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不同临床分期肾癌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分析Th1/Th2及Tc1/Tc2漂移对肾癌发生和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0例不同分期肾癌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分泌的IFN-γ、IL-2、TNF-α、IL-4、IL-6和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症状型肾癌患者各细胞因子的表达无明显差异,而局限型患者Th1、Tc1类细胞因子IFN-γ、IL-2和TNF-α分泌水平降低(P<0.01),局部进展型和转移型肾癌患者Th1、Tc1类细胞因子IFN-γ、IL-2和TNF-α分泌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Th2、Tc2类细胞因子IL-4、IL-6(P<0.05,P<0.01)分泌水平升高。结论 Th1/Th2偏移和Tc1/Tc2偏移促进了晚期肾肿瘤的进展和转移。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导致免疫功能失调,使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对供者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和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影响,对20例供者G—CSF动员前后的外周血样品,加入佛波醇酯、伊能霉素、莫能霉素体外刺激培养4小时,以3色荧光标记法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Ⅰ(分泌INF-γ、INF-α)、Ⅱ型(分泌IL-4、IL-5和IL-10)细胞比例。结果表明:G—CSF动员前外周血CD3^+IFN-γ^+、CD4^+IFN-γ^+和CD8^+IFN-γ^+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3.2%(0%~45.9%)、1.3%(0%~23.8%)和1.5%(0%~22.2%),G—CSF动员后前述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分别为19.2%(0%~53.9%)、9.5%(0%~49.5%)和7.5%(0%~38.1%)。动员前CD3^+IL-2^+、CD4^+IL-2^+、CD8^+IL-2^+T细胞比例分别为1.5%(0%~31%)、0.8%(0%~30.0%)和0%(0%~5.3%),动员后比例亦明显升高,分别为25.7%(0%~51%)、19.8%(0%~39.7%)、4.6%(0%~20.9%)。T细胞各亚群的IL-4阳性细胞比例在动员后升高不明显。移植早期aGVHD发生组供者的Tcl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无aGVHD组。动员后高Tc2比例组,其受者中、重度aGVHD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低Tc2比例组(分别为20.0%和77.8%)。结论:G—CSF动员使供者外周血的Ⅰ型T细胞比例增加,动员后高Tcl细胞比例与移植早期aGVHD发生相关.Tc2比例与中重度aGVHD发生率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外周血CD4^+、CD8^+细胞亚群平衡的改变,以及与活化T细胞之间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4例难治性贫血患者(RA)和1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患者(RAEB)的外周血,在PMA、Ionomycin、Monensin存在的条件下体外培养,进行细胞膜表面抗原和细胞内因子染色,并用流式细胞仪计数外周血表达CD3^+ CD8^-IFN-γ^+细胞(Th1)、CD3^+CD8^-IL-4^+细胞(Th2)、CD3^+CD8^+IF-γ^+细胞(Tcl)、CD3^+CD8^+IL-4^+细胞(Tc2)的百分率。结果与活化T细胞之间关系做相关性分析。结果:MDS组患者Th1细胞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体内的Th细胞向Th1细胞漂移,产生过多的造血抑制因子如IFN-γ,TNF-β等。Th2,Tc1,Tc2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CD4^+CD45RO^+细胞的百分率和Th1细胞的百分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573(P〈0.05),CD4^+CIN5RA^+细胞的百分率和Th1细胞的百分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r=-0.509(P=0.05),而和Th2,Tc1,Tc2的百分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MDS患者存在有Th1/Th2细胞因子网络的失衡以及过多的造血抑制因子,且这些因子主要来源于T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4.
T淋巴细胞在抗肿瘤的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大部分肿瘤患者往往存在免疫功能低下。本研究通过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T淋巴细胞胞内细胞因子特性的研究,以了解AML患者在不同状态下T淋巴细胞的功能。18例不同状态下初诊AML患者和10例健康成人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在莫能霉素存在的情况下,体外经PMA和离子霉素(ionomycin)刺激后,分别进行CD4-FITC、CD8-FITC荧光单克隆抗体染色和IFNγ-PE、IL4-PE荧光单克隆体胞内染色,最后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初诊AML患者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胞内IFNγ分泌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成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和CD8^+T细胞胞内IL-4分泌水平与成人外周血细胞无显著差异。处于临床缓解状态的AML患者,CD8^+T淋巴细胞刺激后胞内产生IFNγ的量明显高于初诊AML患者(P〈0、05).但与健康成人无显著差异(P〉0、05)。复发的AML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刺激后胞内产生IFNγ量明显低于健康成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以及处于完全缓解状态的AML患者CD8^+T淋巴细胞(P〈0、05).而IL-4的量明显高于健康成人和初诊AML患者CD4^+T细胞和CD8^+T细胞(p〈0.05)。结论:处于不同状态下的AML患者T细胞亚群分泌的细胞因子发生了改变,与之相应的是,初次诊断的AML患者外周血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刺激后Th1/Tcl细胞反应低下,Th2/Tc2细胞反应与健康成人T淋巴细胞无差异;完全缓解状态的AML患者T细胞Thl反应虽然仍低下,但Tcl反应明显增强,与健康成人无差异;复发的AML患者CD4^+和CD8^+T细胞Th2/Tc2样反应较Thl/Tcl样反应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辅助性T(T helper,Th)细胞亚群数量和功能的变化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这两种变化之间的关系;为再障的诊断及疗效预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再障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Th1和Th2细胞;RT-PCR法测定再障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中Th1,Th2型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用ELISA法测定再障患者血浆中IFN-γ和IL-4的水平。结果:再障患者Th1/Th2显著失衡,Th1细胞显著增多,Th1型细胞因子IFN-γmRNA的阳性表达率和血浆IFN-γ浓度均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再障患者Th1细胞百分数分别与IFN-γmRNA相对表达强度(RV)和血浆IFN-γ浓度呈正相关;Th1细胞百分比、IFN-γmRNA的RV及血浆IFN-γ的浓度在比值倒置型与比值超高型患者体内相近且均高于比值正常型患者。结论:Th细胞亚群失衡,Th1细胞数量增多及功能亢进可能是再障发病的重要免疫机制之一;Th1细胞数量及功能异常相互作用是再障患者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CD4+T或CD8+T细胞相对变化可能是Th细胞在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后的外在表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全血在单个细胞水平上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分泌模式及其与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方法: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活动期RA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10例正常人的PBMC细胞内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的表达情况。结果:RA患者外周血IFN-γ^+细胞百分率及IFN-γ^+/IL-4^+细胞比值比健康人明显增高[分别为(45.8&;#177;10.1)%和(15.2&;#177;8.5)%,t=9.07,P&;lt;0.01和(10.6&;#177;3.8)%和(5.5&;#177;3.1)%,t=5.67,P&;lt;0.01],IFN-γ^+/IL-4^+比值与患者Stoke指数呈正相关(r=0.8610,P&;lt;0.01)。结论:RA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分泌模式朝,Th1偏移,IFN-γ^+/IL-4^+比值与疾病活动性相关,Th1/Th2平衡在RA发病机制及疾病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乙肝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Th1/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迭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对乙型肝炎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细胞因子Th1(IFN-γ),Th2(IL-4)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组CD4+细胞数下降,CD8+细胞数增加,但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肝硬化组CD3+,CD3+CD4+细胞减少,CD3+CD8+细胞增加,CD3+CD4+/CD3+CD8+比值下降,结果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IFN-γ表达百分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L-4表达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Th1类细胞因子可能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癌症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为研究癌症患者的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分泌情况。方法分离癌症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4 和CD8 细胞,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其血清细胞因子IFN-γ和IL-4的含量。结果癌症患者组的CD4 细胞比例偏低(P<0·05),CD8 细胞比例明显偏高(P<0·01),CD4 /CD8 比值倒置,低于对照组(P<0·01)。IFN-γ的水平低于对照组,而IL-4无差异。T细胞亚群Th1/Th2比值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症患者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低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SLE患者外周血CD8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与CD4/CD25双阳性细胞反应格局与疾病的关联性.方法用三色免疫荧光单细胞染色法检测了11例SLE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与CD4/CD5双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所检测11例SLE患者中有3例表现为Tc0,即同时分泌IFN-γ和IL-4的Tc细胞.4例以分泌IFN-γ为主,为Tc1,4例以分泌IL-4为主,为Tc2.同时测定了SLE病人与正常对照组CD4/CD25双阳性细胞群发现CD4/CD25双阳性细胞群在活动期SLE中显著低下[(17.54±4.11%)%,而对照组为(35.42±3.30)%].结论SLE患者外周血中CD8亚群表现为异质性,且与CD4/CD25双阳性细胞有关.至于其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正在进一步研究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2(IL-12)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方法以RPMI-1640培养基培养小鼠脾淋巴细胞,实验组中加入10pg/ml和5pg/ml重组mIL-12,对照组不加,72h后以ELISA检测各组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4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淋巴细胞中CD4T、CD8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脾淋巴细胞中T细胞总数、CD4T细胞比例及CD4T/CD8T比值显著增大,上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含量显著增加,而Th2型细胞因子(IL-4)含量则相应减少。结论IL-12可以诱导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化增殖,调节Th细胞亚群平衡,使免疫应答向Th1漂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其所分泌的细胞因子的改变。方法: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检测28例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其中27例(15例患者,12例对照者),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25^+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观察治疗对其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CD8^+,CD4^+CD25^+增高(P〈0.01),CD3^+与CD4^+降低(P〈0.01);血清细胞因子IFN-γ水平和IL-10水平治疗前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和降低(P〈0.01),经类固醇激素等治疗后趋向正常。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紊乱参与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与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3月的9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90例体检健康的同龄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3~+、CD4~+及CD4/CD8)及血清Th1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γ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h2细胞因子(IL-4、IL-10及IL-13)水平,同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严重程度者的上述血液指标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分析上述血液指标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及血清IL-2、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TNF-α及Th2细胞因子(IL-4、IL-10及IL-1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不同严重程度者的上述血液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及血清IL-2、IFN-γ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r=-0.919~-0.762,P0.05),血清TNF-α及Th2细胞因子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785~0.923,P0.05)。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细胞因子呈现异常表达的状态,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检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IL)-2、IL-4、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与外周血血小板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ITP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清用改良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桥联酶免疫法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2、IL-4、IFN-γ的水平。结果ITP患者CD3、CD4、IL-2、IFN-γ的水平明显减少,IL-4、CD8水平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ITP患者T细胞亚群比例失衡即CD4/CD8比例降低,IFN-γ和IL-2降低,IL-4升高,使机体体液免疫亢进,抗血小板抗体(PAIg)增多,导致外周血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银屑病患者辅助性T淋巴细胞(Th细胞)亚群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对20例银屑病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分别经植物血凝素(PHA)和PHA+黄芪诱导:即病例对照组和病例黄芪组,同时对1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经PHA诱导(即正常对照组),各组培养48h,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Th类细胞因子IFN-γ和IL-4含量。结果:病例对照组IFN-γ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L-4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病例黄芪组IFN-γ水平低于病例对照组(P〈0.05),而IL-4水平高于病例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显著下调银屑病患者Th1亚群优势状态。促进向Th2亚群转换,改善患者Th1/Th2失衡状态,对银屑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和评价外周血T细胞亚群、骨髓T淋巴细胞内IFN-γ表达、Th1/Th2及Tc1/Tc2值及HLA-DRB1*1501表型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免疫抑制疗法(IST)疗效预测中的价值;探讨建立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多变量AA患者IST疗效预测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1例AA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骨髓T细胞IFN-γ、IL-4、并分析上述指标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在所评价的指标中,CD8^+细胞内IFN-γ的预测值最高,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3%和62.5%,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6%和83.3%,细胞内IFN-γ阳性且Tc1/Tc2〈50能提高阳性预测值达92.3%。以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骨髓T细胞内IFN-γ染色、Tc1/Tc2分层和HLA-DRB1*1501表型4个指标建立一个多变量模型,可用于诊断点的确定和个体患者治疗有效概率的预测。结论 骨髓CD8^+T细胞内IFN-γ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好,但对细胞内IFN-γ阳性的原发性AA患者预测价值受限;CD8^+细胞内IFN-γ阳性且Tc1/Tc2〈50预示患者有更多的机会通过IST治疗获得缓解;提示多变量AA患者IST疗效预测模型较单一预测指标更加适合临床,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牛忆军 《检验医学》2006,21(4):427-428
目的 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IL)-2、IL-4、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与外周血血小板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采用ITP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清用改良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桥联酶免疫法检测T细胞亚群(CD3、CIM、CD8),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2、IL-4、IFN-γ的水平。结果 ITP患者CD3、CIM、IL-2、IFN-γ的水平明显减少,IL-4、CD8水平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ITP患者T细胞亚群比例失衡即CD4/CD8比例降低,IFN-γ和IL-2降低,IL-4升高,使机体体液免疫亢进,抗血小板抗体(PAIg)增多,导致外周血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间日疟原虫感染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分泌IL-17和IFN-γ的细胞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患者组(PV)和健康对照组(HD)外周血CD3+、CD3+CD8+、CD3+CD8-和γδT细胞中分泌胞内因子IL-17、IFN-γ的细胞的百分比。结果在所有检测的细胞亚群中,分泌IFN-γ的CD3+CD8-和γδT细胞在其所属亚群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泌IL-17的γδ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本研究对于理解机体抗疟原虫的细胞免疫的功能状态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能同时检测CD3、CD4、CD8表型及胞内因子IFN-γ、IL-4、TNF-α的多色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流式细胞术;评价六条结核特异性多肽的性能。方法将结核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的PBMC,用结核特异性多肽或PMA刺激培养后,通过胞内细胞因子流式检测术,收集荧光标记阳性的淋巴细胞等;从而确定各亚群IFN-γ、IL-4、TNF-α阳性细胞的数量及百分率,得出两组间及各多肽间的性能差异。结果 1.各多肽均能刺激活化结核患者PB-MC产生IFN-γ等细胞因子,但百分率较低;IFN-γ及IL-4多数小于1%,而TNF-α则在大约10%左右。与对照组比较,IFN-γ及TNF-α的均值分别高1-12倍或1-3倍,IL-4+/CD4+T淋巴细胞活化率的倍数较小,而IL-4+/CD8+的倍数则较大;2.不同多肽刺激产生细胞内因子的比较:除多肽H256与H210活性能刺激CD4+亚群分泌更多IFN-γ外,其余各多肽刺激产生因子的性能无统计学差异;3.对于IFN-γ及IL-4因子,各多肽均无CD4+或CD8+亚群差异,但各多肽均可刺激CD8+细胞亚群产生更多TNF-α;4.双阳性(IFN-γ及TNF-α阳性)多功能T细胞分析,经多克隆刺激剂(PMA)活化后,IFN-γ+/CD4+及IFN-γ+/CD8+T细胞分别有83.0%及79.9%(均值)为双阳性细胞,而经多肽刺激后则为68.1%及65.7%(均值)。结论多色流式胞内因子染色能很好地检测特异性多功能细胞;所用的6条多肽均能活化结核特异性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但细胞因子的活化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Th1/Th2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40例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组)予以口服苦参素300mg,3次/d,疗程6个月。检测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亚群及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含量的变化。选择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外周血CD4+明显减少,CD8+明显增加,CD4+/CD8+比值下降,经过苦参素治疗6个月后,患者外周血CD4+明显增加,CD8+明显减少,CD4+/CD8+比值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外周血培养上清单个核细胞(PBMC)中IL-4水平明显上升,而IFN-γ水平明显下降,经过苦参素治疗6个月后,患者外周血培养上清PBMC中IL-4水平明显下降,而IFN-γ水平明显上升。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T细胞亚群紊乱和Th1/Th2平衡失调,苦参素既能抑制调节T细胞亚群紊乱,又能调节Th1/Th2细胞因子比例平衡,从而提高细胞免疫反应,使免疫反应由Th2型向Th1型逆转,清除细胞内病毒。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Th1/Th2、Tc1/Tc2细胞亚群平衡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荧光标记抗体,应用三色荧光流式细胞仪技术,从单细胞水平对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20例)、缓解期哮喘患儿(18例)及同龄正常健康儿(对照组20例)外周血CD4+、CD8+细胞内分泌IFN-γ、IL-4进行检测。结果:哮喘患儿外周血细胞内分泌IL-4(+)的CD4+(Th2)、CD8+(Tc2)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且哮喘急性发作期高于缓解期;分泌IFN-γ(+)的CD4+(Th1)、CD8+(Tc1)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且哮喘急性发作期低于缓解期。结论:哮喘患儿外周血Th2、Tc2百分率升高,Th1、Tc1百分率降低,Th1/Th2、Tc1/Tc2比值降低,且哮喘急性发作期低于缓解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