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树岩  李淑梅  艾永顺  王杰 《吉林医学》2005,26(12):1306-1307
目的:报道起源心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结果。方法:采用起搏标测与激动顺序标测结合的方法对23例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频发室性早搏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19例室早起源右室流出道,其中间隔部为13例,游离壁6例;4例室早起源于左室流出道,2例为左冠状动脉窦口内,2例为流出道主动脉瓣下。21例患者消融一次成功,平均放电(4.6±3.3)次。2例患者为二次消融成功。24h动态心电记录术前、术后室早总数为(20846±3288)次/24h和(102±62)次/24h(n=16,P<0.001),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并发症,平均随访(12±4.5)个月。结论:起源心室流出道频发药物治疗无效的室性早搏可选择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频发室性流出道早搏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患者的射频消融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患者非持续性室速和频发性室性早搏进行了导管射频消融。男 38例 ,女 2 2例 ,年龄 ( 4 6 2± 7 1 )岁 ,采用起搏标测和激动顺序标测 ,确定室速和室性早搏的起源部位 ,前者以起搏时与室早QRS波形态完全相同点为消融靶点 ,后者以早搏时最早心室激动点为消融靶点。结果  60例室早室速与多数起源于心室流出道 ,右室流出道室早室速QRS呈左束支阻滞形态 ;左室流出道室早室速QRS波均呈右束支阻滞形态。消融即刻成功率 96 6 % ( 5 8/60 )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消融前室早数为( 2 0 4 1 6± 1 891 )次 ,室速 ( 31 4± 73)阵次 ,消融后室早数 ( 1 2 2± 1 40 )次 (P <0 0 0 1 ) ,无室速再发。所有病人无任何并发症。随访 ( 1 9± 6)月未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的 ,复发率为 3 4% ( 2 /5 8) ,随访期间亦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导管射频消融可有效而安全地消除正常心脏单形室早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我们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对100例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观察了肌苷的疗效,现将结果服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本组100例患者,男性40例,女性60例;年龄15—75岁,平均40±16岁。临床诊断:心肌炎或其后遗症可能50例,冠心病50例,所有患者均有较频繁的室性早搏(室早),部分有成对、成串、多源室早及短阵室速;病程10天至10年不等,平均30.2±4.8个月。在应用肌苷前1周停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且均作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服药后1周作第2  相似文献   

4.
目的:夜间高血压可引起较高病死率和死亡率。褪黑素夜间释放峰的钝化在nondipping型高血压病人中的作用已经被认识。因此我们研究褪黑素降低夜间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的能力。方法:38位(22男,平均年龄64±11岁)经24小时血压监测证实了的夜间高血压患者(平均夜间收缩压>125m m H g)被随机分成了两组,分别于睡前2小时接受剂量为2m g的缓释褪黑素或安慰剂治疗,持续4周。整个过程中监测24小时血压。结果:褪黑素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夜间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收缩压从136±9m m H g降至130±10mmHg(P=0.011),舒张压从72±11m m H g降至69±9mmHg(P=0.…  相似文献   

5.
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室性早搏对左室功能及其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室性早搏(室早)对左室功能及其结构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成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频发室早病例56例,同期随访未予射频消融治疗的频发室早病例42例。比较不同处理前、后室早数、超声心动图LVEF、LVEDD、LVESD、IVSd、LVPWd各参数的变化。 结果 ①与非消融组比较,消融组射频消融治疗后,室早总数明显减少(17813±1542个/24h)vs(125±113个/24h),P<0.01;超声心动图[LVEDD(48.9±3.8)vs(44.1±4.0),P<0.05;LVESD(30.1±4.2)vs(27±3.7),P<0.05;IVSd(8.5±0.8)vs(7.5±0.8),P<0.05;LVPWd(8.5±0.9)vs(7.5±0.8),P<0.05]各项参数差异有显著性;LVEF[(0.64±0.08)vs (0.72±0.06),P<0.05]显著提高。②与术前比较,射频消融治疗后,室早总数由术前的(23662±12559个/24h)减少为(125±113个/24h),P<0.01,患者胸闷、心悸症状缓解,超声心动图[LVEDD(50.6±5.4)vs(44.1±4.0),P<0.05;LVESD(32.1±5.3)vs(27±3.7),P<0.05;IVSd(8.8±1.1)vs(7.5±0.8),P<0.05;LVPWd(8.7±1.1)vs(7.5±0.8),P<0.05]各项参数明显缩小;LVEF[(0.64±0.09)vs (0.72±0.06),P<0.05]显著提高。 结论 射频消融可有效改善频发室早引起的心脏结构重构和功能减退,缓解患者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特点及其与认知受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EH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0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单纯EH患者100例(对照组),均给予24 h动态血压监测,同时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 SBP)和白昼平均舒张压(d 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和夜间平均舒张压(n DBP)分别为(151. 15±16. 10) mm Hg和(87. 11±6. 12) mm Hg,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SBPV)、白昼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d SBPV)、夜间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n SBPV)、24 h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 DBPV)、白昼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d DBPV)和夜间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n DBPV)分别为(0. 16±0. 04)、(0. 15±0. 03)、(0. 15±0. 04)、(0. 14±0. 04)、(0. 15±0. 03)和(0. 14±0. 0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MMSE评分为(18. 26±2. 1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n SBP、n DBP、n SBPV、n DBPV与MMSE评分呈弱正相关关系(r=0. 298、0. 301、0. 281和0. 295,P<0. 05)。结论老年EH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夜间SBP、DBP及血压变异性明显高于单纯EH患者,且与患者认知功能受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 2 3例顽固性室性早搏 (简称室早 )的射频消融分析 ,探讨室早的心电图特点、消融方法及效果 .方法 :男性 16例 ,女性 7例 ,均为频发、药物难治、症状明显的顽固性单形性室早患者 ,年龄(4 4 4± 9 6 )岁 .采用起搏标测和激动顺序标测 ,前者以起搏时与室早QRS波形态完全相同点为消融靶点 ,后者以早搏时最早心室激动点为消融靶点 .2 3例中 17例室早起源于右室 ,4例起源于左室 .消融即刻成功率86 9% ,累积放电 (930 4± 72 5 )s,成功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消融前后室早数为 (5 6 71± 2 4 36 )次 / 2 4h和 (39± 5 2 )次 / 2 4h (P <0 0 1) .随访 (2 3 2± 12 3)月 ,未服任何抗心律失常药 ,无 1例复发及并发症发生 .结论 :射频消融可有效而安全地消除单形性室早 ,采用粗标激动顺序、精标起搏图形 ,多点、长时间、高功率放电可提高成功率 ,降低复发率 ,可作为症状严重、药物无效或不能耐受患者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8.
曹锐红  李献良 《右江医学》2009,37(5):526-528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IMT)的关系。方法采用无创动态血压仪对127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同时应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测量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两组:CA-IMT≥0.9 mm为增厚组(n=53),CA-IMT<0.9 mm为正常组(n=74)。结果①CA-IMT增厚组与CA-IMT正常组的临床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②CA-IMT增厚组与CA-IMT正常组的动态血压参数比较:24 h平均收缩压(145.7±9.2)mmHg和(127.5±9.6)mmHg,24 h平均舒张压(83.5±5.1)mmHg和(76.7±5.6)mmHg,24 h脉压(62.3±10.1)mmHg和(47.8±9.5)mmHg;白天平均收缩压(148.6±6.3 mmHg)和(134.8±8.2)mmHg,白天平均舒张压(86.7±4.8)mmHg和(80.1±5.7)mmHg,白天脉压(63.5±10.9)mmHg和(51.4±9.1)mmHg;夜间平均收缩压(139.2±12.4)mmHg和(121.6±8.6)mmHg,夜间平均舒张压(79.3±9.0)mmHg和(70.3±5.2)mmHg,夜间脉压(60.1±11.7)mmHg和(50.4±7.1)mmHg,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A-IMT增厚组与CA-IMT正常组其动态血压呈非勺型节律为54.7%比35.1%,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动态血压参数异常者颈动脉IMT增厚的发生率高,对靶器官损害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患者:王××,女,22岁,于1982年10月25日自服来苏儿120ml,于半小时后以急性酚中毒入院以2mg 阿托品进行抢救,5分钟后,心率达140次/分,心律不齐,EKG检查示: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率150次/分。立即静注普鲁卡因酰胺0.3g,室速消失,仍有频发室早,15分钟后又静注溴苄胺250mg,室早减少,1小时40分后复查 EKG示:窦性心律,心率115次/分,偶见室早,以 R 波为主导联 S—TⅡ,Ⅲ、AVF 下移0.05—0.075mv,P—U—T 融合。抢救两小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降压药物联合使用,不同时间服药对高血压患者降压及控制血压晨峰的疗效。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病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早晨顿服组32例,分次服用组32例,使用拉西地平4mg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62.5mg,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行24h动态血压监测,以观察降压疗效及血压晨峰值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早上顿服组与分次服用组服药后比较:(1)24h平均收缩压140.6±12.7 mmHg vs121.5±10.6 mmHg(P<0.01);(2)夜间平均收缩压125.4±10.6 mmHg vs110.4±9.8 mmHg(P<0.05),夜间平均压舒张压81.2±6.2 mmHg vs75.2±5.6 mmHg(P<0.05);(3)血压晨峰值36.8±6.2 mmHg vs22.4±5.3 mmHg(P<0.01)。结论:拉西地平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不同时间分次服用可平稳降低夜间血压,有效控制晨峰现象,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出一种端到端的心律失常分类方法,以提高计算机对室上性异位心搏(SVEB)和室性异位心搏(VEB)的分类性 能。方法首先对心电信号进行心拍分割、校正等预处理;然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构建心律失常分类网络,最后结合新的损失函 数训练分类器模型。结果利用MIT-BIH心律失常数据集验证本文分类方法的性能,其中在SVEB和VEB上的AUC分别达到 了0.77和0.98。在引入前5 min片段作为局部数据的情况下,SVEB和VEB的灵敏度分别达到了78.28%和98.88%;而在引入0、 50、100、150个样本作为局部数据时,SVEB和VEB的灵敏度最高分别达到82.25%和93.23%。结论本文提出的方法与现有的 方法相比,有效改善了样本类别不平衡带来的消极影响,SVEB和VEB灵敏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为心律失常的自动分类提 供了新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PAE)的相关耐药基因存在状况。[方法]对16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PCR检测亚胺培南耐药的相关基因(TEM、OXA-10群、SHV、oprD2、IMP、CARB、blaDHA、VIM、PER、GES、VEB)。[结果]16株铜绿假单胞菌TEM阳性4株(25.00%)、OXA-10群阳性5株(31.25%)、SHV阳性5株(31.25%)、orpD2阳性16株(100%)、IMP阳性2株(12.50%)CARB阳性1株(6.30%)、blaDHA阳性1株(6.30%)、VIM阳性1株(6.30%)、PER阳性0株(0)、GES阳性1株(6.30%)、VEB阳性0株(0),且部分菌株携带3个以上的耐药基因。[结论]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没有导致院内感染的流行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汕头地区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PA)的耐药情况及其机制。方法收集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的PA共141株,PCR法检测包括KPC,SME,GES,PER和VEB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22.PSE酶基因。结果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未发现产KPC,SME,GES,PER和VEB型ESBLs,6株菌株产PSE酶。结论ESBLs并非汕头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多种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背景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的频繁就诊行为较为普遍,占用了较多的医疗资源。目的 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患者频繁就诊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5月通过目的性抽样和信息饱和原则抽取20例在上海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有3年持续频繁就诊行为(3年内就诊次数均在前10%)的老年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访谈提纲的制定以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为依据,主要包括认知测量、态度测量、主观规范测量、知觉行为控制测量及对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意见或建议。根据访谈结果,探析老年人群频繁就诊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18例患者对自己的频繁就诊行为不自知。9例对频繁就诊有具体定义,55.6%(5/9)患者定义每月就诊≥3次为频繁就诊患者。90.0%(18/20)患者认为频繁就诊行为对自己的生活或健康无不良影响,60.0%(12/20)患者认为频繁就诊能够获得一定的心理安慰,50.0%(10/20)患者提及频繁就诊对于控制及改善病情有一定的帮助。签约政策(70.0%,14/20)、家人支持(45.0%,9/20)、他人行为(15.0%,3/20)均可影响到患者的频繁就诊行为。慢性疾病(100.0%,20/20)、社区医院的便捷性(90.0%,18/20)、医患关系较好(90.0%,18/20)、对自身健康的关心(60.0%,12/20)、急性病症(45.0%,9/20)、自觉健康状况不佳(30.0%,6/20)等均会促使患者的就诊行为,而行动不便(20.0%,4/20)、经济原因(10.0%,2/20)、家中琐事(10.0%,2/20)等原因会限制患者的就诊频次。结论 老年患者的频繁就诊行为受较多因素影响,需要全科医师对患者的疾病、心理、社会等多方面进行关注并解决其真实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儿科临床分离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其对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的检出情况.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中分离出的146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使用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按照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标准判断结果 ,再使用PCR方法 进行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的检测.采用WHONET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46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呈现多重耐药现象.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共46株(31.5%),IMP基因阳性38株(82.6%),VIM基因阳性8株(17.4%).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的114株,占78.1%.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TEM、SHV、OXA、PER、GES、CTX.M和质粒型AmpC酶DHA、MIR及FOX基因的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目前儿科临床分离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产生金属酶及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是其耐药的主要原因,并且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现象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住院患者肠道宏基因组中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分布情况,分析耐药基因的发生与演化机制。方法提取50例住院患者大便的宏基因组DNA,应用多重PCR及核酸电泳的方法进行检测,统计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 50例患者中共有26例存在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包括TEM、SHV、OXA-1、CTX-M-G1、CTX-M-G2、CTX-M-G9、CTX-M-G8/25、LAT/CMY基因等,而VEB、PER、GES、OXA-48、IMP、VIM和KPC基因均未检测到。另外,某些患者的宏基因组DNA样品中还检测到多个耐药基因共同存在。结论住院患者肠道宏基因组中存在多种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这些基因可能是临床分离菌株中耐药基因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十堰地区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分布情况,并探讨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用VITEK 2 Compact高级专家系统判定2011年1~9月分离的89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表型,用PCR检测2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13种β-内酰胺酶基因。结果:89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酶类药物的耐药表型有9种,连续分离的25株铜绿假单胞菌中耐药表型有4种,主要表型均为高水平耐药+碳青霉烯酶(不渗透性),分别占47%和48%。检出阳性的8种耐药基因包括bla OXA-10、bla DHA、bla SHV、blaCARB、bla GIM、bla GES、bla TEM,阳性率分别为4%、4%、20%、12%、8%、8%、16%,另bla oprD2基因缺失率为60%,未检出bla IMP、bla VIM、bla PER、bla VEB和bla SPM。结论:本院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与携带bla OXA-10、bla DHA、bla SHV、bla CARB、bla GIM、bla GES、bla TEM基因以及膜孔蛋白基因oprD2基因缺失有关,这也是本地区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报告了30名受试者在按键应答高(P=0.70),低(P=0.15)概率出现的靶刺激时的视觉P300、反应时间及它们相关程度的变化。结果显示,高概率靶刺激可引出额叶P300而与低概率靶刺激的顶叶P300的头皮分布不同。在相同刺激概率条件下,反应时间短于P300潜伏期。高概率靶刺激的P300潜伏期及反应时间短于低概率靶刺激的相应指标。低概率靶刺激的P300潜伏期与反应时间相关显著而高概率靶刺激的却无相关。因此靶刺激概率的变化既影响刺激评价阶段又影响反应的选择,组织与执行阶段,概率效应可能反映了被试者反应策略的调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和分析南京地区75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型.方法:用KB法测定临床分离的75株鲍曼不动杆菌对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型.结果:75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8.0%,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61.3%和64.0%,头孢唑啉和头孢呋辛钠的耐药率均在80%以上;PCR扩增后有43株菌检测到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且均对头孢吡肟等抗生素耐药,3株为GES型,2株为VEB型,未检出CARB、DHA和PER基因.结论:南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以TEM型为主,其对β-内酰胺类的高耐药率与TEM型基因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携带多重耐药相关基因β-内酰胺酶的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2013年9月—2015年6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110株,VITEK-II、Walk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测试系统菌种鉴定及药敏检测并进行16SrRNA鉴定;多重PCR检测鲍曼不动杆菌携带β-内酰胺酶(A、B、C、D类)的耐药基因。 结果 11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美洛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13.3%、38.5%、49.3%)。D类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96株OXA-51(87.27%),53株OXA-23(48.18%),29株OXA-24(26.36%),6株OXA-58(5.45%)。金属酶:检出IMP 1株(0.90%)和SIM 6株(5.45%)。另检测出ADC 84株(76.36%)、TEM 66株(60.00%)、GES 16株(14.54%)、PER 8株(7.27%)、SHV 7株(6.36%)、VEB 5株(4.54%)。50株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中,OXA-23、OXA-51、OXA-24、ADC、TEM的检出率分别为84.00%、92.00%、26.00%、92.00%、88.00%。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与碳青霉烯类敏感菌株比较OXA-23、ADC、TEM产酶基因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产OXA、Amp C、ESBLs可能是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