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2P标记寡聚核苷酸探针检测胃癌组织中MUC5AC mRNA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正常胃粘膜、癌前病变和胃癌组织中MUC5AC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32P标记寡聚核苷酸探针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组织切片中的MUC5ACmRNA的表达。结果人正常胃粘膜中的浅表1/3范围内广泛分布MUC5AC基因的mRNA,肠上皮化生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是15.4%和25%。胃癌组织中MUC5ACmRNA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性别、肿瘤的部分和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bcl-2、erbB-2和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PCR-SSLP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50例手术切除胃癌和15例肠化组织标本的MSI和bcl-2、erbB-2及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结果:胃癌MSI发生率为54%,肠化组织MSI发生率为20%。胃癌组织bcl-2、erbB、及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0%、22%和38%,肠  相似文献   

3.
用BC2单抗检测人正常腺上皮组织中MUC1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揭示MUC1基因在人正常腺上皮中的表达规律。方法:用BC2单克隆抗体和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腺上皮组织中的MUC1核粘蛋白的表达。结果:MUC1核粘蛋白主要分布于胃粘膜的上皮层和基底部,上皮层内以核周明显,腺颈及基底部呈弥漫胞浆型;胃窦,胃底的表达无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ras基因突变及其蛋白P21过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及PCR-SSCP两种方法检测66例胃癌标本及其癌旁组织(有不同程度的肠化和异型增生)。结果:P21在癌组织阳性率为51.5%,癌旁组织69.7%,P21阳性与肿瘤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关系;但与癌细胞分化,癌细胞浸润组织深度、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胃癌组织ras12/13基因突变2例,同时伴P21  相似文献   

5.
储兵  何琛云  季明芳 《广东医学》2001,22(2):137-138
目的 检测鼻咽癌不同组织类型中bcl-2及c-myc的表达,探讨其与鼻咽癌组织分化的关系。方法 按1991年,WHO鼻咽癌组织分类标准,随机选取低分化鳞状细胞癌(PDSC)27例、分化型非角化性癌(DNKC)35例及未分化型非角化必副产品(UNKC)38例活检存档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鼻咽癌细胞中bcl-2、c-myc的表达。结果 bcl-2在PDSC、DNKC及UNK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5.2%、80%及84.2%;c-myc在PDSC、DNKC及UNKC中的阳必表达率81.5%、76.5%及78.9%,其中包括细胞核或细胞浆染色阳性。bcl-2、c-myc在PDSC、DNKC及UNKC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不同组织类型中bcl-2及c-myc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提示bcl  相似文献   

6.
研究p5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切取90例患 者的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并进行制片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患者的p53和MMP-2表达水平。 分析p53和MMP-2的的表达水平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烟酒史和HP感染史)及肿瘤的特点(位 置、大小、分化、浸润深度和TNM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90例胃癌患者中,53例(5889%)患者胃癌组织p53 表达阳性;65例(7222%)患者胃癌组织的MMP-2表达阳性。患者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黏膜中的p53 和MMP-2的表达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既往HP感染率、肿瘤大小、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 和TNM分期与胃癌组织p53和MMP-2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患者的年龄、性别、烟酒史和肿瘤位置 与p53和MMP-2的表达的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p53和MMP-2的表达水平明显增 加,p53和MMP-2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侵袭能力和TNM分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应用粘液组织化学及ABC酶标亲合组织化学技术对117例胃癌的粘液分泌及菜豆凝集素(PHA)受体的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胃癌组织的PHA受体表达率与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而与胃癌的组织化学分型有关,其中肠型胃癌的PHA受体表达率(95.1%,58/61)显著高于胃型胃癌(57.1%,16/28)(P<0.01),肠型胃癌的硫酸粘液检出率(93.4%,57/61)显著高于胃型胃癌(无检出)(P<0.01)。肠型胃癌的肠化检出率(86.9%,53/61)显著高于胃型胃癌(35.7%,10/28)(P<0.01),肠型胃癌旁肠化PHA受体表达率(81.1%,43/53)显著高于胃型胃癌旁肠化(40.0%,4/10)(P<0.05)。提示:肠型胃癌起源于肠化粘膜,特别是柱状细胞分泌硫酸粘液的肠化粘膜;而胃型胃癌起源于胃固有粘膜。  相似文献   

8.
P—糖蛋白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韩军良  周绍娟 《医学争鸣》1998,19(3):318-321
目的:了解P-糖蛋白(Pgp)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结果:在43例胃癌中,Pgp及MRP阳性者分别为13例(30.2%)22例(51.2%)在43相应癌旁组织中分别为8例(18.6%),17例(39.5%)而在30例胃炎组织中则分别为5例(16.7%),9例(30.0%)Pgp与MRP表达均阳性者,癌组织4例(9.3%)癌旁组织1例(2.3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P16蛋白在胃癌前病变(不典型增生及肠化)及胃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例正常胃黏膜,15例胃不典型增生,15例胃黏膜肠化生,30例胃癌组织中 P16蛋白的表达。结果:P16蛋白阳性表达正常胃黏膜90%,不典型增生86.67%,肠化86.67%,胃癌36.67%,胃癌组与正常对照组及胃癌前病变组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P16蛋白与胃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应用微波辐射SP方法检测100例胃癌中CD34和P53表达,结果:P53蛋白阳性率达52%,P53异常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密切关系(P〈0.05);低分化胃癌组和进展期Ⅱ,Ⅲ,Ⅳ期胃癌微血管密度(MVD)明显高于高分化胃癌组和I期胃癌(P〈0.001),有淋巴结转移胃癌MVD明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胃癌(P〈0.001),胃癌MVD与P53  相似文献   

11.
C-erbB-2和EGFR在胃癌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免疫组化法对68例胃癌组织进行了C-erbB-2和EGFR表达的研究。结果:68例中胃癌C-erbB-2表达阳性率为26.5%,C-erbB-2在高分化腺癌中的阳性率较高(P<0.05);EGFR表达阳性率为61.8%,其在分化程度较低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较高(P<0.05);C-erbB-2表达与EGFR表达无明显关系。结果表明:胃癌中C-erbB-2表达可作为胃粘膜癌变一个有用指标。EGFR表达与胃癌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毛建山  钱可大 《浙江医学》1998,20(12):718-719,721
为探讨细胞视黄醇结合蛋白CRBP)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维生素A水平的关系,采用SP免疫组化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观察CRBP表达。结果CRBP阳性率在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分别为40.6%、43.3%、67.2%,均高于对照组8.3%,胃癌高于癌前癌变,高、中分化胃癌高低,未分化者,胃癌组织CRBP水平高于非癌胃粘膜,维生素A水平低于非癌胃粘膜,提示在胃癌前病变阶段就开始有维生素  相似文献   

13.
胃癌及癌前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Yang S  Fang D  Luo Y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3):207-209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胃癌及癌前组织中的活性表达。方法采用端粒酶反复扩增法(TRAP)检测了176例不同病变胃粘膜组织端粒酶活性,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CAG)57例、肠上皮化生(IM)18例、异型增生(Dys)8例及胃癌(GC)65例(包括3例早期胃癌)。结果CAG、IM、Dys及GC端粒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4.6%、38.5%、37.5%及92.3%,而正常组织(NT)未检出端粒酶活性,明显低于以上各组(P<0.01~0.05)。癌组织端粒酶阳性率亦明显高于CAG、IM及Dys组(P<0.01);端粒酶阳性检出率与患者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端粒酶不仅在胃癌组织中可以检测得到,而且在胃粘膜癌前病变或疾病中亦有表达。  相似文献   

14.
用鼠抗人胃癌单克隆抗体MG7对74例胃癌、23例癌旁肠化粘膜和18例正常胃粘膜作了ABC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胃癌组染色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分别为87.84%和78.38%,癌旁肠化组分别为34.78%和4.35%,正常组均为阴性,三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P<0.01)。MG7抗原表达强度与胃癌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等无明显关系。癌肿侵及浆膜及淋巴结者其五年生存率明显下降(P<0.05,P<0.01)。本文尚观察到随着抗原表达强度的增加,胃癌五年生存率逐渐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MG7鼠抗人单克隆抗体ABC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与预后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肺癌发生发展中的cJun,cFos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CJUN、CFOSG表达水平。方法:参集42例人肺癌标本,其中10例可观到肺癌癌前病变组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CJUN、CFOPS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42例肺癌组织中CJUN、CFOPS的阳性表达率83.2%和59.5%,其中鳞癌为88.05%和56.0^,腺癌中69.2%和53.8%,小细胞肺部均为100.0%,正常肺组织CJUN、CFOS表达阴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2型(PAI-2)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分布的作用。方法采用ABC方法检测发生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PAI-2、uPA和PAI1的表达,各30例。结果PAI-2主要在平滑肌细胞中表达,u-PA和PAI-1主要在肿瘤细胞中表达(P<0.01)。PAI-2在胃癌组织中的分布以及表达程度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相关。肿瘤的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细胞是否表达PAI-2无关(P>0.05)。但在有PAI-2表达的病例中,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却与肿瘤细胞PAI-2的表达程度呈正相关,而与平滑肌细胞PAI-2的表达程度呈负相关(P<0.01)。结论PAI-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抑制肿瘤细胞的浸润与转移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7.
食管鳞癌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ES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因子-2(TIMP-2)的表达与ESC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两者与ESC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65例ESC组织中MMP-2、TIMP-2的表达,结果:MMP-2在ESC组织的阳性率为66%,且其表达越强,组织分化度越低(P=0.0  相似文献   

18.
胃癌中PCNA、P53、C-erbB-2的表达与预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癌PCNA、P53、CerbB2 表达及其与病理类型、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观察72 例胃癌中PCNA、P53、CerbB2 的表达情况。结果 PCNA指数在高分化组为20.00±3 .33与低分化组34.18±3 .46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P53和CerbB2 在胃癌中表达率分别为44.40%和60.0% ,其表达与病理类型无关。在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方面,PCNA、P53、CerbB2 均显示了正相关。结论 PCNA 表达指数和P53、CerbB2 表达率越增加越容易致胃癌浸润和淋巴结扩散,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粘附分子 CD44S 和 CD44V6 在胃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粘附分子CD44S和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4例人胃癌组织及其27例转移淋巴结进行染色、观察。结果 CD44S和CD44V6在胃癌原发灶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6.4%(16/44)和38.6%(17/44),且CD44S的表达与Lauren分型有关,其在弥漫型胃癌中的表达率为63.6%(7/11)明显高于肠型胃癌27.3%(9/33) (P〈0.05),而  相似文献   

20.
肺腺癌及肺鳞癌MRP-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30例肺癌组织及癌旁肺组织MRP的表达。方法:RT-PCR方法。结果:43.33%的肺癌组织表达MRP,且MRP的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关,低分化者MRP的表达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者(P〈0.05)。腺癌的表达(62.5%)高于鳞癌(21.43%,P=0.058),MRP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无关(P=0.511)。结论:43.33%的肺癌组织表达MRP,MRP的表达可能与肺癌的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