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乳膏对颅脑手术患者拔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行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利多卡因乳膏组(L组)和对照组(C组)。L组用利多卡因乳膏3g均匀涂抹于导管前端3cm,C组相同部位涂抹等量凡士林。分别记录患者诱导前(T0)、入麻醉后恢复室即刻(T1)、拔管即刻(T2)和拔管后2min(T3)的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相应计算出拔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值(△SP、△DP、△HR),抽取相应时段血液测定血浆肾上腺素(AD)及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并记录2组患者拔管反应发生率。结果同C组比较,L组T2、T3时SP、DP、HR、血浆AD及NE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同C组比较,L组SPmax、DPmax、HRmax及△SP、△DP、△HR降低(P<0.05);同C组拔管反应(67%)比较,L组(10%)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颅脑手术患者可以抑制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减轻拔管反应,具有良好的表面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抑制颅脑手术患者拔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行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所有患者在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推注(>10min)右美托咪定0.5μg/kg(DEX组)或0.9%氯化钠注射液(NS组)。分别记录患者诱导前(T0)、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即刻(T1)、拔管即刻(T2)和拔管后5min(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相应计算出拔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值(△SBP、△DBP、△HR),抽取相应时段血液测定血浆肾上腺素(AD)及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并记录2组患者拔管反应发生率。结果同NS组比较,DEX组T2、T3时SBP、DBP、HR、血浆AD及NE浓度明显低于NS组(P<0.05);同NS组比较,DEX组SBPmax、DBPmax、HRmax及△SBP、△DBP、△HR降低(P<0.05);同NS组拔管反应(67%)比较,DEX组发生率(10%)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颅脑手术患者可以抑制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减轻拔管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全身麻醉围拔管期常伴有心血管系统反射和中重度呛咳等即时并发症,以及咳嗽、咽喉痛、声嘶等拔管后并发症,临床上常通过静脉及局部应用利多卡因减轻上述不良反应。近年来,国内外有研究报道套囊内注入利多卡因,可通过套囊壁弥散至气管黏膜表面发挥局麻效应,减轻拔管反应~([1])。另有研究表明利多卡因碱化后套囊壁对其通透性显著增加,提高局部麻醉效能。多项研究表明,套囊内注入碱化利多卡因可有效抑制单腔管拔管反应,并降低咳嗽、咽喉痛等拔管后并发症的发生~([2,3]),但其用于双腔管的效果尚有待研究。由于双腔管外径较粗、置入和定位过程复杂、局部刺激较大,其拔管反应较单腔管更为显著~([4])。本研究拟评价双腔管套囊内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全麻气管插管病人拔管期不良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择期手术全麻气管插管病人80例,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40例。A组气管导管表面涂一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B组采用蘸水法。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诱导前、拔管前、拔管即刻、拔管后3min,SBP、DBP、HR变化情况,并记录拔管时出现呛咳、屏气、躁动例数及术后咽喉疼痛情况。结果 A组除诱导前与B组无明显差异外,其它时间点的SBP、DBP、HR均低于B组(P<0.05),呛咳、屏气、躁动例数及术后咽喉疼痛例数也明显少于B组。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有效抑制全麻气管插管病人拔管期的不良反应,降低术后躁动、咽喉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经鼻插管全身麻醉拔管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经鼻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L组)和石蜡油组(C组),分别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和石蜡油涂布气管导管前2/3,麻醉诱导后行经鼻气管插管。记录2组患者诱导前(T0)、术毕时(T1)、拔管后即刻(T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拔管时屏气与呛咳发生情况;拔管后和术后1 d咽喉痛、鼻腔痛发生情况;于T0、T2、术后1 d(T3)抽血标本测定血糖及血浆皮质醇浓度。结果(1)血流动力学变化:与T0时比较,T2时2组SBP、DBP、H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组间比较,L组变化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应激指标变化:与T0时比较,T2时2组血糖、皮质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组间比较,T2、T3时L组血糖低于C组( P <0.05),T2时L组皮质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3)L组拔管时呛咳、屏气发生率低于C组( P <0.05);L组拔管后、术后1 d鼻腔、咽喉疼痛发生率低于C组( P <0.05)。结论导管外涂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抑制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拔管期应激反应和术后鼻腔、咽喉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于气管导管表面对小儿腹部手术拔管的安全影响。方法:选择60例5~12岁患儿的腹部手术,随机分两组,实验组麻醉前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于气管导管套囊表面,对照组插入同型号的气管导管,但不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观察两组插管和拔管时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浓度或分压(PETCO2)及拔管时间的变化,以及麻醉苏醒后患儿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情况,术后第2天随访声嘶和谵妄的发生率以及术后24h的引流量。结果:两组患儿在麻醉作用消失后,实验组患儿能较好地耐受气管导管,生命体征平稳,而对照组耐受气管导管差。术后第2天随访,实验组嘶和谵妄发生率以及术后24h的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于气管导管表面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的麻醉能减轻气管导管在拔管时的应激反应,术后声嘶及谵妄发生率低,提高小儿腹部手术麻醉在拔管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预防气管拔管的心血管反应.方法选择6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二组,A组拔管前2分钟静注异丙酚20mg+2%利多卡因1mg/kg,B组拔管时术作处理.结果拔管时两组血压(BP)均比麻醉后升高,A组无显著意义(P>0.05),B组明显升高(P<0.05),心率(HR),A组变化不显著(P>0.05),B组明显增快(P<0.05),拔管后2组BP和HR恢复至拔管前水平.结论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能有效的预防或减轻气管拔管时引起BP增高,HR增快等剧烈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00例行全麻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 A组在气管插管前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2~3g均匀涂于气管导管的套囊及前端,B组在气管插管前将等量白色医用凡士林均匀涂于气管导管的套囊及前端。麻醉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分别于手术结束即刻(T1)、拔管前5 min (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5 min (T4)测量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结果 B组SBP、DBP、MAP、HR于拔管前5 min (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5 min (T4)均较手术结束即刻(T1)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拔管前后血流动力学稳定。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可以抑制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0.
气管套囊内注入利多卡因减轻气管拔管后的咳嗽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气管套囊内注入利多卡因减轻吸烟患者拔管后咳嗽反应的效果.方法 45例长期吸烟患者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手术,按气管套囊注入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注入2%利多卡因5ml(L)组、生理盐水5ml(S)组和空气5mi(A)组,观察并记录术毕气管拔管诱发咳嗽反射的发生情况.结果 气管拔管后0~5 min L组平均咳嗽(4.1±0.8)次,明显少于S组(8.2±0.9)次和A组(6.2±0.8)次(P<0.05);3组6~10 min平均咳嗽次数分别为(4.6±0.8)、(7.5±0.8)和(6.0±0.6)次(P<0.05).结论 气管套囊内注入利多卡因可以减轻吸烟患者气管拔管后的咳嗽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穴位埋线进针时疼痛感的影响.方法 选择穴位埋线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术前30 min给予涂抹护手霜,观察组患者在术前30 min给予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之后分别进行穴位埋线.比较两组患者进针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疼痛以及炎症反应情况...  相似文献   

12.
牛伟  张红 《贵州医药》2011,35(2):123-124
腹腔镜手术由于具有切口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美容等优点迅速得到推广。现已广泛应用于腹盆腔手术,特别是妇科疾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虽保证了患者手术安全和舒适,但在麻醉苏醒期由于气管导管的刺激,常出现心血管应激  相似文献   

13.
陈恪刚  刘艳秋 《贵州医药》1999,23(6):431-432
近年来采用NTG滴鼻预防或治疗手术麻醉期中某些环节引起的血压升高时有报道[1-3]。我院1994年1月以来对44例老年手术病人使用NTG滴鼻后观察投管前后的血压。心率并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4例外科择期手术病人,ASAⅠ-Ⅱ级,男21倒,女23例,年龄60-77(67±8)岁,体重41~82(60.5±11.5)kg,其中胸外科手术13例,普外手术21例,神经外科手术8例,妇科手术2例。分为对照组与给药组,每组22例。两组病人均无心血管疾病,术前无明显水电解质紊乱,术中维持循环稳定。1.2麻醉方法术前常规肌注鲁米那钠100mp,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气管拔管不良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我院66例拟施气管插管全麻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A组(n=22)、实验B组(n=22)和对照组(n=22),实验A组患者插管前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实验B组患者插管前使用利多卡因喷雾,而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插管处理,比较3组患者诱导前、插管后1min、插管后5 min、拔管时及拔管后10min的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值。结果实验A、B两组拔管时及拔管后10min SBP、MAP及HR值均低于对照组,实验A组患者拔管时及拔管后10min SBP、MAP及HR值均明显低于实验B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和利多卡因喷雾对气管拔管时不良反应抑制效果显著,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效果显著优于利多卡因喷雾。  相似文献   

15.
沈崇阅  许啸波  马青山 《海峡药学》2009,21(10):159-160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手术,麻醉时的应激反应可引起血浆儿茶酚胺的升高和心率增快,都是潜在的危险因素,尤其对合并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危险性更大,本文用利多卡因气雾剂复合艾司洛尔减轻全麻下声带息肉手术时的心血管反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阑尾切除术中患者,经常出现因牵拉内脏引起不适反应,由于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甚至出现心跳骤停的现象。为了使患者安全平稳地度过麻醉手术期,我们自2002年起采用硬膜外腔应用利多卡因复合芬太尼麻醉,在减轻迷走神经反射,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方面,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40例ASAI~II级,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利多卡因组(L组),分别于气管拔管前2min静注生理盐水5ml和利多卡因1.5mg/kg。记录气管拔管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与基础值比较,对照组拔管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显著升高,利多卡因组拔管后的心血管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气管拔管前2min静注利多卡因1.5mg/kg,有效抑制了气管拔管的心血管反应,有利于气管拔管的护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部涂抹扩张器植入术后扩张皮瓣内置壶上方的皮肤对减轻患儿注水时穿刺的疼痛的效果。方法 60例扩张器植入术后注水的患儿,分为2组,30例为对照组用常规方法:给患儿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和患儿交朋友,放一些患儿喜欢的动画片主题曲或儿歌,消除患儿紧张、恐惧的心理。30例为实验组: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部涂抹扩张皮瓣内置壶上方的皮肤,采用面部表情量表评估患儿扩张器注水时的疼痛程度。结果穿刺注水疼痛程度的评估,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无一例发生剧烈疼痛。穿刺注水成功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部涂抹扩张皮瓣内置壶上方的皮肤明显减轻患儿扩张器注水引起的疼痛,镇痛效果良好,患儿扩张器注水依从性提高,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9.
周俐伶  潘熔 《重庆医药》2009,38(13):1615-1615,1617
目的探讨减轻导尿患者在麻醉苏醒时因尿道刺激引起的躁动。方法采集本院2008年1~5月的76例患者,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后导尿。结果使用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导尿的患者97%无尿道刺激。结论麻醉后导尿前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剂,不但满足了患者无痛治疗的要求,更减少了患者在麻醉恢复期因尿道刺激引起的躁动,提高了复苏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抑制脑动脉瘤夹闭术后气管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脑动脉瘤夹闭手术32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L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6例。L组于气管插管前涂布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于气管导管前端,C组涂布等量凡士林。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瑞芬太尼用量、术中补液总量。记录麻醉前(T1)、拔管前2 min(T2)、拔管时即刻(T3)、拔管后2 min(T4)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计算2组T3时点与T2时点的SBP、DBP、HR差值(△SBP、△DBP、△HR),并计算差值与T2时点相应数据的比值。结果 L组T3、T4时点SBP、DBP、HR显著低于C组(P<0.05)。L组△SBP、△DBP、△HR及差值与T2时点相应数据的比值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脑动脉瘤夹闭手术插管前气管导管涂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有效抑制术后拔管期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