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应力性骨折的MRI诊断.方法 选择我院从2004年10月到2012年10月,均无明确外伤史,且经临床随访已证实的8例应力性骨折患者的资料.对所有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其中胫骨近端4例,腓骨中段1例,胫骨远端1例,跟骨1例,第三跖骨1例.8例患者在症状出现后1个月内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3例可疑骨折,2例怀疑肿瘤,2例待定,1例明确骨折.8例患者均经MRI检查明确诊断.8例应力性骨折的MRI成像中均显示骨折线.其中5例横行,2例斜行,1例半弧形.骨折线呈长T1短T2的7例,长T1长T2的1例.6例见骨髓水肿,呈长T1长T2改变.6例有骨皮质增厚,8例均有骨膜增生,5例有周围软组织肿胀.结论 对于应力性骨折MRI可以早期明确诊断.对于平片检查阴性或者怀疑肿瘤的病例应早期行MRI检查,对应力性骨折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钟文美 《中国CT和MRI杂志》2013,11(1):105-107,110
目的分析慢性骨髓炎的MRI表现,探讨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慢性骨髓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患侧骨x线平片及MR检查,其中6倒同时行MR增强扫描检查。结幂l1例慢性骨髓炎中,6倒位于股骨,2例位于肱骨,2例位于胫骨,1例位于锁骨:MRI显示病变多位于骨干近干骺端,范围广泛、边缘模糊,骨干增粗、部分变形,骨皮质多不规则增厚,边缘毛糙;8例骨髓腔内可见脓肿形成,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壁厚,边缘稍模糊,增强扫描明显环形强化,脓肿周围骨松质内可见片状长T1长T2信号,边界模糊;1例局部可见软组织团块影,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见肉芽肿形成,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其中1例中央可见不规则长T1稍长T2信号坏死区,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坏死区不强化:3例病例可见死骨形戊,4例见骨膜水肿,2例见骨膜增厚,5例见骨膜新生骨形成,3例见窦道形成,1例见骨包壳形成;周围肌肉间隙模糊,内均可见条索状或片状长T1长T2信号。本组中,10例患者MRI诊断明确,1例同时不除外骨纤维结构不良。结论MRI显示慢性骨髓炎的脓肿、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改变及窦道优于X线,对指导临床治疗及进行疗效评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DR.CT及MRI检查在老年非暴力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影像学特点。方法:以笔者医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骨科收治的62例老年非暴力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对患者行DR、CT及MRI检查,观察各项检查的影像学特征及对诊断的作用。结果:老年非暴力椎体压缩性骨折DR影像主要为椎体楔形变,骨皮质可见断裂或塌陷,骨折椎体松质骨紧密;CT影像主要为椎体变形,可见双边征,骨皮质变薄、断裂,或在椎体边缘可见小骨折片,骨小梁纹理稀疏、中断;MRI影像主要为椎体形态改变,T1W1序列扫描提示髓腔与骨皮质可见边缘模糊、形状不规则的低信号带,T2WI序列扫描可在髓腔与骨皮质部位出现软组织水肿形成的高信号带。3种检查对老年非暴力椎体压缩性骨折诊断率由高到低为MRI、CT及DR检查,DR检查最方便快捷,花费最低。结论:DR、CT及MRI对老年非暴力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均有诊断价值,MRI检查敏感性最高,DR检查花费最低,多项检查结合可达到理想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膝关节应力性骨折的MRI表现,探讨低场磁共振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膝关节应力性骨折患者的低场磁共振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发生于胫骨平台14.例,发生于股骨髁2例,16例有出血或水肿信号改变,15例可见骨折线信号影,5例可见局部骨皮质轻微皱褶或隆起,6例可见软组织局限肿胀。结论膝关节应力性骨折的低场磁共振表现具有特征性,对早期诊断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5.
李天金 《吉林医学》2012,33(16):3393-3394
目的:探讨骨隐性骨折的CT、MRI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X线平片阴性的外伤患者,再次行CT及MRI检查,伤部位涉及长短壮骨及扁骨及不规骨。结果:CT检查出异常病例30例,可见骨小梁结构较乱,周围软组织肿胀;MRI检查出异常病例50例。显示隐性骨折呈现长T1、短T2或不规则状线形异常信号,其周围可见不规则长T2骨挫伤水肿异常高信号影,均伴有周围软组织水肿的异常信号。结论:X线平片虽为外伤性骨折的基本检查方法,但易漏诊,而CT及MRI可提高隐匿性骨折检出率。尤其是MRI能早期诊断骨隐性骨折,若患者局部症状明显,X线检查无阳性征象者应行CT或MRI检查。  相似文献   

6.
王忠  李忠  杨华 《重庆医学》2008,37(19):2191-2192
目的 探讨MRI在骨隐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8例外伤患者均行x线平片及MRI检查,12例患者同时行CT检查,受伤部位分别为股骨髁、胫骨近端及椎、腰椎.结果 本组28例X线平片均未见明确骨折征象,CT检查12例(占43%)亦无明显骨折征象,仅6例(占21%)见骨小梁结构较乱,周围软组织肿胀MRI检查28例显示隐性骨折呈线条状T1低信号影,其周围可见不规则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结论 MRI能明确诊断骨隐性骨折,若患者局部症状明显,X检查无阳性征象者行MRI检查应为最佳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丽宁  成官迅  张静  黎蕾  张刚  刘婷 《当代医学》2009,15(14):72-75
目的 探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动脉瘤样骨囊肿的X线、CT和MRI表现,14例经X线检查,4例经CT检查,7例经MRI检查.结果 发生于股骨上段8例,肱骨中上段3例,胫骨上段和髂骨各2例,腓骨小头、下颌骨、颧骨和跟骨各1例;X线表现为囊状骨质破坏,周边有薄层骨质增生硬化,内部可见骨嵴和骨性分隔,骨皮质膨胀变薄,可合并病理性骨折,X线平片诊断正确率为35.7%;CT表现为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周围可见骨壳,内部密度不均匀,可见骨性分隔,病灶可向软组织内突出;MRI表现为膨胀性多囊状病灶,周边见低信号环,囊内可见液-液平,T1WI增强扫描囊壁和分隔呈薄层环形强化,MRI 诊断正确率为71.4%.结论 MRI较X线平片、CT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三者结合,有助于ABC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8.
隐性骨折的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骨隐性骨折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外伤患者均行X线平片及MRI检查,10例患者同时行CT检查,受伤部位分别为股骨髁、胫骨近端及MRI检查,10例患者同时行CT检查,受伤部位分别为股骨髁、胫骨近端及胸椎、腰椎。结果:本组25例X线平片均未见骨折征象,CT检查10例亦无明显骨折征象,仅见骨小梁结构较乱,周围软组织肿胀;MRI检查25例显示隐性骨折呈现长T1、短T2或不规则状线形异常信号,其周围可见不规则长T2骨挫伤水肿异常高信号影,均伴有周围软组织水肿的异常信号。结论:MRI能早期诊断骨隐性骨折,若患者局部症状明显,X线检查无阳性征象者行MRI检查应为最佳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长骨皮质旁骨肉瘤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特征,以提高对该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分析研究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长骨皮质旁骨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发生在股骨近端2例,股骨远端8例,肱骨近端及胫骨近端各1例。结果长骨皮质旁骨肉瘤X表现为紧贴骨皮质的分叶状外生肿块,4例显示肿块与骨皮质间透亮线。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内见团状及菜花状不规则高密度瘤骨影。在MRI上,肿瘤T1WI加权呈低信号,T2WI加权呈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T1WI增强扫描肿瘤的实性成分可见强化。CT、MRI均可显示肿瘤的软组织成分及对髓腔的侵犯,本组有4例髓腔受累,其中1例CT未显示。结论皮质旁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CT、MRI可清晰地显示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对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CT及MRI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DR检查阴性而64层CT或MRI诊断骨折的51例外伤患者的多层CT及MRI表现。51例均行64层CT检查,28例同时行MRI检查。结果:64层CT显示骨皮质/骨小梁中断47例(47/51),22例(22/28)MR T1WI见骨皮质下或松质骨内不规则线状、条状低信号带,T2WI对应于T1WI低信号带仍可见形态相似的低信号;28例(28/28)MR T2WI对应于T1WI低信号带或64层CT显示的骨折线周围均见片状高信号水肿;6例(6/28)MR T1WI未见低信号带,64层CT显示骨皮质中断;4例(4/28)MRT1WI见松质骨内低信号带,64层CT检查未明确骨折线。结论:多层CT显示骨皮质细截骨折优于MRI,可作为隐匿性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MRI对部分多层CT显示不明确的松质骨骨折的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