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海霞 《陕西中医》2008,29(1):127-128
肝阳上亢证是中医临床常见证型之一,清代以前的医籍未见肝阳上亢之说,其证候均归入肝风门,至清代肝阳上亢始从肝风中分化出来,并逐渐形成了理法方药体系.因此,对肝阳上亢证的研究须从研究肝风人手.  相似文献   

2.
威喜丸首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茯苓、黄蜡、猪苓加工炮制而成的丸剂.方名"威喜"言指方中主药茯苓,或有认为其源自道家.历代多有医家从药物功效、病机主治等方面加以论述.结合古代医家著述与现代文献研究中的相关论解,认为方中茯苓安神利湿、黄蜡助阳收涩,佐以猪苓导湿热下行,三药相合可奏化浊降气之功.此方通涩并用,心肾同调,...  相似文献   

3.
《神农本草经》曰~([1]):桑上寄生,指出桑寄生的寄主植物为桑树,采其带叶的茎枝入药使用。在历代本草桑寄生寄主植物考证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查阅相关文献,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及毒性等方面证明桑寄生的寄主为桑树。现今临床使用和科研上采用的桑寄生基本上都不是桑树上的寄生,这与历代本草记载和论述不相符,有悖经典。更重要的是,研究表明其他寄主的桑寄生药效不明确、含毒性,故应遵循本草,正本清源,确保用药安全,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桑寄生药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乐生 《陕西中医》2000,21(11):520-521
<正> 近年来,通过现代科学方法和动物试验,初步查清本品的成分及药理,证明它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外,尚可运用新的治疗方法。值得探索、研究。 1 药名、品种、产地 桑寄生,别名寄生草。本品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桑寄生或毛叶桑寄  相似文献   

5.
桑寄生始载《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补充,《本经》《新修本草》阐述与续断形态鉴别,《本草纲目》介绍功效,2015版《中国药典》明确性味归经及功效。祛风湿、强筋骨,常用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枝叶中富含黄酮、生物碱、萜类,多肽、蛋白、凝集素、多糖等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酸等小分子化合物,主要药物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桑寄生降压、扩张血管、利尿,可抗病毒、抗血栓、充当镇静剂,对于胆固醇性动脉硬化和高血压有一定疗效,浸膏剂有明显降压作用,水煎剂在体外明显抑制脊髓灰质病毒和多种肠道病毒,抗伤寒杆菌及葡萄球菌的生长;药理研究凝集素抗肿瘤作用明显,主要成分萹蓄甘利尿作用明显。"平而有性,有性无用,以味为用",根据"性效同源",未来可针对苦、甘味,燥湿功效及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作用等研究,通过中医证候模型,观察药效及药理作用物质基础,体现味、性,丰富中医药性理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历史相关古籍文献的整理研究,梳理白涩症发展沿革,探讨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的认识,以期为白涩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并为临床治疗开拓思路。中医对白涩症的相关记载,最早可追溯至晋代《针灸甲乙经》中有关目涩的论述,其对于自觉眼部干涩不适的症状有了初步的认识。“白涩症”之名首见于《证治准绳》,后沿用至今。其基本病因病机主要归责于津液亏少,眼目不得濡养,外感邪气、脏腑内伤、情志失常、饮食劳倦等因素均可致病,内治法治疗主要分为祛邪、泻实、补虚三个方面,外治法包括点眼法及针灸疗法,临床上当审察病因,随证治之。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寻找有效的中医治疗手段在现代临床应用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药物剂量运用历史悠久,在先秦时已产生,但在宋代以前对剂量的研究还基本停留在经验用方的原始积累阶段,而剂量是方剂组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药物剂量的认识,直到明清时期才有了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桑寄生治疗高血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家玲 《中医杂志》2002,43(11):813-813
桑寄生,味苦,性平,入肝肾二经,有祛风除湿,补肝肾,强筋骨,益血安胎之功效。高血压一病,中医学属眩晕范畴,使用桑寄生治疗高血压是取其补肝肾,通调血脉,祛风之效。《本经逢原》云:“寄生得桑之余气而生,性专祛风逐湿,通调血脉”,临床多用于治疗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风寒湿痹等。笔者用该药治疗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型眩晕均获良效。临床中可配方使用,亦可单独泡水  相似文献   

9.
桑寄生为常绿小灌木,是桑树树冠上寄生植物的带叶枝茎,主产于我国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江西等地。中医认为它性平味苦,入肝、肾经。《药性歌括四百味》中说:“桑上寄生,风湿腰痛,止漏安胎,疮疡亦用。”提起它治风湿的功能,还有一段传说。  相似文献   

10.
绍派伤寒源流及学术思想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绍派伤寒是俞根初根据绍兴地气特点,吸收了传统伤寒派与温病学派的学术精华所创,其后名家辈出,不断发扬光大,学术思想上辨证三焦与六经并重,重视治湿,创立了治燥温凉分治,在用药、腹诊等方面也极具特色。  相似文献   

11.
通过搜集整理与浊、浊邪相关的古今中医学文献,追溯浊邪理论的历史发展,总结其在不同时代的发展情况。以时代为划分标志,从浊与浊邪概念的出现,到分科论治浊病,专篇阐述浊邪为病的机理及病脉证治,到今人对于浊邪的实质研究及致病机理、临床运用发展,浅析浊邪理论的历史源流。  相似文献   

12.
杨川 《中医杂志》2002,43(11):811-811
桑寄生,性平味苦,归肝、肾、心经,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本草纲目》记载其“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笔者从中得到启发,于临床中重用桑寄生治疗舌纵4例,取效显著,举例如下。患者张某,男,32岁。既往夜眠多梦,时现阳痿、遗精及筋骨疼痛。5天前发热恶寒,未予治疗,2日后出现唇颤、舌即伸出口外,流涎不绝,心中悸烦,脉搏112次  相似文献   

13.
丁允敬  丁志刚  关保兴 《中医杂志》2002,43(11):813-813
中医学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属于痹证范畴,属于骨痹,有复感于邪,内于肾的特点。我们在辨证用药基础上重用桑寄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了满意效果。桑寄生气味苦平、无毒,临床多用于肾气虚弱、受寒湿所致腰背疼痛、腰膝酸软痛者。如配独活、杜仲、牛  相似文献   

14.
饮片呈不规则的厚片,茎外皮黄绿色、黄棕色至棕褐色。饮片切面皮部黄色,木部浅黄色,有放射状纹理,髓部常偏向一边。叶片黄绿色或黄棕色,全缘,有细纵纹;革质。气微,味微苦,嚼之有黏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桑寄生:功效主要为祛风除湿,补肝益肾,强筋壮骨,安胎元;症靶为胎动不安、肾虚腰痛;标靶为肾虚型高血压;现代药理发现桑寄生及其有效成分等具有抗肿瘤、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及抗炎作用;本品无毒;临床使用剂量为10~30 g。  相似文献   

16.
桑寄生枝茎呈圆柱形,长3~4 cm,直径0.2~1 cm,表面红褐色至灰褐色,具细纵纹,并有多数细小突起的棕色皮孔,嫩枝有的可见棕褐色茸毛。质坚硬,断面不整齐,皮部红棕色,木部色较浅,叶多卷曲,具短柄;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椭圆形,长3~8 cm,宽2~5 cm,叶表面黄褐色,幼叶被细茸毛,先端钝圆,基部圆形或宽禊形,全缘;叶革质。气微,味涩。  相似文献   

17.
晨风 《家庭中医药》2012,(10):48-48
在香港传统的甜品店中,常见到桑寄生蛋茶一味。20年前我初抵此间,因感其名字甚奇,便买一碗品品,由于其内加糖,故甘甜中带涩味。它虽非适口充肠,却有滋润内脏、补血养颜之功,且不分男女老幼,身体强弱,皆适合食用。据我后来研究,桑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为一种寄生性小灌木,常长于桑  相似文献   

18.
刘全裕  冯珊  张永红  倪峰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21):3956-3961
从红花桑寄生茎叶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化合物为7β-羟基-何帕-22(29)-烯-3β-棕榈酸酯(1),以及9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熊果醇(2)、3-表乌苏酸(3)、3β-羟基-何帕-22(29)-烯(4)、3β,15α-二羟基-羽扇-20(29)-烯(5)、羽扇-20(29)-烯-3-O-α-D-葡萄糖苷(6)、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7)、夹竹桃苷元-3-O-α-D-葡萄糖苷(8)、二十二烷酸(9)、二十八烷醇(10)。化合物结构利用核磁共振谱、高分辨质谱等现代波普技术进行鉴定。化合物 1 为新化合物,化合物 2~10 首次从红花桑寄生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王惠民  郝俊 《中药材》2000,23(10):649-651
经考证,桑寄生之名缘于植物的寄主,自古至今实际采用桑树上的桑寄生极少。从汉代至唐代桑寄生的药材来源只有桑寄生科的槲寄生Viscum coloratyum一种。宋代起同科Taxillus属的我个种典收载的桑寄生AT.chinensis于古硒草中未说见,古今桑寄生的主流药材都是槲寄生。  相似文献   

20.
沈之嶒 《中医杂志》2002,43(11):812-812
桑寄生性味苦平,入肝、肾经,有祛风湿、补肝肾、养血安胎之功效。《生草药性备要》谓其“消热,滋补,追风。”家传将桑寄生用于因暑湿羁留所致“欲疟不达”的证候,有达邪扶正之妙。笔者临诊中,凡夏秋期间,症见胸脘痞闷、心烦、身热、肢重懈怠、舌苔黄腻的暑湿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