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丹参及其同属植物的水溶性活性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
赵永跃  褚扬  阿基业  王广基 《医学综述》2012,18(10):1560-1563
丹参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常用药物之一,有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其化学成分主要分为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两大部分。药理研究证明,丹参水溶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功能、改善微循环等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丹参水溶性成分的药动学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代谢产物及机制的研究也不断深入。现就丹参素、丹酚酸A、丹酚酸B、原儿茶醛和迷迭香酸等5个主要丹参水溶性成分的代谢产物研究进行综述,为阐明丹参主要水溶性成分的体内药动学性质和药效作用及相关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丹参水溶性成分间相互转化及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洪超  李伟  马晓慧 《医学综述》2014,(9):1647-1649
丹参是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丹参的传统应用方式为水煎煮液,因此丹参水溶性成分是其主要药效基础。中药是个复杂的混合体系,各成分间可能存在拮抗、协同或转化等作用。有关丹参水溶性成分间的相互转化和相互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缺乏相关总结综述。为丹参系列药物的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就近年来丹参水溶性成分间的相互转化及相互作用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复方丹参由丹参、三七及冰片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效,是临床治疗冠心病、胸闷、心绞痛的常用方[1].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选育出适合于江苏省栽培的优质丹参品种,也为丹参品种的系统选育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对不同类型丹参根内的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及水溶性成分丹参素、丹酚酸B进行了分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对其总丹参酮和总丹酚酸的量进行分析,同时对4种类型丹参后期生物量进行了分析;并采用Exce l和SPSS软件对其生物量与脂溶性、水溶性成分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4种类型的丹参的后期生物量积累不完全一致,并且总丹参酮、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酚酸B、丹参素和总丹酚酸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生物量与有效成分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生物量与成分间呈负相关,脂溶性成分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各类型的丹参酮ⅡA与隐丹参酮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3(ZY)、0.942(DY)、0.715(XY)、0.960(ZC);水溶性成分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各类型丹参的丹参素与丹酚酸B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6(ZY)、0.416(DY)、0.841(XY)、0.618(ZC)。但是两大类成分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各类型的水溶性成分与脂溶性成分的积累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不同类型丹参中以小叶型为最佳,其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量均高于其他3种类型,但其他类型的质量也远高于《中国药典》标准。  相似文献   

6.
新疆鼠尾草根水溶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种鼠尾草根中的水溶性成分,通过对新疆鼠尾草根的研究,以寻找水溶性有效成分。方法:用水提取、分离精制得到新化合物,并与丹参中的水溶性成分进行比较。结果:利用^1H-NMR、^13C-NMR、^1H-^1H和^1C-^13C COSY及HMBC谱对新化合物结构中所有氢和碳信号进行了归属。结论:新疆鼠尾草中的新化合物为丹酚酸K,它同样具有咖啡酸衍生物的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7.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Bunge的干燥根及根茎。味苦 ,性微寒 ,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热安神的功效 ,广泛应用于治疗冠心病、中风、微循环障碍等疾病 ,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丹参水提取液中 ,成分复杂 ,丹参素、原儿茶醛为其水溶性有效成分 [1] 。丹参水提取液除杂工艺多为水提醇沉法 ,亦有采用树脂的相关报道 [2 ,3 ] 。本实验以丹参提取液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作为指标 ,采用HPLC检测 ,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富集丹参中水溶性成分。结果表明 D30 1树脂的吸附分离效果较好。1 仪器与材料HPLC检测系统 ,包括 Waters TM…  相似文献   

8.
从抗氧化应激损伤、抗细胞黏附、抗缺氧/复氧损伤、抗血栓形成等方面,将近年来丹参活性成分对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研究的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浓缩、精制及干燥对复方丹参提取液中水溶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筛选出最佳的以丹参为君药的复方中药水提取液的浓缩、精制及干燥工艺及其条件,以使丹参水溶性酚酸尽可能少地被破坏,且其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宜于大生产。方法:以丹参中丹酚酸为筛选指标,对其精制、浓缩及干燥过程中的工艺条件进行筛选。结果:以90℃减压沈缩,2500r/min、30min离心精制,进口温度为140℃喷雾干燥为最佳的浓缩、精制及干燥条件。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水溶性酚酸得以最大限度地被保留。  相似文献   

10.
HPLC法同时测定丹参类药材中水溶性活性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丹参和甘肃丹参中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含量的方法,通过3种水溶性活性成分测定,评价野生和甘肃栽培丹参、野生和栽培甘肃丹参的质量。方法色谱柱为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冰醋酸-水(20:80:1);流速1.0ml/min。二元梯度洗脱。结果丹参素钠、原儿茶醛、丹酚酸B分别在58—1455ng、15-162ng、825-825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分别为102.20%、101.53%和103.03%。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可作为丹参水溶性活性3种成分的同时定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覃美瑛  冯红  胡梅青 《广西医学》2006,28(7):1001-1003
目的探讨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缺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引产或产后证实的47例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缺陷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前超声诊断47例,其中无脑儿17例,无脑儿合并脊柱裂、裂腹畸形5例,脑积水18例,脑膜脑膨出3例,Dandy-Walker伴小下颌畸形2例,开放性脊柱裂2例.24例合并羊水过多.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缺陷,各具典型声像图特征.结论超声检查安全可靠、实用快捷,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缺陷确诊率高,是产前筛查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缺陷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2.
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化疗+全脑全脊髓放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枢神经系统(CNS)侵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5例为系统治疗后复发,3例为首程治疗前合并发生)的治疗情况,总结全脑全脊髓放疗治疗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临床疗效。结果:326例病理诊断的NHL患者18例继发CNS侵犯,继发CNS侵犯多发生于B细胞性侵袭性淋巴瘤。经采用包括全脑全脊髓放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有效率77.8%(14/18),症状缓解率88.9%(16/18)。发生CNS侵犯的中位时间为诊断NHL后11.5月(0~40月);发生CNS侵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9月(3~36月);诊断NHL后总生存中位生存时间为19.5月(3~74月)。发生CNS侵犯后1年生存率为45.1%,患者5年生存率为36.7%。未增加治疗相关死亡和毒性。结论:全脑全脊髓放疗是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枢神经系统(CNS﹚浸润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_2015年8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新诊断的年龄满18周岁的DLBCL患者。结合文献,对DLBCL患者发生CNS浸润的时间、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析173例患者,13例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浸润(7.5%﹚,5例在发病5个月内发生,8例在6个月后发生且均在1年内,4例表现为软脑膜受累,6例为脑实质受累,3例两者同时受累。高IPI评分、高LDH水平、结外病变≥2处、临床分期≥III期系CNS浸润的高危因素(P﹤0.05﹚。发生CNS浸润后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5.7个月。结论高危患者发生CNS浸润风险高,发生CNS浸润后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作者研究了新型非甾体抗炎类药尼美舒利(Nimesulide)对Wistar大鼠心血管系统的一般药理作用,并观测了 Nimesulide 对小鼠神经系统的影响。Nimesulide 对麻醉状态下大鼠的呼吸、血压和心率在给药剂量 40 mg/kg 时,2~4 h 有降低血压和减慢心率作用。实验结果还表明,Nime-sulide 对成巴比妥钠(3.5 mg/kg)引起的小鼠催眠效应无协同作用。并未能对抗尼可刹米(10 ml/kg)引起的惊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缺血预适应现象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指标和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依据急性心肌梗死前是否有缺血预适应现象,将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缺血预适应组,非缺血预适应组.分别对两组的基线指标、临床指标、短期预后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缺血预适应组的LVEF值明显高于非缺血预适应组(P<0.05),CK-MB、MYO及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非缺血预适应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及心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坐骨神经损害后背根神经元病理形态的改变.方法:以SD大鼠坐骨神经建立周围神经损害动物模型,以背根神经节病理切片(光镜、电镜)中的神经元变化情况为观察指标,考察前列地尔对坐骨神经损害后神经元的影响.结果:前列地尔给药4周后能显著地减轻背根神经节内神经元细胞坏死.结论:前列地尔对坐骨神经损害后神经元有确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缺血对蛙坐骨神经干传导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测定传导速度研究缺血对神经干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只牛蛙左右后肢分为两组,左后肢为供血组,右后肢为缺血组,对两组坐骨神经干分别每隔5分钟测定一次声望地速度(共13次,60分钟)取0,30,60分钟三个时相的传导速度进行组内与组间比较,实验组块缺血时间与传导速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统计学处理用双侧t检验,相关性分析,结果:(1)对照组内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显示差异地显著性(P〉0.05),实验组  相似文献   

18.
黄家俊  罗华 《医学综述》2008,14(3):330-332
神经生长因子(NGF)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神经再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已得到证实,目前研究认为其作用机制主要是促进突触素p38、生长相关蛋白等功能蛋白的表达,并可与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s)结合、降低CSPGs对神经再生的抑制作用;控制某些蛋白的修饰如磷酸化过程以及阻断中枢神经损伤后产生的抑制再生蛋白的抑制作用等,而促进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9.
蛇床子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蛇床子索显著增强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催眠作用,明显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但不提高热板法致痛小鼠的痛阈。对安钠咖所致的小鼠自主活动增加有明显对抗作用,但不影响正常小鼠的自主活动。此外,蛇床子索还可降低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振幅。结果显示蛇床子索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包括创伤部位的直接损伤和创伤后缺血缺氧、钙通道异常和脂质过氧化等病理过程所介导的继发性损伤。有研究表明,创伤发生后数天甚至数月内,继发性损伤仍在进行。因此,防止创伤后继发性损伤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脑保护性治疗的目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保护性治疗及其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此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