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永恩 《当代医学》2010,16(13):85-85
目的探讨艾滋病人CD4细胞T淋巴细胞的数量与其感染人巨细胞病毒HCMV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一年来25例艾滋病合并肺炎患者与53例单纯肺炎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和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检测结果。结果艾滋病合并肺炎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为(43±53)个/ul,hcmv含量为(8.04±0.411);而单纯性肺炎患者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为(643±53)个/ul,hcmv含量为(3.28±2.05)。两者两两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炎患者CD4T淋巴细胞含量与hcmv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邹美银  朱晓红  陆雪峰  文小平  吴丛霞  庄勋  曹力 《重庆医学》2021,50(15):2544-2547,2553
目的 探讨自然杀伤(NK)细胞对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分期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首次就诊的HIV感染患者1188例(艾滋病期584例、无症状期604例)作为HIV感染组,另外选取2019年10-12月体检健康者5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受试者外周血HIV RNA,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NK细胞计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K细胞计数判断HIV感染分期的价值.结果 HIV感染组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NK细胞计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艾滋病期HIV感染患者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NK细胞计数及HIV 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无症状期患者(P<0.001);NK细胞计数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s=0.381、0.354,均P<0.001),与HIV RNA呈负相关(rs=-0.064,P=0.028);NK细胞计数判断HIV感染分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4[95%CI(0.664,0.724),P<0.001],截断值为147个/微升,灵敏度为74.7%,特异度为57.8%.多因素分析发现,N K细胞计数判断H IV感染后进入艾滋病期的Exp(B)值为1.003[95%CI(1.002,1.004),P<0.001].结论 HIV感染患者NK细胞计数降低,且随疾病进展进一步下降,可作为HIV感染分期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机会性感染病原体对新发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过程中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一科收治的初次确诊且未经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220例,经临床诊断,220例中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33例,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病毒30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31例,其余病例中艾滋病合并1种病原体45例,艾滋病合并2种病原体30例,艾滋病合并3种及以上病原体51例,治疗方案为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拉米夫定+依非韦伦(TDF+3TC+EFV),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6、12个月采集患者抗凝血样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比分析各组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结果 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AIDS/TB)、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病毒(AIDS/HCV)、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AIDS/TM)3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CD3+、CD8+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AIDS/TM组治疗6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再次明显升高,其余2组3项指标随后治疗过程中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a后3组患者的CD3+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IDS/HCV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要高于其它2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合并1种病原体(AIDS/1)组抗病毒治疗3个月后CD3+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治疗过程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合并2种病原体(AIDS/2)组治疗6个月后CD3+及治疗3个月后CD8+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合并3种及以上病原体(AIDS/≥3)组治疗6个月后,CD3+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才明显升高;AIDS/2和AIDS/≥3组在治疗3、6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3组患者的CD3+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IDS/1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要高于其它2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组患者1a的治疗过程中CD4+/CD8+比值都<1.结论 规范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艾滋病患者外周血CD3+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都能恢复到同等水平与机会性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和数量无关,而艾滋病患者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水平的高低和机会性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及数量会影响治疗过程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恢复速度和水平.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前3个月是评估治疗效果好坏的关键期,而CD4/CD8不是一个理想的治疗效果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机会性感染病原体对新发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过程中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一科收治的初次确诊且未经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220例,经临床诊断,220例中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33例,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病毒30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31例,其余病例中艾滋病合并1种病原体45例,艾滋病合并2种病原体30例,艾滋病合并3种及以上病原体51例,治疗方案为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拉米夫定+依非韦伦(TDF+3TC+EFV),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6、12个月采集患者抗凝血样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比分析各组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结果 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AIDS/TB)、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病毒(AIDS/HCV)、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AIDS/TM)3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CD3+、CD8+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AIDS/TM组治疗6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再次明显升高,其余2组3项指标随后治疗过程中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a后3组患者的CD3+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IDS/HCV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要高于其它2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合并1种病原体(AIDS/1)组抗病毒治疗3个月后CD3+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治疗过程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合并2种病原体(AIDS/2)组治疗6个月后CD3+及治疗3个月后CD8+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合并3种及以上病原体(AIDS/≥3)组治疗6个月后,CD3+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才明显升高;AIDS/2和AIDS/≥3组在治疗3、6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3组患者的CD3+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IDS/1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要高于其它2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组患者1a的治疗过程中CD4+/CD8+比值都<1.结论 规范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艾滋病患者外周血CD3+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都能恢复到同等水平与机会性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和数量无关,而艾滋病患者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水平的高低和机会性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及数量会影响治疗过程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恢复速度和水平.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前3个月是评估治疗效果好坏的关键期,而CD4/CD8不是一个理想的治疗效果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5.
樊安芝  张晓蓉 《重庆医学》2015,(21):3021-3022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致死性传染病.其发病机制为HIV侵犯和破坏CD4+T淋巴细胞,造成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最终导致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1].CD4+细胞计数小于200个/μL,发生多器官、多部位的机会性感染概率较高,比例为60.3%[2],病死率高.通过对本次筛选的226例AI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性地护理干预大大降低了AIDS患者的机会性感染率及病死率,改善生命系数,提高生活质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Zhang FJ  Yao J  Zhao HX  Feng X  Lu LH  Han N  Liu ZY  Lin H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124-126
T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分型能够提供人类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免疫状态的重要信息,作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主要靶细胞,CD4^ T细胞首先被感染,其数量随着进程不断减少。现认为,随着CD4^ T细胞计数的不断下降,患者临床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将不断加深。因此,  相似文献   

7.
187例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南京市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OIs) 特点以及感染发生频率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南京市第二医院感染科2004~2009年收治的187例住院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7例患者中109例 (58.29%) 发生机会性感染,共263例次?入院时基线CD4+ T细胞计数≥ 200个/μl者感染率为9.38% (6/64),计数 < 200个/μl者则为83.74% (103/1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95.75,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机会性感染有统计学关联的变量为入院时基线CD4+ T细胞计数 (OR = 0.977,P < 0.001)?随着CD4+ T细胞计数的进行性下降,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和机会性感染的比例逐步升高?结论:南京市艾滋病患者主要的机会性感染是肺部感染?口腔霉菌感染?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在日常治疗中,应定期监测CD4+ T细胞计数,给予预防感染的相关措施,加强治疗随访和数据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8.
性胸腺缺陷(狄格氏综合征)的婴儿有免疫缺陷和典型的CD4 和CD8 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以及CD5 B淋巴细胞计数亦降低。因为胸腺是CD4 细胞产生所必不可少的,所以研究人员在围产期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婴儿中寻找胸腺缺陷的证据。 作者对59名通过母亲感染HIV的婴儿、5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1例HIV/HBV双重感染的重症肝病/艾滋病病例与HIV/HCV双重感染病例、HIV携带者和正常对照的免疫学差异。方法随机抽取HIV携带者病例和阴性人群作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B淋巴细胞、NK细胞、CD4+T淋巴细胞及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同时分析淋巴细胞活化标志物CD45CD56、CD56CD69、CD4CD38、CD4HLA-DR、CD8CD38、CD8HLA-DR阳性细胞百分率及淋巴细胞坏死/凋亡细胞率。结果相对于HIV/HCV双重感染、HIV携带者及正常对照,该病例各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均偏低,而CD45CD56、CD4CD38、CD8CD38阳性细胞亚群均明显偏高;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淋巴细胞计数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相关性最高(r=0.778,P=0.023),CD8HLA-DR阳性亚群比率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相关性最高(r=-0.787,P=0.020);该病例外周血淋巴细胞死亡/凋亡指标与其它病例和正常对照相比并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B细胞、NK细胞、T淋巴细胞各亚群计数结合淋巴细胞活化标志物可以更全面地描述HIV感染者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的T淋巴细胞免疫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自1981年首先在美国首例被发现以来。在20多年间,已经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我国自1985年发现第1例艾滋病患者以来,HIV流行状况日益加重,近年来呈加速上升趋势,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危害。T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内功能最重要的一群细胞,主要由CD4^+和CD8^+两群细胞组成。人体感染了HIV后,主要病理过程就是T淋巴细胞免疫系统的损害,尤其是CD4细胞遭到损害,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病死串极高。正确运用临床实验室检测指标,对判断疾病进展程度以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对艾滋病T淋巴细胞免疫学方面研究也不断深入。现对近年来在这方面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和绝对计数检测 ,研究细胞免疫情况。方法 利用白细胞分类计算和流式细胞分析法对 15例HIV感染者和 2 6例AID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 + ,CD4+ ,CD8+ 的表达及绝对数进行检测。结果 AIDS患者组CD3 + 淋巴细胞数较正常值显著下降 (P <0 0 5 ) ;HIV感染组与艾滋病患者组的CD4+ T淋巴细胞数较正常组显著下降 (P <0 0 1) ;CD8+ T淋巴细胞数显著增高 (P <0 0 1) ;CD4+ /CD8+ 的比值显著倒置。结论 人类感染HIV后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显著变化 ,CD4+ 细胞绝对数和CD4+ /CD8+ 比值对于HIV感染的临床进展可以起到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简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本病主要经性接触、血液及母婴传播。HIV感染宿主免疫细胞后直接使CD4+T细胞破坏。从初始感染HIV到终末期,往往经历较为漫长的过程,当出现严重的机会性感染或机会性肿瘤阶段即进入AIDS发病期。机会性感染包括了细菌、真菌、病毒、原体等多种病原体,波及全身多个系统。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的水平可反应患者机体的细胞免疫状况,CD4+T细胞计数越低,表明机体免疫水平越低,发生机会性感染的可能性越大。当前最有效的预防机会性感染发生的方法仍是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  相似文献   

13.
现已清楚,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或2型(HIV-2)的感染能导致CD4阳性(CD4+)T辅助淋巴细胞的减少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发生。然而,艾滋病的两种主要表现卡波济氏肉瘤和卡氏肺囊虫肺炎也见于无HIV-1或HIV-2感染证据的CD4~+淋巴细胞计数正常的人。最近,几个小组报道了机会性感染或卡波济氏肉瘤与CD4+淋巴细胞减少并存的HIV阴性患者。这些初步报告以及大范围的非专业性新闻报道,促使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设立监测网以调查现称为特发性CD4+T淋巴细胞减少症的病例。作者的研究小组自1988年以来一直在研究类似的免疫缺陷病例,并报道了一组12例与严重CD4+淋巴细胞减少相关的各种不同的临床综合征而未检出HIV-1或HIV-2感染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1(HIV-1)型艾滋病(AIDS)患者体内CD4+T淋巴细胞水平与艾滋病病毒载量及机会性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Real-time PCR OBASAmpliPrep/COBAS TaqMan全自动病毒载量仪(Roche公司)和流式细胞仪(FACSCOUNT)绝对计数法对95例HIV-1型AIDS患者定量检测血浆中HIV-1 RNA和CD4+T淋巴细胞数。结果  低文化程度的35~50岁已婚男性农民是HIV-1型AIDS患者的多见人群,主要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机会感染最常见部位是呼吸系统感染90例次(51.5%);机会感染发病率最多的是细菌性肺炎48例次(27.4%);根据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层水平分为5组,细菌性肺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肺结核、口腔念珠菌感染、隐球菌脑膜炎、感染性腹泻及单纯疱疹各自在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机会感染各自在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D4+T细胞计数低于200个/μl时,机会感染发生例次率为97.7%;病毒量<103拷贝/ml的AIDS中,以CD4+T细胞数在200~399个/μl的个体较多(75%),病毒量≥105拷贝/ml的AIDS中,CD4+T细胞数在<200个/μl的个体45例(73.8%);CD4+T淋巴细胞值与病毒载量对数值呈负相关(r =-0.34,P <0.01)。结论  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高,随病毒载量上升CD4+T淋巴细胞数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CD4+T细胞计数是AIDS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对患者CD4+T细胞计数观察是预测机会性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正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puired In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的简称。致病原因是由于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大量侵犯人体CD4T淋巴细胞。导致该细胞功能受到损害和细胞大量破坏。AIDS潜伏期较长。从感染至AIDS临床症状的出现,时间约为3—20年,在这段时间内病毒携带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却可以将病毒传播给他人[1],因此,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均为传染源。随着艾滋病传播形势的日益严重.临床就诊的艾滋病病人越  相似文献   

16.
杨红  陈果  周良君  贾蜀光  姚卫 《中国热带医学》2013,13(3):335-336,342
目的检测HIV感染者或病人CD4+T淋巴细胞,了解免疫重建时机,分析检测的影响因素。方法对绵阳市2007~2010年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共228例用贝克曼流式细胞仪按《全国艾滋病防治规划》要求进行CD4+T淋巴细胞检测,并对经静脉吸毒传染者、男男同性接触传染和异型性接触传染三类人群CD4+T淋巴细胞进行分析。结果接受HAART的病人63.2%以上免疫重建较好;三类人群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存在差异。结论当CD4+T细胞计数较高(〉200个/μl或〉350个/μl)时接受抗病毒治疗免疫重建较好;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和变化幅度较大时,临床医生应结合病毒载量及临床症状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相关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对患者免疫功能的主要作用,为研究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因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县疾控中心所确诊的艾滋病患者102例,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里的横断面调查法,对采集的所有患者血标本和尿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查,检测标本中的支原体、细胞因子以及T淋巴细胞的数目。结果 102例艾滋病患者中,艾滋病3种相关支原体的检出率分别为生殖支原体(Mg)20.59%、梨支原体(Mpi)13.73%、发酵支原体(Mf)25.49%;CD4~+T细胞计数≥500(个/μl)的患者相关支原体的检出率远远高于CD4~+T细胞计数500(个/μl)的患者(P0.05);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艾滋病3种相关支原体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相关支原体感染患者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未患有艾滋病相关支原体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相关支原体的感染对于艾滋病患者本身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和AIDS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并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迅速蔓延的趋势。HIV侵入人体后可在感染细胞内复制并将其遗传物质整和于寄生细胞内,造成CD4^+T淋巴细胞数量进行性减少,继而损害细胞免疫功能并最终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有关HIV/AIDS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间关系的相关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鉴于此,本文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初步探讨了HIV/AIIKS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损伤特点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相互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干预对提高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所导致的一种传染病.病毒通过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尤其是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TH或T4),使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低下,失去对外界感染的抵抗力,易发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不同病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227例临床诊断为SARS的患者和50名健康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比较病程不同阶段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健康人外周血CD3 、CD4 、CD8 分别为(1736±493、860±275、695±253)个/ul;227例SARS患者外周血CD3 、CD4 、CD8 分别为(1162±649、621±399、443±290)个/ul,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SA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在病程1~2周达最低值,在发病的第2~3周开始明显回升.12例死亡患者外周血CD4 均低于200个/ul;SARS患者恢复期外周血CD3 、CD4 、CD8 分别为(1378±746、742 474、521±295)个/ul,多数恢复正常.结论:SARS患者急性期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均减少,但可逆转,恢复期可恢复正常,与病程进展相符,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