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喹诺酮类药物和其他抗菌药的作用机制不同,主要作用于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旋转酶,使DNA不能形成具有生物效能双股超螺旋,造成染色体不可逆的损害,而细菌细胞不再分裂,属杀菌剂。  相似文献   

2.
喹诺酮类是近年来,临床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新型广谱抗菌剂。该类药是在萘啶酸基础结构上合成的第二代喹酮类衍生物。由于在喹诺酮母环6位上引进了氟原子,因此不仅对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而且对革兰氏阳性菌也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主要抗菌机理是抑制细菌DNA旋转酶所催化的ATP依赖超螺旋作用,抑制超螺旋化DNA的松弛作用及促双链DNA的破裂作用。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不易产生耐药性和交叉耐药及副作用少等优点。自八十年代初问世以来,其中氟哌酸(NFX),氟嗪酸(OFX),氟啶酸(ENX),及环丙氟哌酸(CPF)等抗菌剂已被日、美、联邦德国广泛用于临床。本文就喹诺酮类抗生素临床应用概况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3.
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新近开发的一类非特异性抗菌药物,主要用于耐药性菌株的治疗,国内常用品种有(口奈)啶酸、吡哌酸、氟哌酸等。因该药对 DNA 的合成有抑制作用,特别对未成熟儿童可能有较大的影  相似文献   

4.
喹诺酮类,又称吡酮酸类或吡啶酮酸类,是一类合成抗菌药,它们以细菌DNA为靶,妨碍DNA回旋酶,造成染色体的不可逆损害,使细菌细胞不再分裂。该类药物疗效可靠,发展迅速,但随着临床使用的广泛,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日益增多。喹诺酮类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中枢反应、诱发癫痫、影响软骨发育、  相似文献   

5.
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研究进展赵贵英中华医学信息导报,1997,12(3):6自1962年奈啶酸问世以来,喹诺酮成为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大类常用抗感染治疗药物。其发展大体可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62~1969年)以奈啶酸为代表。它对大多数革兰阴性菌有活...  相似文献   

6.
<正>喹诺酮类是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的合成抗菌药物。喹诺酮类作用于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抑制DNA旋转酶,造成细菌DNA的不可逆损害而起抗菌作用。1979年合成诺氟沙星,随后又合成一系列含氟的新喹诺酮类药,通称为氟喹诺酮类。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有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等。对多种革兰阴性菌有杀菌作用,其抗菌作用的特点和较高的组织浓度分布对社区获得性感染具有极好的效果。被广泛用于泌尿  相似文献   

7.
自1998年Martínez-Martínez等 [1]发现第一个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ur(现名为qnrA1)以来,有关qnr基因的研究日益成为细菌耐药领域的热点.由qnr基因编码的qnr蛋白可保护细菌DNA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免受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攻击,从而增强细菌的耐药性.近年来,qnrB [2]、qnrS [3]等新型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陆续被报道,其相应的基因型别亦不断增加.以往研究显示 [4-5],细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主要由靶位改变及主动外排2个机制所致,2者均由染色体基因突变所介导,该基因突变引起的耐药被认为不具有水平传播性.qnr基因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对细菌耐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认识 [6-9].  相似文献   

8.
抗力欣为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青毒素结合蛋白(PBP)的IA、IB有很强的亲和性,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发挥杀菌作用;典沙即甲磺酸培氟沙量葡萄糖注射液,为喹诺酮类抗菌药,通过抑制细菌DNA螺旋酶,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两者常联合应用于临床的各类炎症及预防术后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本地区肠道外标本分离的沙门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现状.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测定此类沙门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136株沙门菌对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奈啶酸的敏感菌株分别为131株(96.3%)、123株(90.4%)、21株(15.4%).其中123株环丙沙星敏感株中奈啶酸耐药100株,占81.3%.结论虽然肠道外标本分离的沙门菌对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性不高,但低敏株大量出现;对环丙沙星低敏菌株,应测奈啶酸的耐药性,以避免环丙沙星假敏感导致临床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10.
叶熊  肖辉  陈小东  龙丰 《临床荟萃》2011,26(15):1353-1355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拜复乐)是由拜耳公司研制开发的第4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其作用机制为拮抗细菌的DNA旋转酶,从而阻断DNA的复制而产生快速杀菌作用,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半衰期长,对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  相似文献   

11.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冯鸣燕,冯高闳(暨南大学附属华桥医院,广州510632江西医学院药理教研室)自70年代在喹诺酮分子中的6位引入氟、7位引入哌嗪获得氟喹诺酮类合成抗菌药后,迄今陆续开发出该类药物依诺沙星(氟啶酸Enoxacin,EN...  相似文献   

12.
喹诺酮类(qunolones)抗菌药是指人工合成的含有4-喹酮母核的一类抗菌药物,因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生物利用度高、与其他类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而广泛应用于临床.自 1962年美国 Sterling-Winthrop研究所 Lesher等发现第1个喹诺酮类抗菌药萘啶酸以来,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开发这类药物.于1973年合成了第二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吡哌酸等,1978年合成了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共同特点是在化学结构萘啶环的7位上连有哌嗪环、6位处又引入了氟原子,故又称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此结构提高了抗菌活性、增宽了抗菌谱,同时成本低廉、不良反应小.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主要是近年来上市的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等,是环丙沙星的8甲氧基衍生物.  相似文献   

13.
黎微微 《中国疗养医学》2013,(12):1090-1093
喹诺酮类抗菌药是由萘啶酸发展起来的合成抗菌药,自1962年投入使用以来,经过50多年发展,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氟喹诺酮类药物快速发展,已成为临床上最常用的抗菌药之一。然随着喹诺酮类抗菌药临床应用的增多,细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耐药性也迅速上升。研究发现,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机制广泛,并且不同细菌对喹诺酮耐药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4.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 ,喹诺酮类药物主要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洛美沙星、妥舒沙星、替马沙星、芦氟沙星、氟罗沙星、氨氟沙星、伊罗沙星、二氟沙星、司帕沙星、莫西沙星等。它是人工合成的含 4 -喹诺酮基本结构的药物 ,它与细菌 DNA螺旋酶的 DNA双链中非配对碱基结合 ,抑制 DNA螺旋酶亚 A单位 ,使 DNA超螺旋酶结构不能封口 ,从而使DNA单链暴露 ,导致 m RNA与蛋白质合成失败 ,使细菌死亡。喹诺酮类药物因具有抗菌谱广、吸收迅速、半衰期长、疗效显著、使用方便、价格适中等特点 ,临床广泛应用于敏感菌所致呼吸系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环丙沙星(CIP)、左氧氟沙星(LEV)的临床应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CIP、LEV的总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治疗费用(DDC)和病原菌耐药性资料.结果: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总消耗金额、用药频度均为LEV排第一.CIP排第二;日治疗费用为LEV低于CIP;细菌耐药率的差别不显著,但大部分病原菌耐药情况与前几年相比均有明显好转.结论: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使用情况及大部分细菌耐药性均有明显改善,喹诺酮类抗菌药临床使用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6.
金天祥  郑青 《临床荟萃》1996,11(16):760-761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的该类药物中活性最强者之一,主要通过影响细菌DNA联接酶和DNA旋转酶,干扰DNA合成,导致细菌死亡。该类药物抗菌谱广,对于  相似文献   

17.
乳酸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PFX)为合成的喹诺酮类抗菌药,其结构特点是在主环上引入一个环丙基,改变了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不仅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吸收完全,半衰期长,使用方便,而且安全且具有独特的抗菌后效应(即细菌在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后生长受抑制的持续时间),在临床上受到广泛的关注。但目前,也出现了一些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和有创技术的开展,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普遍呈现出高度耐药、多重耐药的态势,多重耐药菌(MDRO)[1],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多重耐药(MDR)是指对下列5类抗菌药中3类或3类以上的抗菌药物耐药,5类抗菌药包括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泛耐药(PDR)是指对现有的(或可获得的)所有抗菌药物耐药或  相似文献   

19.
奈诺沙星(TG873870)为无氟喹诺酮类抗菌新药,通过作用于细菌DNA旋转酶抑制DNA合成。作者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奈诺沙星对台湾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05年至2007年798株革兰阳性球菌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抗菌活性。受试菌株包括: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100株;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205株.  相似文献   

20.
甘利欣为中药甘草有效成分的第三代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黏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千乐安为喹诺酮类抗菌药,可通过抑制细菌的DNA旋转酶而起杀菌作用.我们发现甘利欣与千乐安合用存在配伍禁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