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房颤动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1]。快速心房颤动常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可减少心肌供血,增加心肌耗氧量,诱发心肌梗死,甚至心源性休克。引起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很多,主要有血容量不足、体外循环、心功能低下、电解质紊乱、高龄、患者应激状态等。  相似文献   

2.
胺碘酮在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小剂量胺碘酮在预防有明显临床症状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复发的远期疗效。方法32例成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取双盲对比的观察。胺碘酮组:15例,胺碘酮200mg3次/a口服3d,第4天起改为200mg1次/d,维持180d。安慰剂组:17例,安慰剂(维生素c)200mg3次/d口服3d,第4天起改为200mg,1次/d,维持180d。每月随防1次并复查B、T4、胸片、肝肾功能。用Kaplan.Meier方法估计维持窦性心律的百分比。结果6个月随访期内胺碘酮组心房颤动复发率为26.7%(4/15),而安慰剂组为88.2%(15/17)(P〈0.001)。结论小剂量胺碘酮对预防有明显症状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发生率为1%,并随年龄而增加。房颤的发作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进行一般处理后,房颤在24~48h内仍未恢复窦性心律者,应用药物或电击复律。奎尼丁、普罗帕酮、胺碘酮、索他洛尔等为临床常用复律药物。奎尼丁可诱发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增加死亡率,目前已很少应用;普罗帕酮亦可致室性心律失常,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不宜使用;胺碘酮致心律失常发生率最低,不加重心力衰竭,适合器质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本文将2002年1月至2007年5月,应用胺碘酮治疗房颤30例的转归情况分析如…  相似文献   

4.
与窦性心律相比,心房颤动患者的病死率增加32倍。恢复窦性心律对于心房颤动患者改善血流动力学,控制心力衰竭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采用静脉胺碘酮治疗快速心房颤动患者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胺碘酮在治疗心房颤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房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洋地黄治疗,观察复律及心室率情况。结果胺碘酮在转复窦性心律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在心室率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胺碘酮在转复房颤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口服胺碘酮在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时转为窦性心律及小剂量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给予口服胺碘酮600mg/d,连用6d,以后改为400mg×6d→200mg×6d→100mg×6d→50mg×6d维持。结果26例患者在用药负荷量期间转复,12例在服药9-12d内转复,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口服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心房纤颤(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主要危害是使心排血量减少,心功能恶化,体循环栓塞。据统计,60岁以上普通人群中其发生率为1.8%~2%。奎尼丁、普罗帕酮、胺碘酮和索他洛尔等为临床常用药。胺碘酮1961年问世以来,开始用于治疗心绞痛,后来则用于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由于其疗效独特。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与欢迎。现就我院2005年10月~2006年9月应用胺碘酮治疗房颤36例的转归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范洪起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1):3314-3315
目的 研究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心房颤动患者40例,随机分成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各2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胺碘酮组总有效率90% (18/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 (13/20) (P <0.05).结论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在其缓解期使用胺碘酮进行预防性治疗疗效较好,并能改善其愈后.  相似文献   

9.
10.
食管癌术后并发心律失常较为常见,其中尤以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多见,国外文献报道食管癌术后发生AF的几率为15%~20%[1].AF可以引起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使血栓栓塞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并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2].  相似文献   

11.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普罗帕酮和胺碘酮为常用房颤复律药。本文观察静脉应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转复房颤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研究胺碘酮与洋地黄类药物治疗房颤控制心室率的疗效.方法 以110例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胺碘酮组54例,洋地黄组56例,分别静脉给予胺碘酮和毛花苷C.结果 胺碘酮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洋地黄组,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推注胺碘酮治疗房颤的疗效优于洋地黄类药物,在控制心室率方面也优于洋地黄类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胺碘酮(可达龙)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方法可达龙1.2g/d静脉滴注,最多连用3d后改口服可达龙片0.2g,2次/d,7d后0.2g,1次/d,共3个月。结果45例维持窦律,总有效率77.6%。其中阵发性房颤36例,有效率85.7%,持续性房颤9例,有效率53.3%。可达龙治疗阵发性房颤有效率明显高于持续性房颤(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可达龙治疗心房颤动尤其是阵发性房颤疗效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伊布利特与胺碘酮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医护人员对我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严密观察3 d,将选择的术后并发心房颤动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伊布利特组和胺碘酮组,每组30例患者,前者患者使用伊布利特治疗,后者患者则使用胺碘酮,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和心房颤动时最高心室率。结果伊布利特组患者心房颤动持续时间明显较胺碘酮组短,有显著性差异,但对心房颤动时最高心室率的影响两组间无差异性。结论伊布利特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优于胺碘酮,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术后患者的康复率。  相似文献   

15.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多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可反复、持续发作,发作时常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产生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持续时间过长可形成心房内附壁血栓并增加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因此,房颤增加患者卒中风险,有相当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及时复律和预防复发十分重要[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9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应用胺碘酮治疗的126例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发生率很高,但在基层医院药物复律仍作为治疗房颤的首选方法,现将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用胺碘酮治疗房颤98例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98例均为住院患者,心电图符合心房纤颤的诊断:①P波消失,心房除极混乱,见小而不规则的f波,频率约350~600次/min;③心室律极不规则;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厄贝沙坦联用对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复律的疗效。方法60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应用胺碘酮和厄贝沙坦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心房颤动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0.00% VS 53.3%,P<0.01),至6个月时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3.3% VS 73.3%,P<0.05)。结论胺碘酮与厄贝沙坦联用转复心房颤动并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高于单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18.
林燕 《医药导报》2003,22(8):554-554
目的:观察口服小剂量胺碘酮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复发的远期疗效.方法:9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终止发作后,给予口服胺碘酮600 mg&;#8226;d 1,7~14 d后改为400 mg&;#8226;d 1,持续7 d再改为200 mg&;#8226;d 1,60 d后改为100 mg&;#8226;d 1,观察房颤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随访2 a.结果:98例中总有效率87.8%,房颤得以有效控制,其中6例Q T间期>0.44 s,4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治疗20 d时T4升高,以上不良反应在药物减量至200 mg&;#8226;d 1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小剂量口服胺碘酮可使房颤转律后的窦性心律得以长期维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围术期应用胺碘酮预防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房颤的效果并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将本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52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处理,仅观察组于围术期加用胺碘酮;分析两组术后的房颤发生情况(例数、起始时间、持续时间及房颤时最大心室率),术后一般情况(ICU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LVEF、心率及QTc间期)和手术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房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且起始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房颤时最大心室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心率低于对照组(P<0.01),其余一般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但具体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围术期应用胺碘酮预防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房颤的效果较好,可降低术后房颤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而相应的护理措施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立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144-145
目的评价胺碘酮心律平治疗初发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初发心房颤动患者,分为胺碘酮心律平治疗组及对照组,1周内转复为窦性心律并维持24h为有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9.2%,其中胺碘酮组73.9%,心律平组62.5%。对照组总有效率45.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6.44±3.22)d,明显短于对照组(10.86±4.71)d。无论胺碘酮治疗组,还是心律平治疗组,均未发生严重的毒副作用。结论胺碘酮心律平治疗初发心房颤安全有效,同时还可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