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考察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生附子、黑顺片分别与浙贝母、川贝母配伍前后双酯型生物碱的量,分析共煎液中乌头类生物碱之间的转化。方法采用HPLC及电喷雾质谱技术,对川乌、草乌、生附子及其炮制品与浙贝母、川贝母配伍前后双酯型生物碱进行定量测定。结果乌头属中药及其炮制品在与浙贝母配伍时能够抑制双酯型生物碱的水解转化,而与川贝母配伍对双酯型生物碱的水解转化则起到促进作用。结论从化学成分量的变化方面分析,中药"十八反"之"乌头反贝母"并不是绝对的,乌头属中药及其炮制品与浙贝母配伍"相反",与川贝母配伍"不反"。  相似文献   

2.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系统检索1949~2014年关于中药"十八反"中乌头瓜蒌反药组合同用的文献,从检索到的文章中剔除综述及临床研究文章,仅选取实验研究类的文章,总结归纳乌头瓜蒌反药组合的适宜条件和禁忌条件。初步认为乌头瓜蒌反药组合的适宜的条件为:制川乌或制附子配伍全瓜蒌、瓜蒌仁、瓜蒌皮。而乌头瓜蒌反药组合的禁忌条件为:生川乌瓜蒌合用时,瓜蒌相当于临床最大剂量的0.03~6倍,(生川乌一般外用不内服无法进行比较)草乌与瓜蒌1∶1,生附子与瓜蒌1∶1,生川乌与瓜蒌1∶1;生川乌或生附子配伍全瓜蒌、瓜蒌仁、瓜蒌皮。乌头瓜蒌反药组合是否是绝对的配伍禁忌,不能一概而论,宜忌条件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单一条件下较难确定某一个条件是适宜的条件还是禁忌的条件,本文归纳出的宜忌条件仅供参考。随着多学科多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关于"十八反"的宜忌条件也会更加丰富和充实。  相似文献   

3.
<正> 笔者习医之初,师者即谆谆告之:附子、半夏慎勿相伍,盖因其性相反也。然相反之说实源于金元时代的《十八反歌诀》,中有“贝、蒌、半、蔹、芨攻乌”之说。虽未提及附子,但半夏反乌头,《博物志》言:“附子、乌头、天雄一物也”。《本草纲目》亦曰:“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如子附母也”,《简明中医辞典》亦载“半夏反川乌、草乌、附子”,故附子与半夏不得相伍,由此可证。 然附子、半夏相伍为用者,当首推仲景。其在《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载:  相似文献   

4.
乌头类药物的化学成分及分析方法概况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乌头类药物,包括草乌、川乌、炮制品制草乌、制川乌、附子以及含有这些药材的中成药制剂等。药材川乌、草乌分别是毛茛科乌头属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x .和北乌头A .kusnezoffiiReichb .的干燥块根,而附子则是乌头的子根加工品[1] 。乌头类药物能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湿麻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等,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例如伤寒论载方113个,有附子者2 0个,占总载方量的18% ;《中国药典》1990 ,1995 ....  相似文献   

5.
陈思思  李平  邵翠丽  孙婷  王燕 《陕西中医》2019,(9):1278-1280
乌头、半夏配伍属于中药"十八反"内容之一,临床配伍被视为禁忌。附子为乌头的侧根,附子常与半夏相伍,常用来治疗寒痰所致之恶性肿瘤,证见胃气不和之恶心呕逆、肺气不降之咳喘、风寒湿痹之筋骨疼痛等。附子与半夏相伍也被视为临床禁忌。但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临床运用,都是相互矛盾的。古代文献虽提及相反,但运用相反药物也屡见不鲜,最经典的代表当属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实验研究的结论也多显示无明显心、肝、肾毒性。而笔者导师李平教授运用该药对治疗恶性肿瘤30余年,每每收获良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附子反半夏"这个认知,对临床运用、学术交流都带来诸多不便。为此,附子、半夏配伍相反应该平反。反观"十八反",每一反在临床均有诸多运用,我们应该尊古而不泥古,重新审视"十八反"。  相似文献   

6.
中药十八反是中药配伍禁忌的重要内容,历代本草多有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历年版本、《中药学》历版教材均采纳了相关内容,规定凡注明“畏、恶、反者”系指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或同用。但中药方剂大辞典中,含有十八反药对的案例颇多,其中半夏配附子和半夏配乌头的方剂最多。前人研究发现,各相反药对的主治病症多不相同,其中乌头配半夏以治疗风寒湿痹及中风瘫痪的案例最多,附子配半夏以治疗伤寒及痰饮的案例最多。已有研究虽然明确了各相反药对各有自己独特的功能与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半蒌贝蔹芨攻乌”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蒌贝蔹芨攻乌”属中药“十八反”范畴,历来一直被视为配伍用药禁忌。延至现在,《中国药典》1985、1990年版仍规定:川乌(包括制川乌、草乌、制草乌)不宜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天花粉、犀角同用。同时还规定:附子不宜与半夏、瓜蒌、贝母、白笈同用。但历代医家争议颇多,相反药物同用者屡见不鲜,近代亦有提出不同意见的。  相似文献   

8.
乌头类中药痹证应用历史悠久、疗效确切,该文以乌头(川乌、草乌)、附子为例,挖掘其传统痹证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思路与依据。检索东汉至清朝20余部医学、药学及综合类典籍,获得乌头类中药治疗痹证的处方1 106首,运用频次统计、百分位数、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等对处方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附子应用比例约为60.76%,明显高于川乌、草乌,乌头类中药叠加应用占17.63%。70.34%处方主要用于风寒湿痹证,还可见肝肾两虚型、痰瘀痹阻型、风湿热痹型。在剂量明确的处方中,80%附子用量在0.29~2.14 g·d~(-1),乌头(川乌、草乌)用量0.14~1.01 g·d~(-1)。且受证型分类、剂型、炮制等影响,乌头类中药在风寒湿痹证分类中用量最高,汤剂、酒剂用量明显高于丸、散剂型,93.11%处方使用炮制品入药,制品剂量高于生品。临床应用中,川乌、草乌多与防风、甘草、没药、麻黄等配伍,附子与肉桂、牛膝、防风、川芎等同用,共奏祛风除湿、止痹痛之功。乌头类中药广泛应用于痹证的治疗,起到除痹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乌头类中药化学成分及其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头类中药材具有悠久的临床运用历史,包括附子、川乌、草乌等。中医认为乌头类药材有大热、大毒的药性。其中附子具有回阳救逆的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阳虚阴盛;乌头具有祛风湿止痛的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现代研究表明乌头类生物碱既是其有效成分,也是毒性成分[1]。因此不少学者对乌头类生物碱的种类和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药十八反是中医临床处方经常涉及的问题,现就十八反应用中的几个问题略陈管见如下。1 十八反的范围不同时代、不同著作中,十八反或相反药物的种类、数量各不相同。以附子、乌头为例,二者实际是同一种植物,药性也极近似,但从《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起,许多本草著作并不把附子列入相反药内,《中国药典》、《中药志》中附子也无相反记载;而《本草求真》谓附子反半夏,《本草从新》、《本草备要》、《本草撮要》则称附子反贝母、半夏、瓜蒌、白及、白蔹,《全国中草药汇编》也有类似记载。同时:瓜蒌实、瓜蒌子、天花粉;芫花、芫花根;人…  相似文献   

11.
反乌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可成  张维霞 《中成药》1999,21(4):213-214
经作者考证:十八反中的乌头应是草乌;其川乌,附子,天雄不在相反之列。  相似文献   

12.
八种相反药的临床应用及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十八反即十八种药物的配伍禁忌。这十八种药在配伍后是否会产生不良后果,目前有不同看法。笔者认为,随着社会条件、气候环境、人的体质的变异,某些相反药已不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现将笔者临床应用八种相反药的体会汇报如下。附子不反半夏十八反药物中是否含附子,尚有争议。如《常用中药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71年版)只说乌头反半夏,没有说附子反半夏,但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附子、乌头、天雄皆反半夏。笔者通过临床实践证  相似文献   

13.
对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的文献考察(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配伍禁忌药物之方例中医方药,浩若烟海,要一一查考,颇为困难。仅就有代表性的几部方书来看,有关十八反、十九畏的处方就有不少。为便于深入研究,今录散载于历代医籍中属于配伍禁忌的处方如下。限于篇幅,所据版本及处方组成不一一标注。1.十八反方例(1)乌头与半夏同用如《金匮要略》之赤丸方,《张氏医通》之冷哮丸,《和剂局方》之青州白丸子、如圣饼子、如神止泻丸,《证治准绳》之白附饮等。(2)川乌、草乌与半夏同用如《和剂局方》之骨碎补丸,《普济本事方》之星附散、定风饼子等。  相似文献   

14.
邓江  龙丽娜  杜方麓 《中成药》2007,29(12):I0014-I0015
川乌、附子、草乌[3]等均为毒性较大的中药,其毒性主要由乌头碱类生物碱引起。人口服乌头碱0.2mg可引致中毒,乌头碱的致死量为3~4mg。故临床一般不提倡服用生品,一般服用炮制品,通过炮制可以使药材中乌头碱类生物碱含量会降低十倍,毒性也明显降低(苯甲酰乌头胺毒性即降低约仅为乌头碱的1/200,而乌头胺的毒性更小,仅为乌头碱的1/2000左右)。常见的炮制品种主要有制川乌、制草乌、制附子等等。如今,市面上存在的有关乌头类炮制品种繁多,各个品种的产地,炮制工艺,品次均有不同,我们对流通于长沙药材市场的各种乌头类炮制品种中的乌头总碱、酯型…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系统检索自1949年至今,有关"十八反"中乌头与贝母反药组合同用的文献,检索文章的过程中剔除综述及临床研究类文章,选取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章。初步认为乌头及其所属的炮制品与川、浙贝母各剂量组(接近临床成人用量的2~16倍)配伍;生草乌与浙贝母、制川乌与川贝母1∶1比例配伍的合煎剂均为实验的禁忌条件,制川乌与川贝母3∶1配伍、生川乌与浙贝母在1∶1~1∶13的区间内配伍的合煎剂为实验的可能适宜条件。笔者认为乌头与贝母能否同用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受到不同条件的限制。对乌头贝母这一反药组合配伍应进行多角度、多学科、多层次的探析,以期最终阐明乌头与贝母的配伍实质,为完善中药配伍理论和指导临床运用起到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附子半夏药对应用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乌头反半夏之说由来已久,附子为川乌的子根,药典据此将其列入配伍禁忌,然考自古至今,附子与半夏同用者又多不胜举.本人应之于临床,确实效果非凡.为探求其本源,本文从附子与半夏配伍的历史来源、安全性评价、植物学渊源等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1常用有毒药物来源与炮制 附子、川乌来源于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制川乌为川乌的炮制加工/SPAN〉。而草乌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干燥块根。制草乌为草乌的炮制加工品。收获的附子,去掉泥沙和须根,即称“泥附子”,因其极易腐烂,需立即加工,按不同工艺可成:盐附子、白附片、黑顺片。  相似文献   

18.
正乌头类中药的应用历史悠久,川乌与草乌最早入药,统称为乌头,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后有附子入药。其中川乌、附子分别为毛莨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干燥母根~([1])及子根的加工品~([1]),草乌为毛莨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的干燥块根~([1]),均为有毒中药。乌头类中药饮片炮制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对该类中药炮制工艺进行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将乌头类  相似文献   

19.
中药配伍禁忌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乌香 《河南中医》2002,22(6):79-79
中药配伍禁忌早在金元时期就已经提出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方书中即明确地记载着“十八反”、“十九畏”歌诀。“反”即两药合用后产生剧烈的毒性反应和副作用。“畏”即两药相互配伍产生副作用或降低消除原有的药物作用。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主要是药物之间的成份起的化学反应。“十八反”中的乌头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相反 ,主要反应在乌头的成份乌头碱具有一定的毒性 ,若与半夏配伍其毒性更强。因为半夏也有毒 ,相互配伍后具有麻痹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的作用。同样乌头伍贝母也能麻痹中枢神经 ,并且贝母中的贝母碱具有下降和抑…  相似文献   

20.
半夏与乌头(附子)为“十八反”内容.《伤寒杂病论》中载有半夏与乌头(附子)在同一方中配伍使用情况,从主治、用量、配伍、剂型和煎服法方面,探讨二者同方配伍使用规律,为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