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辛开苦降法属于"八法"中"和法"、"消法"的范畴,系指将辛温与苦寒两类不同性味与功用的药物,相互配伍合用的一种常用独特的治疗方法,以调整脾胃的脏腑功能,使中焦气机通畅,气化功能正常,调理全身之阴阳平衡,对脾胃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辛开苦降法是指辛味药与苦味药并用,以达到恢复脾胃升降、寒热平调的作用,是治疗脾胃升降失常而致寒热错杂病证的治疗法则,广泛用于多种脾胃系统疾病的治疗。从辛开苦降法的学术源流脾胃病的立法依据及应用要点等方面阐明辛开苦降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脾胃为人体的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病证虽繁多,然升降失常、燥湿不济,常为其发病的关键,升降失常日久易形成寒热错杂之证,因此在临床上常将寒热并用之法治疗脾胃病作为治疗此种病症的关键。姜树民治疗寒热错杂所致的脾胃病时,在遵循"中焦如衡,以平为期"的原则基础上,强调寒热并用,并治病不忘求本,兼顾护脾胃,以恢复脾胃功能为根本。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辛开苦降法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7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37例,西药组口服奥美拉唑治疗,中药组采用辛开苦降自拟方为基础方随症加减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药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西药组出现3例肝功能异常,均未经任何处理,停药2周后恢复正常。结论:辛开苦降法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中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彭根兴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12):1082-1083
2005年我院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医,展开了师带徒活动,当时我作为年轻的主治医师,有幸成为郑胜利副主任医师的徒弟。郑师是宁国有名的名老中医,曾师承名老中医万复初先生学习,而尽取其精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的症候群,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又称肠功能紊乱、过敏性结肠炎、痉挛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炎等[1].在普通人群中进行问卷调查,有IBS 症状者欧美报道为14%~22%,并且女性多于男性.  相似文献   

8.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的症候群,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又称肠功能紊乱、过敏性结肠炎、痉挛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炎等。  相似文献   

9.
总结叶九斤主任运用通降法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提出治疗各型脾胃病,以明辨寒热虚实为基础,在温清补泻诸多治法中酌加通降之品,以顺应胃气通降之特性,而获良效。临证中具体通降之法有:温中通降法、补虚通降法、泄浊通降法、理气通降法、苦辛通降法。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636-3637
探讨寒热错杂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采用辛开苦降疗法的疗效。选取68例寒热错杂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均给予传统三联抗菌治疗法,试验组加用中医辛开苦降法,观察疗效。试验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胃黏膜积分明显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辛开苦降疗法治疗寒热错杂型非萎缩性胃炎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基于辛开苦降酸化法创立的运脾化浊颗粒治疗胃热脾困型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陕西省中医医院确诊的80例胃热脾困型M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观察组给予运脾化浊颗粒。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一般指标、生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安全性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主症、次症积分及症状总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W、WC、SBP、DBP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W、WC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FPG、FINS、TG、AST、UA、HOMA-IR均降低,HDL-C均升高(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辛开苦降酸化法创立的运脾化浊颗粒治疗胃热脾困型MS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潘军  何镔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10):861-863
何镔主任中医师从医30余年,师从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江苏省中医院单兆伟教授,尽得薪传,获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安徽省优秀中医学科学术带头人称号.临床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与辨体质相统一,宏观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擅长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病、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功能性消化不良、炎症性肠病、脾胃相关疾病等疑难病的诊治,响誉周边外埠省市.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脾胃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其中以胃脘疼痛伴纳食减少为主症就诊者最多。我们进行辩证分型 ,用中药为主治疗 ,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7~ 1998年收住我院的脾胃病患者 5 6例 ,男 43例 ,女 13例 ,年龄 5 2~ 71岁 ,平均 5 9 5岁 ,病程 5~ 18年 ,平均 9年。依症状、舌象、脉象进行临床辩证分型。1 2 治疗方法  (1)脾胃虚寒型 :本型18例 ,治以温中健脾。常用黄芪建中汤加减 ,黄芪 30 (单位 :g ,下同 )、党参 15、苍术 12、白术 15、茯苓 15、陈皮 10、桂枝10、干姜 10、白芍 15、甘草 6、大枣 15、…  相似文献   

14.
高上林治疗脾胃病证的学术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上林老师,山西省原平市人,生于1928年5月.家世业医,幼学医典.1954年西安医学院(今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毕业.现任西安市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临床研究生导师,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高上林老师从医40多年,致力于中医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对祖国医学深研精究,造诣颇深.  相似文献   

15.
<正>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一般少于每周3次,伴有排便困难、硬便或排便不尽感等症状[1]。目前西医多采用促进胃肠动力药、通便剂及灌肠等方法进行治疗,虽然短期效果显著,但存在停药后容易复发、不良反应及药物依赖性等明显缺点[2]。石汉碁主任医师从医四十余年,专事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的治疗工作,对便秘的治疗有独特的心得与体会,笔者有幸跟师随诊,现将吾师临证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最顽固的一种,由粘膜退化,胃壁变薄,胃腺萎缩,分泌胃酸及胃蛋白酶减少而产生,并易癌变。属中医胃脘痛,痞证范畴。为临床常见脾胃病之一。经临床仔细辨察,萎缩性胃炎病位虽在胃,但病机根本原因在于脾胃虚弱,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若病情迁延日久,脾易损于阳,而出现脾胃气(阳)虚;而胃易损于阴,出现胃阴亏虚。并且“初病在经,久病入络”故又多兼瘀阻之征。  相似文献   

17.
慢性病是指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一类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胃炎、中风后遗症等.众所周知,中医治疗慢性病是有一定优势的,尤其是内科疾患.  相似文献   

18.
黄明河主任从事中医脾胃病临床工作近60年,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逐渐形成了鲜明的个人诊治特色。其临床经验不但丰富了脾胃病的现代中医诊疗内容,而且为后学者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方法。①以中医脏象学说为导向,重视各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临床以脏腑辨证为主要手段,具体到脾胃病,临证时对脾、胃二脏分别辨证,使证型更加细化;②重视肾阳在脾胃病治疗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一旦发现肾阳虚弱的端倪,及早着手温补肾阳,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③宏观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治疗脾胃病,积极使用现代诊疗仪器,参考胃、肠镜检查结果、病理检查结果等,进行胃、肠病变的微观辨证,同时与中医传统望、闻、问、切宏观辨证相结合,提高了诊治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路波主任医师认为胃热脾困、痰浊瘀结为该病的基本病机,在传承米氏流派从阳明立论治疗消渴病的思想基础上,其创新性地提出应用辛开苦降酸化法治疗T2DM合并NAFLD的诊疗思路.本文将系统性地介绍路波主任医师治疗T2DM合并NA...  相似文献   

20.
<正>中医认为脾胃病容易导致患者发生痰湿、气血不足以及脉络不畅等症状,通常以消食、顺气、去湿热、通便、化痰以及补气等复方药物进行治疗。温胆汤为治疗脾胃病的复方,具有化痰去湿热功效[1]。本文选取我院诊治的178例脾胃病患者,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