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教育依从性与医疗费用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的依从程度与医疗费用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相同的强化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用自行设计的依从性调查表进行评分.按依从性评分结果分为依从性好组(A组)和依从性较差组(B组),比较2组患者的医疗费用情况.结果 A组患者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享受医疗保障的程度高于B组(P<0.05);A组监测费用显著高于B组(P<0.05),并发症及住院总费用则显著低于B组(P<0.05),2组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并提高其依从性可影响医疗费用的支出,使长期医疗费用降低,使血糖得到明显的控制,有利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控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促进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改变及降低医疗费用的作用。方法设计调查表,对我市部分社区35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糖尿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前后的效果观察。结果健康教育后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健康行为得到明显改善,血糖控制良好,年人平均医疗费用由4505元减少到3122元,结论健康教育可促进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的改变,更好地控制血糖,降低医疗费用支出,是一项投资少、效果明显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与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王慧  杨小香 《护理学报》2003,10(1):14-15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236例Ⅱ型糖尿病患的糖尿病知识程度进行试卷测试、评分,并了解并发症的发生。根据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分组,比较与分析血糖控制水平、并发症检出率。结果:糖尿病知识掌握良好的患平均年龄大,病程长,化程度高,血糖控制较好,并发症少,与糖尿病知识掌握较差的患相比,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知识教育提高了患对糖尿病的认识和治疗顺应性,降低了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业化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医疗费用成本的影响。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随机分成教育组和传统组,教育组采用糖尿病专业化教育模式,利用我院糖尿病专业化教育平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的、系统的、形式多样的教育。传统组采用传统的糖尿病教育模式进行一般性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糖尿病知晓率、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再次入院情况及医疗费用、教育费用支出情况。结果教育组患者糖尿病知晓率、教育费用支出明显高于传统组,而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再次入院情况及医疗费用支出教育组低于传统组,差别有显著性。结论糖尿病专业化教育模式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医疗费用成本并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行为与代谢控制关系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行为改变与血糖控制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糖尿病专科护士对接受过糖尿病并发症筛本的119例Ⅱ型糖尿病患进行糖尿病健康知识行为问卷式调查。调查问题分为知识性问题和行为性问题,分别得出知识积分与行为积分。分组为掌握知识行为较好组(较好组)和较差组(较差组)。结果 较好组糖尿病病程明显长于较差组,前化水平,血糖,血脂水平和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好于较差组,体重指数和腰臀围比明显高于较差组。糖尿病知识掌握较好的患,医疗依从性良好,健康知识与其行改变有良好的一致性,并与糖尿病代谢指标的控制关系密切。但这些患的体重和腰臀围比明显高于相应的较差组。结论 对糖尿病程短且化水平相对较低的患更要注重糖尿病教育,提高患对治疗的依从性以改善糖尿病的长期控制效果,对化程度相对高的糖尿病知识较好的患要注意体重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促进对患者实施糖尿病知识健康教育.方法:对12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教育后比教育前,有关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明显提高.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措施,应引起高度重视,且深入开展,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教育对患者血糖控制和治疗糖尿病的费用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28名长期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62名患者接受过至少4次糖尿病教育,60名未接受过糖尿病教育,两组患者填写相同的糖尿病相关知识及糖尿病费用方面的调查问卷。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接受糖尿病教育组的年龄,性别,病程,体重指数与未接受教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血糖水平较未教育组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未受教育组低1.3%(P≤0.01),同时,接受教育组每月花费较未接受教育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教育可以用更少的花费使受教育组获得更好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8.
健康教育路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表内容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血糖的控制情况、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及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和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缩短住院天数,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同伴支持健康教育法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8月收治的需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40名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应用同伴支持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自我护理能力、血糖控制、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结果实验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自护能力及自愿接受胰岛素治疗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支持健康教育法,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健康教育的普及,拉近医患关系,促进患者遵医行为及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降低医疗费用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我院97例糖尿病患者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前后的效果观察。结果健康教育后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血糖血压等控制良好。年人均医疗费用由4962元减少到3615元。结论糖尿病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良好地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减少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1.
全程糖尿病教育模式的构建、组织与管理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32  
目的探讨全程糖尿病(DM)教育模式的构建、组织、管理与发展,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逐步建立了DM患者的门诊-住院-出院后教育、患者-护士-医生教育培训全程教育体系、患者信息资料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糖尿病教育的研究等。结果8年来组织门诊教育讲座128次,听课人数达6310人次,组织病区集体教育362次,听课人数达5083人次。教育培训后患者的糖尿病知识评分、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自我血糖监测、自我管理能力均明显提高,血压和糖代谢控制明显改善(P<0.01)。结论门诊教育课程的设置为患者开辟了系统学习DM知识的课堂;住院教育是患者短期内系统学习、强化DM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时机;热线电话咨询服务是对出院后及门诊的DM患者居家继续进行合理治疗、护理的便捷指导方式;糖尿病专科护士和基层医师的培训是推动糖尿病教育深入开展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背景: 血糖生成指数是含碳水化合物食物的生理学特征性指数,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在糖尿病、心血管病和肥胖等慢性病的预防控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目的: 了解与传统的食物交换表为主要宣传材料的教育方法相比较, 糖尿病患者对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知识的接受性和实际意义。设计: 对比观察实验。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对象: 选择 2000- 10/2002- 02 在北京市第六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 72 例, 年龄 18~70 岁, 平均 58 岁, 男女各半。方法: 将 72 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 2 组: ①血糖生成指数组: 以不同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为主要教育材料。②食物交换表组: 以传统的食物交换表为主要教育材料。采用课堂讲座、个别辅导、电话咨询等方式教育 5个月。观察教育前后糖尿病患者对所授知识的知晓率、食物选择和血糖变化等。主要观察指标: 教育前后营养教育知识知晓率、空腹血糖及餐后 2 h 血糖变化。结果: 纳入糖尿病患者 72 例, 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教育后对各个问题的正确回答率明显高于教育前(P < 0.01)。教育前, 血糖生成指数组对血糖生成指数问题正确回答率低于食物交换表组对食物交换表问题的正确回答率(0, 6.5%, P < 0.01); 教育后, 血糖生成指数组对血糖生成指数问题正确回答率高于食物交换表组对食物交换表问题的正确回答率(92.2%, 79.4%, P < 0.01)。而对相同问题的平均正确回答率, 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 > 0.05)。在谷类食物的种类及制作方法、水果类、豆类及其制品的选择上, 血糖生成指数组均优于食物交换表组(P < 0.01) 。②两组教育后空腹血糖和餐后 2 h 血糖均低于教育前(P < 0.01) , 但组间比较, 差异不明显(P > 0.05) 。结论: 在糖尿病营养教育中, 患者对血糖生成指数知识的接受性优于食物交换表知识。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4例住院糖尿病(DM)患者接受教育情况的调查,结果发现:受试者在本次入院前曾经接受过教育者占603%,DM知识来源的主要途径是科普书籍,其次是医生、护士。文化程度影响知识评分,DM知识总评分随文化程度增高而提高。有479%的新诊断为DM的受试者从未接受过教育;612%的受试者缺乏DM基础知识,495%的受试者缺乏DM治疗知识,498%的受试者缺乏检查和护理知识;对女性患者、文化程度较低者、新诊断的DM患者要作为DM教育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误区,为更好地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对策提供依据,以提高临床护士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教育的能力。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知识问卷对6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统计不同情况护士的糖尿病知识认知情况。结果60名护士问卷总答对率82.7%,平均答对14.07题;不同护龄及学历问卷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职称升高,得分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2.59,P〈0.01);100.0%的护士能答对“严格控制血糖可以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原则是合理控制总热量”等题,但只有58.3%的护士答对“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控制血糖”及56.7%答对“运动持续时间”。结论临床护士对糖尿病知识存在认知误区,在进行糖尿病健康知识培训时应有针对性的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提高临床护士健康教育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研究看图对话与传统授课方式的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作用,探索看图对话教育工具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推广和普及的意义。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病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取传统授课和看图对话两种教育方式进行干预,并采用问卷等形式对干预效果进行调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看图对话组的糖尿病知识测试分数优于传统授课组;看图对话组出院后在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及足部护理等方面的自我管理水平优于传统授课组,在遵医嘱用药方面两组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看图对话组在出院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值优于传统授课组。结论 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看图对话教育方式在患者的知识掌握、自我管理及血糖控制等方面优于传统授课形式。但部分护理人员及患者的固有教育理念有待转变。看图对话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硬件设施等要求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对于如何进一步提高三项血糖指标的达标率也有待更长时间的干预和检验。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患者足病预防护理知识与行为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3,自引:1,他引:63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DM)患者足病预防护理知识与行为状况的调查,寻找患者预防护理知识的薄弱环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评价表对352例 DM患者对DM足的预防护理知识与行为进行调查、测试与评价.结果近半数患者对DM足的认识不足;半数以上患者对预防DM足的日常足部护理知识缺乏、足部护理行为不良;半数患者对选择合适鞋袜的知识了解不足;2/3的DM患者未掌握正确修剪趾甲的方法;高危足患者预防DM足的护理知识明显缺乏.结论在DM教育中要特别重视DM足的预防护理教育,增强患者对DM足的认识和足部保护意识,加大对DM患者日常足部护理知识的教育力度,以使其建立健康的足部护理行为,减少DM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和分析,作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支持系统的家属掌握糖尿病护理知识和技能的现状。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家属进行了理论知识、操作考试,了解了饮食、用药、监测、运动等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方法:随机对入住我院内分泌科病区的老年糖尿病人直接护理者家属52人进行一般资料问卷、糖尿病知识问卷、实际操作能力三大部分进行调查。结果:作为患者重要支持系统的家属在糖尿病知识、操作技能都不能满足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需求。而多数老年糖尿病病人又都处于自护能力差,也就造成了反复住院率高、并发症多等严峻的问题。想要更好地解决这一尖锐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医护人员、糖尿病病人自己和我们广大的患者家属共同努力。因此全面了解糖尿病患者家属的糖尿病护理知识掌握的程度,并根据实际掌握情况在患者住院期间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个性化的糖尿病护理知识的教育,使糖尿病患者家属能够真正地承担起患者出院后的有力支持系统。也就是将家庭式糖尿病教育模式运用到目前糖尿病的教育中是非常急切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个体化干预在老年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个体健康教育干预模式的实施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遵医嘱率、就医满意度及医疗费用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将个体健康信念模式引入健康教育中,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专职课题小组制定适合个体的教育计划,由培训过的专职护士从入院到出院全程有计划、有组织、有时间地对患者及家属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结果干预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满意度、糖尿病知识回答正确率及技能完全实践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但在主动运动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个体健康教育干预模式的实施有助于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需要的疾病基本知识,从而采取健康的行为,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