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季羡林老先生的家里除了书,便没有更多的空间了。他是为书而生,为知识而活的人。用季老自己的话说就是:“一生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求知。”  相似文献   

2.
宋镐 《养生月刊》2009,30(10):929-931
前段时间,著名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辞世,是国学的巨大损失。大家都知道季老国学大师的身份,其实德高望重的季老还是一位收藏大家。季老早年就已经开始进行收藏了。而且据说他将收藏下限定在了齐白石,可见季老的收藏起点之高。但他却把大量的藏品都捐献给了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3.
宋镐 《气功》2009,(10):929-931
前段时间,著名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辞世,是国学的巨大损失。大家都知道季老国学大师的身份,其实德高望重的季老还是一位收藏大家。季老早年就已经开始进行收藏了。而且据说他将收藏下限定在了齐白石,可见季老的收藏起点之高。但他却把大量的藏品都捐献给了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4.
张锡纯,字寿甫,原籍山东诸城,后迁居直隶(今河北省)盐山边务里,累世业医。年青时曾致力于科举,因两次参加秋闱落第而转习医业。他博览群书,并学习西医理论知识,有沟通中西医学之理想。结合几十年临床实践,著成《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其中有《医论》八卷,《方论》八卷,《伤寒六经论》四卷,《药物讲义》五卷。他曾说:“学医要与古为新,俾我中华医学大放光明于全球之上”,对医学的应用,提出“合中西而融贯为一”,不愧是中西医结合的先驱。现就其学术思想,治学精神,以及其主要成就和贡献,作一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琼瑶发明神书》是一本流传不广的古代针灸著作。目前国内仅存清道光和同治两种版本,题作《针灸神书》,藏中国中医研究院。现有陆寿康据此本所作的点校本出版。书中许多内容,特别是某些针刺手法,他书不载,至今对于刺法研究和临床实践,仍具有参考价值。然其成书年代、著者、书名及卷帙等,各家记载不一,使读者难明所以。现查考有关资料,试作分析讨论,以供研究参考。内容简介今道光、同治本,凡四卷。内容大致为:卷一天部,论各种针刺手法;卷二地部,为治疗部分,未载汗、吐、下三法;卷  相似文献   

6.
概述《黄帝内经》见于班固《汉书·艺文志》,张仲景《伤寒论》始有《素问》、《九卷》之称。魏晋皇甫谧《甲乙经》谓《针经》、《素问》即《内经》也。《隋书·经籍志》从之。至唐王冰又以《素问》九卷、《灵枢》九卷为《黄帝内经》十八卷。后世宗此,悉以《素问》、《灵枢》为《内经》之双壁。而《九卷》、《针经》、《灵枢》等,是为同书而异本也。《黄帝内经》秉承易理,博采诸家,以阴阳形气学说、脏腑经络理论来说明人体生理、病理现象,以天人相应、整体运  相似文献   

7.
<正>1"痓病"考《尔雅》、《方言》、《说文解字》及《释名》等书皆未见"痓"字,"痓"字则首见于张揖著作之《广雅》。《广雅·释诂》卷三下说:"痓,恶也",是"痓"字"从疒"而"训恶",是乃"恶病"无疑矣。在中医药学古代文献里,余见到所谓"恶病"者凡有四焉,其一,《急就篇》卷四说:"痂疕疥疠癡聋盲。"王应麟俌注"疠,疾疫,民皆病曰疫"。段玉裁注《说文·疒部》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一书,后汉张仲景著。《伤寒论·序》,“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隋·《经籍志》有《张仲景方》十五卷,而无《伤寒论》名目,至《新唐书·艺文志》有《王叔和张仲景方》十五卷,又《伤寒卒病论》十卷,从这里可看出杂字讹为卒字已是很久远了。后人将卒字释为仓猝之猝,说病是仓卒而得,不知原是杂字之讹。据仲景《自序》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隋志》注十卷,考仲景自序乃缺六卷,这可能是后人把伤寒与杂病分开了,所以伤寒只得十卷,疑今本《伤寒论》似即《隋志》和《新唐志》所载本(拙著张仲景著作略考载《上海中医药杂志》1962年7期)。  相似文献   

9.
《万育仙书》与《万寿仙书》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万育仙书》与《万寿仙书》是明代很有影响的两部养生书,其中导引图种类之多,在明代同类书中首屈一指。这两书之名只有一字之差,在各种书目记载与近年的出版物中,经常互为混淆。笔者经考证,得出以下结论:《万育仙书》.曹无极辑校,约刊行于17世纪初。该书2卷,其卷下为导引,有图97幅,其中56幅辑自明·朱神仙授(1561年)罗洪先传(1565年)《卫生真诀》。《万寿仙书》则是明末佚名氏在《万育仙书》卷下基础上,再增补养生内容,厘为4卷,改名而成。该书的明刻版本至清道光间重印,仍题罗洪先秘传、曹无极增辑。实际上罗洪先秘传的《卫生真诀》只占该书不到四分之一的篇幅。故《万育仙书》与《万寿仙书》虽有承继关系,但两书内容仍有较大的差别,当分别作为不同的书。  相似文献   

10.
《运气图例》一卷、《咽喉证海》二卷、《脉部图说》一卷、《本草别名》三卷、《痘疹宗镜》一卷、《疡医元义》二卷、《正骨集验》一卷、《银海启微》二卷。以上八书,湘潭倪远诩撰,原书未见。《脉要图注》四卷、《操心要规》以上二书,攸县贺升平,号鸿盘著。升平生  相似文献   

11.
《针灸逢源》为清代针灸学家李学川编撰。李学川有感于当时医学界“独事方药,视针灸为小技而忽诸”的现象,经过40多年的努力,于清朝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撰成《针灸逢源》。他认为《灵枢》、《素问》书虽存,而知刺法者很少,所以集《灵枢》、《素问》,“特揭经脉、刺法诸篇,以补医林传诵所阙”。李学川发扬《内经》针灸理论裨益后学,对于振兴针灸事业有较大的影响。1《针灸逢源》的内容《针灸逢源》共6卷。卷1、卷2集自《灵枢》、《素问》等共112篇,附有作者注解。卷3则荟萃针灸专著和诸家医论之精华,主论针灸法,如井荥阴阳配合五行、子午流…  相似文献   

12.
在明代针灸名家杨继洲所撰的《针灸大成》中收录了一本堪称中国小儿推拿独特治疗体系形成的奠基之作,是书为《针灸大成》第十卷,书名为《保婴神术》。杨氏为提醒读者此卷非针灸类,特标明《按摩经》。后世因是书专论小儿推拿,遂称之为《小儿按摩经》。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小儿推拿专著,同时也是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其作者为四明陈氏。至于陈氏究竟为何人,生、卒于何时,现已无从查考。  相似文献   

13.
<正>魏晋间医学家王叔和,名熙。其着述见梁七录有《论病》一卷;隋书经籍志有《脉经》十卷;唐书艺文志有《脉经》十卷、《仲景药方》十五卷、《伤寒卒病论》十卷;宋史艺文志有《脉经》十卷、《金匮要略方》三卷、《金匮玉函经》八卷、《脉诀机要》三卷;民间行本有《脉经》十卷、《金匮玉函经》八卷。上书十一种,去复四种,凡七种。均系西晋太医令高平王叔和撰。叔和一代名医,去汉未远,故有深知灼见,能传仲景道脉。他曾说过:"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他摭集古经名论,撰《脉经》九十七篇。仲景伤寒金匮之文十载八九,当成于三阴三阳篇之先。  相似文献   

14.
《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中著录了江苏明代名医缪仲淳所撰《续神农本草经疏》(十二卷),把它列在缪氏撰《神农本草经疏》(三十卷)之后,并将二书撰年均定为1625年。那么,缪氏确在一年之内写过两部本草吗?又,明代殷仲春《医藏目录》记载了缪氏《神农本草经疏》,但却注明为十二卷,而不是三十卷。  相似文献   

15.
朱肱最早撰著的伤寒类医书是《伤寒百问》三卷,此本已佚。现今存世的日本宝历三年书林涩川清右卫门刻本《伤寒百问》六卷、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收藏的元燕山活济堂刊本《伤寒百问经络图》九卷,或即源自《伤寒百问》三卷。日本静嘉堂文库收藏的《重校证活人书》十八卷,曾经朱肱生前亲自校定并刊行。但并未流行于世,现今仅有孤本存世。《伤寒百问》、《伤寒百问经络图》、《重校证活人书》三种医著,或是可能保存了《活人书》早期面貌,或是经朱肱生前亲自校定,书中的内容应当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朱肱医学思想和医学实践的演变轨迹。现今存世的《南阳活人书》、《类证活人书》一类书籍均经过后人加工,未必反映了朱肱医学思想和医学实践的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16.
宋金元时期、伟大的药物学家寇宗爽撰写的历史巨著——《本草衍义》在政和六年(116年)闻名于世。全书二十卷、目录一卷。历史大量资料考证说明,寇宗爽是陕西渭南东北人。出生在官宦之家,名门之后,他是宋朝名相寇准的曾外。他曾在杭州、顺安、漕洲等地为官,因对药物学很有研究,编撰了《本草衍义》一书  相似文献   

17.
《赤水玄珠》的作者孙一奎,字文垣,号东宿,别号生生子,安徽休宁人,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名医。孙氏自幼聪颖,后因父病弃儒习医,精研医术,最后居于三吴(苏州、镇江、湖州)。他在医学理论上造诣较高,擅长内科杂病,著作有《赤水玄珠》三十卷,《医旨绪余》二卷,《生生子医案》五卷。后人将孙氏三书合刻为《赤水玄珠全集》。究心灵素易理据《赤水玄珠·自序》,其父曾云:“轩歧遗经非方术家之昆仑乎,而张仲景以下诸家皆昆仑所达支委也”。他秉承庭训,自屈首受医始,即究心于《素问》、《灵枢》、《难经》诸书。但他善于独立思考,如《素问·痿论》云:“治  相似文献   

18.
钱乙,字仲阳,是北宋著名的儿科学家。他精勤好学,无书不窥。《钱乙传》谓其“为方博达,不名一师,所治种种皆通,非但小儿医也。”由于医学造诣颇深,钱乙屡愈危证,名震朝野,曾被宋神宗擢为太医丞。钱乙的著作有《伤寒论指微》五卷,《婴孺论》百篇,皆已亡佚,现存《小儿药证直诀》三卷,是其学生阎季忠搜集钱乙生前论述、方剂编集而成的。上卷论脉证治法,中卷为医案,下卷为方剂。《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儿科专著。  相似文献   

19.
《东医宝鉴》25卷,为朝鲜国许浚奉敕主持这个编写组而写成的。它是辑录中国医籍加以重新编次而成的一部中医文献。本来中医在日本称汉医或皇汉医,在朝鲜称东医,三者一本,所以与日本·宿弥永赖30卷的《医心方》我们把它都与我国的《外台秘要》列之于同等地位。书分内景、外形、内伤、外感、杂病、汤液、针灸7门。书成于1613年,时在中国明代万历癸丑41年,何时传入中原无考。何时译成中文及谁翻译也在待考之中。虽然也有人认为清光绪16年华亭(今上海)闵萃祥所译,非也,他仅为早已译成的译本写了一篇“序”文而已。此书在中医界评价很高,诚如《中…  相似文献   

20.
喻昌 ,字嘉言 ,生于明代万历己丑年 (公元 1 5 89年 ) ,江西新建人。他一生极尚仲景 ,认为“仲景《伤寒论》一书 ,天苞地苻 ,为众法之宗 ,群书之祖”,“《卒病伤寒论》十六卷 ,当世兆民 ,赖以生全 ,传之后世 ,如日月之光华 ,旦而复旦 ,万古常明可也”。他行医于江西、江苏等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