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种浓度地鼠肾组织狂犬疫苗接种反应景德镇市卫生防疫站曹润贵目前,对暴露者注射地鼠肾组织狂犬疫苗(简称狂犬疫苗)对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就本市1986年以来被犬等动物伤者接种狂犬疫苗后引起的不良反...  相似文献   

2.
注射地鼠肾狂犬病疫苗无效病例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地鼠肾组织培养狂犬病疫苗(简称组苗),在我国尚属一种新的生物制品,1980年正式使用,1981年取代羊脑狂犬病疫苗。经过几年应用,预防狂犬病收到一定效果,未出现羊脑苗所致的严重变态反应。但我省自1981年发生狂犬轻度咬伤注射组苗无效病例,随着组苗使用量增加,这类病例亦不断上升。因此,我们于1983~1988年对注射组苗仍发病者进行了调查。 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方法,统  相似文献   

3.
70例狂犬疫苗接种者的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前国内使用地鼠肾细胞培养狂犬病佐剂疫苗,对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减少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狂犬疫苗免疫学效果及如何合理的使用,给狂犬病的预防工作提供可靠依据,特对疫苗接种者进行效果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及方法1检测对象:被可疑疯动物咬伤或抓伤人群,按常规免疫程序(0、3、7、14、30,2.SIU/针),注射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产的在有效期内的狂犬疫苗,于最后一针注射后的15d采血,分离血清,进行抗体检测,抗体MI:16的部分人,再进行加强;<1:8者的加强2针(即常规免疫第1针后的52、66d各1针),…  相似文献   

4.
人被狂犬咬伤后,尽早注射狂犬疫苗预防发病极为重要。近年来使用的地鼠肾细胞培养疫苗高度有效而安全,很少发生严重反应。本文报告1例接种致周围神经炎、急性肾炎者。  相似文献   

5.
<正> 目前,我国预防狂犬病的主要措施是给暴露者及时注射地鼠肾细胞培养的人用狂犬疫苗,但是注射后仍有部分因免疫失败而发病死亡。现分析如下。 一、一般资料 10例患者取自1987年至1989年,均为咬伤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失败而发病者。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4岁。咬伤头面部4例,手指2例,腋下2例,腹部1例,下肢1例;除1例为轻度咬伤外,其余均为重度咬伤。  相似文献   

6.
采用ELISA法,对982例接种狂犬疫苗者血清进行狂犬病毒抗体测定,平均抗体阳性率为90.12%。个体年龄差异对狂犬病毒抗体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全程、规范注射狂犬病纯化疫苗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狂犬病毒在Vero细胞上的传代适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目前使用的是原代地鼠肾细胞狂犬疫苗(PHKC-RV),它是狂犬病毒北京株经原代地鼠肾细胞和豚鼠脑相继传代后制备的。尽管无明显的副反应,但就目前应用的情况看,其效力远不及HDCV,疫苗的制备需大量的地鼠,病毒产量也低。若用传代细胞生产狂犬病疫苗,可以降低成本,缓解地鼠供求紧张的状况,缓解人用狂犬病疫苗供不应求的状况,而且可以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Vero细胞是经WHO检定合格并推荐作为生产人用灭活狂犬病疫苗的传代细胞。它不但来源方便,  相似文献   

8.
凡被狂犬病疯动物咬伤者,通常认为应尽早接受自动和被动免疫,才可收到满意的保护效果。我国自70年代后期研制成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以来(以下简称肾苗),国内一般认为对轻度咬伤者,及时使用肾苗即有一定护保效果;但对严重咬伤者,则主张肾苗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以下简称为抗血清)。有关两者联合使用后的抗体动态变化国内尚未见报道。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于1983年在安徽阜阳地区进行了一些观察,现报告如下。 材科和方法 二、观察对象 凡被具有典型狂犬病症状(乱跑、乱咬、乱吠,短时间内连续咬伤多人)的疯狗咬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就诊的动物致伤者,分别全程足量接种两种剂型狂犬病疫苗后,其血清中抗体阳转率和疫苗保护率。方法2000—2001年就诊者全程接种浓缩苗,2002—2003年的全程接种精制纯化(vero细胞)苗。严重致伤者,于0、3天接种加倍量疫苗,并于0天的同时,对其伤口周围用抗狂犬病血清(40IU/kg)进行浸润注射。联合使用抗血清者,完成全程5次注射后第15、75天各加强1针疫苗。接种结束后15—20天,以间接混合酶标法检测血清中抗狂犬病病毒抗体。期内经疫情报告系统,收集当年观察人群狂犬病病例,计算两接种组人群的发病率,并分别与当年未接种疫苗的动物致伤人群比较,以估算疫苗保护率。结果4年中该人群抗体总阳性率为95.60%。接种精制纯化苗组的阳性率为96.37%,高于浓缩苗组的94.83%。狂犬病疫苗保护率,精制苗1年和2年的均为100.00%;浓缩苗1年的为95.46%,2年、3年和4年的为90.91%。结论动物致伤人群规范处理局部伤口后,及时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其抗体阳性率较高。国产精制纯化苗接种人群的抗体阳性率和1~2年的疫苗保护率高于浓缩苗。从我国狂犬病防治工作实际出发,提示国产精制纯化苗需尽快降低成本,以巩固和提高其接种率。  相似文献   

10.
应用ELISA法对狂犬病疫苗免疫前后抗体水平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防治狂犬病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注射狂犬病疫苗,但近年有不少报道,按规定时间和程序注射国产狂犬病疫苗后仍有发病的例子。本文介绍我站在1988年10月至1989年5月对122例全程注射5针(0、3、7、14、30天各1针)地鼠肾组织培养狂犬病疫苗者,应用ELISA法检测狂犬病抗体水平,旨在了解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探讨其影响有关因  相似文献   

11.
调查8个县,可疑狂犬咬伤10864例,接种疫苗9785例,狂犬病死亡18例,发病率0.18%;未接种疫苗1079例,发生狂犬病29例,发病率为2.6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X~2=104.82。说明及时接种狂犬疫苗,预防狂犬病的免疫效果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2.
狂犬病疫苗皮内接种一次作为基础免疫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狂犬病疫苗皮内接种一次作为基础免疫的效果观察杨裕华,张进贵,黄捷通,刘传新,陶小润,陈伟迄今为止,用现行的组织培养疫苗对暴露于狂犬病毒者进行免疫预防均报告在疫苗接种后仍有发病的情况[1,2]。我国自八十年代开始用地鼠肾组织细胞狂犬病疫苗(PHKCV)...  相似文献   

13.
柱层析法纯化人用地鼠肾细胞狂犬病毒灭活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改进和提高现行人用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灭活疫苗的纯度和保护效价。方法 将原代地鼠肾细胞 (PHKC)培养并收获的aG株狂犬病毒原液超滤浓缩 40~ 5 0倍 ,再经Sepharose 6FastFlow分子筛柱层析 ,收集完整的病毒颗粒 ,除菌、灭活、添加Al (OH) 3 佐剂制成纯化地鼠肾细胞狂犬病毒疫苗。结果 浓缩狂犬病毒经过柱层析纯化 ,抗原比活性较纯化前平均提高 2 9 5 4倍 ,纯化效果平均达到 96 1% ,疫苗效力平均达到 2 98IU/ml,其余检测结果均符合现行有关规程。结论 凝胶分子筛柱层析技术 ,是一种快捷而经济的改进现行狂犬疫苗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狂犬病疫苗全程免疫后抗体产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狂犬病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对5119例于我院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者进行抗狂犬病病毒抗体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5119份血清标本中抗体阳性5035份,总阳性率98.36%。其中男性及女性阳性率分别为97.91%、98.75%;P〈0.05。0—19岁、20~59岁及〉60岁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9.3%、98、4%、96.3%,两两比较,P均〈0.05;即随着年龄增大,接种疫苗后抗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结论性别对狂犬疫苗接种后抗体的产生有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注射疫苗后抗体阳性率逐渐下降。对接种后抗体阴性者应再次进行全程免疫。  相似文献   

15.
<正> 为了解地鼠肾组织培养人用狂犬疫苗(狂犬疫苗)免疫无效原因,现对使用狂犬疫苗免疫中(后)发病的23例狂犬病进行分析。 一、一般资料 病例系山东省邹县、汶上、兖州、泗水、鱼台县,1978~1989(6月)年暴露后注射狂犬疫苗中(后)发病死亡者。男14例,女9例;1987年5例、1988年17例、1989年1例。 二、死亡病例分析 (一)与咬伤部位关系:咬伤部位为头面部8例、手部5例、上下肢6例、躯干2例、足2例;其中多  相似文献   

16.
狂犬病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有存在,尽管人类对狂犬病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至今这种人畜共患的病毒性传染病对人类仍是严重威胁。为了有效地预防狂犬病,探讨比较合理的免疫程序,我们对315例暴露者分别用常规五针法(下称五针法)和我们建立的连续十针法(下称十针法)两种不同方法免疫,对免疫后的抗体水平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疫苗及方法 疫苗采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正> 狂犬病在医学上有其独特之处。一方面其临床经过凶险,发病后几乎100%死亡,个别治愈的报告尚难重复。另一方面,病毒感染后,一般潜伏期较长,可用自动免疫获得良好的保护作用。狂犬病既可在暴露前进行预防,又可以在暴露后接种疫苗防止发病。由此可见,狂犬疫苗在控制狂犬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狂犬病毒抗原的研究 用去污剂裂解病毒可以知道至少有5种大的蛋白多肽成份;1.糖蛋白(G);2.膜蛋白1(M_1);3.膜蛋白2(M_2);4.核蛋白(N);5.多聚酶(L)。最近发现核蛋白虽然不能诱生抗体,但有保护作用,1988年WHO已承认,N蛋白的亚单位疫苗也可以用  相似文献   

18.
<正> 目前,国内所用地鼠肾组织培养人用狂犬病疫苗(PHKC-RV)预防狂犬病效果虽然可靠,但常规方法免疫失败的病例已有不少报道。为探讨更为简便、实用、有效的免疫方法,进行了改变免疫程序、缩短免疫  相似文献   

19.
人用浓缩狂犬病疫苗人体反应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我国现行的地鼠肾细胞培养人用狂犬病疫苗,经多年使用证实免疫效果肯定.反应轻微,但也存在极少数免疫失败病例[1、2]究其原因,除了疫苗的保存、运输、正确使用以及伤口的妥当处理外,疫苗本身的致价及稳定性至关重要。为此,各生研所根据1993年全国人用技犬病疫苗会议纪要,于1994年开始生产浓缩疫苗,浓缩后的抗原量增加,效价明显提高.但有关毒性和致敬成份也相应增加。因此,本观察对浓缩兹及原信苗(以下称浓苗和原苗)作了反应观察比较。结果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疫苗和分组系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地鼠肾培养人用狂犬病…  相似文献   

20.
PHKCV皮内微量接种免疫应答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疫区犬的数量和隐性带毒有扩大和增加的趋势而且免疫失败的例子也屡有报导,这或与传统的免疫方法不相适应有关。为探索新的免疫途径,我们于1990年对94名志愿者进行人群肌注原代地鼠肾组织培养人用狂犬疫苗(PHKCV简称组苗)皮内微量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