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医急症是以中医药治疗病情急、病势重等急性病证的学科,中医急症用药以速效、高效、可靠、安全为基本点,必须着眼于"急"而区别于其他慢性病证的用药.为探讨应用速效、高效的急症中药制剂治疗中医急症的疗效,进一步提高中医学治疗急症的水平,现就如何评价急症中药制剂进行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2.
编完本期发表的一组中医治疗急症的稿件,十分欣喜。这里既有著名老中医的治疗急症的医案和经验介绍,又有全国中医内科急症讲习班师生参加的病例讨论,既有大城市大医院里中医治疗急症的疗效介绍,又有县中医院  相似文献   

3.
(一)如何开展中医内科急症的治疗研究开展内科急症的治疗研究,必须发挥中医药的优势,重点解决抢救剂型单调、治疗手段落后、临床疗效起伏不稳等问题,并提出有效措施,这样才有可能把中医内科急症的治疗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关于开展中医内科急症治疗研究的具体作法,重庆市中医研究所从近几年来选用柴芩汤治疗急性肾盂肾炎、蚤休汤治疗急性肺炎、五味消毒三黄汤治疗败血症、参麦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等的临床所见,不论选用定型方剂,还是对中药剂型和投药途径的改进,都能够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临床疗效。因此认为,对内科急症的某一临床病程阶段,抓住其主要矛盾,根据中医理  相似文献   

4.
何嘉琳为浙江杭州何氏妇科第4代传人,国家级名中医,从医40余载,具备精湛的医技和深厚的理论功底,精于辨证,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曾治疗许多疑难疾病获得满意疗效,对于治疗妇科危重急症亦颇有心得。医海拾贝,现献案例4则,4例均属妊娠危重急症,西医治疗不效而转求中医,经中医药治疗后转危为安,改变了一些人认为中医不能治疗急症的看法,西医医生见此疗效均称吾中医为之保驾护航。现介绍如下,以冀对同僚学者临床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5.
经方被历代医家所推崇,是治疗急症、重症及疑难杂症的有效方法。然而,目前国内中医医院能用中医治疗急症、重症的很少,多为中西医结合,不能突出中医治疗急症、重症的特色。虽原因多种,但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方的药物用量问题。有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学习中医药及临证40余年体会,提出要发挥中医药治疗急症、重症及疑难杂症的特色,探求经方体系药量的原貌,建立经方药物用量的国际标准。结论:适宜的剂量是中医经方临床疗效尤其治疗一些危急重症获得可靠疗效的保证。现今中国中医药药典对于中医饮片临床使用剂量的限定严重限制了中医经方的合理有效使用,应当予以研究进行切合临床实际的调整,才能有助于促进中医经方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外感高热属小儿常见中医急症,王老用药浴、推拿配合内服疗效理想。同时引发了作者对治疗该病其它外治法、中医外治对小儿治疗价值及中医外治相关问题等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中医急症的发展应当“扬长避短”,注重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中应中西医优势互补,改变剂型和给药途径,辨证运用西药以提高疗效,将循证医学与中医急症相结合,促进中医急症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从针灸治疗中医急症的特点、针灸治疗中医急症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代表性病证-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经验等方面,总结分析了名老中医殷克敬教授针灸治疗中医急症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以期传承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促进针灸在中医急症治疗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医急症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西医学急症治疗发展史的回顾和对比,了解到中医急症治疗在中医学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中医急症治疗在中医历史上的成就对中医学术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从历史的回顾中可以看到中医急症是中医学不可分割的部分,中医急症治疗的停滞导致了整个中医学的萎缩和倒退。从而提出发展中医急症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其一是人才问题。其二是中医急症发展的方向。其二是中医急人员所具备的业务素质。其三是中医急症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黄星垣研究员对中医内科急症情有独钟 ,而且很有成就 ,影响深远 ,是著名的中医急症专家。现将其对内科急症的贡献简介如下。1 著书立说在 60年代初期 ,黄老开始涉及中医内科急症的治疗。在丰富多彩的临床研究中 ,他积累了很多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1 978年再度受命 ,深入开展中医内科的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工作 ,主攻温热病急症。主编了《中医内科急症——全国中医内科急症学习班教材》、《中医内科急症证治》、《中医急症大成》、《温病求新》、《中医内科急重症手册》等系列专著。这是他将古人的急症经验继承与发扬的体现 ,是中西急症融合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热症急症的研究已成为中医科研与临床的热点,中医治疗热症急症已具有明显的潜在优势。中医在保留传统的膏、丹、丸、散、煎剂等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先进工艺,已改制成功多种既能反映中医辨证施治特点,又保留中医的理法特色,且疗效较好的新制剂,扩大了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医急症护理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急症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人们对此问题在认识上还不一致,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弄清这一问题,对加快发展中医急症护理科学,提高各种急症治疗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护理在急症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1、中医急症护理是中医急症治疗的一部分。中医急症护理已有悠久的历史,其理论与实践经验同中医其它学科一样,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与疾病的斗争中创造的。现已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系统化、理论化。中医急症护理与中医急症的治疗是在同一理论体系指导下并列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对急症的诊断与治疗,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当前应如何加强中医急症工作,“以急症工作为突破口,带动临床疗效的提高”,从而提高中医学术水平,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 在中医史上不少名医对急症诊治都有很好的建树。然而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和迅速发展,与现代临床医学相比较,当前中医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探索中医急症的论文与著作大量涌现,出现了许多新颖的理论,总结了不少中医治疗急症的经验,使中医急症研究领域展现了光明的前景。近得全国著名中医专家张学文教授、主任医师新作《张学文医学求索集》,细观后慨然叹其才秀也!该书探索中医治疗急症之理,颇多见解新颖的观点;对近世不少怀疑中医治疗急症的偏见,细细予以剖析;对张仲景、孙思追、刘守真等治疗急症的经验,—一进行进行发掘整理;对中风、昏迷、出血、高热等急症的机理和治疗,数十年如一日不断进行探索;对中医急症研究的方针、方法等也大胆陈述己见。不少观点和经…  相似文献   

15.
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内科急重症之一,临床以吐血与黑便为特征,属于中医血证急症之范畴,在当前开展中医治疗急症工作中,我们自制胃血宁合剂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5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为了比较本剂的止  相似文献   

16.
中医治疗急症、疑难症,有其独特的疗效。笔者有幸跟随老中医专家学习,对针药结合救治急症体验尤深,现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7.
赖善中  王燕  陈丹  吴立威 《光明中医》2009,24(2):343-344
目的:应用中药肠道给药治疗中医急症,提高疗效.方法: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肠道.结果:对急症治疗的作用特点,应用概况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论:中药肠道给药治疗急症有明显效果,适应症广,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医在妇科急症治疗方面积累了不少临床经验,迄今仍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指导意义。在学习有关文献基础上,结合跟师临床经验,指出中医药治疗中医妇科急症源远流长,其简便廉验特色鲜明,临床关键在于准确辨证,分清标本先后、邪正主次,以及治急三要诀(准、稳、狠)。作为中医学子,应打好中医基本功,总结、整理中医妇科急症治疗经验,传承中医妇科急症精髓。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急症咯血的疗效。方法:将94例急症咯血分为2组,治疗组49例服自拟清肺止血方;对照组45例仅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3.7%,对照组治愈率为57.8%,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医治疗咯血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肠道给药治疗中医急症的剂型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国振 《中药材》1991,14(6):45-47
中药肠道给药治疗急症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具有许多优点。中药的急症剂型改革应当继承和发扬该给药途径。在开展肠道给药治疗中医急症时,应该重点开展肠道给药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实验研究、剂型及粘膜吸收促进剂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