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边芳 《中外医疗》2011,30(15):187-187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肝脏增强分期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823名肝脏疾病患者影像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肝癌51例,胆管细胞癌43例,肝血管瘤297例,肝囊肿283例,脂肪肝126例,肝脓肿8例,肝转移瘤15例。结论 16排螺旋CT在肝脏增强分期扫描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肝脏增强分期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00例肝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肝脏血供特点选择造影剂注射速度、注射时间,进行分期扫描,对其影像学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观察。结果肝癌306例,胆管细胞癌112例,肝囊肿64例,脂肪肝18例。结论16排螺旋CT在肝脏增强分期扫描中使用能够准确分类疾病,为临床提供有效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闫咏梅 《吉林医学》2007,28(18):1975-1975
16排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是在平扫的基础上,经静脉快速注射造影剂的一种检查技术.可发现平扫时漏检的病灶,提高病灶的查出率,有利于病变的定性和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是显示和鉴别诊断血管与非血管性病变的有效途径[3].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早期肝癌的各期增强图像特点,提高早期肝癌的检出率。方法:选取32例早期肝癌患者,术前行16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进行各期图像重建,分析他们的影像学特点。结果:早期肝癌在肝动脉期时图像表现为高密度强化,可见肿瘤血管;在门脉期和平衡期时图像表现为低密度无强化。其癌变组织的直径均<3cm经病理证实28例(87.5%),诊断准确率高。结论:16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能够反映早期肝癌的血供特点,对诊断早期肝癌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在上腹部增强扫描技术.方法 对200例患者进行上腹部CT扫描,造影剂按照1.5mL/kg,经手背静脉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其压力为300磅,流速2.5mL/s,注药前扫描1次,注药后不同时相扫描2~3次.结果 188例能很好地显示出腹主动脉、肝动脉、脾动脉、肝门区血管分支、门静脉、下腔静脉;10例因门脉高压导致造影结果不理想;2例失败.结论 16排螺旋CT的上腹部增强扫描可获得满意的图像以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6.
16排螺旋CT在肝脏增强分期扫描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肝脏动态增强分期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68例(男1056例,女512例)肝脏疾病患者,根据肝脏血供的特点选择造影剂注射的时间、注射的速度进行分期扫描。结果:本组1568例行动态增强分期扫描,诊断肝癌194例,胆管细胞癌73例,均经病理证实。诊断肝血管瘤568例,其中307例符合Freeng标准,261例符合Ashida标准,诊断肝囊肿300例,脂肪肝199例,肝脓肿16例,肝转移瘤15例,均有典型CT表现。结论:CT增强扫描可为肝脏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并分析64排螺旋CT肝胆增强扫描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以及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肝胆类疾病患者,遵照随机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n=75)与观察组(n=75),给予对照组行普通螺旋CT检查,给予观察组行64排螺旋CT肝胆增强扫描技术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检出准确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由SPSS 19.0软件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中,给予肝胆类疾病患者行64排螺旋CT肝胆增强扫描技术扫描,能够有效诊断实际病情,从而为下一步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进的16排螺旋CT扫描技术在女性盆腔病变CT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65例B超发现盆腔病变的女性患者进行技术改进后的CT扫描检查。结果改进后扫描盆腔,使盆腔解剖结构得到良好对比,检出子宫肌瘤11例、卵巢囊肿8例、卵巢巧克力囊肿4例、卵巢癌10例、宫颈癌10例、子宫肌瘤伴阴道囊肿2例、卵巢畸胎瘤5例,15例进行放化疗后准确评估。结论改进后的女性盆腔16排螺旋CT扫描技术效果好、准备时间短,提高了诊断率,在临床CT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螺旋CT与高压注射器联合应用增强扫描,能保证扫描和注射对比剂同步进行,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对比剂达到靶器官的的时间,高压注射器能够准确控制对比剂的总量、流速,在CT增强造影中准确获得被增强脏器的多期扫描图像.护理人员对高压注射器的正确操作及对患者的耐心细致的观察、评估对患者增强扫描的成功,同样起着关键的作用.浙江省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于2012年5-12月对2 208例患者行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取得良好的诊断效果.现将护理体会等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影像表现,旨在提高肺栓塞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肺动脉栓塞23例的CT资料,全部行增强扫描.结果 23例肺动脉增强扫描显示肺动脉栓塞阳性率100%,表现为栓子不强化,分别累及左右肺动脉及叶、段、亚段分支,CT表现直接征象为肺动脉管腔内不同程度及不同形式的充盈缺损.间接征象为"马赛克征",肺梗死,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结论 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可作为诊断肺动脉栓塞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能够清晰显示栓子的分布部位及数量,为临床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早期肝癌的各期增强图像的特点,提高早期肝癌的检出率。方法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直径3cm以下的肝占位74例,应用16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进行各期图像重建。结果原发性肝细胞癌在动脉期表现为高密度强化,在静脉期表现为低密度无强化,在平衡期表现为低密度无强化。结论16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是诊断早期肝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林汉峰   《中国医学工程》2014,(7):130-130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颅内血管造影(CTA)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我科16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CTA)检查的52例患者临床资料,均予以容积重建WR)、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及多平面重建(MPR)处理,以分析脑血管病变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检查发现动脉硬化11例,动脉狭窄、闭塞6例,脑动脉硬化同时狭窄、闭塞35例,全组患者均无创伤和不适。CTA检查清晰显示患者颅内主支血管,且能清晰观察到病变血管位置及病变特点。结论CTA检查脑血管病变快速、方便、无创、安全,所得图像更清晰,定位和定性更准确,可为脑血管病变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前,脑血管疾病正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而且还有着年轻化的趋势,我院放射科开展的头部CTa检查项目,能够较好地诊断头部血管狭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烟雾病及静脉窦血栓等,为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102例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和三维重建及后处理用AW4进行VRT、CPR、MPR、MIP三维重建,评价冠脉动脉主干和主要分支显示达诊断要求,以确保检查准确性和成功率。结果在熟悉冠状动脉解剖及患者充分准备和配合以及合理地选择扫描参数选择,扫描时间窗把握及图像后处理的保证下,冠状动脉成像主干和分支显示达到诊断要求。结论 64排螺旋CT可以作为冠状动脉疾病的一种筛查,以及术后复查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在熟悉检查设备主要技术性能,合理应用各种参数,充分的准备是获得高质量图像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5.
韩静 《中原医刊》2005,32(5):17-17
目的探讨SCT肝脏增强扫描技术。方法采用螺旋扫描,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300mgl/ml,总量80—100ml,按1.5—2ml/kg,注速为2.5—3ml/min,由高压注射器注射,时间为30s左右,在不同时相对肝脏进行2—4次扫描。结果251例肝脏增强检查的患者中,244例获得了较为满意的动脉期、门脉期和实质期的图像,7例患者动脉期图像显示不理想,其中5例是因为门脉高压所引起,1例因注射中途造影剂外渗,1例因出现轻度过敏反应引起。结论SCT增强检查可获得良好的不同时期的图像。  相似文献   

16.
白利利 《实用医技杂志》2014,(11):1182-1184
<正>支气管动脉是肺的营养血管,支气管动脉灌注或栓塞是当今综合治疗咯血和肺癌的重要方法。在治疗前寻找和评价支气管动脉十分重要,目前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支气管动脉检查已在临床开始使用,但如何更好地显示支气管动脉的文献报道较少[1,2]。本研究通过对本院50例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CT增强(CT angiongraphy,CTA)成像的扫描技术做一探讨。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用多层螺旋CT和自动高压注射器对158例患者行肝脏增强扫描.对比剂总量为80ml~100ml(1.2ml/kg),注射流率为1.5ml~3ml/s.注药后约30S和70S进行2期扫描.结果154例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影像,显示良好,并能很好的显示腹主动脉,肝动脉,脾动脉,肝门区血管分支,门静脉和下腔静脉.4例因各种原因双期显影不佳.结论多层螺旋CT,配合自动高压注射器对肝脏及腹腔脏器进行增强扫描,对肝脏及腹腔脏器许多疾病的诊断均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16排螺旋CT扫描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在诊断甲状腺结节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甲状腺结节病变共10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良性病变50例,恶性病变50例。患者术前均行甲状腺16排螺旋CT检查,观察甲状腺内有无钙化及钙化形态。结果 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癌钙化率64.69%,CT诊断正确率62.13%,与良性病变的钙化率20.13%,CT诊断正确率74.79%(P<0.01);良性结节内微小钙化占钙化总数34.42%,甲状腺癌内微小钙化占钙化总数的74.37%,数据有极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6排螺旋CT扫描甲状腺结节内钙化灶对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诊断意义,并且结节内微钙化被认为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个特征性征象。  相似文献   

19.
蔡磊  杨金翘  杨艳 《吉林医学》2014,(24):5446-5447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新生儿颅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新生儿头颅CT扫描图像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低剂量扫描导致图像噪声的增加,图像质量的下降,但两种不同扫描剂量的诊断结果完全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生儿头颅CT检查中采用低剂量扫描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即可降低对患儿的辐射剂量,图像质量又不影响临床诊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的理想方案。方法:对近几年经螺旋CT增强扫描的病例进行总结性回顾。结果:发现非离子性造影剂优于离子性造影剂,团注优于滴注,肝脏增强扫描应在平衡期前完成,脏器增强的程度直接与给予的造影剂量有关。结论:CT增强扫描时造影剂的选择,造影增强的方式是增强扫描的两大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