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构建由实验室和临床指标组成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无创诊断模型,以预测NASH的发生。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8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第302医院)经肝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NASH患者111例,同时选取非NASH患者343例。随机分成建模组(n=364,包括NASH患者85例、非NASH患者279例)与验证组(n=90,包括NASH患者26例、非NASH患者64例)。检测21项实验室及临床指标,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血常规及生化指标等。建模组采用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NASH的独立因素,构建NASH无创诊断模型,并以验证组检验其诊断效能。结果建立了由年龄、γ-谷氨酰转肽酶(GGT)、钙、磷、红细胞及BMI等6项指标组成的NASH无创诊断模型NA-6。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A-6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3,以0.2为界值,其诊断敏感度为84.7%,特异度为79.6%,阳性预测值为57.1%,阴性预测值为94.5%,准确度为81.6%。将NA-6模型应用于验证组患者,其AUC为0.829...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肝病治疗仪配合肝复康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方法:80例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肝复康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则口服肝复康汤,肝复康汤由十余味中药配制而成,联合组则用肝复康汤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连用3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检查血糖、血脂和肝功能,计算肝脏的B超检查积分。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后,两组病人血糖、血脂、肝功能和B超积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肝复康组,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和90.0%,P〈0.05。结论:肝复康汤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不但能降低血糖、血脂,减轻脂肪肝,而且明显改善肝功能;若配合肝病治疗仪治疗则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的中药方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符合NASH诊断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控制饮食,中等量有氧运动,并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自拟的中药汤剂口服,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脏瞬时弹性测定(Fibroscan)的受控衰减参数(CAP)值、体质量指数、腹围、肝功能、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Fibroscan的CAP值、ALT、AST、TG、TC均有下降,治疗组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BMI、A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BMI及AC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方剂能显著改善NASH患者的CAP值及肝功能、血脂、体质量指数、腹围等,对NASH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探讨肝星状细胞(HSC)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肝穿组织中的活化情况,并研究HSC的活化与炎症活动度以及纤维化的关系。将40例NASH患者的肝穿刺标本按炎症活动度分为G1和G2组,按照纤维化分级分为S0,S1和S2组,用多克隆抗-突触素标记HSC,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SC的表达情况,HSCs主要分布在小叶中央区的窦壁上,HSCs的表达量与炎症活动度平行(G2>G1,P<0.05),HSC的活化虽然与纤维化的程度有关,但并不完全匹配,NASH患者的肝穿刺标本中有HSC的活化,NASH的肝纤维化与HSC的活化有密切关系,并且与小叶内和汇管区的炎症活动度呈正比。  相似文献   

5.
6.
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逐渐增高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案。为此 ,我们应用当飞利肝宁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该病并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1 资料与方法2 0 0 0年 10月 2 0 0 2年 12月来我院就诊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 41例 ,男性 30例 ,女性 11例 ,年龄 2 2 6 0岁 ,平均 45 80岁。将 41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 2 0例 ,予以当飞利肝宁胶囊1 0 g、每日 3次治疗 ;B组 2 1例 ,予以当飞利肝宁胶囊 1 0g、每日 3次 ,阿托伐他汀片 10mg、每日 1次治疗 ,疗程均为 4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血脂化验及B超测量右…  相似文献   

7.
运动训练预防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游泳训练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正常饮食12周)、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12周)、高脂饮食运动组(高脂饮食同时游泳训练12周)和运动组(正常饮食同时游泳训练12周)。12周后处死大鼠,观察各组肝脏组织切片并测试血清以及肝脏各项指标。结果:高脂饮食组大鼠肝脏出现严重的大泡性脂肪变性并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高脂饮食运动组肝脏偶有脂肪变性和炎性细胞,对照组和运动组为正常肝脏组织形态。高脂饮食组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高脂饮食运动组显著低于高脂组、显著高于对照组。高脂饮食组血清和肝脏游离脂肪酸、血清甘油三酯、肿瘤坏死因子α、肝脏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高脂饮食运动组显著低于高脂组;高脂饮食运动组血清和肝脏游离脂肪酸、肿瘤坏死因子α、肝脏丙二醛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高脂饮食组血清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与高脂饮食运动组无显著性差异;高脂饮食运动组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运动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Leptin及其受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及其在NASH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分子杂交方法 ,对59例不同病变程度的NASH穿刺肝组织中Leptin及其受体Ob-R、Ob-Rb和Ob-Ra的表达进行检测,观察表达部位和表达量的变化,分析其与NASH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NASH肝组织内,Leptin主要表达于肝腺泡3带脂变区域及纤维化明显的汇管区及其周围的库普费细胞(KC)、单个核细胞(MNC)、肝星状细胞(HSC)内;Leptin mRNA多表达于肝腺泡3带肝细胞内;Leptin受体的定位和分布与Leptin大体一致,其中Ob-Rb表达量较Ob-Ra多;Leptin及其受体在NASH纤维化分期(S)组和脂变分级(F)组组间的表达差异性明显(均P<0.05).结论 Leptin及其受体与NASH肝细胞脂变发生及程度密切相关,并可能作为重要的调节因子参与NASH肝纤维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弹性成像对发现早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诊断准确性[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材料与方法符合HIPAA并无需病人知情同意,回顾分析了58例NAFLD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与NASH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饲喂高脂饮食建立大鼠NASH模型,TUNEL法检测正常组、高脂饮食组2、4、6、8、12周凋亡肝细胞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ax、Bcl-2在肝组织原位表达的变化。结果肝细胞凋亡数在造模第2周明显增多,于造模第8周达到高峰,并与肝组织脂肪性变程度及纤维化进展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07、0.750,P<0.01),而与小叶内炎症分级无相关性(r=0.073,P>0.05);Bax、Bcl-2蛋白在肝细胞胞质内表达,部分阳性细胞内可见脂滴。阳性细胞数随NASH病程进展逐渐增多,造模早期Bax阳性细胞数多于Bcl-2阳性细胞,但在造模后期二者阳性细胞数趋于接近。结论NASH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凋亡可能是重要的细胞损伤形式之一,并与NASH病情进展存在相关性,促凋亡蛋白Bax与抗凋亡蛋白Bcl-2可能在NASH早期即参与了对肝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并贯穿于NASH整个病变过程。  相似文献   

11.
肝内胆管囊腺癌的临床与病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肝内胆管囊腺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通过B超、CT检查及光镜观察分析 14例肝内胆管囊腺癌的主要临床表现。结果 突出的症状为右上腹疼痛及腹胀 ,主要体征是肝大 ,多呈囊性感。B超及CT检查均提示肝囊性占位性病变。根据肝内胆管囊腺癌囊壁癌组织有无浸润至肝实质或肝内扩散 ,可分为两种类型 ,即浸润型 (本组有 8例均于确诊或术后 9~ 3 7个月死亡 )和非浸润性型 (本组有 6例 ,术后均健在)。结论 提出肝内胆管囊腺癌的临床及病理诊断要点。提出浸润型及非浸润型对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判断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回顾性分析了15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的临床特点、综合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发现患者以中青年为主,男女比为3:1;经B超、CT、MRI综合影像学诊断,订前5例明确为FNH;11例经手术切除,4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FNH。该结果提示,FNH经多种影像学检查及综合分析虽可获得初步诊断,但仍有误诊,应首选手术治疗,对于穿刺活检确诊者可以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肝细胞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作者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切除6例肝细胞腺瘤病史、影像资料、病理改变及手术体会。6例肝细胞腺瘤均为单发,男性4例,女性2例,肿瘤直径4-11cm(平均8.5cm),肿瘤血供丰富,易发生坏死、出血和脂肪变,肿瘤无出血、坏死及脂肪变区域在平扫、门脉期、延迟期其密度与正常肝组织相近,T1加权像6例肿瘤均表现为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肿瘤均得到完整切除,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肝细胞腺瘤的CT、MR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肝细胞腺瘤多变的病理特征考虑有助于提高诊断。手术切除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低度恶性腹膜囊性间皮瘤的临床与病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集14例低度恶性腹膜囊性间皮瘤,结合有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改变、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病变发生于大网膜或肠系膜处4例,盆腔处4例,腹膜后1例,胃肠浆膜面及肠系膜多处累及5例。主要症状为腹部不适或疼痛逐渐加重,5例有不完全性肠梗阻表现。多发囊性结节型4例,弥漫囊性结节型6例。  相似文献   

15.
子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与病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集分析了子宫颈神经内分泌癌8例,其中,Ia期1例;Ib期2例;Ⅱa期2例;Ⅱb期1例;Ⅲa期1例;Ⅲb期1例。3例进行了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5例死亡前分别存活13-38个月,平均19个月。仍存活的3例分别为治疗后3、4、5个月,其中1例已发生肾转移。结果提示,子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的子宫颈恶性程度高的肿瘤,易发生早期转移,预后差;早期病例应采取广泛子宫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并进行放疗或化疗。晚期病例只能行化疗或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6.
无分泌功能性垂体腺瘤的临床与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的158例无分泌功能性垂体腺瘤,占同期垂体腺瘤的28.1%,一病特点是:以视力障碍、性功能低下和头痛为主要症状;垂体功能低下发生率较高;5%为向一腺 瘤,57.6%为大腺瘤,34.4%为巨大腺瘤;免疫组化显示,部分肿瘤内含1-2种垂体激素成分。哈部病例的61.4%经蝶,38.6%经颅入路手术。肿瘤全切或次全切除率为89.1%,手术死亡1.9%。  相似文献   

17.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不同时间死亡患者的病理变化及其特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王德文  李宁  赵景民  彭瑞云  王翠娥  周本成  陆江阳  曹惠君  张建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3,28(8):692-696,I002,I003,I004,I005
目的系统观察6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不同时间死亡患者近30个脏器的病理变化,探讨其病理发生发展过程及病变和病原体特点。方法采用光镜、透射电镜、组织化学和部分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脏器的病理变化。结果①重症SARS死亡患者早期基本病变为以肺和免疫器官(脾、淋巴结、黏膜淋巴组织)为主的全身各脏器发生不同程度的实质细胞变性、凋亡和坏死等变质性改变和肺水肿、透明膜形成及出血等为主的血循环障碍;中后期则以肺上皮坏死脱落和问质纤维增生伴早期纤维化及免疫器官进行性萎缩等病变为主,再次证实肺和免疫器官为主要靶器官;②肺脏病变经历急性渗漏性炎症期(发病后2周内,主要病变为严重的弥漫性肺水肿和透明膜形成)、肺泡上皮坏死脱落伴增生机化性炎症期(发病后3~4周)和纤维增生伴早期纤维化期(发病后5~6周),具有广泛性、速发性、进行性和阶段性、多样性等特点;③在重症SARS死亡患者中,脾和淋巴结等免疫器官发生严重的破坏和广泛出血,脾小体和淋巴滤泡极度萎缩,淋巴细胞迅速发生凋亡和坏死,T、B淋巴细胞数量极度减少,免疫功能极度低下,其病变同样具有广泛性、速发性和持续性等特点;④证实主要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衣原体样颗粒也是致病病原体之一,同时于肺和脾观察到性质未明的长杆棒状结构,于肺脏中观察到球菌菌团。结论重症SARS死亡尸检标本中,病原体具有多样性,其中冠状病毒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多种细胞,引起病毒血症;全身各脏器均发生不同程度病变,肺和淋巴组织为主要靶器官;肺脏病变呈进行性发展,经历3个阶段,于4~6周即发生纤维增生和早期纤维化;淋巴器官萎缩呈持续性、进行性发展,免疫功能长期低下。  相似文献   

18.
对外周神经瘤样增生22例进行了临床病理学研究,该病实质由分化成熟的神经轴索、雪旺细胞、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和毛细血管构成。其继发病变有含铁血黄素沉着、玻璃样变、粘液性变、炎症细胞和(或)异物巨细胞反应,该病变形成时限>6个月,伤部感染是重要病因之一,本文提出了临床病理诊断的5项指标。外周神经瘤样增生一词比创伤性神经瘤更确切地反映了该病本质。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了解肺血栓栓塞(PTE)的临床特征,提高早期诊断率,收集1982年11月-2001年尸检诊断PTE50例,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显示,PTE以老年患者居多,基础疾病以心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最常见,其他有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手术和创伤等。临床表现不典型,多表现为呼吸困难突然出现或加重、晕厥、猝死和低氧血症等,具有典型“三联征”者极少。病理特点为巨大肺栓塞23例,次巨大肺栓塞27例,其中13例猝死,肺梗死11例。生产正确诊断8例。误诊原因为临床医师对PTE的临床特点认识不足、警惕性低。提示应对可疑PTE的病人应尽快行临床可能性评估分析并进一步合理安排各项检查以利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