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行臂丛神经阻滞对麻醉和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例需臂丛神经阻滞行肱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均分成A、B、C 3组(每组30例),局麻药均为0.33%罗哌卡因30 mL,A组不用地佐辛,B组在局麻药中加地佐辛0.1 mg/kg,C组阻滞完成后即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结果:B组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快于A、C组(P<0.01),镇痛持续时间长于A、C组(P<0.01),术中、术后VAS疼痛评分低于A、C组(P<0.05,P<0.01);C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A、B两组.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行臂丛神经阻滞,可缩短阻滞起效时间,增强阻滞效果和延长镇痛时间,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丁丙诺啡联合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探讨其缩短布比卡因臂丛阻滞起效时间,加强布比卡因臂丛麻醉效果可行性。方法 100例需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臂丛麻醉所用局麻药相同,试验组另加丁丙诺啡0.075 mg。观察2组患者围麻醉期RR、HR、BP、ECG、SPO2的变化和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结果试验组臂丛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了近40%,麻醉维持时间和及术后镇痛维持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丁丙诺啡联合布比卡因用于臂丛麻醉患者,可加强布比卡因臂丛麻醉效果,缩短布比卡因臂丛阻滞起效时间,且止痛完善,安全、有效、省时和低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芬太尼复合局麻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择臂丛神经阻滞下行前臂、腕部和手部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A组注入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1 mg布托啡诺25 mL。B组注入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1.5μg/kg芬太尼mL。C组注入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25 mL。比较3组镇痛效果、术后镇痛时间及麻醉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A、B组与C组比较,术中镇痛效果满意,术后镇痛时间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B组有3例,C组有5例患者出现寒战反应。术中所有患者均无呼吸抑制发生。结论布托啡诺、芬太尼与罗哌卡因混合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镇痛效果好,术后镇痛时间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注射帕瑞昔布钠联合围手术期不同时间节点应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的镇痛效果。方法纳入自2016-10—2018-04完成的12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30例。A组术后单纯应用帕瑞西布钠镇痛,B组术前48 h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联合术后应用帕瑞昔布钠镇痛,C组术前24 h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联合术后应用帕瑞昔布钠镇痛,D组术后即刻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联合帕瑞昔布钠镇痛。结果 B、C、D组术后24 h、48 h、3 d、5 d、7 d静息时疼痛VAS评分均低于A组,且B组术后12 h、24 h、48 h、3 d静息时疼痛VAS评分均低于A、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C、D组术后12 h静息时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术后5 d、7 d静息时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便秘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注射帕瑞昔布钠联合术前48 h应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的镇痛效果最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注入盐酸丁丙诺啡用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80例ASAI~Ⅱ级择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于硬-腰联合麻醉后随机分为两组:超前镇痛组(A组,n=40)于手术切皮前10min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含盐酸丁丙诺啡0.15mg的生理盐水4ml,对照组(B组,n=40)于手术切皮前10min经硬膜外导管注入生理盐水4ml,观察术后4、8、12、24、48h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各时段PCEA有效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4、8、12h VAS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丁丙诺啡硬膜外超前镇痛能有效减轻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6.
蒋伟  陈宇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24(11):962-963
目的评价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术后分别应用芬太尼、吗啡、丁丙诺啡复合罗哌卡因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择期行TUVP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在术后予硬膜外0.4mg芬太尼 0.125%罗哌卡因共100ml镇痛(A组)、4mg吗啡 0.125%罗哌卡因共100ml镇痛(B组)、0.45mg丁丙诺啡 0.125%罗哌卡因共100ml镇痛(C组),比较生命体征、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结果三组病人术后循环均稳定。三组术后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不良反应少,但发生膀胱痉挛性疼痛及尿道紧迫感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镇痛效果好,但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和C组;C组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丁丙诺啡复合罗哌卡因对TUVP病人术后PCEA效果确切,循环呼吸稳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喷他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 40例ASA Ⅰ或Ⅱ级,接受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0.33%罗哌卡因30 ml;B组,0.33%罗哌卡因30 ml+喷他佐辛30 mg.手术开始15、30、60 rain及术后1、6、12、24 h行VAS疼痛评分,并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快于A组(P<0.05),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术中、术后VAS疼痛评分低于A组(P<0.05).结论 喷他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可缩短阻滞起效时间,延长持续时间,改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腋路、锁骨上)在桡骨远端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方法 90例择期行“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或“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手术”的成年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组(A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组(B组)、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组(C组).记录操作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测定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分布区的痛觉消失时间,评价感觉阻滞效果、麻醉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3组患者基本资料与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镇痛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桡神经、正中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痛觉消失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患者尺神经痛觉消失时间比较[(21±6) min比(20±5)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长于B组[(8±5)min](P<0.05);A组和C组前臂内侧皮神经痛觉消失时间比较[(18±6) min比(17±6) min],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B组[(10±6) 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效果优秀率最高(90%).A组和C组分别有2例和1例患者出现膈神经阻滞,B组有1例患者止血带不耐受. 结论 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时尺神经及前臂内侧皮神经痛觉消失时间短,在桡骨远端手术中麻醉优秀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布托啡诺复合利多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上肢手术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0.06%布托啡诺+1%利多卡因+0.375%左旋布比卡因20 ml,B组:1%利多卡因+0.375%左旋布比卡因20 ml。分别记录两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同时采用VAS评分评价镇痛效果。结果 A组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A组麻醉后4、6、8 h静息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利多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能够延长麻醉镇痛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后路与肋缘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应用于下腹正中纵切口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行剖宫产术,ASA分级Ⅰ、Ⅱ级产妇10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两组产妇均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麻醉下行腹部正中纵切口剖宫产手术,待手术结束之后超声引导下进行双侧TAP阻滞,A组产妇采用后路TAP阻滞,B组产妇采用肋缘下TAP阻滞,两侧腹壁分别给予0.375%罗哌卡因20 ml.观察两组产妇术后2、6、12、24 h静息及运动时VAS评分及两组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术后24 h按压泵次数、布托啡诺术后24 h用量、镇痛满意度,同时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术后镇痛相关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产妇术后2、6、12h运动VAS评分[(0.8±1.0)、(2.1±0.9)、(2.0±0.9)分]明显低于B组[(1.8±1.4)、(4.3±1.9)、(4.6±2.2)分](P<0.05);A组产妇PCIA术后24 h按压泵次数、布托啡诺术后24 h用量也明显少于B组(P<0.05);满意度高于B组(P<0.05).在术后镇痛相关副作用方面,A组瘙痒、呕吐发生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均无呼吸抑制、局部血肿及局部麻醉药中毒发生.结论 与肋缘下TAP阻滞比较,经后路TAP阻滞结合PCIA对下腹部正中纵切口剖宫产术后镇痛更为有效,术后阿片药使用剂量更小、副作用更少.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