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本地丙型肝炎高发村庄人群感染情况。方法选择HCV感染率较高的一个自然村作为调查点,2岁以上人群为主要调查对象,填表并采集血样3~5ml,分离血清置-80℃冰箱中备用,采用ELISA方法初筛抗-HCV,初筛阳性者用Abbott试剂复查,复查阳性者定为感染者;以莆田市中心血站2004~2006年义务献血者抗-HCV筛查阳性率作为对照。部分标本进行HCV基因型测定。结果该自然村2岁以上现居住人口1106人,抽样调查1050人,抽样率94.94%;抽样年龄2~86岁,平均(32.8±19.4)岁,中位年龄33岁。抗-HCV阳性者303例,阳性率28.86%;其中男性117例,阳性率25.27%,女性186例,阳性率31.69%,男女阳性率有显著统计学意差异(χ2=5.191,P<0.05)。抗-HCV阳性者平均年龄(47.6±14.5)岁,与阴性患者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18.01,P<0.001)。抗-HCV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有明显家庭聚集现象。<10岁者抗-HCV阳性率为0.91%,≥10岁者为2.85%,≥20岁者为9.78%,≥30岁者为33.91%,≥40岁者为53.69%,≥50岁者为55.24%,≥60岁者为58.46%,≥70岁者为66.67%,≥80岁者为45.45%。而莆田市2004~2006年义务献血者中抗一HCV阳性率仅0.22%。108例行HCV基因分型,其中1b型96例,2a型12例。结论福建省莆田市部分沿海自然村一般人群存在较高的HCV感染率,以基因1b型为主;抗一HCV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有明显家庭聚集现象;感染与职业献血、输血、输血制品、静脉滥用药物的关系并不明显,高感染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  相似文献   

2.
行特殊血管检查致胸廓出口综合征诊断的假阳性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健康人群中用于诊断胸廓出口综合征的特殊血管检查的阳性率的出现情况.方法 采用6种常用的特殊血管检查方法,对由健康人群中随机抽取的86名志愿者进行检查,并分性别和检查项目计算诊断为胸廓出口综合征的阳性率.结果 86名中51名出现检查阳性,阳性率为59.3%;其中32名出现一项阳性,阳性率为37.2%;11名出现二项阳性,阳性率为12.8%;6名出现三项阳性,阳性率为7.0%;2名出现四项阳性,阳性率为2.3%.结论 目前的特殊血管检查方法可能会导致错误诊断一些健康人群患有胸廓出口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包虫病组合抗原金标渗滤(DIGFA)快速法对两型包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的87例包虫病例,经DIGFA诊断的为实验组;经影像学诊断的为对照组;DIGFA并与同批病例中45例间接血凝试验(IHA)和42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病例作对比研究。结果囊型包虫病中影像学确诊率为94.02%,DIGFA确诊率为7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泡型包虫病中DIGFA确诊率为95.00%,影像学确诊率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IGFA总确诊率82.75%与IHA确诊率2.22%和ELISA确诊率16.67%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IGFA对泡型包虫病诊断更加有临床意义,影像学对囊型包虫病确诊率高,在血清学检查中DIGFA确诊率明显高于IHA和ELISA。DIGFA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且快速、操作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全球22个肺结核高疫情国家之一,估计我国现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50万人,每年新发肺结核患者100万人,占全球发病人数的14.3%,居全球第二位,每年死亡人数达13万例,是其他传染病患者病死率的2倍以上。肺结核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痰涂片/培养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大肠肿瘤序贯隐血筛检方案的实施,了解湖北地区大肠癌的患病率,并对该方案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选取5个筛查点的17418人作为目标人群,对其中40岁以上者进行序贯粪隐血试验,对阳性者进一步行肠镜检查;并对符合条件的高危人群进行粪隐血和肠镜检查。结果目标人群17418人,40岁以上者8884人,接受粪隐血试验检查者2908人。男女比例1:1.1,中位年龄52岁。序贯粪隐血试验阳性者316人,阳性率为10.9%。序贯粪隐血试验阳性者中124人接受肠镜检查。检出大肠癌5例,检出率1.6%。Dukes A期和B期4例,占检出大肠癌的4/5。结论湖北地区大肠癌的患病率呈较高水平,序贯粪隐血筛检方案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尤其是在大肠癌的早期防治中。提高受检人群的依从性是未来筛检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重庆市计划妊娠夫妇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情况及流行特征。方法2013年4至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按比例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0712对计划妊娠夫妇进行问卷调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采用SAS 8.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χ2检验和χ2趋势检验对不同人群HBsAg和抗-HBs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21424名参检人员中, HBsAg阳性1718例,阳性率为8.02%,其中丈夫的阳性率为9.48%,妻子的阳性率为6.55%,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39,P<0.01);抗-HBs 阳性8967名,阳性率为41.85%,其中丈夫的阳性率为42.39%,妻子的阳性率为41.32%,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4,P>0.05)。 HBsAg和抗-HBs阳性率均有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χ^2=2.98和9.83,P<0.01)。渝东南地区HBsAg阳性率最高,抗-HBs阳性率低。不同职业人群HBsAg阳性率差异大,私营业主(9.18%)最高,公职人员(6.79%)最低,抗-HBs阳性率中公职人员(49.69%)最高,农民(39.08%)最低。随着文化程度升高,HBsAg阳性率有下降趋势(χ^2=-3.33,P<0.01),抗-HBs阳性率有升高趋势(χ^2=9.73,P<0.01)。结论2013年重庆市计划妊娠人群HBV感染率仍居于较高水平,其中,渝东南地区、私营业主、高年龄计划妊娠人群是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和治疗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孕妇人群中的发生率及母婴传播状况,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000倒血清学检测HBsAg阴性的孕妇进行HBV-DNA检测,阳性者为隐匿性HBV感染。对隐匿性HBV感染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进行HBV血清学检测及HBV-DNA检测。统计孕妇人群隐匿性HBV感染的发生率,以及通过母婴传播引起新生儿隐匿性HBV感染的发生率。结果1000例HBsAg阴性孕妇中,检测出隐匿性HBV感染病例57例(5.7%),其分娩的新生儿检测出隐匿性HBV感染8例(14.0%)。阳性组新生儿母亲HBV-DNA含量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孕妇人群中存在一定数量的隐匿性HBV感染,并能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引起胎儿宫内感染;新生儿隐匿性HBV感染的发生率与母亲血清中HBV-DNA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荆州市血吸虫病患者糖尿病的患病率。方法于荆州市附近县市抽取5个乡镇,由镇血防站调取诊断明确的血吸虫患者名单,对其实验室生化检测资料进行统计,然后在5个乡镇选取5个村血吸虫患者进行现场检测,评估血糖水平。对未检测的患者进行电话访问,以核实患者的患病状情况、生活方式及治疗状况。结果共调查30周岁以上成年人139 289人,其中糖尿病患者8 553人,患病率6.14%;血吸虫患者1 689人,血吸虫病合并糖尿病患病57例,患病率为3.37%,与普通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26,P0.001)。血吸虫患者中,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Cr、.AST、ALT和GG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吸虫病患者的糖尿病患病率低于普通人群糖尿病患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武汉地区结直肠癌的患病率,探索并分析开展城市居民恶性肿瘤二级预防的措施和序贯粪隐血筛检试验(SFOBT)方案的应用。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选取19个筛查点的63961人作为目标人群,连续4年对筛查对象(40岁以上者)进行SFOBT,对阳性者行结肠镜精筛。结果目标人群中的筛查对象25837例(40.4%),接受SFOBT者7784例(30.1%),男女比例1.0:1.1.中位年龄56岁。SFOBT阳性者956例(12.3%),其中240例(25.1%)接受结肠镜检查,检出有病变者214例(89.2%),其中结直肠癌14例(6.5%),TNMⅠ、Ⅱ期11例,占检出结直肠癌的78.6%;结直肠腺瘤53例(24.8%);直肠炎75例(35.0%);溃疡性结肠炎5例(2.3%);痔和肛门疾病65例(30.4%);胃癌2例(0.8%)。结论武汉地区40岁以上人群结直肠癌的患病率为6.5%,SFOBT方案能比较有效地从目标人群中检出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0.
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临床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临床特征,为其早期初步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51例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早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按性别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资料中有52%男性有休息痛和晨僵,女性为53.84%和46.15%;活动后疼痛缓解男女分别为80%和96.15%。骶髂关节检查的阳性率为80%,指地距离大于10cm者,男女分别为64%和42%,Schober试验阳性者男女分别为20%和3.84%;胸廓活动度小于5cm者,男性8%,女性3.84%。血沉和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21.57%和47.06%。结论晨僵和休息后疼痛加重以及活动后缓解是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重要的临床症状。骶髂关节检查和指地距离具有较高的阳性率。血沉和C反应蛋白有辅助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浙江省女性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流行趋势.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浙江省11家哨点医院妇科门诊就诊患者开展HPV监测.采用导流杂交技术检测21种HPV亚型.不同年份HPV感染情况和不同年龄组HPV感染率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共纳入14 569例患者,其中HPV感染3 552例,感染率为24.38%.21种HPV亚型中,感染率居前3位的是HPV-16(5.77%,840/14 569),HPV-52(4.71%,686/14 569)和HPV-58(4.52%,659/14 569).单一高危型HPV感染率为15.40%(2 244/14 569),单一低危型HPV感染率为2.92%(426/14 569),多重HPV亚型感染率为6.05%(882/14 569),其中多重HPV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x2=23.65,P<0.01).15 ~ 24岁和>54岁的患者HPV感染率最高,分别为27.91%(211/756)和27.73%(439/1 583),与其他年龄组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664,P<0.01).结论 浙江省妇科门诊患者HPV感染率较高,且多重亚型混合感染形势严峻,15 ~ 24岁和>54岁为感染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目前河南省育龄人群感染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Ⅰ/Ⅱ型的现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11年7—9月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孕前咨询的3084例育龄男女进行上述病原(TORCH)感染的特异性IgM及IgG抗体检测。依据研究人群的性别及年龄进行分组,并对组间的TORCH特异性抗体阳性率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育龄人群TORCHIgM抗体总阳性率为5.5%(170/3084),其中RVIgM抗体阳性率最高(2.9%),其次为HSV(1.0%);在IgG抗体方面,HSVIgG抗体阳性率最高(90.4%),其次为CMVIgG(89.7%)、RVIgG(48.1%)和Tox IgG(0.7%)。从年龄来看,〉30~40岁组各病原体的IgM抗体阳性率普遍较低;而IgG抗体方面,Tox、CMV及HSV IgG抗体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但RVIgG抗体阳性率却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育龄女性人群的CMV和HSV Ig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矿=83.470和7.026,P〈0.01)。结论河南省育龄人群中存在一定比例的TORCH现症感染及较低的RV IgG阳性率,建议育龄人群孕前进行TORCH筛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浙江省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8--2010年浙江省无偿献血人群血液筛查中发现的206例HIV感染献血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获得这些感染者的人口学特征,利用SPSS16.0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0年浙江省采供血机构献血者中HIV感染率分别为0.09%0(49/552585)、0.11‰(64/601639)和0.15‰(93/600893),平均感染率为0.12‰(206/1004063)。全省有5个地区的献血者HIV感染率在0.10‰以上,其中温州地区最高,为0.21‰。男性献血者HIV感染率为0.19‰,明显高于女性献血者的感染率0.02‰(X^2=96.21,P〈0.01);〉25—35岁献血者HIV感染率0.19‰,为各年龄组最高(X^2=41.94,P〈0.01);初中及以下学历献血者的感染率为0.21‰,明显高于高中及本科学历以上组(0.11‰和0.02‰,X^2=78.62,P〈0.01)。2008年初次献血者HIV感染率为0.12‰,高于再次献血者的0.05‰(X^2=7.26,P〈0.01),其余两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16和1.35,P〉0.05)。3年间街头献血感染率均高于非街头献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矿值分别为18.5、22.0和16.8,P〈0.01)。结论浙江省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率呈逐年增长态势,应加强对低学历青壮年男性等重点人群加强献血前的健康征询、筛查,确保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漳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特异性引物以巢式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对271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基因型检测,同时对部分PCR产物进行测序并确定其基因型。结果 27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基因B型228例,占84.1%;C型38例,占14.0%;D型4例,占1.5%;B、C混合型1例,占0.4%。入选患者中未检出A、E、F基因型。B、C基因型在不同程度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分布无显著差异,与肝炎程度无显著相关性。B、C型肝炎患者的年龄,性别,ALT、AST、TBil、DBil、TP、ALB水平,HBVDNA载量及HBeAg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漳州地区HBV基因型以B型为主,C型次之,有少量的D型及B、C混合型。B、C基因型与乙型肝炎患者ALT水平、HBVDNA载量、HBeAg阳性率等临床指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浙江省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子分型及菌株的耐药性。方法连续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浙江省11家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分离的MRSA147株。采用琼脂稀释法对13种抗菌药物进行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SCCmec分型和spa分型进行菌株同源性分析,并比较不同分型菌株的耐药谱。利用辛普森指数计算三种分型方法的分辨率并进行比较。结果147株MRSA菌株共分为14种ST型,其中ST239(75株)、ST5(24株)和ST59(23株)为主要流行克隆;SCCmec分型以Ⅲ型为主(76株),其次是Ⅳ型(32株)、Ⅱ型(24株)和V型(9株),6株菌株无法分到已知型;spa基因分型被分为23种,其中以t030、t437、t002和t037菌株数最多,分别为57,17,15和12株。药敏结果显示,MRSA菌株除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敏感外,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很高,尤其是主要流行克隆ST239以及SCCmecⅢ型菌株耐药情况严重。三种分型方法的分辨率分别为0.6885,0.6577和0.8165,其中spa分型方法对菌株的区分能力更强。结论浙江省临床分离的MRSA菌株存在主要流行克隆ST239-SCCmecⅢ-t030-MRSA,耐药形势严峻,应加强院内耐药菌株的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口腔健康教育和窝沟封闭为主要内容的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对二年级小学生龋病的预防作用。方法:随机选取襄阳市樊城区5所小学二年级学生共546人,记录(第一次检查)所有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知晓分数、是否正确刷牙和第一磨牙的龋坏情况。随机选择2所学校(学生222人)为对照组,对照组学生不作任何干预。另3所学校(学生324人)为干预组,干预组所有学生首先接受口腔健康教育,然后对其中238名学生(窝沟组)进行第一磨牙窝沟封闭,剩余86人(教育组)未进行窝沟封闭。两年后,对选取的546名学生进行第二次检查。结果:第一次检查保健知识知晓分数、正确刷牙率和第一磨牙龋均,对照组、教育组和窝沟组两两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第二次检查中,干预组的保健知识知晓分数、正确刷牙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教育组和对照组的第一磨牙龋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窝沟组的第一磨牙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可显著减少龋病的发生,从而预防儿童龋病。  相似文献   

17.
The range of biomedical criteria selected to measure the health status of the residents of the urban migrant council-built hostels of Langa, Nyanga and Guguletu were investigated in a single survey. A single survey method screens health status and provides the opportunity to examine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findings on the different health criteria. Here a high infant mortality rate is examined against a low prevalence of diabetes, hypertension and syphilis and some of the effects of migrant labour on the health status of migrant hostel dwellers are identified. The low prevalence of disease among the Cape Town hostel residents suggests that migrant labour, by sifting out the able-bodied and employable, reproduces a 'healthy worker effect' among the migrant population with access to the city. The high infant mortality rate, in contrast, suggests that the disease burden of the migrants is being carried by the home-base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湖南省三级医院ICU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应用现状,并与2009美国危重病医学会和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制定的“成年危重病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与评估指南推荐方案(以下简称2009年CPG)”相对照,为改善湖南省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现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湖南省内抽取8家三级医院的8个综合lCU参加.用问卷填表收集病例信息.建立数据库。结果:1.参加调查的6个ICU(75%)对EN具体实施有明确的规定:2个ICU(25%)无相关具体流程。2.参加调查的77例ICU患者均存在营养风险并全部实施营养支持治疗,其中应用TEN支持的有42例(55.84%),应用EN联合PN支持的有26例(22.27%).PN支持的有9例(16.88%)。3.早期(入佳ICU48h内)开始TEN36例(46.75%),TPN21例(27.27%).EN联合PN15例(19.48%),早期未接受任何营养支持的5例(6.49%)。应用TEN支持的42例患者入住ICU时平均EN提供能量为目标热卡的51.51%。应用TPN支持的26例患者入住ICU时平均PN提供能量为目标热卡的121.33%。应用TEN支持的42例患者入住ICU时平均EN提供蛋白质为目标蛋白质的35.20%。4.8所医院均对应用EN的患者实施了胃残余量的监测,因为胃残余量被迫中止EN的患者有10例(14.71%).68例应用EN的患者37例(54.41%)将床头抬高30--45度;35例应用PN的患者8例(22.99%)使用谷氨酰胺。结论:我省三级医院ICU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已得到广泛认可和重视。但与2009年CPG仍存在较大的差距:EN存在喂养不足和累积能量摄入的缺乏;PN存在使用指证过松现象。医院应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案规范临床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免疫组化染色法在诊断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应用前景。方法:改良免疫组化染色法采用高温高压+XXIV型蛋白酶消化的抗原修复法,行一抗和二抗两步孵育法,其中二抗与酶标多聚体相连。病人肾组织标本同时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作对照。结果:(1)40例血清学HBsAg阳性患者的肾穿组织标本中,改良免疫组化染色法HBsAg阳性27例,阳性率为67.5%;HBcAg阳性7例(其中HbsAg同时阳性6例,HbsAg阴性1例),阳性率为17.5%;HbsAg、HBcAg同时阴性12例。免疫荧光染色法HBsAg阳性29例(72.5%);HBcAg阳性10例(25.0%,均同时呈HbsAg阳性);HbsAg、HBcAg同时阴性11例。(2)两种染色比较,HbsAg阳性率相近(改良组化67.5%VS荧光72.5%),其中同时阳性的有22例,同时阴性的5例,总一致率为67.5%(27/40),阳性一致率在改良免疫组化染色中为81.5%(22/27),在免疫荧光染色中为75.9%(22/29)。(3)10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患者中,改良免疫组化HbsAg染色阳性9例,免疫荧光染色阳性7例;血白蛋白〈30g/L而尿Pro定量未达到〉3.5g/24h的患者7例;6例病理呈膜性或/和膜增殖性肾炎(其中改良组化染色阳性5例,荧光染色阳性3例)。有2例行肝组织穿刺活检,病理显示肝脏病变。结论:改良免疫组化染色可提高HBV-GN的乙肝抗原检测率,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