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胸腺内注射异基因抗原对异体鼠坐骨神经移植存活的作用。方法 自供体C57BL/6小鼠脾细胞中提取MHC抗原,注入受体Balb/c小鼠胸腺内,2周后移植供体C57BL/6小鼠坐骨神经。同时另设4组对照组,即自体神经移植组,异体神经移植组,冷冻后异体神经移植组,应用免疫抑制剂异体神经移植组;3周后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组织学的检测。结果 实验组优于异体神经移植组及冷冻后异体神经移植组;接近于自体神经移植组及应用免疫抑制剂异体神经移植组。结论 胸腺内注射供体MHC抗原可诱导特异性坐骨神经移植耐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胸腺内注射异基因抗原在同种异基因神经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自供体鼠C57BL/6(H—2b)的脾细胞中提取MIC(H—2^b)抗原,注入受体鼠Balb/c(H—2^b)胸腺内,两周后移植供体坐骨神经。共设4组:胸腺内注射组(Ⅰ组)、自体移植组(Ⅱ组)、异体移植组(Ⅲ组)和异体移植加用免疫抑制剂组(Ⅳ组)。移植后3周做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诱导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结果 I组小鼠淋巴细胞对供体淋巴细胞刺激的反应性减弱,DTH反应性降低。结论 胸腺内注射异基因H—2抗原可以诱导特异性神经移植耐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鼠胸腺内注射异基因抗原在同种异体异基因坐骨神经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自供体小鼠C57BL/6的脾细胞中提取MHC抗原注入受体鼠Balb/c小鼠胸腺内,于2后周移植供体鼠坐骨神经。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A组(胸腺内注射组)、B组(自体神经移植组)、C组(冷冻异体神经移植组)、D组(异体神经移植加用免疫抑制剂组)。于3周后进行电生理学、组织学、免疫学检测。结果:运动神经传导速度,A组(38.23m/s)与D组(36.39I彬S)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电镜、免疫学(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及迟发性超敏反应)检测结果均证实B组分别优于A组、D组、C组。结论:胸腺内注射异基因MHC抗原可诱导对异体坐骨神经移植的特异性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鼠胸腺内注射不同剂量异基因抗原(MHC),诱导大鼠同种异体坐骨神经产生的特异性免疫耐受反应.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20只为供体,选用清洁级雄性SD大鼠50只为受体,受体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A:新鲜自体神经移植组;B: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C、D、E组分别为低、中、高剂量异基因抗原注射异体神经移植组,剂量分别为1 5 mg、3 0 mg、6 0 mg.术后2周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病理学、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和血清sIL-2R检查.结果 胸腺内抗原注射组动物肢体的生理功能、免疫学、组织学及透射电镜指标恢复,其中,E组动物各项指标恢复最明显,与A组指标类似.结论 胸腺内注射异基因抗原可以诱导大鼠对异体坐骨神经移植的免疫耐受,在一定范围内,免疫耐受的程度与抗原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胸腺内注射异基因抗原在延长移植皮片存活期中的作用。方法 经破碎、超速离心、透析等步骤自C5 7BL/ 6小鼠脾细胞提取MHC(H 2 )抗原 ,注射到Balb/c受体小鼠胸腺内 ,1周后移植供体C5 7BL/ 6皮肤。共设实验组、第三供体组、对照组、无处理组 4组。结果 实验组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大于 70天 ,第三供体组为(13 4± 1 42 )天 ,对照组为 (12 6± 1 6 9)天 ,无处理对照组为 (5 6± 1 2 6 )天。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结论 经胸腺注射异基因MHC抗原能诱导特异性皮肤移植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胸腺内注射异基因抗原对同种异体肢体移植存活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将SD大鼠随机分成3组,A组;自体肢体移植组;B组:异体肢体移植组;C组:胸腺内注射组.术后观察肢体的存活时间,并在术后7d进行移植肢体皮肤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查及血清IFN-γ细胞因子的检测.结果 C组肢体存活时间长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检查发现,C组出现的炎症排斥反应以及组织的改变明显较B组轻,与A组相接近.IFN-γ的检测,C组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内注射异基因抗原可以对异体肢体移植产生特异性免疫耐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冷冻法与免疫抑制剂法对同种异体鼠坐骨神经再生效果的比较。方法:实验分为新鲜自体神经移植组,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供体神经冷冻后异体神经移植组.异体神经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组。于移植后3周各组分别进行电生理学、组织学、电镜、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及迟发性超敏反应(DTH)检查神经移植效果。结果:各组神经移植效果由优至差排序为:新鲜自体神经移植组,供体神经冷冻后异体神经移植组,应用免疫抑制剂组.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结论:周围神经的细胞成分可被低温保存,移植后可存活并具有功能,冷冻法优于应用免疫抑制剂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大鼠同种异体心脏异位移植,探讨胸腺内注射异基因脾细胞对移植心的影响.方法用供体脾细胞(SC)在心脏移植前21d预处理受体鼠,术后1周每日腹腔注射环孢素A(CsA)10mg/kg.检测移植心存活时间、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及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CML).结果胸腺注射脾细胞抗原联合短期应用CsA组的移植心平均存活时间较其他组显著延长(P<0.05),移植心耐受的受体鼠中MLR增殖活跃,产生免疫耐受的受体鼠的T细胞对供体鼠的靶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作用.结论胸腺内注射供体脾细胞抗原预处理受体同时联合短期应用CsA,可诱导产生移植心脏的免疫耐受,且诱导移植耐受的抗原量以2.5×107脾细胞为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 TCR)αβ单抗和抗CD80单抗联合供体骨髓细胞输注方法在同种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耐受诱导中的作用.方法:第0天,向C57BL/6小鼠(受体)尾静脉输注2×108个BALB/c小鼠(供体)来源的骨髓细胞,同时腹腔注射抗TCRαβ单抗500 μg;第2天,向C57BL/6小鼠腹腔注射抗CD80单抗500 μg.第6天进行皮肤移植.在不同的时间对C57BL/6小鼠进行迟发型超敏反应测定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 MLR)分析,并进行MLR的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 IL-2)逆转实验、过继转移实验和嵌合体检查,探讨耐受形成的机制.结果:接受了抗TCRαβ单抗和抗CD80单抗联合供体骨髓移植的C57BL/6小鼠,供体皮肤移植物平均存活70 d;在迟发型超敏反应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均表现出显著的低反应性.IL-2逆转实验结果表明克隆不应答可能参与了移植耐受的形成.体内、体外过继转移实验均显示耐受C57BL/6小鼠脾细胞中存在抑制细胞的活性.嵌合体检查结果表明在耐受C57BL/6小鼠的胸腺和脾中均形成了混合嵌合体,嵌合体水平随时间下降.结论:抗TCRαβ单抗和抗CD80单抗联合大剂量供体骨髓细胞输注可以在组织相容性抗原完全不相同的成年小鼠间成功诱导出皮肤移植物的长期耐受.  相似文献   

10.
钟晓祝  史伟 《广东医学》1997,18(6):409-411
为建立一种经胸腺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动物模型。方法:从供体C57BL/6小鼠脾细胞提取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抗原,注射到异基因受体小鼠BALB/C胸腺内,诱导成年小鼠对异基因供体皮肤移植物的特异性免疫耐受。结果:实验组移植皮片平均存活时间为83天,对照组MST为11天。第三供体组MST为12天。结论:胸腺注射异基因小鼠脾细胞MHC抗原,可能诱导特异性移植免疫耐受。皮肤移植模型是一种可靠易行的诱导耐受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雷帕霉素联合供者骨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在诱导小鼠同种异基因皮肤移植免疫耐受中的协同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C57BL/6小鼠和BALB/C小鼠分别为供者、受者,建立同种异基因皮肤移植模型.对照组术前术后未给予任何免疫干预措施;雷帕霉素组术后第0天至第6天给予雷帕霉素灌胃;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组将供者骨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于术前第7天经尾静脉输注给受者;联合组将供者骨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于术前第7d经尾静脉输注给受者,并在术后第0天至第6天给予雷帕霉素灌胃.结果 对照组、雷帕霉素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组、联合组的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分别为(6.9±1.9)、(12.3±3.0)、(17.0±3.4)、(20.8±3.6)d.方差分析提示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NK检验提示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 雷帕霉素能延长小鼠皮肤移植物的存活时间;联合供者骨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可延长免疫耐受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ortal venous inoculation of donor splenocytes combined with cyclosporin A (CsA) administration on cardiac allograft survival in mice. METHODS: Heterotopic cardiac transplantation between fully allogenic NIH/q and BALB/C strain mice was performed. A modified procedure of neonatal heart-in-ear transplantation, as originally described by Fulmer et al, was adopted. We prepared donor splenocytes from NIH/q or third-party C57BL/6 spleens for BALB/C recipients, which were injected preoperatively via the recipient portal vein or the systemic vein 1 week before the heart-in-ear transplantation. The recipients were subsequently treated with a short course of the immunosuppressive agent, CsA (4 mg/kg starting from 7 d before the operation till 5 d after it). RESULTS: Portal venous inoculation of donor splenocytes combined with CsA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cardiac graft survival (n=6, P<0.05) that reached 31.00+/-3.23 d, and 2 of the 6 allografts survived for more than 35 d. Donor splenocytes injected via the systemic vein or third-party C57BL/6 mice splenocytes injected via the portal vein did not prolong graft survival (P>0.05). CsA alone or portal venous inoculation of donor-specific splenocytes alone also prolonged graft survival (P<0.05), with mean graft survival time of 18.50+/-2.59 d and 16.11+/-1.97 d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portal venous inoculation of donor-specific splenocytes and CsA can prolong murine cardiac allograft survival, which is donor antigen-specific.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小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中观察近交系小鼠不同品系的供受体组合对于移植心脏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异位小鼠心脏移植模型,术后通过扪诊评估移植心功能,比较C3H/HeJ、Balb/c和C57BL/6J常见近交系小鼠六种不同供受体组合生存时间的差异,并进行组织病理评分.结果:C3H/HeJ、Balb/c和C57BL/6J六种不同供受体组合的受体心脏存活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中位生存时间均为7~8 d,而且组内生存时间差异小;移植心脏组织病理检查发现所有标本均表现为严重的排斥反应,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C3H/HeJ、Balb/c和C57BL/6J不同供受体组合均能符合移植免疫研究的要求,但是综合考虑手术难度、术后检测、喂养以及感染等因素,C57BL/6J和C3H/HeJ适合作为供体小鼠,而Ba1b/c更适合作为受体小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adr亚型基因疫苗pCMV-S2.S(PS),观察其诱导小鼠所产生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方法:将PS注射于C57BL/6小鼠胫骨前肌内,应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时间小鼠血清中抗HBs抗体以及采用^51Cr释放实验检测淋巴细胞杀伤功能。结果:注射基因疫苗1周后,血清中抗HBs抗体转阳,4周后抗体达到高峰,并以高水平维持至少8周;第12周时PS诱导小鼠产生了良好的HBV特异的细胞免疫应答(P<0.05)。结论;所构建的HBV adr亚型基因疫苗PS能够诱导小鼠产生较好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MSCs)输注对MRL/lpr狼疮鼠造血的影响,为BMMSCs输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血液系统损伤提供依据。方法:分离培养C57BL/6小鼠的BMMSCs并对MRL/lpr狼疮鼠进行静脉输注,同时以PBS为对照。分为对照(C57BL/6)组、狼疮鼠(MRL/lpr)组、BMMSCs输注组1(MRL/lpr鼠12周注射BMMSCs)、PBS 对照组1(MRL/lpr鼠12周注射PBS)、BMMSCs输注组2(MRL/lpr鼠12、16周两次注射BMMSCs)、PBS 对照组2(MRL/lpr鼠12、16周两次注射PBS)。在20周末取小鼠的外周血进行血细胞计数,后4组取骨髓及脾脏进行流式细胞术和甲基纤维素半固体集落形成试验(CFU)检测分析输注组和对照组骨髓及脾脏各系细胞比例。结果:与C57BL/6小鼠相比,狼疮鼠外周血红细胞计数[(9.3 ± 0.8)×1012个/L vs.(10.5 ± 0.8)×1012个/L,n=5,P < 0.001]、血红蛋白[(138.1 ± 11.6)g/L vs.(156.4 ± 11.0)g/L,n=5,P < 0.001]和血小板计数[(695.3 ± 136.2)×109个/L vs.(844.1 ± 180.8)×109个/L,n=5,P<0.05]降低,与PBS对照组相比,BMMSCs输注组MRL/lpr狼疮鼠血小板数量改善[(795.0 ± 75.7)×109个/L vs.(593.4 ± 123.4)×109个/L,n=5,P < 0.05],骨髓中干细胞(n=5,P < 0.001)和成熟T细胞比例减少(n=5,P < 0.05),髓系比例增加(n=5,P < 0.01),pre?B数量有所改善(n=5,P < 0.05),脾脏内干细胞比例上升(n=5,P < 0.05),成熟T细胞比例下降(n=5,P < 0.05)。结论:BMMSCs输注对狼疮鼠外周血、骨髓及脾脏不同系造血细胞有影响,其对狼疮鼠的血液系统损伤有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黄芪在同种移植排斥中对CD4+ CD25+ T细胞及Foxp3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黄芪(AST)在同种移植排斥中对CD4+CD25+T细胞动态变化及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C57BL/6和BALB/c小鼠分别为供体和受体,建立皮肤移植模型。对照组:术后注射生理盐水;AST组:术后给予黄芪注射液;AST+脾细胞(SP)组:术前输注供体鼠脾细胞,术后给予黄芪注射液,CsA+SP组:术前输注供体鼠脾细胞,术后给予环孢素A(CsA)。术后逐日观察移植皮肤存活情况及小鼠一般状况;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组织中CD4+CD25+T细胞动态变化;RT PCR检测Foxp3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ST组、AST+SP组、CsA+SP组移植皮片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5),移植后14?d,CD4+CD25+T细胞数量及Foxp3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多(P<0.05)。结论:黄芪体内用药可延长同种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上调CD4+CD25+T细胞及Foxp3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乙肝病毒adr型基因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构建乙肝病毒adr型基因疫苗pCMVS2-S,观察其免疫小鼠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方法:将构建的乙肝病毒基因疫苗注射于C57BL/6小鼠胫骨前肌肉,运用ELISA检测不同时间小鼠血清中抗HBs抗体。结果:注射基因疫苗1周后,血清中抗HBs抗体转阳,1个月后抗体达到高峰,并以高水平维持至少2个月。结论:基因疫苗pCMVS2-S诱导C57BL/6小鼠产生较好的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Bleomycin,BLM)的方法,比较观察两个品系小鼠肺纤维化程度,确定适用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方法BALB/c小鼠和C57BL/6小鼠分别分成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5mg/kg),对照组气管内注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所有小鼠于造模后第28日处死,观察肺系数、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光镜下各模型组肺组织呈不同程度纤维化,其中以C57BL/6小鼠最为明显;模型组的羟脯氨酸(HY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57BL/6小鼠模型组肺系数及HYP明显高于BALB/c小鼠模型组。结论通过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BALB/c及C57BL/6小鼠均能复制肺纤维化模型,以C57BL/6小鼠肺纤维化程度最高,获得的肺纤维化模型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57/BL6J小鼠重复多次尾静脉输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后的免疫反应和毒性。方法将SPF级别的32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细胞移植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细胞移植组小鼠尾静脉注射分离培养的第5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一次5×106/只,每周注射一次,连续注射4周;阴性对照组每次注射相同容积的PBS。注射后后观察小鼠的一般症状,末次注射后1周、4周进行血细胞计数、血生化、免疫反应指标、脏器质量测定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细胞移植组小鼠血细胞计数、血生化、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脏器组织病理学在光镜下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无形态学差别,以及免疫结果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重复多次尾静脉输注C57/BL6J小鼠是安全可行的,对受者无明显免疫反应和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