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我科共收治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26例,因延误诊断造成病情恶化而死亡7例,误诊率为26.92%,其中误为菌痢5例,菌痢合并肠穿孔1例,肠套迭1例。全部误诊病例发生在夏秋两季。此时正值菌痢流行季节,对于腹泻型、便血型、肠梗阻型的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如果不加以认真的鉴别诊断,仅以季节、症状、体征和大便检查作依据,极易造成误诊。本文7例就是深刻的教训,应引以为戒。现介绍三例并讨论如下。例1:女,1岁6个月。因腹泻脓血便2天入院。入院时腹泻为浅红色粘冻状稀便。查体:体温38.4℃,  相似文献   

2.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是一种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病因复杂的疾病。临床上以腹痛、便血、呕吐、发热,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要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本岛发病不少,发病时间多集中在4~6月份,患者绝大多数为2~15岁的少年儿童,似有一定的易感性。中毒休克型的患者病死率颇高,目前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有了提高。  相似文献   

3.
1946年德国某市曾发现坏死性肠炎流行,当时命名为肠坏疽(Darmbrand)。任何阶层与任何年龄均可罹患,但男性占大多数;往往无任何诱因而突然发生上腹痛、多位于左上腹,持续数小时后可缓解,但不久又再发。有些病例伴腹泻,初为糊状粪质,常发展为血水样乃至便血、有腥臭气。病死率很高,达40~50%,死亡原因主要为急性中毒性休克,穿孔性腹膜炎,麻痹性肠梗阻、毛细血管中毒症(可表现为中枢神精系统出血)等。本病自1953年已确认为一种独立的疾病,至于病因方面仍有争论,近年似较明确。我院自1961年以来对此病逐渐注意。有人曾综合国内文献有686例,事实上还有不少遗漏,本病在广东省较为多见,此外在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浙  相似文献   

4.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主要病变在小肠,病理上以急性出血性坏死性炎症为特征,临床上以腹痛、便血、腹胀、呕吐和发热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消化道疾患。一、流行病学资料在我国60年代初(三年困难时期),各地都有大量的发病报道。以后随着生活好转,发病率锐减,现在各地只是个别的散发。多见于5~14岁的儿童。全年皆可发病,但以4~11月发病率较高,农村发病高于城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残酷时期,德国慕尼黑有过大量发病记载,但以后世界文献上  相似文献   

5.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7例误诊原因分析丹徒县人民医院儿科夏建新朱磊急诊科施祥云我院近6年共收治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AHNE)10例,其中7例误诊。误诊病例中小儿6例,成人1例,女4例,男3例,死亡3例,现将误诊病例报告如下。1误诊病例1.1误诊为重症...  相似文献   

6.
7.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是以小肠广泛出血、坏死为特征的肠道急性蜂窝组织炎,此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之后可出现腹痛、便血,严重者则发生休克、肠麻痹等中毒症状和肠穿孔等并发症。为临床上少见的急性暴发症。由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很容易误诊,且病情发展较快,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现将我们最近收治的1例患者作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48岁,病历号86924,因不洁饮食出现腹泻黄色水样便,每天10余次,伴腹痛、腹胀、乏力,厂医务室诊“急性菌痢”,予“黄连素”、“痢特灵”、“庆大霉素”等治疗2天不缓解,继之出现血便,始为果酱样10余次/日,后为鲜红色水样便,遂收住我院。 查体:T36.7℃,P88次/分,R22次/分,BP18/13KPa,一般情况较差,急性重病容,神清合作,心界不大,心率88次/分,律齐、双肺呼吸音清晰,腹平软,肝脾未及,脐周及左下腹压痛明  相似文献   

9.
曾凯 《海南医学》2010,21(6):131-132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Acute hemorrhagic necrotizing enteritis,AHNE)又称急性坏死性肠炎、急性节段性肠炎、节段性出血性肠炎。它是一种主要累及小肠,以小肠广泛出血及坏死为特征的急性炎性病变,早期即有腹痛、腹泻及血便,继而出现肠管坏死、穿孔、腹膜炎、中毒性休克等。延误诊治或者治疗失当可于数日至数周内死亡。但因其临床少见,且起病初无特异性,类似中毒性细菌性痢疾、肠梗阻、胰腺炎等而极易造成误诊。我院近期收治一例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自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开始在国内引起人们注意,广东、北京、上海、河北等地均有报导。重庆地区自该时以来发病数有增加趋势,对本病的认识及诊疗虽有所提高,然而病死  相似文献   

11.
在本病名出世以前,文献上及教科书里曾描述有假膜性肠炎、坏死性肠炎、葡萄球菌性肠炎、蜂窝组织炎性肠炎及肠坏疽等,到一九五七年,王成恩教授新提出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而为临床所采用,上述这些名词言之不同。主要由于见到病例的时期不同。如早  相似文献   

12.
关于本病的命名,国内外各家学者意见不一。有的偏重于病理改变;有的则着重于临床角度。概括起来不外乎有:如带段性肠炎,坏死性肠炎、出血性肠炎等等。Bergmam's将本病命名为出血性坏死性肠炎,为较多的人所接受。国内自1961年陆续有关于本病的报导,近年来发病率似有所增加。但病原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多数意见认为,在机体过敏反应状态下,加上细菌毒素,特别是革蓝氏阴性细菌内毒素的影响,可以导致本病的发生。不少学者通过大量临床病例统计,看到大约有50%以上的病例,发病似与蛔虫感染有密切关系,这些患者在发病前都有  相似文献   

13.
急性出血性小肠炎误诊教训徐鸿章江苏省高邮市城北医院225600急性出血性小肠炎,临床表现复杂、凶险,病死率高。早期常误诊为肠套叠、急性阑尾炎穿孔、绞窄性肠梗阻、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而手术治疗。我院近5年收治急性出血性小肠炎4例。因误诊而死亡者2例,现报...  相似文献   

14.
15.
宋海屏 《安徽医学》1991,12(1):17-18
<正>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Acute Hemorrbasic Necrotizing Ertteritis,下称AHNE)是一种发病急骤,误诊率、病死率高的肠道炎性疾病,我科自1979年至1988年收治33例,现分析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3例,女10例。14岁以下16例(2例为新生儿),15~20岁6例,22~66岁11例。本组病人中31例(93.9%)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疼痛部位常与病变部位一致。恶心呕吐25例(75.8%),其中4例有咖啡色胃内容物,3例呕出蛔虫。腹泻20例(60.6%),血便23例  相似文献   

16.
患儿男性,6岁。因腹痛,腹胀,便血四天于1984年5月21日入院。患儿于四天前中午,无明显诱因突然发生脐周疼痛,呈阵发性,发作时在床上打滚。腹部饱胀,呕吐几次,吐出蛔虫3条。大便二次为暗红色血便,第二天住入当地卫生院按“胆道蛔虫”治疗未见减轻,仍每日大便2~3次为暗红色血便,无里急后重感,伴发热、体温39~40℃。既往无特殊病史,在卫生院治疗两天,因病情危重,方转来我院。入院体检:  相似文献   

17.
<正>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以下简称出血性肠炎)引起严重心律紊乱较为少见,现将我院1例报告如下: 一、病例介绍: 患者严××,男,7岁。因阵发性脐周及下腹部疼痛,呕血、便血4天入院。呕吐为咖啡色液体,每日3~4次。大便暗红色,每日3~4次,量不多。体检:体温37.30c,脉搏100次。神志清楚,消瘦,精神萎靡,轻度脱水貌。巩膜无黄染。心肺(-)。血压100/70。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全腹有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弱。神经系统检查(-)。实际室检查:血常规:红血细胞363万,白血细胞16800,中性77%,淋巴21%,酸性2%;大便常规:酱油色,稀,红细胞略少,白细胞(+),隐血试验(++++);尿常规(-);血K~+5.1mEq/L,血Na~+140mEq/L,血Cl101mEq/L,CO_2-CP37.2VOI%。  相似文献   

18.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36例分析铁道部建厂局医院(072753)苏世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是一种非特异性肠道急性炎症疾病。本院从1976~1990年共治疗36例,手术治疗27例,非手术治疗9例。现就其病因、诊断及手术选择讨论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  相似文献   

19.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是部队中较少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其主要病变为小肠的急性出血性坏死性炎症。近10多年来我院收治本病21例,除2例因中毒性休克经抢救无效而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出院。现摘要报告如  相似文献   

20.
1病历摘要患儿,男,出生2个月,因突发哭闹不止,继之面色青紫,昏迷4小时而于2001年9月4日12时30分入院。发病前有不洁食物史。母孕史以及生产史无异常,生后母乳喂养。入院查体:T:36.5℃,BP:86/54mmHg,发育正常,意识丧失,呼吸浅促,压眶反射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