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药物治疗对妊娠晚期细菌性阴道病(BV)不良妊娠结局的预防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月在我院产检的孕28~36周的孕妇进行BV筛查,将筛查出符合收治标准的150例BV患者随机分为妇洁洗液组、甲硝唑栓组、乳杆菌活菌胶囊组,每组各50例。甲硝唑栓组,乳杆菌活菌胶囊组均为1枚药物阴道给药,妇洁洗液组为妇洁洗液20ml化水清洗外阴,均连用10天停药,1周后复查。结果:妇洁洗液组50例,无1例治愈;甲硝唑栓组50例,45例治愈,2例显效,总有效率达94%;乳杆菌活菌胶囊组50例,40例治愈,4例显效,总有效率88%。甲硝唑栓组与乳杆菌活菌胶囊组在治疗效果上比较,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早产、胎膜早破、未足月胎膜早破、低体重儿、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甲硝唑栓组和乳杆菌活菌胶囊组均明显低于妇洁洗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甲硝唑栓和乳杆菌活菌胶囊对妊娠晚期合并BV的不良妊娠结局有明显的预防效果,是治疗妊娠晚期BV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阴道菌群分布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3月—2020年7月104例胎膜早破孕妇设为胎膜早破组,107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设为妊娠糖尿病组和109例正常妊娠孕妇设为正常妊娠组,均予阴道分泌物检查。比较3组在阴道菌群分布情况,观察3组在早产、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感染、产褥感染、低体质量出生儿等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胎膜早破组优势菌群、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比率分别为48.08%、18.27%、15.37%、13.46%,妊娠期糖尿病组分别为58.88%、14.02%、12.15%、11.21%,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菌分布上,胎膜早破组大肠埃希菌和阴道加德纳菌发生率28.85%、33.65%,而妊娠期糖尿病组白色假丝酵母菌发生率43.93%,均显著高于同期其他病原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组和妊娠期糖尿病组阴道菌群密集度、多样性均以Ⅱ、Ⅲ级多见,均>47%,和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显著,微生态失调率分别为90.38%、83.18%,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的13.76%(P<0.01)。胎膜早破阴道微生态失调在早产、新生儿感染、产褥感染、低体质量出生儿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妊娠期糖尿病组阴道微生态失调在新生儿感染、产褥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和妊娠期糖尿病均会出现阴道菌群失调,胎膜早破以大肠埃希菌和阴道加德纳菌为主,而妊娠期糖尿病则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微生态失调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以新生儿感染、产褥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3.
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妊娠中晚期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情况;观察唯阴康生物栓剂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520例妊娠28~38周的孕妇进行BV筛查,118例BV阳性;对60例筛查阳性孕妇予以唯阴康治疗(设为A组),睡前1枚置阴道,次晨取出,连续用药10 d;比较干预组(A组),非干预组(B组)及阴性组(C组)的不良妊娠结局。结果妊娠中晚期BV的检出率为22.7%,发生胎膜早破、早产、产褥感染、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A组,分别为15.0%、5.0%、5.0%、8.3%、3.3%,B组分别为20.7%、10.3%、8.6%、13.8%、10.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B两组相应不良发生率均高于C组(C组分别为6.3%、3.7%、1.5%、4.5%、1.9%),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妊娠中晚期BV的发病率较高,唯阴康生物栓剂治疗BV阳性孕妇可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GBS)定植对阴道微生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该院产检的160例妊娠晚期(GBS)定植孕妇为研究组,同期在该院产检的160例正常妊娠晚期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阴道微生态失衡发生率及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孕妇微生态失衡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胎膜早破、羊水污染、绒毛膜羊膜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孕妇早产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妊娠晚期GBS定植能够引起阴道微生态失衡,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风险,妊娠晚期GBS定植孕妇应给予积极的干预治疗,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罗芳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4,(8):30-33
目的观察妊娠晚期孕妇阴道微生态状况,分析不同微生态状况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全南县200例妊娠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产前检查,取阴道分泌物做假丝酵母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检查,观察阴道菌群密集度、优势菌、多样性、炎症反应。根据阴道微生态状况和症状分为正常、异常无症状和异常有症状孕妇,分别纳入正常组(146例),无症状组(21例)和有症状组(33例),比较3组孕妇阴道菌群特征及妊娠结局。结果 54例阴道菌群异常孕妇共检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19例,支原体感染17例,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8例,滴虫性阴道炎(trichomonas vaginitis,TV)5例,衣原体感染4例,淋菌1例。症状组孕妇以VVC感染最多见,占42.4%;无症状组孕妇以支原体感染最多见,占42.9%;两组孕妇菌群异常检出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发生率症状组高于无症状组和对照组(P0.05),无症状组高于正常组(P0.05);症状组新生儿感染、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高于无症状组和正常组(P0.05)。结论妊娠晚期阴道微生态环境可影响妊娠结局,有自觉症状孕妇应积极治疗,无症状孕妇应定期检查并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从而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妊娠晚期合并水痘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针对院内2017年10月-2021年3月收治的27例妊娠晚期合并水痘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同期非妊娠期水痘感染孕妇27例的临床资料,剖析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妊娠期水痘孕妇皮疹结痂时间明显长于非妊娠期水痘感染孕妇,且皮肤细菌感染比例也明显高于非妊娠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420例孕妇细菌性阴道病(BV)的感染情况,并分析妊娠期合并BV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BV联合检测试剂盒检测420例不同孕期孕妇的BV感染情况,将确诊的72例BV患者分为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并跟踪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420例孕妇的阴道中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过氧化氢阳性率分别为21.4%、9.3%和15.1%,随着孕龄的延长,阳性率均升高.孕妇合并BV未治疗组的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BV合并者(P<0.05).孕妇合并BV治疗组的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P<0.05).结论:BV在妊娠期的检出率较高,可明显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积极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幼保健》2019,(1)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妊娠晚期的异常心电图情况,并分析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杭州市西溪医院收治的11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年龄分为高龄组(年龄≥35岁) 60例和适龄组(年龄35岁) 55例。比较两组孕妇各种异常心电图情况、心律失常亚型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孕妇出现的异常心电图情况主要包括心律失常、P-R间期缩短、电轴左偏、ST段压低以及导联低电压。高龄组孕妇心律失常、P-R间期缩短、电轴左偏、ST段压低以及导联低电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适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室性早搏、室内传导阻滞以及房性早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两组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心电图正常的孕妇中,高龄组孕妇的顺产率低于适龄组,早产率高于适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两组低体质量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在心电图异常的孕妇中,高龄组孕妇的顺产率低于适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两组早产率、低体质量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高龄孕妇妊娠晚期易出现心律失常、P-R间期缩短及电轴左偏等异常心电图,异常心电图孕妇剖宫产、早产及低体质量儿发生率较高,临床上需及时关注高龄孕妇的心电图变化,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幼保健》2017,(22)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合并肝功能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7例妊娠晚期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治疗的57例妊娠晚期肝功能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肝功能异常的原因以妊娠期肝损害为主,其次为乙型肝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两组患者平均孕周及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产前平均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羊水Ⅲ度污染率、胎儿宫内窘迫、胎膜早破、早产及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晚期肝功能异常的发生原因较多,而妊娠晚期合并肝功能异常所致的不良妊娠结局明显高于肝功能正常的妊娠晚期孕妇,临床上需加以重视,给予规范治疗及管理,以提高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高龄孕妇异常心电图变化与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杭州市西溪医院进行产检及分娩的130例妊娠晚期孕妇,按照年龄分组,其中65例(年龄≥35岁)高龄孕妇为观察组,另选取65例(年龄<35岁)适龄孕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异常心电图发生率及心律失常类型;分析两组孕妇妊娠结局与异常心电图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孕妇异常心电图发生率(32.31%)显著高于对照组(15.38%),χ2=5.125,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同时观察组心律失常(26.15%)、ST-T改变(12.31%)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9.23%,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392和3.900,均P<0.05);在心律失常类型方面比较,观察组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900,P=0.048);两组孕妇妊娠结局比较,观察组早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809,P=0.028),两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体重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剖宫产率(χ2=4.775,P=0.029)、早产率(χ2=4.188,P=0.041)及新生儿低体重率(χ2=4.306,P=0.03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孕妇妊娠晚期易发生心律失常、ST-T改变等异常心电图改变;异常心电图高龄孕妇的剖宫产、早产及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明显增加,临床上需要关注高龄孕妇妊娠晚期心电图变化,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 BV)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方法选择2011至2012年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产科门诊就诊,孕龄>35周的妊娠晚期妇女,将BV检测阳性的孕妇138例为BV组,将20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跟踪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 BV组的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宫内感染明显高于对照组(χ^2值为10.730~35.628,均P<0.05);BV组围生儿的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新生儿黄疸、低出生体重儿明显高于对照组(χ^2值为21.607~33.511,均P<0.05)。结论妊娠期BV可明显增加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新生儿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故对妊娠期进行常规BV筛查和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月150例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孕妇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围生期保健的7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将150例研究组孕妇按照意愿分为干预组(110例)和未干预组(40例)。记录并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孕妇妊娠结局,干预组和未干预组孕妇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孕妇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早产、胎儿窘迫和产褥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孕妇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早产、胎儿窘迫和产褥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增高,对其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中国妇幼保健》2017,(12)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行阴道试产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80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分娩的80例初次妊娠足月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行阴道试产,比较两组产妇阴道试产成功率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阴道试产成功率为77.50%,对照组为86.2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产程潜伏期、活跃期、总产程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分娩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75%,略高于对照组的21.2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在严密的产程监控下进行阴道试产是可行的,并且还能够较好地避免再次剖宫产引起的二次损伤,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孕晚期胎膜早破(PROM)孕妇阴道内菌群变化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5月-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孕晚期PROM孕妇128例(PROM组)、产前检查健康孕妇90例(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孕妇阴道分泌物微生物分布构成及阴道微生态情况,比较不同阴道微生态情况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结果:PROM组革兰阳性杆菌、乳酸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均低于对照组,变形杆菌、阴沟肠杆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其余阴道微生物分布无差异(P>0.05);两组菌群密集度、阴道菌群多样性有差异,PROM组微生态失调占比(46.9%)高于对照组(32.2%)(P<0.05),pH值无差异(P>0.05)。PROM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调患者早产(15.0%)及新生儿感染率(15.0%)高于阴道微生态正常患者(2.9%、4.4%)(均P<0.05)。结论:孕晚期PROM孕妇阴道菌群密度、多样性以及微生态与健康孕妇比较出现异常,PROM孕妇阴道微生态失衡增加不良妊娠结局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孕妇妊娠晚期贫血对新生儿出生身长、体重、孕周以及一分钟Apgar评分的影响并研究孕妇血红蛋白含量与新生儿脐血中血清铁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2008年12月~2009年8月在某院住院分娩的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孕妇孕期保健、住院分娩和妊娠结局资料.结果 孕妇妊娠晚期血红蛋白含量与新生儿出生身长、体重、孕周呈线性相关,中、重度贫血组孕妇的新生儿出生身长小于正常对照组新生儿出生身长.随着孕妇贫血程度加重,新生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孕妇妊娠晚期贫血,尤其是中、重度贫血对新生儿妊娠结局可能存在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对产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87例妊娠晚期产妇的临床资料,将体感不适但无胎膜早破的43例产妇设为对照组,将胎膜早破的44例产妇设为试验组,统计并比较两组胎方位、分娩方式和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试验组枕前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枕横位、枕后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产妇的产时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VBAC的12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VBAC组),按1∶2配对病例对照设计,选择与VBAC产妇同时期分娩的重复性剖宫产(elective repeat cesarean section,ERCS)产妇244例(ERCS组)及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244例(对照组),比较3组产妇的母婴结局,分析VBAC组的产时特点。结果①ERCS组年龄最大、孕次最多,对照组年龄最小、孕次最少;对照组受教育程度高于其他两组;ERCS组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分娩前BMI高于其他两组;VBAC组孕期增重低于其他两组,入院时宫颈Bishop评分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VBAC组分娩孕周(38.47±1.82)周,低于对照组(P<0.05);VBAC组早产发生率最高、新生儿体重最低、巨大儿发生率最低(P<0.05);VBAC组产后出血量最多,对照组次之,ERCS组最少(P<0.05),VBAC组及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ERCS组(P<0.05);VBAC组、对照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少于ERCS组(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转入NICU率、输血率、产褥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均无产妇及新生儿死亡。③VABC组中自然临产率、阴道助产率、会阴侧切率高于对照组,引产率、分娩镇痛率、产程中应用缩宫素比例低于对照组,第一、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体重,降低新生儿出生体重,更好地理解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 delivery,TOLAC)产程特点,加强监测,有助于降低TOALC的风险,提高VBAC成功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妊娠晚期异常心电图(ECG)的变化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60例于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伊宁市农四师医院就诊的妊娠晚期(28~41孕周)孕妇,按年龄将35岁以上的患者分为高龄孕妇组,35岁及以下者为适龄孕妇组,对所有患者进行ECG常规检查,并统计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分析高龄孕妇组妊娠晚期的异常ECG变化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高龄孕妇组异常ECG发生率为31.1%,显著高于适龄组的21.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3,P〈0.05)。高龄组ECG异常主要表现为ST段的改变、心率失常、短P-R间期、电轴左偏、低电压,其各项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适龄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68、7.21、6.52、5.63、6.23,均P〈0.05)。在ECG正常孕妇中适龄孕妇组和高龄孕妇组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无明显差异(均P〉0.05),但高龄孕妇组早产儿发生率显著高于适龄孕妇组(χ2=4.98,P〈0.05)。在异常ECG孕妇中,适龄孕妇组的流产死胎率、早产率、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率均显著低于高龄孕妇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67、12.79、7.93,均P〈0.05)。结论高龄孕妇在妊娠晚期异常ECG发生率较高,其流产、早产、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率也相对较高,临床上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9.
20.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3)
目的探究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带菌检测情况及B族链球菌带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3月于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并待产的500例妊娠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取孕妇肛周分泌物及阴道下三分之一分泌物实施B族链球菌检测,分析孕妇B族链球菌带菌情况与B族链球菌带菌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500例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阳性率为9.40%(47/500);B族链球菌阳性孕妇妊娠结局中宫内窘迫、宫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4.68%(21/47)、17.02%(8/47)高于B族链球菌阴性孕妇(P<0.05)。B族链球菌阳性孕妇中新生儿B族链球菌阳性与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发生率分别为23.40%(11/47)与19.15%(9/47)及21.28%(10/47)高于B族链球菌阴性孕妇新生儿(P<0.001)。结论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会导致胎儿窘迫、宫内感染及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的增加,影响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健康,因而在孕期需要对孕妇进行B族链球菌筛查,进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