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从《血证论》探讨活血化瘀法治疗风湿性疾病的原理。方法 通过学习《血证论》,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分析活血化瘀法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应用原理和临床疗效。结果 唐容川认为瘀血为离经而未吐之血,停滞于经络脏腑及肌肉腠理之间,窜走四肢,发为疼痛。风湿性疾病中瘀血是一种病理产物,也是一种致病因素,有多种多样的征象,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活血化瘀法能改善血液循环,改善结缔组织的代谢,双向调节免疫功能,并具有抗炎作用。结论 无论从中医理论还是现代医学药理研究,都证实风湿性疾病治疗中活血化瘀法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因此,活血化瘀应贯穿治疗的始终,方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活血祛瘀法治疗胃脘痛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胃脘痛的临床特点,结合个人体会,从胃脘痛血瘀证的形成、症状特点、治疗用药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探讨,旨在强调活血祛瘀法在治疗胃脘痛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金匮要略》一书记载的是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之杂病部分,本书对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在所载方证中都有具体表现。本文就《金匮要略》中对八法的具体运用给以举例说明,充分说明一法可治数病,一病可用数法的“症同治亦同,证并治亦异”的原则,明确了治法的重要性,它是辨证的体现,又能有效地指导处方、用药、始终贯穿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4.
韩凤 《大同医专学报》1995,15(1):39-40,51
《金匮要略》一书记载的是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之杂病部分,本书对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在所载方证中都有具体表现,本文就《金匮要略》中对八法的具体运用给以举例说明,充分说明一法可治数病,一病可用数法的“症同治亦同,证并治亦异”的原则,明确了治法的重要性,它是辨证的体现,又能有效地指导处方,用药,始终贯穿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5.
通便法即指运用通大便的方法使燥屎、瘀血、宿食、痰饮及虫积等有形之邪从大便而出的一种方法。本文结合《金匮要略》原文对仲景对该法的运用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金匮要略》对脉诊法极为重视。全书正文二十二篇,无不以“脉”与“病”、“证”并列。全文148条,论及脉象者,竞达55条,占条文总数的37.2%,实堪称对杂病应用脉诊的典范。本文拟就脉诊在《金匮》中的具体应用问题作一初步讨论。因水平所限,谬误难免,不妥之处,敬希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8.
血瘀是老年病最常见的病理因素之一。或滞于脉内,或滞于脉外,或留于脏腑,或存于组织间隙,或因病致瘀,或因瘀致病,因而活血祛瘀法是治疗老年病的常用方法。笔者灵活运用益气活血、行气活血、散寒祛瘀、清热活血、化痰祛瘀等方法,治疗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如中风、胸痹、心悸、眩晕、胃痛、血证、肺胀、关格、水肿、臌胀等,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益气活血治缺血性中风刘某,男,75岁,1996年6月18日夜间突发头晕,右侧肢体麻木乏力,语言蹇涩,口角向左歪斜,次日来我院就诊,当时血压21/11kPa,肥胖,神清,失语,口角向左歪斜,流涎,伸舌左偏,…  相似文献   

9.
祖国医学有关“活血祛瘀”一法,在临床上应用颇为广泛,它是治疗血症病中因“血瘀”而引起的诸多疾患的独特疗法。随着医学的日益进展,这一治法也就不拘泥于只用在外伤积瘀或内伤血瘀等疾病,现代医学中所指的“脑血管疾患、高血压病、冠心病、脉管炎、静脉炎、月经不调,宫外孕、乳腺炎……等等,以及许多顽固性疾病,在治疗中常常结合“活血祛瘀”取得预想不到  相似文献   

10.
<正>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复发及加剧的各个阶段,"瘀血"是其中最基本的病理产物之一[1]。因而活血化瘀法是治疗风湿性疾病的一大原则,被临证治疗广泛运用。1风湿性疾病血瘀的病理特点风湿性疾病中瘀血是一种病理产物,也是一种致病因素。《素问·痹论》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叶选医衡·痹证析微》亦云:"痹者,闭也,皮肉筋骨为风寒湿气杂感,血脉闭塞而不流通也。"造成瘀血的原因有三:(1)气滞、气虚而血行不  相似文献   

11.
12.
13.
疒徵瘀血系指血液运行不畅,甚至停滞凝聚,或离经之血积于体内。《内经》中有关于“恶血”、“脉不通”、“血泣”等记载,也曾论及其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然首次提出“瘀血”之名者为汉代名医张仲景。在其《金匮要略》许多篇章中详细论述了瘀血证的病因病机及其病证特点,并用活血化瘀诸方治疗与瘀血有关的病证,为后世医家对瘀血理论和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1何为瘀血《内经》中虽有关于瘀血的论述,但很不明确,如《素问·调经论》云:“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脉络水溢,则经有留血。”《素问·缪刺论》云:“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张…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疗法 ,如从治疗途径及用药方式分类可以分为两大类 ,即内治法和外治法。外治法从广义上讲 ,应当包括内治法以外的所有的中医药疗法 ,如针灸、推拿、伤外科手术或手法治疗及中药洗、浴、熏、贴、涂、敷、熨、闻等药物外治法。古云 :“凡病多从外入 ,故医有外治法”。外治法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在《金匮要略》中亦得到体现 ,现归纳如下。1 针灸疗法1 .1 刺法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第 3条 :“妇人中风 ,发热恶寒 ,经水适来 ,得之七八日 ,热除脉搏迟 ,身凉和 ,胸胁满 ,如结胸状 ,谵语者 ,此为热入血室也 ,当刺期门 ,随其实而泻之。”此为…  相似文献   

15.
16.
瘀血系指血液运行不畅,甚至停滞凝聚,或离经之血积于体内.<内经>中有关于"恶血"、"脉不通"、"血泣"等记载,也曾论及其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然首次提出"瘀血"之名者为汉代名医张仲景.在其<金匮要略>许多篇章中详细论述了瘀血证的病因病机及其病证特点,并用活血化瘀诸方治疗与瘀血有关的病证,为后世医家对瘀血理论和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18.
19.
《金匮要略》通利气机法刍议汪艳荣,黄振俊,郜希山河南省舞阳钢铁公司职工医院(467000)主题词金匮要略/历史,中医名词,注释《金匮要略》之方施之于病,功捷效卓,其治法用药奇妙变幻,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尤其是贯穿全书的“通利气机”之思想方法,更予人以登...  相似文献   

20.
发汗法,《内经》谓之“开鬼门”,乃令邪随汗解的一种治法。《素问》云:“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今风寒客于人……可汗而发也”,为汗法理论的雏形,皆从外感表证而论。仲景喜用汗法,而不拘于单纯解表之用,纵观其《金匮要略》之风湿、疟病、中风历节、黄疸、痰饮、水气病等诸多杂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