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抗甲状腺药与药物性肝损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伴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肝损害伴发于“甲亢”的肝损害可分类:①伴发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剩的全身性影响的继发性肝损害;②甲状腺激素直接作用所引起的肝损害;③自身免疫性肝损害;④抗甲状腺药所导致的肝损害;⑤合并病毒性肝炎等。Huang等早年曾报告称,甲亢患者于治疗前检测值异常出现率为AST28.4%(最高90U/L)、ALT38.3%(最高170U/L)、ALP61.7%(最高340U/L)、GGTP17.3%(最高120U/L)、T.Bil 4.9%(最高1.7mg/dl),但于治疗后同甲状腺激索一起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3.
一、青霉素类
天然型青霉索极少能引起肝损害,偶尔可引致伴有发热和皮肤发红等变态反应症状的肝功能异常,其发生机制当为药物变态反应。合成青霉素较天然型品类的肝损害发生率高。日本迄今已积累有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导致的肝损害10例以上。阿莫西林造成的住院者9例。类型以肝细胞损害型、混合型居多。亦有胆汁淤积型病例。同克拉维酸之合剂安美汀[奥格门汀(Augmentin)]所致重症肝损害发生率约为1/10万,多呈胆汁淤积型并有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治疗药与药物性肝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曲格列酮所致药物性肝损害
曲格列酮(troglitazone)系噻唑烷衍生物。是最早作为改善胰岛索抵抗性而投用于临床的药物,但因其多引起肝损害而从2000年3月起已禁止出售。该药引发肝损害的概率约为0.1%。具有如下的特征:①于开始服用后经过4周以上才缓缓出现肝损害,有的可能迟至1年以后才发生;②缺少变态反应症状,DI.ST未必呈现阳性;③ALT、AST异常比ALP、GGT的异常改变显著;④肝损害发生之后如仍继续用药,则有可能导致肝实质严重损害而出现黄疽以至陷入肝衰竭; 相似文献
5.
一、发生率、发生机制与病型
据日本1999年进行的药物性肝损害全国调查统计资料。起因药物判定为1种的1667例中由化疗药物引起者有122例占7.2%,仅次于抗生素(22.0%)、解热镇痛剂(11.9%)和消化系统疾病用药(7.4%)。部分的抗肿瘤药可能诱发中毒性肝损害,但应用中发生的肝损害几乎全是变态反应性机制所致。 相似文献
6.
抗风湿药与药物性肝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减轻症状类抗风湿药与药物性肝损害
几乎所有的减轻症状类(病症缓解类)抗风湿药( 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 DMARD)均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但其发生率依药物的品种而有不同。可使肝酶增升的DMARD中,以甲氨蝶呤(MTX)和来氟米特(LEF)的概率最高,其次即是柳氮磺胺吡啶(SASP)和含SH基药物例如布西拉明(bucillamine)、D-青霉胺。免疫抑制药硫唑嘌呤(AZT)和环孢菌素的发生率亦较高。关于MTX与LEF,以下将予详述,其余药物引起的肝损害一般见于用药后的3个月内, 相似文献
7.
8.
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基本治疗乙——熊去氧胆酸疗法 松崎靖司等
肝细胞损害型病例的基本治疗可用甘草甜素制剂SNMC静注(20-100ml/次)。同时口服熊去氧胆酸(UDCA)以保护肝细胞膜并降低ALT。对于服用大量扑热息痛的急性肝衰竭,如已超过lO个小时则应静滴N-乙酰半胱氨酸(acetylcysteine)。或经胃管给用羧甲半胱氨酸(carbocysteine)以补充肝内谷胱甘肽,后者初次应用140mg/kg,之后每4小时给药70mg/kg,连续3天。 相似文献
9.
一、何谓“汉方药”?
“汉方药”(漠方蕖)是由数种生药组合而成,各药分量是遵古方所载,业已沿用数百乃至两千余年的传统方剂。某些煎剂(依现代技术制成)现亦列入日本医保范畴。 相似文献
10.
抗精神失常药和抗癫痫药的肝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抗精神病药(psychotroplc agents)
1.酚噻嗪(phenothiazinc)类药物此类药投入临床应用的最初10年里,曾有大量导致肝损害的报道,其中尤以氯丙嗪(chlorpromazine,CPZ)即冬眠灵引发的胆汁淤积型肝损害典型病例多。据诸报道文献,用药患者约有1%发生黄疽即引致较重肝损害,在发病上并无性别差异,但在年轻病例为少。另外,在与生俱来的硫酸聚合活性低下个体或酗酒者易发生CPZ导致的肝损害,而且未呈现黄疸程度,即所谓亚临床性胆汁淤积的发生率相当高。 相似文献
11.
一、什么是保健食品?
一般将所谓的保健食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保健功能食品,此又分为特定保健食品和营养功能食品;另一类为不能分类于保健功能食品的“所谓保健食品”。保健食品与各种药品之分类上的关系虽不易截然划清,但它决然不属药品而是食品。一般情况下,似乎给人一种在“保健食品没有副作用”的印象下食用。然而事实上,早就曾有因某种植物、中国自古沿用的生药以及日本“汉方药”导致肝损害的报道。高唱原料取自“天然成分、植物成分”的保健食品引起的肝损害甚至含有重症病例,可见,保健食品安全的神话已是不攻自破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