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153例病毒性肝病患进行空腹血清甘胆酸(SCG)动态检测,并与同期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平行检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重型肝炎和慢性活动型肝炎SCG水平明显高于急性肝炎和慢性迁延型肝炎(P<0.05);肝病活动期SCG水平与ALT呈正相关(P<0.001);重型肝炎、慢性活动型肝炎SCG>30mg/L并持续>4周均预后不良。提示SCG动态观察对肝病预后的判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三型肝病患者血清ALT和补体联合检测的实际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检测甲型肝炎、乙型肝炎、重型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血清补体(C)的含量。方法 ALT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C3、C4含量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 甲型肝炎、重型肝炎C3、C4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乙型肝炎C3、C4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肝病患者ALT异常程度越高,其血清中补体含量越低。但与肝病的类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王波 《嘉兴医学》2001,17(4):198-199
目的:探讨血清胆汁酸(TBA)及血清载脂蛋白APO-A-I,APOB与肝硬化Child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空腹静脉血清,对80例肝硬化组,56例肝病组及80例非肝病组住院病人检测TBA,载脂蛋白APO-A-I,APOB含量。结果肝硬化组及肝病组血清TBA含量明显高于非肝病组(P<0.05)。且随肝硬化Child分级的增加而递增,Child B,C级TBA含量明显高于A级(P<0.01);肝硬化组血清载脂蛋白APO-A-I,APOB含量明显低于肝病组及非肝病组(P<0.05)。随肝硬化Child分级增加而逐渐降低。Child B,C级载脂蛋白APO-A-I,APOB含量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血清TBA,载脂蛋白APO-A-I,APOB水平是一项反映慢性肝损害的敏感指标,对肝硬化的诊断,分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卡托普利抗肝纤维化疗效的初步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剂卡托普利对慢性肝病患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等细胞外基质(ECM)水平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住院的58例慢性肝病患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37.5-75mg/天治疗8-16周,并以40例同期慢性肝病患作为对照,检测治疗前后患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和层连蛋白(LN)等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8周,治疗组的血清HA,LN,PC-Ⅲ和Ⅳ-C分别下降,44.34%,21.54%,29.74%(与治疗前相比,P<0.01)和14.27%)P<0.05),对照组则分别下降23.53%(P<0.05),8.28%,11.11%和10.58%(P>0.05)。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降幅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经组。结论:卡托普利能降低慢性肝病患血清肝纤维化的指标的水平,可能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时血清总胆汁酸(TBA)的改变,以及与常规肝功能检测指标的关系,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77例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的患儿进行血清TBA、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γ-谷丙酰转肽酶(γ-GT)的测定,并对血清TBA增高的患儿作恢复期复查。结果:败血症非休克组和败血症休克组血清TBA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均<0.01);败血症休克组血清TBA明显高于非休克组(P<0.05);败血症经有效治疗后血清TBA显著下降(P<0.01)。但血清TBA与ALT、TB、γ-GT之间无相关性(P均>0.05)。提示:新生儿败血症血清TBA水平明显增高,恢复期迅速下降。血清TBA升高的程度与病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血清胆碱脂酶在肝病诊疗中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艳玲 《广西医学》2001,23(4):737-739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在肝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测75例各型肝病患者及26例正常对照者血清胆碱酯酶(CHE)、丙氨酸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与健对照组相比,各型肝病患者的血清ALT及急性黄疸性肝炎组的血清GG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而轻度及中度慢性肝炎及急性黄疸性肝炎患者血清CHF活性未见明显变化(P>0.05);此外重度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CHE活性和A/G比值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清ALT、GGT、CHE是反映肝功能的酶类,CHE尤其是提示肝细胞受损的敏感指标,这些参数有助于肝病的诊断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
李仕周  张友祥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5):484-48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HBV DNA水平、血清谷草转氧酶(AST)与谷丙转氨酶(ALT)比值和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PCIL)对21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和常规肝功能生化检查,并与同期肝组织活检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明显相关性(γc=0.361,P〉0.05;1s=0.511,P〉0.05)。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活动性肝硬化患者血清AST/ALT比值明显高于正常人及慢性肝炎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肝纤维化程度S4期以上的患者血清AST/ALT比值高于S0—S3期的患者,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当血清AST/ALT比值≥1时,诊断早期肝硬化(S4期以上)的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84.6%。结论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明显关系。血清AST/ALT比值对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1996年1月~1997年2月65例非妊娠肝内胆汁郁积症(ICP)孕妇,14例肝功能异常与20例ICP孕妇的血清甘腿酸(CG)与肝功能。结果表明,CG与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变化是一致的,ICP组CG与ALT值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20例ICP患者100%CG值增高,85%ALT活性升高,提示以CG含量诊断ICP较ALT灵敏。CG超过正常值10倍时,出现重度瘙痒、黄疽以及胎儿窘迫的频率明显高于CG未超过10倍组,证明CG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胎儿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胆碱酯酶(CHE)和总胆汁酸(TBA)的测定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150例(4组)不同肝病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PA、TBA、CHE、ALB、TBIL、ALT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肝病患者的PA、CHE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TB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肝功能损伤程度的加重,PA、CHE逐渐下降,TBA逐渐升高。各组肝病患者的PA、CHE和TBA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同组的ALB、TBIL、ALT的阳性率。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A、CHE和TBA对各型肝炎的早期诊断和预后、早期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用基因和血清学分型法,对160例不同临床型HCV感染血清进行HCV分型检测及结果比较。血清学分型70例(43.75%),其中Ⅰ型63例(90%),Ⅱ型3例(429%),Ⅰ和Ⅱ混合型4例(5.71%);基因分型90例,其Ⅱ型86例(9556%),Ⅲ型2例(222%),Ⅱ和Ⅲ混合型2例(2.22%)。对两种方法分型均阳性的49例;分型结果比较,二法符合率为100%,表现为高度的一致性。两种分型方法对不同临床型HCV血清分型检测HCV型别构成无明显差别,血清学分型率(43.75%)明显低于基因分型率(56.25%)P<0.05)。血清学分型法,慢性丙肝组分型率(68.52%)明显高于急性丙肝组分型率(42.59%)(P<0.01)和无症状、ALT正常、抗HCV阳性组分型车(26.47%)P<0.01)。无症状、ALT正常、抗HCV阳性组,基因分型率(61.76%)明显高于血清学分型车(26.47%)P<0.01)。血清学分型车与抗HCV-C抗体S/Co值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50例肝硬化患者SCG含量的临床意义.结果表明,SCG测定诊断肝硬化的阳性率为92%,明显高于SGPT(53%)及ADA(78.6%)的阳性率.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中A、B、C级SCG值分别为10.14±6.03,23.55±11.27和54.66±24.47μmol/L(P<0.01).相关分析表明,SCG与血清白蛋白含量呈负相关(r=-0.5018.P<0.01),与胆红素含量呈正相关(r=0.6964,P<0.01).并发肝性脑病和原发性肝癌者及死亡病例,其SCG升高更为明显.我们认为肝硬化患者SCG值大于40μmol/L预示病情危重,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周翼  吴林军 《中外医疗》2012,31(15):25-26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和前白蛋白(PA)监测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肝病患者42例及对照组32例,均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BS-8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TBA、PA、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及白蛋白(Alb)。结果重型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PA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血清TBA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且血清TBA、PA阳性率远高于Alb阳性率(P〈0.01),肝硬化患者中血清PA和TBA阳性率远高于ALT阳性率(P〈0.01)。结论血清TBA、PA和肝功酶类及合成代谢产物联合检测可大大提高肝胆疾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HCV及其与HB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HCV RN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HCV感染及其与HBV重叠患者血清标本共179例,分为慢性丙型肝炎组(n=101)、肝硬化组(n=45)和肝癌组(n=33)。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HCV,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CV RNA;对重叠感染HCV和HBV的31例患者同时检测HBVDNA。结果 179例患者抗HCV的总阳性率为97.8%,高于HCV RNA的阳性率(69.8%)(P〈0.01)。肝硬化组和肝癌组HCV RNA的阳性率分别为82.2%和84.8%,高于慢性丙型肝炎组阳性率64.4%(P〈0.05)。HCV与HBV重叠感染组的HCV RNA的阳性率为48.4%,低于单纯HCV感染组的HCV RNA阳性率(71.6%)(P〈0.05)。HCV与HBV重叠感染患者的HBV DNA阳性率为35.5%,也显著低于单纯HBV感染患者阳性率(76.7%)(P〈0.01)。HCVRNA阳性组ALT异常率(60.8%)高于HCV RNA阴性组(35.2%)(P〈0.05)。结论对HCV感染相关的不同疾病患者联合检测抗HCV、HCV RNA和ALT,对于HCV和HBV重叠感染者同时检测HBV DNA,有利于疾病的明确诊断、病情观察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4.
ADA与ALT、AST、GGT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ADA)与ALT、AST、GGT联合检测在各类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对160例肝病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ADA、ALT、AST和GGT进行联合检测。结果各种肝病患者ADA、ALT、AST和GGT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ADA的阳性检出率在肝癌,肝硬化,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分别为76.7%,94.7%,83.3%和55.0%。ALT和GGT在各种肝病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均〈0.01)。AST在肝癌有明显升高(P〈0.05),在肝硬化,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中有显著升高(P均〈0.01),其阳性检出率均在80%以上。急性肝炎时,ALT和AST阳性检出率达到100%。结论血清ADA与ALT、AST、GGT联合检测是协助诊断肝脏疾病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中国391例不同人群血清抗-HCV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固相酶联免疫测定方法(ELISA),检测了我国华北地区不同人群391例血清抗-HCV,共发现39例(10%)血清抗-HCV阳性。对其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观察了10例HBV与HCV双重感染对血清ALT水平的影响。本文首次报道了我国局部地区的一些高危人群及各种肝脏疾患病人中抗-HCV的分布情况,提示在某些高危人群中HCV有着不可忽视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1)目的 探讨肝病患血清一氧化氮(NO)的浓度及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临床价值。(2)方法 收集急性肝炎(AH),慢性肝炎(CH),肝硬化(LC)患血清,分别检测其NO,NOS及ALT水平,分析肝脏疾病患中的改变机制。(3)结果 患血清NO异常率在AH,CH组为70%左右;在静止期LC异常率为47.8%,在活动期LC为83.3%,NOS活性在肝病组异常率在70%以上;肝病患NO和NOS平均浓度均非常明显高于对照组,但静止期LC患NOS和NO水平均低于AH,CH和活动期LC组患(4)结论 肝病患NOS水平与NO浓度呈高度正相关,其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伤寒并发中毒性肝炎的肝功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伤寒杆菌对肝脏的损害和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35 0例伤寒患者肝功能及乙型肝炎病毒(HBV)标记物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 30例 (6 5 .7% )出现ALT和AST升高 ,其中 83例 (36 .1% )伴有血清总胆红素 (STB)升高 ;32 0例进行HBV标记物检测 ,发现HBV感染 4 5例 ,伤寒重叠HBV感染率为14 .1% ,重叠感染组的ALT ,AST及STB均值比单纯感染组显著升高 (P <0 .0 5 )。结论 :伤寒患者中肝损害较常见 ,其中重叠HBV感染者肝损害程度更重 ,但重叠HBV感染者中肝损害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8.
血清GLD和(ALT+AST)/GLD比值对肝病诊断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鸣  朱志斌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8):3842-3844
目的:探讨谷氨酸脱氢酶(GLD)和(ALT+AST)/GLD比值在肝细胞损伤疾病患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3例健康者和166例不同肝病患者的血清标本,按临床诊断分为7组,在日立7600-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同时测定GLD活性和(ALT+AST)/GLD比值。结果:不同肝病患者血清中GLD活性均高于健康者,其中在急性缺血性肝炎和急性中毒性肝坏死时GLD升高幅度最大,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阳性率均可达100%。急性病毒性肝炎的(ALT+AST)/GLD比值为68.3,较其他各疾病组显著升高,而急性缺血性肝炎、急性中毒性肝坏死和原发性肝癌患者(ALT+AST)/GLD比值分别为4.5、4.2和5.5,不增高。结论:检测GLD活性和(ALT+AST)/GLD比值对各种肝病的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着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艳彬 《中外医疗》2014,(21):23-25
目的:对骨骼肌疾病患者血清转氨酶和肌酸激酶测定的诊断意义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整理分析2012年9月1日-2013年9月1日该院经检测血清转氨酶和肌酸激酶含量升高的1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取40例身体健康者作为对照。以上163例临床标本可分为骨骼肌损伤组(41例)、心肌损伤组(42例)、肝细胞损伤组(40例)、健康对照组(40例)四组。分别检测其血清转氨酶和肌酸激酶的含量。结果心肌损伤引起的AST变化最大,阳性率为73.16%,明显高于另外骨三组的阳性率,39.02%、45.00%、0.00%;肝损伤组的ALT含量变化最大,其阳性率为80.00%明显高于其余各组的31.70%、28.57%、0.00%;而骨骼肌损伤组引起的AST、ALT、CK含量变化都较为中等,其中CK的阳性率为80.95%高于其他各组的36.59%、5.00%、0.00%。轻度、中度、重度骨骼肌损伤可使得CK的含量达(876±572)、(9875±3420)、(20341±4597)U/L明显高于无损伤的正常人,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骼肌损伤、心肌、及肝细胞损伤性疾病都能导致血清中转氨酸酶及肌酸激酶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