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确保患儿的输液安全,提高儿科门诊输液的管理质量。方法对2013年6月至12月来我院儿科门诊输液的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结果针对儿科门诊输液存在的安全问题,通过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如: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保持输液大厅空气清新、环境清洁、定时消毒、加强门诊医护人员的培训、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护士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化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等,患儿输液安全,无不良事件发生,家长无投诉。结论加强儿科门诊输液的安全管理,能有效地提高门诊护理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患者的投诉,减少医患纠纷,从而提高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控制和减少门急诊不安全因素,提高护理安全水平和护理质量.方法:分析病人、药物、护士和环境方面的不安全因素,从管理机制、人员培养和病人管理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不安全因素的影响.结果:患者满意率从两年前的87%提高到94%,减少了纠纷和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缺陷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门急诊输液观察室的护理水平,保证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3.
诸全爱 《时尚育儿》2016,(6):116-117
目的:对门急诊输液患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方法进行分析、调查研究.方法:通过制定中药制剂静脉输液安全管理规范,从查对环节、配药与配伍环节、操作环节、药品不良反应统计上报环节等方面做好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旨在通过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使得中药注射剂输液更为规范、安全,减少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门急诊输液患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会对多个系统造成波及,有诸多不同临床表现和共同的临床表现.结论:在门急诊输液中,应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加以预防并及时观察,采取有效治疗与护理措施,促使患者用药安全性显著提高,大幅降低门急诊输液患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规范静脉输液的流程,加强双人核对,减少静脉用药过程中的缺陷,从而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根据医院人力资源及各护理岗位职责情况,笔者所在科2011年开始,从处理医嘱直至患者输液完毕的每一个环节都加强护士双人核对把关。结果:静脉用药缺陷率从2010年的1.15%降到2011年的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双人核对制度的静脉输液流程,有效减少了静脉输液过程中缺陷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有利于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5.
肖会 《现代保健》2010,(23):134-135
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静脉化疗护理存在的安全问题,探讨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安全的护理管理.方法 对2007年3月~2009年8月经病理学确诊的恶性肿瘤病例,加强护理人员的化疗专科知识培训和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做好化疗时的环节质量控制以及化疗后的安全管理.结果 896名恶性肿瘤现存和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识别、评价和处理,仅有8例发生化疗药物渗漏,发生率为0.89%,均未对患者造成严重后果,未出现因化疗药物外渗而引起的护理纠纷.结论 保证肿瘤患者的化疗护理安全,管理者要加强肿瘤专科知识的培训,规范化疗护士专业技术操作,强化化疗护士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加强化疗环节质量监控,规范化疗护理流程.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化疗药物渗漏的认识和防范能力,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从而有效避免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化输液流程、加强流程管理在儿科门急诊输液中心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建立门急诊输液中心,配备生物安全柜,用计算机管理加传送带,优化门急诊输液流程,加强药物安全、环境及人员管理。[结果]优化后家属取药和输液并为一次排队,从卡刷取药到准备输液由药师、配药护士和输液护士完成,优化的流程,强化了责任,提高了服务效率。输液中心安装了空气净化器,实行按病种分区输液;配药使用了生物安全柜,全密闭式药物配制,有效控制了院感发生,综合满意度由原来的89%上升到98%。[结论]通过优化儿科门急诊输液中心的输液流程和管理,服务质量及服务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采取防范对策,从而提高产科护理管理质量。方法对产科特点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加强护理管理,提出5条管理防范措施:改变护理服务意识;强化安全意识;加强法律意识;控制高危环节因素;重视护士素质的提高,学会自我保护。结论通过对产科护理纠纷的防范对策,消除了纠纷隐患,从而有效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葛晓青 《现代医院》2012,(Z1):102-103
目的加强门诊护理安全管理,全面提升门诊护理质量。方法列举门诊治疗室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从增强业务技能和强化安全意识入手,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完善护理管理措施及护理安全教育制度,拓宽护士知识面,加强门诊环境安全管理及护理质量安全督导,认真落实三查八对制度。结果强化护理安全意识和防范理念及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提高护理安全的关键。结论患者的满意度由2009年的88%上升到2010年97%以上,患者投诉及护理纠纷为零,护理差错事故为零。  相似文献   

9.
景伟 《药物与人》2014,(1S):105-105
目的:了解静脉输液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探讨对静脉输液中存在问题的正确对策,从而总结经验,提高静脉输液临床护理质量,以避免输液中医患纠纷的发生。方法:对医院病房的静脉输液,从药物颔陬、配置过程,服务态度及操作期程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观在输液过程中潜在隐患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减少或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加强静脉输液环节的护理与管理,对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输液纠纷的发生,都有着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静  孙俊娥  王金玉  李艳 《中国校医》2011,25(12):931-932
目的完善客观护理资料,确保静脉输液科学安全进行。方法在临床工作中使用静脉输液巡视记录单,客观详实记录输液过程。结果增强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减少和避免了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满足了患者的"知情"权,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病人满意度。结论静脉输液巡视记录单是加强护理环节质量管理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金美 《中国保健》2006,14(16):125-125
目的加强输液环节管理,规范输液流程,纠正不良习惯,从而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方法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重视护士礼仪,护患沟通,控制各个环节.结果降低差错事故发生,减少医疗纠纷,提高病人满意度,提升服务质量.结论细节决定成败.  相似文献   

12.
分析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解决措施进行探讨.主要包括技术、管理、环境、护士、患者等环节中的问题.提高病房护士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及护理管理水平,增强护士护理安全意识,减少环境不良因素,做好患者住院健康知识宣教,促使安全护理防范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是杜绝护理差错和事故的发生,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完善客观护理资料,确保静脉输液科学安全进行.[方法]在临床工作中使用静脉巡视卡,客观详实记录输液过程.[结果]增强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减少和避免了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满足了患者的"知情"权,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病人满意度.[结论]静脉输液巡视卡是加强护理环节质量管理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桂芳 《临床医学工程》2012,(12):2251-2252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常见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统计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门诊输液过程中发生的护理纠纷,分析其原因。结果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改善服务态度,良好的护患沟通均能化解护患矛盾,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结论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能及时阻止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规范门急诊输液室服务流程的管理。方法成立输液服务流程管理重塑小组,通过评估、实施、完善、评价的程序对门急诊输液的服务流程进行重塑。结果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有效防范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有针对性地分析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了护理行为,保证了护理安全和病人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门诊输液中护士遭投诉的原因,提高门诊护士应对处置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门诊输液过程中发生的10例安全投诉事件。结果其发生原因主要与年轻护士的专业知识欠扎实、操作技能不熟练、工作条理性较差、应变能力弱、适应环境能力不足、沟通交流能力欠缺等密切有关。结论加强新入职护士的岗前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强化其职业使命感和法律意识、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在提升儿科门诊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针对儿科门诊护理质量管理现状,找出原因并分析,提出输液管理的具体防范措施与方法。结果通过护士的主动巡视与家属的积极参与精诚合作,注重风险防范,强调细节、环节管理,儿科门诊患儿因输液引起的纠纷由2010年12月——2011年5月的7起,降至2011年6月——2011年12月的1起。结论儿科门诊输液患儿通过安全输液管理,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及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的相关因素,以实现门诊输液护理安全、高效的目标。方法:结合某医院客观条件,针对各个环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医院就诊环境及就诊程序,护士业务水平及工作态度,家长焦虑心理均与护患纠纷有关。结论:通过改善就诊环境及就诊程序,提高护士业务水平及服务要求,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促进了门诊输液环境的和谐,实现了门诊输液护理安全、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门急诊输液流程,提高输液效率。方法:梳理患者输液的各个节点,对比分析,重新设计流程。结合临床实际与管理要求,利用无线网络和移动数字设备,实现系统设计与实施。结果:基于医院集成平台,设计并实施了一套性能优越、信息化程度高的门急诊移动输液信息系统。结论:优化流程和信息管理可保证门急诊输液治疗更安全、更科学、更高效,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王美珍 《现代保健》2010,(7):121-122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医疗单位必须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一个窗口,门诊服务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医院名誉、声誉和信誉。为了适应多元化医疗要求,给门诊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门诊护士式作必须做到全面细致,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在操作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以免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引起护患纠纷。为了保证门诊输液安全、快捷、有效,使患者早日康复,笔者总结出以下主要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