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倍美力片剂口服取代传统使用的乙烯雌酚片治疗继发性闭经临床满意。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3年1月至2004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卵巢功能失调所致继发性闭经52例,符合诊断标准,排除全身及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闭经时间4~11个月,平均5.8个月。已婚39例(75%),未婚13例(25%)。  相似文献   

2.
1971年Cerger等合成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HRH)以来,有关学者便开始探索其在临床的应用,我们将其用以判断28例继发性闭经的原因,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988年11月至1989年7月本院妇科内分泌门诊临床诊断为Ⅰ、Ⅱ度继发性闭经病人28例,20岁~37岁,闭经年限9个月至11年,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继发性闭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治疗继发性闭经患者25例,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4个月经周期以判定疗效。结果治愈10例(占40%),好转13例(占52%),无效2例(占8%),总有效率92%。结论针刺治疗继发性闭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人工流产术后发生继发性闭经者时有发生。2006年10月~2007年10月我院诊治人流术后闭经患者10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均为未婚初孕,年龄18~23岁,平均20.7岁,孕期49~56天,尿HCG均为阳性,B超示宫内妊娠囊或并有胎芽者,早孕可以确诊,全部为无痛电吸引人流术,术后停经3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5.
排卵功能失调是妇科常见病,临床上造成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等,影响妇女身体健康和家庭和睦。1978年以来,我们用补肾养血化淤法治疗功能性月经不调38饲,疗效比较满意。 一、病例资料 38例中,继发性闭经19例,闭经时间平均2.68年(7个月~9年),稀发排卵10例,黄体功能不  相似文献   

6.
闭经是指成年女性无月经或月经停止的现象。该病可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两类。其中原发性闭经是指女性年满18周岁或第二性征发育成熟2年以上而未见初潮的现象。此类患者多患有先天性生殖器官异常等疾病,治疗起来较为困难。继发性闭经是指成年女性在月经周期建立后连续停经6个  相似文献   

7.
闭经是指女子年逾十八周岁月经尚未来潮的,或既往曾有过正常月经而又中断达三个月以上的,称为闭经。前者称为原发性闭经,后者称继发性闭经,为临床所常见。原发性闭经多数由于染色体、性腺、性器官发育异常所致,往往非药物所能奏效。故本病临床治疗病例,主要为继发性闭经,笔者跟随导师临诊,治疗闭经有一得之见,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闭经是妇科临床的一种常见症状,不是疾病的诊断.通常将闭经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两类,前者比后者更为严重.诊断标准是女性年满18岁或第二性征出现2年以上,从未有月经来潮者称原发性闭经,约占5%.月经来潮后再出现停经3~6个月以上者称继发性闭经,约占95%.也有人认为停经<6个月者为稀发月经,>6个月者才定为闭经.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对子宫发育不全或月经失调的病人,经常使用雌激素作人工周期疗法,雌激素的给药途径,有口服或肌注,在国外亦有静脉用药者、口服已烯雌酚常出现恶心呕吐、食欲欠佳,头昏乏力等反应。我们采用已烯雌酚阴道给药自1994年3月~1995年8月共治疗继发性闭经、功血、子宫发育不良等病人50例,兹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0例,其中继发性闭经22例。功血18例,子宫发育不良10例。停经2~6个月7例,7~11个月9例,12~18个月5例,闭经时间最长1例达2年。子宫明显缩小,如母指头大,停经一年以上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外阴、阴…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5岁.下腹部不适5年,继发性闭经2年,伴下腹部包块3月余.该患自觉下腹部不适、腹胀、食欲欠佳近5年.近2年自觉小便频,大便次数增多,每日2~3次,无消瘦、乏力,无盗汗、发烧.无任何原因继发性闭经2年.15岁初潮,22岁结婚,24岁正常分娩一男活婴.于5年前行阑尾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继发性闭经是指正常月经周期建立后,又中断3个月或3个月以上不来月经者,临床分为肝肾不足、气血虚弱、肝郁气滞及痰湿阻滞诸症。本人在总结归纳前人遣方用药的基础上与大量的临床病例相结合,拟以七物汤为主方,随症加减治疗各型继发性闭经10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  相似文献   

12.
闭经是指女子年逾十八周岁月经尚未来潮的,或既往曾有过正常月经而又中断达三个月以上的,称为闭经。前者称为原发性闭经,后者称继发性闭经,为临床所常见。原发性闭经多数由于染色体、性  相似文献   

13.
继发性闭经是指正常月经建立后月经停止6个月,或按自身原有月经周期计算停止3个周期以上者[1]。其在临床工作中十分常见,对青春期及育龄期女性生殖健康带来极大困扰。笔者有幸跟随导师吴克明教授临证学习3年,今从典型病案入手,介绍吴克明教授诊治继发性闭经临床经验,以期为本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初潮时生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初潮后1~2年内出现短期闭经或月经紊乱,均属正常生理现象。闭经可因环境变迁、情绪波动、寒冷刺激或劳累过度引起,若没有及时预防与治疗,可影响健康或以后的生殖功能。如少女年满18岁尚未月经来潮,称原发性闭经。若少女已建立正常月经后出现连续3个月以上无月经来潮称继发性闭经。继发性闭经要与生理性闭经如妊娠相区别。  相似文献   

15.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继发性闭经3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自1995年7月~1998年7月共收治卵巢功能早衰继发性闭经32例,采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中,年龄36~40岁19例,30~35岁12例,29岁1例。病程3个月~3a。均伴有更年期综合征。3例有内外生殖器官及第二性征不...  相似文献   

16.
继发性闭经1080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继发性闭经的病因及对因治疗。方法 对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2004年7月~2007年7月门诊及住院1080例继发性闭经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下丘脑性闭经,900例,占83.33%,而且以18~25岁年龄组发病率高;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80例,占7.41%;药物性闭经59例,占5.46%;Asherman综合征30例,占2.78%;垂体梗死(Sheehan综合征)1例,占0.009%;其它内分泌疾病引起继发性闭经10例,占0.09%。所有病人均对因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结论 继发性闭经的病因以下丘脑性闭经为多,卵巢性闭经及子宫性闭经发病近年有上升趋势,也是导致不孕的主要因素。垂体性闭经及其它内分泌因素引起的闭经较少,但不能忽视。欲诊断明确,需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并进行相关的化验、辅助检查,必要时给予宫、腹腔镜等多种检查手段相结合。该组疾病中,甾体激素治疗是主要手段,但不能忽视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郭瑞莲   《中国医学工程》2012,(7):189-F0003
目的继发性闭经是闭经的一种病理类型,指正常月经建立后月经停止6个月或按自身原有月经周期计算停止3个周期以上。其发生率明显高于原发性闭经,病因复杂,是影响育龄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根据月经受机体控制的几个主要环节,可以分为下丘脑、垂体、卵巢及子宫性闭经。以下丘脑性闭经最为常见。本文对58例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育龄期女性进行统计分析,进行探讨。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继发性闭经的临床诊断及研究更加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依据自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其间曾于我院经诊断确定为继发性闭经治疗的58例女性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及随访,并对其治疗结果进行详细记录规整。结果通过详细检查及1年多的数据累积,下丘脑性闭经患者约占78.82%,其中神经性厌食者占多数,子宫性闭经占10.96%。经有效全身治疗及激素治疗,并予以合理耐心的心理治疗,在58名患者中,有45名治愈,占77.58%,明显好转者有10例,占17.24%,治疗有良好效果。结论继发性闭经通过早期诊断,针对病因进行合理的全身性治疗,并辅以激素治疗,治愈率可以达到很高的比例,临床应积极做好正确的诊断,并合理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利用中药治疗继发性闭经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5月以来,我院共收治继发性闭经患者120例,采用二至天癸方配合二仙调经方辅以心理疏导治疗继发性闭经,观察其临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0例患者总有效108例,总共有效率为90%。结论:采用二至天癸方配合二仙调经方辅以心理疏导治疗继发性闭经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继发性闭经病因复杂,中医治疗有其独特之处,文章从继发性闭经的病因病机和中医药治疗两个方面,对近年来继发性闭经的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分别从辨证分型治疗、中药人工周期疗法、自拟方治疗、中成药制剂及针灸几方面论述治疗,从而用于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一般资料年龄16~35岁,其中21~31岁100例.已婚未育者72例,未婚44例,病程最短1年,最长15年.临床症状:闭经、月经稀少或不规则出血70例,继发性闭经46例,多毛82例,妇科检查卵巢增大者94例,其中1侧76例,双侧18例.其它检查:116例中110例治疗前基础体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