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专护生对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对急诊科实习大专护生职业暴露相关知识进行调查.[结果]大专护生对职业暴露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明显不足,护生在实习中担心自身针刺伤等职业暴露的比率达84.46%,对职业暴露及防护相关知识的需求达97.97%,而接受过系统职业防护教育的比率只占学生总教的39.18%.[结论]护理管理者及教育者应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实习前期护生职业获益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据此提出改善方案,为护理院校及实习医院提高护生职业获益感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6—9月,以便利抽样法选取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353名实习前期护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职业获益感问卷和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生职业获益感总分为138.65±16.96,护生职业获益感与专业自我概念呈正相关(r=0.627,P0.01),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曾任学生干部、对护理专业的态度及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是护生职业获益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肇庆市实习前期护生职业获益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实习医院和护理院校应根据护生职业获益感的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来提高护生职业获益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强化护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方法:在2010级115名本科护生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强化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分别在实验教学前、后采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评估护生职业情感。结果:实验教学后护生的职业态度显著高于实验教学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73,P<0.01)。结论: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强化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培养护生正性职业态度,改变护生专业思想观点和态度倾向。护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护生的操作技能教育和职业态度教育相结合,注重护生护理职业情感的培养,促进护生形成稳定积极的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安徽省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5所高校共1 058名护理本科生,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护生职业认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总分为54.07±9.07,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级、家庭教养方式、是否是班级干部、是否有崇拜的护理前辈、成绩及是否愿意调换专业是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总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6个变量共可解释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48.3%的变异。结论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水平有待提高,护理教育者应加强引导各年级护理本科生,实施个性化教育,注重护理学人才培养及爱护,为临床护理团队输送优秀人才,稳固护理团队,从而提升临床护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王红 《中国保健营养》2009,18(3):112-114
通过对国内护生职业人格特征调查的相关文献的研究,了解优秀护理人员的人格行为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生职业人格的培养策略:重视护生入学前个性特征的筛选;做好护理职业生涯规划;塑造护生具有良好的仪表、行为举止以及较适宜的个性特征;培养护生具有稳定的心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等,为选择、培训和发展护理人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在校护生临终关怀认知程度及态度的调查,分析护生临终关怀的认知度及态度现状及相关性。方法:抽取延吉市某综合大学护理学院本专科大一至大三240名护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运用临终关怀认知度和态度调查问卷收集资料。结果:通过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护生对于临终关怀了解不够,不同性别、专业和年级的护生临终关怀认知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护生临终关怀态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临终关怀认知度与态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241,P0.05。结论:目前在校护生对临终关怀相关知识不够了解,临终关怀态度也没有建立起来,因此有必要对在校护生普及临终关怀教育及死亡教育,以认识临终关怀护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院校合作实习前引导干预对高职护生职业态度的影响。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6月采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对2012级普通专科护理3个班181人的职业态度进行调查,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90人和对照组91人,试验组在实习前2周由院校合作引导干预;对照组由学校组织的常规实习前动员报告和护理技能操作练习,比较两组护生的职业态度。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实习护生总体职业态度均中立偏积极,分别为(5.34±0.87)、(4.95±0.74)分,试验组护生的职业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9,P0.05)。结论院校合作实习前合适地引导干预有助于高职护生职业态度的转变和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情绪智力与死亡态度的现状,分析护生情绪智力与死亡态度之间关系。方法 2018年12月—2019年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天津市某医学院校护理专业283名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和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护理本科生情绪智力总得分为122.29±12.13,死亡态度中自然接受得分最高,趋近接受得分最低。护理本科生情绪智力与死亡恐惧、趋近接受及逃离接受呈负相关(P0.05),与自然接受呈正相关(P0.01)。结论护理本科生情绪智力处于中等水平,死亡态度各维度得分存在一定差异性,护理本科生情绪智力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形成正向的死亡态度,应加强对护理本科生情绪智力及死亡态度的教育培养,使其树立健康的生死观,为未来的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护生对乙肝疫苗相关知识认知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岩  刘亚梅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7):1296-1297
[目的]了解护生对乙肝疫苗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为开展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566名护生的乙肝疫苗相关知识认知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乙肝疫苗的相关知识较为缺乏,不同学历护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550, P=0.000),本科护生得分最高.[结论]在护生尤其是低学历护生中,加强乙肝疫苗相关知识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学生艾滋病知识调查及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探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笔者首次随机抽查了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艾滋病有关知识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明显好于教育前(P﹤0.05)。在面对艾滋病时,采取"跟普通人一样对待"、"和往常一样"的态度者,教育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护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改善对艾滋病的态度,但是短时间的健康教育时间并不能够让护生深入掌握艾滋病知识,所以长期持续地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有利于使护生对艾滋病有明确的认识,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为艾滋病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