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天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6):240-242
目的 分析广东信宜地区育龄人群异常血红蛋白(Hb)病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49例进行Hb电泳筛查及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的婚育人群,统计筛查结果.结果 本地区共筛查出75例异常血红蛋白病患者,异常Hb病携带率为0.566%(75/13249).其中异常Hb基因型为 α 链的共12例,异常Hb基因型为β链的共有63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清尿酸(U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62例糖耐量异常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体内HbA1c和血清UA水平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糖耐量异常组患者FBG、2hPBG等血糖指标水平及HbA1c、血清U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耐量异常患者HbA1c与血清UA水平的相关性回归分析表明,HbA1c与血清U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糖耐量异常患者体内HbA1c和血清UA水平对糖耐量异常的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糖化血红蛋白在糖耐量受损筛查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健康体检人群中对糖耐量异常(IGT)的筛查价值。方法对参加健康体检的489名广州户籍汉族人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337)和HbAlc检测,以OGTr结果为诊断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分别获得HbAlc和空腹血糖(FPG)单独诊断IG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佳临界值、灵敏度约95%的临界值和特异度约95%时的临界值,并计算和比较在上述临界值单独以及HbAlc和FPG不同临界值间两两联合诊断IGT时的各诊断试验评价指标Youden指数(YI)、灵敏度(Sn)、特异度(sp)、阳性预测值(+PV)、阴性预测值(-PV)、阳性似然比(+LR)和阴性似然比(~LR)。结果HbAlc、FPG诊断IGT的AUC分别是0.605和0.679,最佳临界值分别是6.05%和5.465mmol/L,此时Y1分别是0.186和0.265、Sn分别是40.3%和56.9%、Sp分别是78.3%和69.6%、+PV分别是43.6%和43.9%、-PV分别是75.8%和79.5%、+LR分别是1.853和1.871,-LR分别是0.763和0.619;联合试验最佳组合的YI是0.282,Sn是61.8%,Sp是66.4%,+PV分别是43.4%,-PV是80.6,+LR是1.838,-LR是0.57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单独、以及联合空腹血糖均不适合在体检人群中筛查糖耐量受损。 相似文献
4.
6.
7.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患者的血红蛋白和C肽水平与肝功能异常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5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对几项重要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C肽(FCP)、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以及肝功能等进行检测(其中我院未开展HbAlc检测和FCP检测,由广州达安临检中心协助检查),全部患者按照HbAlc的检验值9%的标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即观察组为76例(HbAlc≤9%);对照组82例(HbAlc>9%)。主要分析血红蛋白和C肽水平与肝功能异常关系。结果通过对检验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h血糖测量值均高于观察组,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对照组的C肽水平要比观察组低。肝功能异常检出率为31.01%,对照组的肝酶类异常的升高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二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HbAlc和C肽能够反映出糖尿病治疗控制的情况,同时也是作为诊断糖尿病患者肝功能异常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对异常血常规标本检测的监控作用.方法 分别对脂血、冷凝集、黄疸及溶血四种血常规标本和正常人群正常血常规标本的MCHC进行检测,比较其结果差异的情况.结果 脂血、冷凝集、黄疸及溶血四种异常血常规标本的MCHC与正常健康人血常规组比较均明显升高.结论 通过监控血常规标本的MCHC结果,可发现异常血常规标本状态,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续惠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24):73-73
糖尿病为常见病、多发病,其引起的并发症严重危害身体健康,是仅次于心血管病、肿瘤的三大致死性疾病。糖化血红蛋白(HbAIc),近年已被认为是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的指标。本文通过对正常对照组、血糖异常组[(6.1mmol/L≤空腹血糖(FBG)〈7.0mmol/L]、糖尿病组FBG及HbA1c的测定,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血糖异常和糖尿病患者监测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妊娠期糖尿病组(n=35例)、糖耐量异常组(n=32例)进行空腹血糖(FBG)、HbAlc及口服50g葡萄糖筛查试验(GCT)检测,同时选择血糖正常孕妇(n=34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GDM组FBG、HbAlc和GCT较对照组和糖耐量异常组明显增高(P<0.05);GDM组的阳性检出率(94.3%,33/35)显著高于对照组(5.9%,2/34)和糖耐量异常组(9.4%,3/32)(P<0.05);HbAl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FPG及OGCT均高。结论 HbAlc水平测定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特点,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 分析孕早、中、晚期孕妇血红蛋白(Hb)、铁蛋白(SF)水平与甲状腺激素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接诊的150例妊娠期孕妇,根据孕周分为甲组(<12周48例)、乙组(12~28周55例)、丙组(>28周47例),均进行Hb、SF、甲状腺激素检测,比较3组Hb、SF、甲状腺激素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检测Hb、SF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性。结果 甲组Hb、SF均高于乙组,乙组Hb、SF均高于丙组(P<0.05)。甲组FT3、FT4均高于乙组,乙组FT3、FT4均高于丙组(P<0.05)。甲组T3、T4、TSH均低于乙组,乙组T3、T4、TSH均低于丙组(P<0.05)。甲组Hb与FT3、FT4的线性关系呈正相关(P<0.05);乙组Hb与甲状腺激素无相关性(P>0.05)。丙组Hb与FT3的线性关系呈正相关性(P<0.05)。甲组、乙组SF与甲状腺激素无相关性(P>0.05)。丙组SF与FT3、FT4的线性关系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妊娠期Hb、SF随着FT3、FT4的降低而降低,甲状腺功...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保定市社区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保定市社区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保定市3个社区,应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45岁以上居民中已经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控制情况.结果 社区内糖尿病HbA1c达标者87例,占18.6%.经过百分率的趋势性检验,糖尿病并发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与HbA1c水平呈正趋势,随着HbA1c升高,大血管病变患病率和微血管病变患病率均增加(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措施和对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是影响达标的主要因素.结论 社区糖尿病HbA1c控制达标率低,理解并接受胰岛素治疗可能是降低HbA1c的主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我们曾经用淀粉-琼脂混合凝胶电泳证明成人血红蛋白A1与A2发生交叉互作,当时未对胎儿血红蛋白F进行研究。现在,再用这种方法研究血红蛋白F与血红蛋白A2是否也有相互作用。方法由脐带血分离红细胞,再用淀粉-琼脂糖混合凝胶电泳制备纯的血红蛋白F,然后让血红蛋白F穿过成人红细胞溶血液,观察穿过溶血液后血红蛋白A2区带变形情况。结果血红蛋白F穿过成人红细胞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A2时,后者变形,与游离血红蛋白F相比,进入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F泳速稍慢。结论血红蛋白F与血红蛋白A2也能发生交叉互作。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及血凝异常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稳,长期高血糖刺激影响血脂代谢,并诱发血管内皮损伤及血管功能障碍,继发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机体局部血小板凝集及血凝平衡功能失调,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及高凝状态的发生。在身体不同脏器形成微血栓或血栓,导致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糖化血红蛋白是监测血糖控制的可靠指标,其浓度的变化可直接反应近6~8周血糖平均浓度[1]。为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程度与血脂、 相似文献
18.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eventsfollowingimmuniza.tion,AEFI)是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预防接种作为预防、控制免疫针对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所认可。随着免疫规划工作的开展,疫苗使用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发生的AEFI也随之增多,由此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开展AEFI监测,对于评价疫苗的安全性,改善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增强公众对预防接种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河北省2011年AEFI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2,(8):830
<正>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糖代谢介于正常与糖尿病(DM)的中间状态,所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要经历IGT阶段。及时诊断并早期干预能够有效减慢或推迟发展成为糖尿病的进程。人们传统的观念认为,检测一次空腹血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血糖、血脂及心电图异常的关系,借以揭示血糖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和408例受检者的体检结果 ,将受检者分成血糖正常组和糖代谢异常组,根据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将糖代谢异常组分为A、B、C三组,即HbA1c〈6.5%(A组)、6.5%≤HbA1c〈8.0%(B组)、HbA1c≥8.0%(C组),糖代谢异常组为分析组,血糖正常组为对照组。将各项检测指标分别在组内(分析组的A、B、C)和组间(分析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组内比较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总胆固醇(CHOL)以及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各项在A组与B组间、B组与C组间、A组与C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TG)在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在A组与B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C)在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B组与C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和对照组比较,HbA1c、FBG、PBG、HDL-C、CHOL、TG以及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各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升高可导致血脂异常,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糖升高可产生"代谢记忆效应",应该重视血糖监测以便尽早发现糖代谢异常而进行尽早干预,以减少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