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新红 《医学综述》2007,13(14):1112-1114
多谱勒组织成像(DTI)技术是一项应用多谱勒原理分析心肌组织运动的新技术,可对冠心病患者的心肌运动进行客观、定量的分析,从而对患者的心功能、室壁运动、心肌存活性、预后等方面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1 历史回顾1.1超声和多谱勒成像 尽管Pierre Curie发现晶体压电效应已一个世纪,Christian JohannDoppler描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效应已150年之久,超声诊断世界仍不断地在医学领域完善与重塑自己。近年来再没有比心脏超声的发展更令人兴奋的了。1950年,Keidel首先记录了由心脏组织反射回的超声波。Hertz与Edler提出了“超声心动图”这一名词以描述他们对于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和经颅多谱勒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价值。方法:8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分别进行彩色多谱勒超声及经颅多谱勒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彩色多谱勒超声示2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有颈动脉或(和)椎动脉狭窄或闭塞;55例有颈动脉或(和)椎动脉斑块,但不伴管腔狭窄。70例经颅多谱勒异常,表现频谱形态、流速、声音的异常。结论:彩色多谱勒超声及经颅多谱勒联合应用可以互为补充,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作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4.
吴敏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2):1356-1357
目的 :对比彩色多谱勒扫描 (CDI)和多谱勒能量扫描 (PDI)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材料和方法 :对 96例颈动脉分别用 CDI、PDI检查 ,并对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在发现靶血管的能力上 ,PDI优于 CDI;对病变区域血流的扫描 PDI明显优于 CDI,在病变血管的病理改变检查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 :PDI是一个很好的辅助检查方法 ,在某些情况下 ,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但 PDI不能代替 CDI,联合使用两种诊断方法所能达到的诊断准确性是任何一种方法单独使用所不能达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彩色多谱勒成像(CDI)技术对正常人眼部血流动力学研究.方法:用美国400AU全身多谱勒血流图诊断仪,测量53例(106眼)正常人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血流参数,经统计学处理取得其正常值范围,并对相关影响因数进行分析.结果:CRA、PCA、OA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分别为:11.50±4.69,4.30±1.34,0.63±0.12;19.92±8.82,7.97±3.96,0.59±0.06;34.12±8.19;11.68±3.34,0.66±0.05.各血流参数与性别、眼别及正常范围眼压无显著差异(P>0.05),OA及PCA的PSV与年龄负相关,CRA的RI与年龄正相关.结论:应用CDI可了解眼血流力学情况,为临床一些眼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价值,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超声图像特征、诊断要点以及鉴别诊断,更好的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确诊有赖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现对我院2006年5月~2007年2月间3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并结合文献资料,探讨多谱勒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应用的价值.结果 3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其中左下肢血栓27例,右下肢血栓13例,双下肢血栓2例.结论 虽然彩色多谱勒不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唯一检查方法,但是彩色多谱勒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尤创、准确、高度敏感、简便易行,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已是临床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 (彩超 )在下肢静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文通过彩色多谱勒超声对 4 6例下肢静脉病变的诊断 ,描述了正常下肢静脉血管 ,深静脉血栓 ,静脉瓣功能不全 ,静脉炎的声像图表现 ,对下肢静脉疾病的超声检查技术和体会进行了讨论。结果 :4 6例中完全性血栓 2 7例 ,部分性血栓 14例。其中 2 7例下肢股深静脉血栓 ,12例大隐静脉血栓 ,2例月国静脉血栓 ,5例静脉瓣功能不全静脉炎。结论 :彩超对下肢静脉疾病检查安全、迅速 ,可了解血管、血流状态和血管周围情况 ,解释原因不明的下肢肿胀 ,早期发现深静脉血栓 ,利于疾病的随访 ,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治疗效果的判定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 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是临床尤其是中老年人比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病因较多,但动脉病变是本病最常见的原因。本文应用彩色多谱勒对临床诊断明确的两种类型(椎基底动脉系统和颈内动脉系统)TIA进行颅内动脉检测,进一步探讨临床分型与多谱勒频谱表现的关系以及两种类型TIA颅内动脉彩色多谱勒特征,为临床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115例TIA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男74例,女41例;年龄21~74(平均58)岁;依  相似文献   

9.
岳莉  郭乃秋  张丽  苏畅 《辽宁医学院学报》2008,29(3):230-231,290
目的 通过高频探头检测腮腺,分析腮腺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特点及彩色血流与多普勒频谱的不同动力学特点,评价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对腮腺肿块良恶性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8 例腮腺肿块患者进行彩色多谱勒超声显像检查,对比分析其不同的二维声像图,并进一步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对比其血流显示情况,分析收缩期峰值速度(PSV) 及阻力指数(RI).结果 显示恶性肿块的血流信号检出率高.良恶性血流信号检出率分别为28.6%、82.8%.腮腺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82.7%(24/29),腮腺良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83.6%(41/49).结论 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对腮腺内肿块的良恶性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经阴道彩色多谱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的声像图特征与临床症状及其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对临床具有阴道分泌物增多、白带带血、阴道不规则流血或伴下腹痛症状者的可疑子宫内膜癌的患者198例,均行阴道超声检查,同时采用宫腔镜,对子宫内膜可疑部住取材做病理活检,并将二者的检查结果相对照。结果 临床疑诊的子宫内膜癌198例,经阴道超声检查.怀疑子宫内膜癌20例,病理符合率70%.明确子宫内膜癌诊断28例,病理符合率96%,其诊断敏感性占84.2%,特异性占94.5%。结论 阴道多谱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高,且无痛苦,费用低,并可作出明确的术前分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K469E基因多态性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术后再狭窄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患者198例,分为再狭窄组(n=78)和未狭窄组(n=120),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确定ICAM-1K469E基因位点的基因型,并且比较两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再狭窄组中KK、EK、EE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6.41%、28.20%、15.38%,未狭窄组KK、EK、EE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0.00%、31.67%、28.33%,两组3种基因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P<0.05)。再狭窄组中K、E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0.51%、29.49%,未狭窄组中K、E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5.83%、35.83%,再狭窄组等位基因K和E频率明显高于未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1,P<0.01)。结论:ICAM-1K469E基因位点多态性与PTCA术后发生再狭窄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11例冠心病患者作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并与用PTCA治疗的13例作了比较。结果:11例支架术均获成功,病变动脉的狭窄程度由本前的93.8%±5.1%降至术后的5.6%±4.2%,而13例PTCA患者有2例因相关动脉闭塞作补救性支架植入,冠脉狭窄术前为94.1%±7.8%,术后为40.9%±8.9%,与支架术相比P<0.01。作者认为:冠脉支架术安全有效,并可作为PTCA术并发症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普适性量表—健康状况问卷评价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接受PTCA治疗的成功病例 6 2例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选用健康状况问卷和自行设计的针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情况的随访表。术前资料于手术前一晚采集 ,术后 3月及 6月以信访、门诊复查的方式发放问卷 ,将手术前后的计分进行比较 ,同时对比手术前后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左室射血分数 (LVEF)。结果 术后发生心绞痛的病例数减少 (P <0 .0 0 1) ,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较术前增加 (P <0 .0 1)。健康状况问卷除总体健康感觉外 ,手术前后均有显著差异 ,术后 3月及术后 6月计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 (P <0 .0 0 0 1,精力及活力为P <0 .0 0 5 ) ,但术后 3月与术后 6月之间无显著差别。心绞痛迅速而可靠地缓解是术后早期生活质量提高的主要原因。半数以上患者术后体力恢复较慢 ,大部分在随访期内恢复正常工作。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可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从当前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标准来看是冠心病治疗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中缺血和再灌注时QT离散度的变化。评价成功的PTCA术对改善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方法22例冠心病患者行成功的PTCA术治疗,其中男17例,女5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59.8±9.0)岁,记录PTCA术中及当日同步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分别于术前、首次球囊扩张期间、首次球囊扩张后即刻、术后2h及12h测定QT间期和RR间期,QTd=QTmax-QTmin。结果QTd在首次球囊扩张期间与扩张前比较明显增大(P<0.05),在术后2h及12h均较术前减小(P<0.05),且术后12h与术后2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球囊扩张后即刻与扩张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A球囊扩张期间,由于产生一过性短暂的心肌缺血使QTd增加,而成功的PTCA术可降低冠心病患者的QT离散度,从而可能预防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运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uantitative tissue velocity imaging,QTVI)分析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壁及二尖瓣环的运动速度指标,评价其在冠心病诊断及治疗方面的应用.方法 用二维超声及QTVI技术检测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患者72例,CAG术前、术后测量左室前壁、下壁、侧壁、室间隔基底部及中间部8个位点的VS、VE、VA、舒张早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E峰与舒张晚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A峰的比值(E/A)及收缩期峰值速度(MV)、射血分数(EF)值,根据CAG结果将患者分为无狭窄组及冠心病组.结果 病变组较无狭窄组各指标均较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变组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支架(PTCA stent)治疗前后EF值及MV值均有所提高,且MV与EF有相关性(r=0.84,P<0.01).结论 QTVI技术是一种较客观、定量、实时评价心肌缺血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组织多普勒检测心肌工作指数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利用组织多普勒(TDI)检测心肌工作指数(MPI)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心脏整体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拟诊冠心病患者122例,行常规各项心脏超声指标及MPI检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按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分为4组,即正常组(0分,n=15)、轻度狭窄组(1~40分,n=56)、中度狭窄组(41~80分,n=56)和重度狭窄组(≥81分,n=9)。观察Gensini积分与MPI有无相关性。结果:重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MPI指数较其它组高,重度狭窄组高于其他各组,Gensini积分与左、右心室MPI存在正相关关系(r=0.72,P<0.01;r=0.68,P<0.01)。结论:MPI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MPI升高越明显,提示冠心病患者随着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心脏整体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7.
闫新慧 《中原医刊》2007,34(18):4-5
目的应用^99mTc-甲氧异晴(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判断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的疗效。方法54例冠心病患者在PTCA/支架术前、术后分别行运动+静息或静息+硝酸甘油介入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结果PTCA/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缺血心肌节段及不可逆灌注缺损节段减少,即术前分别为2.64±0.43及3.64±0.47,术后分别为1.54±0.29及2.34±0.40。结论成功的PTCA/支架置入术治疗能明显改善冠心病心肌缺血。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PTCA术的疗效评价准确可靠,为一种有价值的无创性方法。  相似文献   

18.
孟雷  许崇永 《中国现代医生》2012,(32):84-85,F0003
目的分析与比较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8月~2009年12月在我院接受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以及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冠心病诊断的80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将其冠状动脉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多层螺旋CT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情况进行初步探讨,同时对其显示出的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的各分支进行比较。结果在这8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中有1200节段的冠状动脉(直径均≥1.5 mm)在其图像当中显示出来,多层螺旋CT可以提供出1159节段可供分析的优良图。可评估率为96.6%,不可评估的节段为3.4%,因多因心率(律)发生异常所导致的1.9%;有220处的斑块被显示出来,其中钙化斑块情况居多,发生的部位最多的为前降支。结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安全可靠、风险较小、简单易行,是一种无创性检查,对诊断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是筛选冠心病高危人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陈思争  于山 《中外医疗》2015,(3):181-182
目的:对无症状型冠心病患者采用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价值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接收治疗的54例无症状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心电图与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 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阳性率为75.9%,心电图诊断阳性率为5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对无症状型冠心病患者采取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具备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具有简便、无创、经济以及安全可靠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CASI)后早期抗凝的作用。方法:将64例PTCA和支架植入术后患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LMWH)组与普通肝素组(SH)组,观察两组7天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LMWH组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及急性心血管事件,SH组4例牙龈出血,2例于12小时内出现血尿。2例导管穿刺部位出现血肿、渗血。两组比较出血并发症有显性差异(P<0.0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显差异(P>0.05)。结论:LMWH与SH一样具有较强抗凝作用,能预防PTCA术后急性血栓形成,且出血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