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后的护理。方法:总结7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护理。结果:7例患者都顺利出院。结论:PCI联合IABP对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有较好的疗效,护理中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PCI的护理配合和IABP的工作原理及机械操作,确保PCI及IABP有效、安全实施,加强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可有效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严家嫦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9):416-416,418
目的:探讨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高危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15例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并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在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心功能明显改善,心率下降、尿量增加。结论:对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并发症少,积极的预防治疗护理措施则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比较两组疗效;评估两组患者的心脏功能,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显效率和各心脏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高危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15例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并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在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心功能明显改善,心率下降、尿量增加.结论对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并发症少,积极的预防治疗护理措施则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通过总结2例心肌梗塞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IABP辅助治疗的护理体会,提出护士应熟练掌握IABP术的相关理论及护理技术,预防和处理各种并发症.以达到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孙波  韩纪平 《河北医学》2012,18(4):503-504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术中的方法,总结其临床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冠脉患者19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11例和对照组8例,观察组使用急诊急性心肌梗死冠脉术介入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对照组使用急诊急性心肌梗死冠脉术介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1例患者中,即刻改善病情的有5例,30d后左室功能明显改善的有3例,在手术过程中无死亡案例,其中30d后死亡的有1例,无术后血管再闭塞案例,对照组8例患者中,即刻改善病情的有2例,30d后左室功能明显改善的有2例,在手术过程中死亡的有1例,其中30d后死亡的有2例,术后血管再闭塞的有1例,两组即刻改善率、术中死亡率、30d后死亡率及血管再闭塞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30d后改善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在急诊冠脉时介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可增加在治疗时的安全性,同时降低了病患的死亡率和血管再闭塞的几率,并同时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这对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的疗效和护理。方法:通过对1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紧急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应用球囊反搏的抢救护理及病情观察。结果:在IABP循环支持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心率下降,患者治愈出院。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使用球囊反搏治疗疗效确切,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治疗成功率、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14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后的护理,护理要点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9.
李英梅 《现代医学》2002,30(6):403-403
本院自 1997年独立开展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以来 ,针对术前心功能不全和术后低心排 ,有 10例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 ,全部获得成功 ,现将护理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1 导管的准备IABP的使用往往是在紧急情况下 ,需要立即置管进行机械辅助循环 ,因此IABP导管和IABP泵必须专人保管 ,保持备用状态 ,做到随时能够应用。置管前检查机器是否处于备用状态、气瓶是否有气、驱动是否正常 ,选择合适的触发方式、反搏比例、反搏时间、导管型号 ,备好消毒穿刺用品、加压袋和换能器等。对于清醒患者 ,要讲明治疗的目的及…  相似文献   

10.
杜丽涛 《河北医学》2015,(4):668-671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术后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56.82%),且实验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术后护理效果显著,明显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介入术(PCI)术后无复流现象中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5年1月期间在本院进行AMI、PCI术后的无血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n=30),观察组在手术中进行IABP治疗,对照组手术中未使用IABP,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心肌损伤(BNP、MYO)值无显著性差异,治疗10 d后心肌损伤值逐步恢复正常范围,入院10 d两组心肌损伤(BNP、MYO)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BNP值上升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MYO下降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入院10 d、入院90 d、入院180 d时观察两组患者彩色超声心动图各数值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ABP可有效提前AMI、PCI术后无复流患者的BNP峰值,且对于提高患者左心室射血能力,改善心功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总结84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经验。结果应用IABP除5例PCI患者因病重死亡,1例因躁动给予人工冬眠外,其余78例患者顺利完成CAG和/或PCI。正确使用反搏机和细致、全面的术后护理是保证抢救和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易化PC 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 I)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探讨AM I绿色通道救治模式.方法将81例AM I患者分为易化PC I组(42例)和选择性PC I组(39例),对比两组梗死相关血管(IRA)开通率、病死率、左心室功能.结果易化PC I组开通率为41/42,选择性PC I组开通率为31/39,易化PC I组无死亡,选择性PC I组死亡6例,出院时两组射血分数值分别为(53.8±6.7)%和(50.2±5.2)%.结论易化PC I治疗AM I安全、有效、易行,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时,术前静脉注射替罗非班对术后冠脉血流及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93例急性STE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随机分为术前静脉注射替罗非班(早期组,46例)和造影后静脉注射替罗非班(晚期组,47例)两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基础临床情况、术前梗死相关血管前向血流情况、术后冠脉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血流计数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射线照射时间及造影剂用量、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后3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cardiac events,MACE)。结果两组患者基础临床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期组患者术前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IRA)前向血流达到TIMI2~3级的比例高于晚期组(分别为30%和13%,P=0.038)。两组患者术后IRA前向血流达到TIMI3级的比例、心功能、近期MAC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早期组患者射线照射时间、CTFC及造影剂用量均少于晚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EMI行急诊PCI时,替罗非班注射液的不同应用时间对近期的临床预后虽然没有明显改善,但术前静脉应用可以提高IRA前向血流TIMI3级的比例,减少射线照射及手术时间。不同应用方法均不增加出血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冠心病泵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明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及冠心病心脏直视手术后低心排泵衰竭病人中应用的适应证及时机选择。方法 收集1999年3月至2004年12月在本院应用IABP的患者39例,分为内科治疗组和外科治疗组,全组均为急性心肌梗死,三支血管病变,回顾性分析应用IABP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临床转归。结果 IABP应用后平均动脉压(MAP)及心脏指数(CI)明显升高。本组病例中33例临床治愈,门诊随访3个月患者心功能均可维持在Ⅱ级水平,其中11例不需应用强心利尿剂。有6例于应用IABP过程中死亡,原因为不可逆的心源性休克,伴随严重疾病及IABP应用时机过晚等。结论 在冠心病继发泵衰竭患者中应用IABP的疗效是肯定的,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是适应证的选择和应用时机。由于机器设备的进步及抗凝治疗观念的不断完善,目前IABP应用的并发症不断减少,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措施。因此,笔者主张无论是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的病人,还是冠心病心脏直视手术后泵衰竭的病人,应更为积极地应用IABP。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IABP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IABP支持下行血管重建术,记录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38例均存在严重左心功能不全,冠脉多支病变等高危因素,33例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3例行冠脉搭桥术,成功率为86.8%,死亡率为13.2%.结论 IABP与血运重建术联合治疗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可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术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IABP支持下进行急诊PCI治疗的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46例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未应用IABP支持下采用急诊PCI治疗的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32例为对照组,分别观察患者术前、术后3、7 d时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及患者病死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AMI分类、病变位置、病变累及分支及置入支架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IABP时间平均为(84.12±34.74)h,2组术前CRP、TNF-α、IL-6水平及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时2组CRP、TNF-α、IL-6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VEF术后2周、3个月时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内病死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30.43%vs.56.25%,P<0.05)。结论合并心源性休克的AMI患者在急诊行PCI治疗时联合IABP治疗能明显降低术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左心室功能,降低术后近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曾凤兰 《医学综述》2007,13(24):2021-2023
无再流现象是指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后重新恢复血流,却无心肌组织的有效灌注的现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重要手段,而再血管化后心肌组织的充分灌注至关重要,无再流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减少无再流的发生率成为目前心血管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综述无再流现象的发生情况、发生机制、检测方法、临床相关因素及最新治疗方法等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主动脉球囊反搏装置(IABP)的应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手术耐受性、生命指征的影响。方法急诊PCI治疗中,对28例AMI患者,在PCI围术期植入IABP装置,观察介入治疗过程中IABP装置植入前后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有创血压、心率、死亡率等指标变化。结果28例患者植入IABP均成功。25例具有明显心源性休克临床表现的患者有23例成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手术成功率82.1%;有19例能够耐受PCI治疗治愈出院,生存率76%;6例死亡,死亡率24%。结论急诊PCI围术期应用IABP,对已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可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提高手术耐受性和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开始静脉使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78例老年 STEMI 患者,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38)。对照组按急性心梗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观察替罗非班对患者手术前后TIMI血流分级、术后30 d和60 d不良心脏事件(MACE)、出血情况。结果术后两组 TTIMI3级血流分级、术后30 d和60 dMACE发生率(主要是心绞痛和再发心肌梗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和对照组出血并发症无差别。(P>0.05)。结论替罗非班能改善PCI手术前后的 TIMI 血流,有利于改善急性心梗缺血心肌的供血,同时未增加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