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足母)外翻是前足的一种常见的畸形,近年来,外翻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足母)外翻临床主要特点是(足母)趾向外侧偏移和第1跖骨的内翻,第1跖骨头内侧的骨赞和(足母)囊炎,一些患者合并有第2趾的锤状趾畸形和第2跖骨头下的疼痛性胼胝。根据上述特点,作者采用了第1跖骨的斜行外移截骨,缩短了第1和第2跖骨头之间的距离,使前足变窄,紧缩内侧关节囊,纠正坶趾的外侧偏斜。共施行此手术于100足,优良率达94%,本文还讨论了坶外翻的病因、病理、手术方法和生物力学等问题。该手术方法的优良率高,且较简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第一跖骨籽骨系统在拇外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245足正常足和141足拇外翻足籽骨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以胫侧籽骨位置(tibialsesamoidposition,TSP)来表示]进行测量,并与拇外翻角(halluxvalgusangle,HVA)、跖间角(intermetatarsalangle,IMA)、跖趾关节半脱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足与拇外翻足籽骨的绝对位置无差异,TSP与HVA、IMA呈明显的相关关系.245足正常足TSP的正常值范围为TSP≤3.92足拇外翻足行手术治疗中,19足行改良McBride手术,24足行跖骨头颈部截骨术,29足行跖骨基底截骨术,20足行Keller手术.因为Keller手术并不能矫正TSP,故共随访72足拇外翻足,随访时间1~6年,平均4年.术后HVA为5°~10°,平均7°;IMA为5°~9°,平均7°;TSP均为3或4.根据孙俊英等提出的疗效评价标准,优60足(83%),良8足(11%),差4足(6%),优良率为94%.结论TSP应该作为常规术后疗效评价及手术方式选择的重要依据.对于TSP位置异常者,应首选骨性手术,以恢复正常的跖骨籽骨系统.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20岁。两年前右足第一跖骨处轻度隆起、不痛。后逐渐增大,现感疼痛、不能负重。检查:右足第一跖骨部位可触及4.5×4.0×5.0cm的骨性肿块,呈球形,局部压痛明显。X线片示整个右足第一跖骨向周围明显膨胀性生长,囊肿内透明呈多囊性骨质破坏;病检:第一跖骨动脉瘤样骨囊肿。  相似文献   

4.
了解应用Keller截骨治疗(母)外翻的疗效,对采用第一跖趾关节半关节切除成形术同时切除第一跖骨头内侧骨赘的11例的随防观察.结果:11例18足随访7个月~4年,平均19.2个月.所有病例术后均获得满意效果.Keller手术是治疗(母)外翻的有效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第一跖骨基底外侧楔形截骨联合改良McBride术治疗(足母)外翻.方法:先采用改良McBride术,包括收肌止点移位、第一跖骨头内侧(足母)囊炎骨赘切除、关节囊紧缩缝合矫正外翻,再行第一跖骨基底外侧楔形截骨矫正跖内翻治疗38例52足(足母)外翻,结果:优良率达98%,与改良McBride术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第一跖骨基底外侧楔形截骨联合改良McBride术治疗外翻,是一种疗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籽骨(Sesamoid bone)一名,据说由著名的解剖学家加仑所命名,因骨形如胡麻子(Sesamum indicum)而得名。成人足第一跖骨头下方几乎恒定地存在二个籽骨,每个籽骨被(?)短屈肌和关节囊包围,二个籽骨均与第一跖骨头相关节。中世纪时(1100~1500年),人们认为(?)趾内侧籽骨是一个神秘而不能被消灭的种子骨,它可以在世界末日使人复活。当然这是迷信之谈,然而它说明了籽骨很早即被人们所重视。系统研究籽骨,始于十七世纪,Diemerbroeck 首先做了较全面地观察,  相似文献   

7.
三截骨术治疗重度足拇外翻40例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三截骨术治疗重度足拇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重度足拇外翻40例(54足)采取切除第一跖骨头内侧滑囊及骨赘,松解拇内收肌腱斜头、外侧关节囊和跖籽骨间韧带,采用三截骨术治疗重度足拇外翻。结果:随访0.5~2.0年,平均1.5年,优:21例,良:15例,差:4例,优良率90.0%;其中2例因伴帕金森病术后复发,另2例术后过早开始下地负重行走,导致拇外翻畸形复发。结论:采用三截骨术(Austin+Akin+第1跖骨基底截骨手术)治疗严重足拇外翻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对籽骨复位和胼胝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治疗拇外翻后对籽骨复位与胼胝痛(VAS)的疗效。方法2006年9月~2010年6月手术治疗拇外翻(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51例82足。手术前后摄负重正侧位x线片,包括外翻角、第1、2跖骨间角(IMA)、胫侧籽骨位置的变化;并进行症状体征检查,记录胼胝及胼胝痛。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经过微创手术后,HAVA平均减小21.4°,跖骨间角平均减少4.75°,籽骨复位总有效率95.8%。胼胝及胼胝痛术后加重5足,其余均减轻。结论通过截骨远端跖骨块足够的跖移、跖屈可以减小足内侧纵弓顶角,弥补因短缩引起的内侧纵弓高度的丢失,减少术后胼胝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测量及分析第一跖骨头外移截骨(Lindgren术式)治疗外翻术前术后足底压力分布情况.方法 30例47足外翻患者术前测量足底各部位的压力,然后行第一跖骨头外移截骨,术后8周取出内固定螺钉,进行术后足底各部位压力测定,随访平均15月.结果 术后与术前跖骨头下压力相比,两组第二跖骨头下压力明显减低(P<0.05),且重度组第一跖骨头下压力明显升高(P<0.01).结论 第一跖骨头外移截骨术治疗外翻,在矫形的基础上不破坏外翻足的生物力学环境,截骨保留内收肌的方法,降低了以往其他术式因术后应力性转移产生足底胼胝疼痛的发生率,从而恢复了趾第一序列的正常解剖,使内在肌的肌力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10.
第一跖列负重变化对(足母)趾形态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正常足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工具,分析正常足负重后第一跖列的空间位置变化与[足母]趾外展外翻的关系。方法螺旋CT以层厚1.2mm,间隔1.2mm扫描正常成年男性右足,根据获得的CT图像,以Metlab,Surface、ANSYS软件为工具,在电脑工作站建立正常足三维有限元模型,予以一定量加载,分析第一跖列的形态学变化。结果结得到正常足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加载后可见第一跖列向内侧、跖侧移位并伴有内侧纵弓变长塌陷。近节[足母]趾相对于第一跖骨有外展趋势。结论有限元足部模型是分析足部生物力学的良好工具。负重后,第一跖列内收、跖屈,内侧纵弓塌陷,[足母]趾相对于第一跖骨有外展,反复负重的应力可能是导致[足母]趾外展外翻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足母)外翻是(足母)趾向外过度成角之疾患,重症者斜置于第二趾之上下,第一跖骨头的内侧常致骨质增生及继发滑囊炎,又常因鞋的压迫、摩擦形成滑囊炎,从而影响走路及工作。作者采用改良McBride手术方法简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骨内腱鞘囊肿临床上很少见,据文献报道髋、膝、踝部好发,发生于跖骨者罕见,现报告一例。 患者男性,58岁,汉族,因双(口止母)趾过度外倾,内侧突出肿痛十年余,加重一年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双(口止母)外翻”于1993年4月6日收入院,住院号:301906。 查体:一般情况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颈胸腹未见阳性体征。双(口止母)趾外倾35度,挤压第2趾,第1跖骨头内侧局限突出,皮肤红肿,有压痛,尤以右足压痛更明显。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量及分析第一跖骨头外移截骨(Lindgren术式)治疗坶外翻术前术后足底压力分布情况。方法30例47足坶外翻患者术前测量足底各部位的压力,然后行第一跖骨头外移截骨,术后8周取出内固定螺钉,进行术后足底各部位压力测定,随访平均15月。结果术后与术前跖骨头下压力相比,两组第二跖骨头下压力明显减低(P〈0.05),且重度组第一跖骨头下压力明显升高(P〈0.01)。结论第一跖骨头外移截骨术治疗坶外翻,在矫形的基础上不破坏蹲外翻足的生物力学环境,截骨保留坶内收肌的方法,降低了以往其他术式因术后应力性转移产生足底胼胝疼痛的发生率,从而恢复了蹲趾第一序列的正常解剖,使内在肌的肌力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踇外翻的X线表现,探讨X线检查诊断踇外翻的价值。方法:收集分析64例踇外翻的X线表现。结果:64例踇外翻患者119足,其中轻度踇外翻患者14例26足,中度踇外翻患者28例51足,重度踇外翻患者22例42足。99足内侧籽骨不同程度外移,41足第一跖骨头内侧形成骨赘,23足踇趾的跖趾关节轻度半脱位,19足踇趾的跖趾关节产生骨性关节炎。结论:X线检查在判断踇外翻程度及确定治疗方案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赵飞  李坚 《吉林医学》2012,33(18):3934-3935
目的:探讨足第一跖骨颈截骨结合中医手法治疗拇外翻的疗效。方法:在改良的Mitchell截骨术的基础上不用内固定,关闭伤口后弹力绷带捆扎踇趾维持术中矫正角度,早期下床负重。结果:本组26例38足,随访12~48个月,优26足,良10足,差2足,优良率为95%。与术前比较,拇外翻角平均矫正(16.3±2.2)°,第1、2跖骨间夹角平均矫正(4.1±1.8)°。无截骨处愈合不良、拇内翻、感染。结论:改良的Mitchell截骨术与中医手法相结合能提高治疗效果,避免内固定,减少住院费用。中医手法结合到手术中,采用动静结合的术后外固定方式,能早期下床负重,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高锋 《四川医学》2001,22(12):1136-1138
目的拇内翻畸形是少见医源性疾病,多为拇外翻畸形行拇囊炎切除术后所致,其原因为截除过多的第一跖骨头而使跖趾关节不稳,患者疼痛,足畸形.本文企图时第一跖骨头内侧植骨矫正拇内翻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30例医源性拇内翻患者,8例采用第一跖骨头内侧植骨术,随访8.6年(2~22年).拇内翻畸形的最初表现为拇趾疼痛、穿鞋不适.较典型的疼痛局限于拇内侧,由鞋帮压迫所致,步行后痛加重.术前拇指关节被动活动范围背屈72°(60°~80°),跖屈12°(10°~20°)内翻角1 8°.结果所有患者与内翻有关的疼痛术后全部消失,术后背屈63°(60°~70°),跖屈10°,跖趾关节外翻角为1 9°(1 6°~22°).没有复发或残留内翻畸形.结论第一跖骨头内侧植骨术效果满意,此技术成败与先前手术导致内翻角度的大小有关,内翻畸形完全可以纠正到中立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先天性(足母)内翻的发生、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采用Farmer术式治疗先天性(足母)内翻3例,足内侧坚硬索条2例为挛缩纤维条,1例为起自第5跖骨内侧基底,与副(足母)趾相关节的软骨性跖骨,给以切除;切除副(足母)趾;其中转移Y形皮瓣2例,转移Y形皮瓣加游离植皮1例;结果转移皮瓣及游离植皮片全部存活,第1跖趾关节恢复直线关系.结论 Farmer手术能有效治疗先天性(足母)内翻;先天性(足母)内翻源自足内侧多跖趾畸形的发育障碍.  相似文献   

18.
对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多趾移植及关节移植术后的病人,进行了详细的病史复习、体格检查、步态分析及双足负重位X线检查,并采用自身对照分层分析。极少数病人供足有轻度的蹬力减退,一般不引起病人注意。其中多趾移植及关节移植组术后供足问题相对较多,跖骨截骨的第二足趾移植组次之,跖趾关节离断组最少,但均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本组手术对双足步态无明显影响。术后供足内侧纵弓无影响,但有引起拇趾外翻的倾向,跖骨截骨组远期可出现足外侧纵弓下降现象。  相似文献   

19.
<正> 本病甚少见,Renander氏①于1924年首先报告。国内至今未见报道。兹将本院所见3例报告于下: 例1 王××,女,32岁,教师。山西省太原人。住院号39940。入院日期:1961年4月4日。出院日期:1961年4月17日。病史:以右拇趾根底面疼痛5月余之主诉入院。于发病前在潮湿而又崎岖不平之道路行走一天,次日即感右拇趾根底面疼痛并肿胀,逐日加重,不能着地,休息减轻。经中西药治疗无效。在某医院拍片谓拇趾籽骨碎裂,不发烧,食欲佳,二便正常。查体:全身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骨科检查:行走呈跛行,右足外侧着地,右足第一跖骨头跖面稍隆起,无红、热,有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改良McBride法联合第一跖骨基底外翻截骨治疗中重度踇外翻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8例中重度踇外翻患者采用改良McBride法联合第一跖骨基底外翻截骨术式治疗,在一个背内侧“S”形切口内用改良McBride法行跖趾关节炎性滑囊及骨赘切除,内侧关节囊紧缩缝合,踇收肌止点切断,纠正踇外翻畸形;第一跖骨基底关节面上0.5 cm处做外侧“V”形截骨,对合截骨面克氏针固定,纠正跖骨内翻。结果共治疗38例62足,经1~3年随访,踇外翻畸形矫正满意,优良率为96.2%。结论对中度踇外翻可同时矫正踇外翻及跖内翻畸形,纠正第一趾序列异常,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