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李氏解酒方的解酒毒作用及其部分机制。方法:测定服用李氏解酒方前后小鼠翻正反射消失和恢复时间,全血乙醇浓度及小鼠肝、胃细胞匀浆中乙醇脱氢酶的活力变化。结果:李氏解酒方可缩短翻正反射恢复时间,降低醉酒小鼠全血乙醇含量,提高肝、胃组织乙醇脱氢酶活性。结论:李氏解酒方对预防和治疗醉酒有较好的作用,其机制与增强肝脏对乙醇的生物转化功能,降解乙醇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表明,解酒饮小白鼠最大耐受量>150g/kg/日,相当于成人用量(0.5g/kg/日)的300倍以上;小鼠口服解酒饮10g/kg,5g/kg,可以显著提高酒精中毒的生存率,降低酒精中毒的死亡率,对小鼠肝损坏的保护作用十分显著,使醋氨酚中毒的小鼠生存率达70%,能有效地防止四氯化碳引起的SGPT升高;家兔胃内直接注射解酒饮3.3g/kg,有较强的利尿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复方葛蓟饮解酒作用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立复方葛蓟饮解酒的动物模型,探讨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昆明种小白鼠80只,随机分成4组。实验组服用复方葛饮;对照组服用蒸馏水。观察复方葛蓟饮预防醉酒及解酒作用。结果:复方葛蓟饮不仅能预防醉酒,而且具有极强的解酒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草药复合型解酒药物对小鼠的解酒作用以及肝组织损伤情况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昆明种健康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各组分别按体重灌入不同剂量白酒和解酒药物,通过观察小鼠的酒精耐受时间和醉酒持续时间来初步评价药效。连续灌胃一周后处死小鼠取肝组织制作组织切片,通过观察不同组小鼠的肝组织损伤情况来研究解酒药物对肝组织的保护情况。结果:解酒A药组和B药组小鼠酒精耐受时间分别为(18±3)min和(25±4)min,明显长于未加药组(13±2)min(P<0.01);同时,A药组和B药组处理小鼠后醉酒时间分别为(195±14)min和(168±9)min,明显短于对照组未加药组(254±13)min(P<0.01);肝组织检测结果表明,给药A组和B组肝组织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所研制的中草药复合型解酒药物具有防醉解酒的效果,对肝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葛根散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模型的解酒作用,探讨复方葛根散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作用及其保护机制,为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15 mL/Kg体重56°红星二锅头酒一次性灌胃法建立小鼠醉酒模型,以复方葛根散高中低三种剂量进行预防性干预,观察对小鼠醉酒率和醉酒时间的影响;以复方葛根散高中低三种剂量进行治疗性干预,观察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醒酒时间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复方葛根散高、中、低剂量组预防性给药可明显降低小鼠醉酒率(P〈0.05),延长醉酒时间(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复方葛根散高、中、低剂量组治疗性给药可明显降低小鼠死亡率(P〈0.05或P〈0.01),缩短醒酒时间(P〈0.05或P〈0.01)。结论:复方葛根散饮酒前给药可降低醉酒率,延长醉酒时间;饮酒后给药可缩短醒酒时间,降低死亡率,具有显著解酒促醒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参和枳椇子对小鼠乙醇急性中毒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赅  詹莉  汪晖  郭喻  鄢友娥 《医学新知杂志》2006,16(2):82-83,89
目的研究人参和枳椇子对小鼠乙醇中毒的保护作用,观察并比较其药效和主要作用靶点。方法人参组和枳椇子组小鼠分别以人参8 g生药/kg和枳椇子5 g生药/kg灌胃给药3 d,末次给药后30 min空白对照组给等容量双蒸水外,其余各组均以7.11 g/kg乙醇灌胃。记录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120 min后取血测乙醇浓度,取肝、肠检测乙醇脱氢酶(ADH)和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活性。结果与乙醇对照组相比,人参明显延长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降低血乙醇浓度,提高肠ADH活性,降低肠和肝CYP2E1 活性;枳椇子明显延长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降低血乙醇浓度,提高肝ADH活性。结论人参及枳椇子对小鼠急性中毒均有保护作用,人参主要抑制乙醇经CYP2E1代谢,促进乙醇经ADH代谢,而枳椇子则主要促进乙醇经ADH代谢。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解酒乐的解酒效果.[方法]观察给予解酒乐后饮酒小鼠的睡眠时间.[结果]解酒乐明显延长饮酒小鼠睡眠时间,并能缩短睡眠时间,与对照组小鼠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解酒乐具有解酒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林下参与高丽参对小鼠的解酒作用。方法:应用45°市售白酒,分别观察林下参与高丽参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醉酒时间、睡眠时间、酒后自主活动及肝脏组织中谷胱甘肽(GSH)、乙醇脱氢酶(ADH)含量的影响。结果:林下参与高丽参均能延长小鼠的醉酒时间,缩短小鼠的睡眠时间,增加酒后自主活动并能显著提高小鼠肝组织的GSH、ADH水平。同时,高丽参的以上作用优于林下参。结论:林下参与高丽参均具有一定的解酒作用,且高丽参效果优于林下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翻正反射消失出现时间(min)和醒酒率(%)为指标,实验观察伴酒可乐(醒酒饮料)对乙醇致醉小鼠作用的影响。比较给酒前后给予本饮料的上术2项指标,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果表明.该饮料预防酒醉的作用显著强于酒醉后的解救作用,而且,预防酒醉药效随剂量增加而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氟马西尼、纳洛酮及二者合用对乙醇中毒小鼠的催醒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分成4组(n=10),用16ml/kg二锅头酒灌胃,待翻正反射消失后1min,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纳洛酮2mg/kg、氟马西尼1mg/kg、纳洛酮2mg/kg+氟马西尼1mg/kg,观察翻正反射消失的持续时间(睡眠时间,sleeping time,ST)。结果纳洛酮组、氟马西尼组及纳洛酮+氟马西尼组小鼠的睡眠时间均短于生理盐水组(P〈0.05,P〈0.01);两者合用组短于单独用药组,但仅与纳洛酮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乙醇中毒机制可能与阿片受体、苯二氮[艹卓]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不醉丹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醉丹对醉酒小鼠的解酒作用,初步探讨其解酒机制。方法①雄性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海王金樽组和不醉丹组,每只小鼠分三次灌胃给二锅头酒,每次0.06mL,共0.18mL。每次给酒后各组分别随即灌胃给生理盐水、海王金樽和不醉丹每只0.06mL/只,观察记录第一次给酒后至醉酒状态出现所需时间以及发生醉酒的动物数量;②重复上述试验,各组小鼠于初次给酒后50min采血分离血浆,检测乙醇浓度。结果①不醉丹组和海王金樽组发生醉酒的动物数量均为1/5,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的9/10。醉酒状态出现所需平均时间,不醉丹组和海王金樽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不显著;②不醉丹组小鼠血浆乙醇浓度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不醉丹能有效改善小鼠的醉酒状态,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血浆乙醇浓度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香芹酚的解酒护肝作用.方法 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低剂量香芹酚组,中剂量香芹酚组,高剂量香芹酚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观察小鼠行为学,醉酒小鼠的醉酒时间和醉酒潜伏期,检测血液中的乙醇浓度和肝组织中的SOD和MDA,计算肝比重.结果 与实验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香芹酚分别能显著延长小鼠的醉酒潜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裸花紫珠的解酒作用。方法将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通过小鼠平衡失调实验,记录3 min内从转棒上掉落小鼠数;通过乙醇致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实验,计算小鼠耐受时间和维持时间;通过乙醇致小鼠急性中毒作用试验,计算小鼠死亡率;通过制备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ALT、AST指标含量。结果裸花紫珠可明显对抗酒精造成的平衡失调现象,能缩短醉酒引起的睡眠时间;能明显降低乙醇急性中毒小鼠死亡率;能显著降低血清中ALT、AST的含量,表明其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裸花紫珠具有明显的解酒作用。  相似文献   

14.
醒脑胶囊12.6g生药/kg及6.3g生药/kg有明显抑制实验性大鼠体内血栓形成的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可缩短正常大鼠的凝血时间,与对照组及用药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明显缩小实验性大鼠脑梗塞体积,降低脑梗塞区与全脑体积的百分比,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黄芩叶总提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leaf extract,SBLE)的解酒护肝作用.方法 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芩叶总提物高、中、低剂量组(生药量分别3.2,1.6,0.8 mg/kg)、水飞蓟宾组(0.06 g/kg),每组10只.空白组小鼠予以蒸馏水灌胃;模型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小鼠醉酒模型及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探讨藏药帕珠丸对醉酒小鼠的解酒作用及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肝护肝作用的影响.方法 抗醉酒研究:采用帕珠丸高中低剂量组进行灌胃干预,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观测小鼠翻正反射情况、攀附能力.保肝作用研究:正常、模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联苯双酯组和帕珠丸高中低剂量组予相应剂量药物进行灌胃(15天),末次灌胃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予酒精灌胃制作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其血清AST、ALT、ADH含量及肝脏组织中的MDA、GSH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帕珠丸各剂量组可明显延长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并缩短小鼠翻正反射恢复时间(P<0.05),延长小鼠攀附时间(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急性酒精肝损伤模型对照组血清ALT、AST、ADH含量及肝组织中MDA均明显升高,肝组织中GSH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帕珠丸各剂量组可降低血清ALT、AST、ADH及肝组织中的MDA含量,升高肝脏GSH含量(P<0.05).结论 帕珠丸具有较好的防醉、解酒功能,其可能通过降低肝组织MDA、升高GSH含量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发挥保肝护肝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复方轮叶党参的醒酒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复方轮叶党参制剂的解酒作用 .[方法 ]采用观察翻正反射消失情况将小鼠分为 3个组 ,即对照组、轮叶党参提取物组及复方轮叶党参制剂组 ,各组分别用相应的药物及食用乙醇灌胃 .观察并记录小鼠的醒酒时间和耐受时间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 ,复方轮叶党参制剂组小鼠从醉酒到醒酒时间明显缩短 ,从饮酒到醒酒 (耐受 )的时间也明显缩短 .[结论 ]复方轮叶党参具有解酒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复方解酒药及其各组分单药的疗效及配伍分析.方法 40只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各组给酒0.24 ml/10 g,30 min后,分别以生理盐水、50%葛花液、50%枳椇子液和0 5%阿魏酸钠0.2 ml/10 g灌胃,观察步态不稳发生时间、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及翻正反射恢复时间,并进行配伍分析.结果 葛花和枳椇子组与对照组比较,步态不稳发生时间和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翻正反射恢复时间明显减少(P<0.05);阿魏酸钠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交试验显示,各因素F值依次为葛花0.034、枳椇子0.016、阿魏酸钠0.001、葛花加枳椇子0.006、阿魏酸钠加葛花0.003和阿魏酸钠加枳椇子0.032.结论 葛花和枳椇子对急性酒精中毒均有解酒作用.最佳配伍剂量为葛花5 g/kg 加枳椇子5 g/kg 加阿魏酸钠50 mg/kg.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杜香口服液的抗醉及解酒作用.[方法]采用最大耐受量、抗醉及解酒实验,观察杜香口服液的抗醉及解酒作用.[结果]杜香口服液可明显延长给酒小鼠醉睡耐受时间,缩短醉睡时间,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杜香口服液具有预防醉酒及促进醒酒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雅解沙把"对小鼠醉酒平衡失调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转棒法和爬杆法建立小鼠醉酒平衡失调模型,观察"雅解沙把"对模型小鼠转棒时间、转棒圈数、爬杆时间及爬杆时行为学等级评分的影响。结果:小鼠以15mL/kg.bw的容量灌胃给予56°酒精可造成平衡失调,"雅解沙把"3.51g生药/kg剂量灌胃给药,能明显延长小鼠在转棒上的停留时间,增加滚棒圈数;能不同程度降低酒后30,60,90min爬杆行为障碍的评分等级。结论:"雅解沙把"能明显改善醉酒小鼠的平衡失调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