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癌术经化疗泵肝动脉超声造影的定义。方法;对24例肝癌切除术后行经肝动脉内留置化疗泵CO2超声增强造影。结果:增强造影对≤3cm肝 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同时,还可以提供及发癌灶的病理血供,疗效评判及PEI治疗。结论:对肝癌切除术后留置化疗泵者应常规进行CO2超声造影。  相似文献   

2.
肝癌超声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智章 《肿瘤》1995,15(3):255-257,262
肝癌超声影像学研究徐智章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超声诊断科(上海200032)从超声影像学的角度出发,可以二维超声法(2-D或B型)、双功法(duplex)、三功法(triplex)、彩色多普勒能量技术(CDE)、弹性法、介入性超声、超声造影技术(C-U...  相似文献   

3.
碳酸锂对环磷酰胺的抑瘤及毒副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观察碳酸锂(Li2CO3)对环磷酰胺(CP)的抑瘤作用和毒副作用的影响。按标准方法对每只小鼠进行肿瘤(肝癌H22、肉瘤S180)接种。Li2CO3[20、40mg/kg.dig,连续10天。CP(90、180mg/kg)一次iP。结果显示:Li2CO3与CP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抑瘤率,增加荷瘤鼠的外周血白细胞(WBC)数和降低骨磷嗜多染红细胞(PCE)的微核率(MNF)。提示Li2CO3能明显增强C  相似文献   

4.
肝恶性肿瘤的实时超声造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在肝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9例原发性肝癌,5例转移性肝癌病例进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病灶内及肝实质的造影剂动态灌注过程。结果 超声造影后,原发性肝癌表现为动脉相快速增强,随后快速消退;转移性肝癌动脉相表现多样,实质相呈明显的低回声“缺损”区,并且于实质相发现了更多病灶。结论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对于提高肝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及检出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结节性肝癌(nodularhepatocellularcarcinoma,NHCC)及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nodularhy perplasia,FNH)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分析超声造影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我院 2017 年 1月至 2021年 6月期间收治的 42例 NHCC患者和 42例 FNH患者,收集其影像学等资料,对比 NHCC与 FNH患 者二维超声特征和超声造影特征的差异。结果:NHCC患者淋巴结肿大、肝硬化、门静脉癌栓占比较 FNH患者高,中 心瘢痕、病灶位于肝包膜下的发生率均较 FNH组患者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HCC组患者门脉相以 低增强为主,FNH组则以等增强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延迟相均以低增强为主,但 NHCC组 低增强发生率较 FNH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HCC组患者 PI较 FNH组大,mTT、TTP、RT均较 FNH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诊断 NHCC的灵敏度为 95.24%、特异性为 95.24%。结论: NHCC与 FNH患者在常规超声特征和超声造影特征上有明显差异,增加超声造影参数分析能进一步鉴别此二种病变,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和转移性小肝癌超声造影的血流动力学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210个原发性小肝癌和93个转移性小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比较两组小肝癌在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表现的异同。结果(1)303个小肝癌病灶,超声造影表现为动脉期快速增强、门脉期或延迟期消退,转移性小肝癌增强达峰时间和开始消退呈低回声时间明显早于原发性小肝癌(P<0.05)。(2)超声造影动脉期显示,95.7%(201/210)的原发性和2.3%(2/93)的转移性小肝癌呈高回声(P<0.05),门脉期及延迟期显示原发性和转移性小肝癌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超声造影动脉期增强形态上,原发性小肝癌和转移性小肝癌分别有93.4%(196/210)和35.5%(33/93)的病灶呈整体均匀性增强(P<0.05);转移性小肝癌中,54.8%(51/93)的病灶周边呈环状或不规则状增强,明显高于原发性小肝癌的5.2% (11/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转移性和原发性小肝癌在超声造影动脉期均呈快速增强,但在增强方式和开始消退呈低回声的时间上均存在一定差异。超声造影为原发性与转移性小肝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刚毅  赵宝昌 《癌症》1993,12(5):411-413
本文测定了615近交小鼠肝癌腹水瘤Hca-F25/CL-A2细胞经DMSO促分化前后胞液磷酸化酶a活性和Ca^2+浓度。结果发现,经DMSO诱导分化后,胞液磷酸化酶a活性明显升高,而胞液Ca^2+浓度则显著下降。结果提示,肿瘤细胞分化前后,激活磷酸化酶a的磷酸化酶b激酶对Ca^2+的敏感性不同,使磷酸化酶a活性不能与胞液Ca^2+浓度同时升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40例,共计45个病灶,病灶最大径≤3 cm,使用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病灶分别进行诊断,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 45个病灶中38个中-低分化癌动脉期明显增强,7个病灶高分化癌动脉期明显增强;超声造影、常规超声与增强CT诊断的正确率分别为90.0%、77.5%、82.5%.结论 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中,超声造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早期诊断率,为临床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原发性与转移性小肝癌(≤3cm)的造影剂灌注特征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67例小肝癌患者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检查,并分析其造影特征。结果:超声造影诊断小肝癌的准确性为95.5%(64/67)。原发性肝癌中93.5%(43/46)病灶为多血供,造影表现为动脉相整体均匀增强;转移性肝癌中76.2%(16/21)病灶为乏血供,造影表现为动脉相周边呈环状或内部呈不规则散在点状增强。结论:超声造影对小肝癌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但对部分小肝癌的不典型造影表现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原发性与转移性小肝癌(≤3cm)的造影剂灌注特征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67例小肝癌患者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检查,并分析其造影特征。结果:超声造影诊断小肝癌的准确性为95.5%(64/67)。原发性肝癌中93.5%(43/46)病灶为多血供,造影表现为动脉相整体均匀增强;转移性肝癌中76.2%(16/21)病灶为乏血供,造影表现为动脉相周边呈环状或内部呈不规则散在点状增强。结论:超声造影对小肝癌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但对部分小肝癌的不典型造影表现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不同分化程度原发性小肝癌的超声造影特征,探讨超声造影在其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原发性小肝癌(均有手术病理结果)患者的超声造影资料,比较并分析不同分化程度小肝癌病灶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以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结果 47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显示高分化22例、中分化20例和低分化5例.不同分化程度原发性小肝癌开始增强时间及达峰时间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造影剂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正确诊断原发性小肝癌43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1.49%.结论 超声造影诊断原发性小肝癌具有较高的正确率,且不同分化程度原发性小肝癌超声造影表现特征存在差异,可为临床治疗方式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超声血管造影在肝癌介入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超声血管造影对原发性肝癌(HCC)在经皮肤动脉栓塞术(TAE)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超声造影剂Levovist经肘静脉注入的方法,检查12例HCC患者在TAE治疗前后血供的变化情况。要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的半定量测量方法,判定栓塞前后肿瘤血供的丰富程度,并与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血管造影与DSA在探查肝癌TAE治疗前后肿瘤血供方面无差异(P〉  相似文献   

13.
刘耳  吴燕 《齐鲁肿瘤杂志》1997,4(2):100-102
本文研究了高,低发区510例PHCHBV感染、家庭肝癌史及与ABO血型的关系,结果表明:1肝癌低发区与高发区一样,全并HBV感染的PHC患者达80.74%,远多于元HVC感染者;2低发区PHC中,有家族肝癌史的A型血者显著多于相应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在肝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9例原发性肝癌,5例转移性肝癌病例进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病灶内及肝实质的造影剂动态灌注过程。结果 超声造影后,原发性肝癌表现为动脉相快速增强,随后快速消退;转移性肝癌动脉相表现多样,实质相呈明显的低回声“缺损”区,并且于实质相发现了更多病灶。结论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对于提高肝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及检出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90例肝肿瘤患者,观察肝肿瘤病灶造影前后的良恶性情况,并对小肝癌病灶超声造影增强及消退开始时间进行记录.结果 造影前后肝肿瘤病灶良恶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癌、透明细胞癌、高分化癌造影增强和消退开始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技术对肝脏肿瘤血流灌注特点具有更强的检测能力,可显著提高小肝癌的诊断率,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肝动脉和经动脉门脉造影螺旋CT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在肝动脉造影CT(CT hepatic arteriography,CTHA)和经动脉门脉造影CT(CT arterial portography,CTA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50例小肝癌灶CTATP和CTHA的图像,并与双期增强扫描进行对照。结果 CTAP病灶检出 92.2%,CTHA病灶检出率为90.1%。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目的:我国肝癌发病率高,原发性肝癌常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本研究应用实时超声造影对肝癌高危患者进行定期跟踪监测,探讨其早期发现和诊断微小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2月-2013年11月针对320例肝癌高危患者进行定期的肝常规超声检查和追踪定位的肝超声造影检查,根据肝内病灶在超声造影不同时相的增强表现特点鉴别诊断其良恶性。结果:320例肝癌高危患者定期随访中,经肝超声造影发现和诊断微小肝细胞癌20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包括直径≤1.0 cm肝癌7例、1.1~2.0 cm肝癌13例。其中6例(30.0%)呈不典型的“快进同出”型表现;病灶小,灰阶超声上呈等回声是超声造影表现不典型的主要因素。结论: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肝癌高危患者的定期跟踪监测,可早期发现微小肝癌,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伴右心房癌栓DSA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嵘  王建华 《中国肿瘤》2000,9(9):425-426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伴右心房癌栓的DSA表现。探讨其发生机制和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CT、MR、超声心动图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原发性肝癌伴右心房癌栓的肝动脉造影,下腔静脉造影表现和介入治疗方法。结果:7例肝动脉造影均见肝动脉和肝静脉间有较大的动-静脉瘘和肝静脉癌栓,右心房内可见肿瘤染色,6例右心房癌栓和所有肝静脉癌栓一样见较明显的“线条征”。2例经肝TACE术后癌栓内碘油散在沉积。3例合  相似文献   

19.
采用肝癌发生的动物模型,观察了碳酸锂(Li2CO3)对抗黄曲霉素B1(AFB1)诱发的大鼠肝癌前病变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及其P21、Bcl-2蛋白的表达状况。Wistar大鼠144只随机分为A、B、C、D4组,分别为阴性、阳性对照及Li2CO同时给药和Li2CO3先期给药组。于实验第6、9、10wk分批断头处死动物,取动物的肝脏进行组织形态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发现:C、D两组动物健康状况明显改善,肝癌前病变程度明显减轻;P21、Bcl-2蛋白在诱癌早期(实验第6wk)即有表达,第9、10wk显著提高,呈B组>C组>D组>A组的趋势,与各组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一致。提示:Li2CO3具有明显地对抗和预防化学诱导肝癌的作用,P21、Bcl-2蛋白的动态检测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以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诱导抗肝瘤免疫。方法 自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分离DC;以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介素-4(IL-4)联合刺激DC;以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和BEL-7402细胞的肿瘤相关抗原(TAA)激活DC;DC诱导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细胞毒素性T细胞(CTL);检测CTL对epG2细胞,BEL-7402细胞、SGC-7901细胞、LOVO细胞及HO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