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严重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至入院时间、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是否多器官损伤、是否低血压、是否低血氧、是否手术治疗及CT复查是否出现颅内血肿增大进行记录.同时对入院时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情况进行记录,在住院过程中对患者的凝血功能情况进行追踪.如患者出现严重凝血功能异常视为阳性事件.采用二分类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结果 患者的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多器官损伤是患者发生凝血功能严重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如果存在高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低及多器官损伤,严重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叶浩光 《中外医疗》2009,28(22):68-6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2例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有16倒发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0.8%,其中死亡率为13.9%。其中发生肺部感染8例,脑梗死4例,急性肺水肿3例,高钠血症1例。结论临床上只要对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发生的并发症给予重视、诊断正确,治疗及时,患者预后一般良好。  相似文献   

3.
<正> 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临床上并非少见,是重型颅脑损伤致死的主要因素之一,我院ICU病房和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例中,有26例并发MOF,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1988年至1994年住院的颅脑损伤病例共876例。其中属于重型颅脑损伤的271例,发生MOF26例,发生率9.6%。男性22例,女性4例,年龄17—62岁,平均40.5岁。 1.2 MOF的诊断标准参照Knaus等制定标准。即颅脑损伤后(不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衰竭)同时或相继出现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定为颅脑损  相似文献   

4.
黄警锐  刘科 《西部医学》2015,27(2):279-281,284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围手术期引起凝血机制异常的原因及特点,探讨其危险因素,寻求针对性处理措施。方法分析住院神经外科39例行开颅手术后出现凝血象明显异常的颅脑损伤病例,统计术前、术中及术后凝血象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的数据,结合术中输血量、输液量及术前格拉斯哥(GCS)评分,使用统计学分析软件,找出围手术期凝血机制异常的原因。结果术中输血>1500ml或者输液>3000ml的病例,术中及术后的PT和APTT均明显延长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术中的变化结果最为明显;术前GCS3~8分的病例出现凝血异常的情况明显高于GCS9~12分组;12例于7天内死亡,总死亡率为31%,其中GCS3~8分的有11例,占GCS3~8分病例组的55%,远高于文献统计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27%)。结论引起围手术期凝血异常的原因较多,合并凝血异常的颅脑损伤病例死亡率较高,需重视并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并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笔者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8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为研究对象,笔者查阅大量参考文献,采用自编问卷收集重型颅脑损伤术中的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和影响因素。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率为35.16%(45/128),以外伤后急性弥慢性脑肿胀和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为主要原因。年龄大(P=0.000)是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保护因素,昏迷时间≥48小时(P=0.000)和凝血功能异常(P=0.000)是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危险因素。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术中做好积极的预防应对措施并进行有效的处理,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相关因素及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χ2单因素检验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相关因素,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64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176例,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27.4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与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类型、脑疝与否、手术治疗与否、血糖水平及鼻饲与否具有相关关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类型是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类型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有关,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要综合评价及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68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的老年人(≥60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提供一些经验。方法:对手术治疗的68例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中存活40例(58.8%),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26例(38.2%),重残和植物生存14例(20.6%);病死28例(41.2%)。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术后综合治疗可改善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钠异常与颅脑损伤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3~12月收治中、重型颅脑损伤97例,根据CT表现,诊断为硬膜外血肿19例、硬膜下血肿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7例、脑内血肿32例及弥漫性轴索损伤8例。所有患者在急诊室及入院后定期测量血钠,血钠<130 mmol/L或>145 mmol/L者为血钠异常。通过配对χ2检验,比较各类型颅脑损伤与血钠异常之间的相关性。结果97例患者中41例(42.3%)出现血钠异常,其中18例(18.6%)出现高钠血症,23例(23.7%)出现低钠血症;在各类型颅脑损伤的血钠异常中急性硬膜外血肿6例(26.3%),急性硬膜下血肿11例(39.3%),脑内血肿12例(44.4%),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43.8%),弥漫性轴索损伤5例(62.5%),颅脑损伤的类型与血钠异常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钠异常在中、重型颅脑损伤中发生率较高,但与颅脑损伤类型无相关性。在各类型中、重型颅脑损伤治疗过程中,应当早期和全程检测血钠水平,并及时纠正,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0例,都给予开颅手术治疗,同时在术后给予积极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护理后患者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随访中发生并发症124~,i,发生率为30.0%。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术后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身心的康复,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因素,研究早期预防和救治的措施。方法:对24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GCS判断预后的标准,死亡8例(33.3%),植物样生存4例(16.7%),重残5例(21%),轻残4例(16.7%),良好3例(13%)。结论:提高对颅脑损伤后发生急性脑膨出的认识,快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45例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经术后随防半年按 GOS 标准评定预后:恢复良好9例(20%),中度残疾16例(35.5%),重度残疾12例(26.7%),死亡8例(17.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原因有多种,针对不同原因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及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内固定手术治疗合并中重型颅脑损伤下肢骨折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合并中重型颅脑损伤下肢骨折患者内固定术手术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9年我院收治合并中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为5~12分)下肢骨折患者136例,其中,保守治疗76例(保守治疗组),积极的手术方案内固定治疗60例(手术治疗组)。结果:采用积极手术内固定组在ICU时间、住院时间、卧床并发症、死亡率、均优于保守治疗组,且该组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6个月,积极手术治疗组后期的康复在骨折畸形愈合,关节功能优良率方面均优于保守治疗组。结论:积极地行内固定手术治疗不但有利于患者脑外伤的康复,而且有利于患肢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术中低血压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统计患者性别,年龄,诊断,术前GCS评分,瞳孔,血压,甘露醇使用,术中麻醉诱导、过度通气、低血压、控制性升压、梯度降低颅压等12项指标作为自变量。术后1个月内死亡率,存活者ICU时间、出院时Glasgow结果分级(GOS)等预后指标为分组依据(因变量)。统计分析组间各自变量差异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具有差异性自变量是否为预后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术后1月内死亡41例(23.2%),134例存活超过1月,存活患者出院时GOS评分1~3分44例,4~5分90例。术中低血压与术后1个月死亡率及存活者ICU时间相关,与出院GOS评分无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与其他影响因素,如瞳孔、术前GCS等共同分析时,术中低血压并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的标准。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低血压与死亡率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非独立的影响因素,受到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对术中低血压进行预防或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56例颅脑损伤死亡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颅脑损伤各种死亡因素的分析,以利于提高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方法:对56例颅脑损伤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特重型36例,重型11例,中型6例,轻型3例。其中合并伤26例。结果:伤后24h内死亡11例,1~7d内死亡24例,7d~1个月内死亡19例,1个月以上死亡2例。结论:降低脑外伤死亡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接受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术后应用高压氧疗方案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9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采用脑外伤常规治疗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实施治疗;在常规方法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在术后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颅脑外伤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颅脑外伤病情控制时间和术后留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压氧疗方案对接受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术后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本地区老年人跌倒致颅脑损伤流行病学情况,分析老年人跌倒并发重型颅脑损伤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南昌市青云谱区内跌倒、且经"120"送至南昌市区内各医院住院治疗的77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 ≥ 60岁;②有明确跌倒致头部外伤史;③初始CT扫描明确外伤性颅脑损伤。排除标准:①年龄<60岁;②不符合颅脑损伤诊断标准;③颅脑损伤非跌倒所致。对其相关单因素采用χ2检验,将有意义的单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统计软件采用SPSS 17.0。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人跌倒致重度颅脑损伤与性别、入院时间、跌倒平面、相关枕颞着地、心脑血管基础病有关(P<0.05),与年龄、合并伤无关(P>0.05)。进一步对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脑血管基础病(OR=5.555)、相关枕颞部着地(OR=4.420)是老年人跌倒致重型颅脑损伤的高危因素。 结论 对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相关枕颞着地的跌倒致颅脑伤老年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把握时机,尽早进行积极干预,以控制危险因素,减少继发脑损伤,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生率,改善愈后。老年人跌倒的社区宣教应有颅脑损伤的相关知识,加强颅脑损伤知识的宣教,提高老年人对颅脑伤的认识,预防老年人跌倒致重型颅脑伤的发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颅脑外伤合并肺挫伤进展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医院2005—01月/2012—12月收治的80例颅脑外伤合并肺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7例进展至ARDS的患者作为ARDS组,53例未进展至ARDS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临床资料后,将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因素筛选出后再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ARDS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2.2%vs.3.8%,χ2=4.871,P=0.02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107,OR=1.113)、损伤严重度记分法(injuryseverityscore,ISS)评分(β=1.352,OR=3.865)、APACHEⅡ评分(β=1.254,OR=3.504)、胃食管反流(β=1.145,OR=3.142)、脓毒症(β=1.017,OR=2.765)、DIC(β=3.505,OR=33.281)是颅脑外伤合并肺挫伤进展至ARDS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高龄、创伤程度严重的颅脑外伤合并肺挫伤患者应尽早进行积极的治疗措施,在治疗过程中要预防胃食管反流、脓毒症、DIC的发生,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8.
戴桂良   《中国医学工程》2009,(4):268-270
目的分析影响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其预防和早期识别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09年6月入我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经颅多普勒判断脑血管痉挛发生,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本组91例患者共31例(34.1%)发生脑血管痉挛,其中轻度痉挛9例(9.9%),中度痉挛16例(17.6%),重度痉挛6例(6.6%)。而损伤类型、GCS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及Fisher分级均是影响脑血管痉挛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挫裂伤或硬膜外血肿者、中重度颅脑损伤者、合并SAH者及SAH严重者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可能性高;有相应危险因素的颅脑损伤患者应予重视,防止脑血管痉挛发生或进行早期识别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9.
陈仕明 《河北医学》2014,20(2):275-277
目的:探究并分析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旨在为采取针对性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入院的80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找出患者的预后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0例患者恢复良好者36例,中残者26例,重残者12例,植物生存者1例,死亡15例。低氧血症、低血压、高血糖、重症感染、高龄、休克、多发伤以及损伤程度的GCS评分是影响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欠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应该积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颅脑外伤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方钿德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8):233-234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并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标准外伤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随访6个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56.7%,显著高于对照组(1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重残、植物状态和死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可提高重度颅脑损伤并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