCTA静脉期图像结合三维重组技术可以清晰显示左肾静脉及其属支,其中以VR图像最佳;大部分受试者的左肾静脉及属支为标准的单支型,但变异类型较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MSCT评价环主动脉型左肾静脉(circumaortic left renal vein,CLRV)变异,提高对该种左肾静脉变异及其临床意义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00例患者常规腹部动态增强CT资料,于动脉期和静脉期观察左肾静脉的解剖结构,采用MPR、MIP和VR等重建技术,分析CLRV变异的CT征象并进行分类。结果 960例患者CT图像清晰显示肾血管中,发现CLRV变异32例,发生率为3.3%(32/960)。男女性CLRV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不同CT表现CLRV可分为4型,其中Ⅰ型20例,CT表现为单根左肾静脉分前后两支环绕主动脉注入下腔静脉;Ⅱ型4例,CT表现为两根左肾静脉分别走行于主动脉前方和后方注入下腔静脉;Ⅲ型2例,CT表现为CLRV前后支存在吻合或后支在向右行走过程中再发出分支注入下腔静脉;Ⅳ型6例,CT表现为CLRV前支走行正常,后支向下斜行注入左侧髂总静脉。结论 MSCT能够准确评价CLRV变异,在肾移植和腹膜后大血管病变术前评估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减少血管损伤和大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患者CT门静脉血管成像中门静脉侧支血管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肝硬化患者在16排螺旋CT门静脉血管成像(CTPV)上门静脉侧支血管的表现.方法 对36例经临床、肝功能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患者行腹部CTPV检查,经图像后处理,获得门静脉系统及侧支血管三维重建图像.结果 CTPV可以直观地显示门静脉系统及整个门静脉侧支循环系统.36例病例中显示胃左静脉曲张29例(80.6%),食管下段静脉曲张18例(50.0%),胃短/W后静脉曲张15例(41.7%),食管旁静脉曲张9例(25.0%),胃-肾/脾-肾分流8例(22.2%),门静脉海绵样变7例(19.4%),脐静脉与腹壁静脉曲张6例(16.7%),椎旁静脉分流4例(11.1%).结论 CTPV能很好地显示肝硬化患者门脉高压侧支循环的开放部位、范围及严重程度,对判断病情、选择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先天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静脉造影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8例先天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其中8例行股静脉插管造影。结果:18例先天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髂静脉造影表现均为静脉血管受压改变及侧支循环的形成。结论:先天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髂静脉造影表现较典型,改变传统造影方式是发现并诊断C IVCS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肝内外门-体循环交通的发生率及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肝内外门-体交通的螺旋CT三期扫描表现。结果肝外型门-体循环交通见于79例(98.75%),其中,食管下段黏膜下及食管周围静脉曲张48例(60%),奇静脉和半奇静脉扩张28例(35%),小网膜静脉曲张46例(57.5%),副脐静脉肝外型再通20例(25%),脾肾静脉和胃肾静脉分流10例(12.5%),腹膜后椎旁静脉曲张14例(17.5%);肝内型门-体循环交通6例(7.5%),其中,5例为门静脉左支与副脐静脉交通型(6.25%),1例为门静脉右后支与下腔静脉交通型(1.13%)。结论螺旋CT三期扫描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显示有独特的价值,不仅能显示侧支循环的部位、范围和曲张的程度,而且可以追踪血流异常途径。认识侧支循环的CT表现特点,有助于肝内外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Budd-chiari综合征是肝静脉或肝段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梗阻性肝静脉下腔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导致淤血性门静脉高压和下腔静脉高压两大综台征。下腔静脉阻塞后常有丰富的侧支循环形成.来自下肢和腹部盆腔的血液经深浅静脉的吻合通路回流到右心.但下腔静脉阻塞后下腔静脉内血流完全经由肝内巨大侧支回流至右心房罕见,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直接下肢静脉造影价值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直接下肢静脉造影(MSCTA)的临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下肢静脉造影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影像学表现,利用评分法估计病变累积范围,同时结合超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1例中正常3例,下肢静脉栓塞18例,其中左侧下肢静脉栓塞11例,右侧下肢静脉栓塞5例,双侧同时出现栓塞2例。正常下肢静脉MSCT造影表现为大隐静脉及股深静脉均显影良好,充盈饱满,管腔内密度均匀,无充盈缺损及狭窄,无侧支循环属支显示,髂外静脉及髂总静脉显示清楚,髂内静脉显示率较低。下肢静脉栓塞MSCT造影表现为血管腔内充盈缺损,管腔变细、变窄或中断,梗阻段以上静脉血管不能显示,深浅静脉交通支明显增多,侧支循环开放,盆腔内静脉丛迂曲扩张。梗阻部位:股静脉16例,髂外静脉1例,髂总静脉1例。梗阻程度评分结果:≤5分12例,5.10分4例,≥10分2例。11例下肢静脉超声检查证实血栓存在与MSCTV完全一致(100%)。结论经下肢静脉注射对比剂,能避免动脉伪影的干扰且可直接显像,多种重建技术可明确病灶的范围和程度,对侧支循环及交通支的精确显示是MSCTV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门脉高压脐静脉再通及其螺旋CT血管成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 (SCTA)技术对脐静脉开放的诊断价值以及脐静脉与腹壁静脉侧支、附脐静脉的关系。材料和方法 :对 2 7例门脉高压脐静脉再通患者行全肝扫描 ,采用最大强度投影 (MIP法 )重建。结果 :脐静脉呈细管状开通 18例 ,粗管状 9例 ,SCT断面像表现为连续点状、结节或条管状增强血管影 ,SCTA显示肝圆韧带裂内一粗或细管状扭曲增强血管 ,向前与脐周曲张静脉相通 ;腹壁静脉曲张 2 1例 ,SCT断面像表现为腹壁小点状或小条形血管影 ,曲张静脉越近脐部越明显 ,SCTA示“海蛇头样”(Caputmedusae)改变。结论 :门脉高压时与门脉左支相连的侧支静脉为脐静脉 ,SCTA可多方位、多角度立体显示其解剖学特点。  相似文献   

17.
3D DCE MRA肾静脉成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 MRA)行肾静脉成像及其诊断肾静脉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肾静脉病变、解剖变异患者29例,常规腹部MR扫描(包括横断面T1WI、T2WI,冠状面T2WI),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序列(Propeller LAVA)行冠状面血管成像,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强度投影(MIP)进行肾静脉重建。结果:肾癌肾静脉瘤栓5例,表现为条状或结节状充盈缺损;门静脉高压肾静脉侧支循环10例:与脾静脉交通7例,与胃底曲张静脉团交通1例,门脉高压脾-肾静脉交通并左侧性腺静脉曲张2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2例,其中1例与腰静脉丛交通;性腺静脉曲张14例,右侧2例,左侧13例,其中肝癌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并双侧性腺静脉扩张1例,曲张的性腺静脉与左肾内静脉分支相连2例;解剖变异1例。结论:3DDCEMRA能清楚显示肾静脉及其病变,能为肾静脉相关疾病的诊断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Budd-Chiari综合征侧支循环的血管造影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BCS)侧支循环的血管造影表现及与介入治疗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0例BCS的血管造影表现,有膜性狭窄闭塞22例,节段狭窄闭塞8例,病程4个月至25年。行下腔静脉和楔嵌肝静脉造影。结果侧支循环分为肝内侧支、肝外侧支及肝内外侧支。肝内侧支有:(1)肝静脉藉包膜下侧支与体循环交通;(2)肝内叶间交通;(3)未确定型。肝外侧支有:(1)腰升静脉-奇静脉及半奇静脉通道;(2)腹壁浅静脉通道;(3)左肾静脉-半奇静脉通道;(4)左肾静脉-膈下静脉通道;(5)门静脉途径。结论侧支循环的解剖学变化取决于阻塞的部位,对BCS介入治疗的选择和判断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奇静脉是连接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的重要通道,沿途接收椎体静脉、食管静脉、肋间后静脉及心包静脉的血流。当上腔静脉或者下腔静脉发生阻塞时,此侧支循环可以作为正常循环的通道。CT扫描可以直观清晰地显示奇静脉的解剖学结构,用以了解奇静脉是否发生异常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下腔静脉病变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病变的螺旋CT及下腔静脉CT血管造影(CTP)的影像特点。资料与方法 40例肿瘤侵犯下腔静脉及下腔静脉病变,采用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及下腔静脉CTP检查,分析不同扫描模式及后处理图像所示病变的部位、范围、密度变化特点及侧支循环形成。结果 19例肝癌沿肝静脉侵犯下腔静脉,癌栓位于下腔静脉肝段及肝上段;邻近下腔静脉肝段的肝癌直接侵犯下腔静脉;6例轻度强化,未见明显侧支循环形成。9例肾癌沿肾静脉侵犯下腔静脉,癌栓位于肾上段,无强化,见肾包膜静脉侧支形成及性腺静脉增粗。5例下腔静脉血栓管腔狭窄或闭塞,呈节段性,壁不光整,可见条状或斑点状钙化,CTP后延迟扫描,病变段无明显强化,见明显的侧支循环。3例下腔静脉内血管平滑肌瘤病,起自子宫,沿卵巢静脉及髂静脉上行,经下腔静脉侵入右心房,病变密度较均匀,无钙化及坏死囊变,强化较明显,病变段附近见大量侧支循环形成。发育异常所致布一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3例,表现为肝上段节段性狭窄,周围见大量的侧支循环形成。下腔静脉内平滑肌肉瘤1例,病变位于肝下段下腔静脉,呈节段性增粗,边缘不光整,密度不均,延迟CT扫描后不均匀强化,邻近见大量侧支循环形成。结论 下腔静脉病变的CT表现以充盈缺损、无或轻-中度强化、管腔狭窄及侧支血管形成为特征,下腔静脉CTP的三维重建能立体显示管腔狭窄和侧支血管,合理的CT扫描模式有利于病变的诊断和确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