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36例胃肠减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肠减压时胃管引流不畅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我院普外科2006年8月~2009年8月共236例施行胃肠减压的患者列为观察对象,其中发生胃管引流不畅94例,对每例引流不畅的原因进行查找,归纳,分析主要涉及8个方面,给予相应的8条护理对策.结果 在实施胃肠减压过程中发生胃管引流不畅也是常见的现象,如能及时发现,查找原因,给予相应护理亦能达到满意的引流效果.结论 实施胃肠减压患者,通过细心护理,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胃肠减压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新的诊疗技术不断涌现,胃肠减压这一古老方法仍是目前临床中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和护理技术操作。胃肠减压是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通过引流胃肠液或气体达到减轻胃肠道压力,使胃肠肌肉得以休息,有助于恢复功能。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我院外科收治胃肠减压59例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普通外科病房415例留置胃管引发胃管引流不畅的患者32例,针对其多种引流不畅原因及护理体会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胃肠减压是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通过引流胃肠液或气体达到减轻胃肠道压力,使胃肠肌肉得以休息,等待恢复功能。笔者临床护理外科胃肠减压患者4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普外科患者行胃肠减压的护理体会(pdf)胃肠减压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更是普外科患者非常重要的诊疗措施,在普外科应用极为广泛。胃肠减压是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通过引流胃肠液或气体达到减轻胃肠道压力,使胃肠肌肉得以休息,等待恢复功能,现将护理心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胃肠减压是普外科一项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一般采取的方式是:将胃管自鼻腔插入胃内,利用留置胃管与负压吸引装置,将积存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减低胃肠道内的压力,改善胃肠管壁血液循环,恢复其功能。这项操作看起来简单,但在临床操作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导致胃肠减压失败而达不到目的,甚至加重病情影响治疗。下面根据近几年来护理胃肠减压病人经验积累,就胃肠减压存在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临床护理体会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胃肠减压患者护理措施和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一次留置胃管成功210例,一次留置胃管成功率95%。脱落5例,拒绝置管5例。结论胃肠减压应重视心理护理,熟练插管技术操作,细致执行胃肠减压期间的护理措施,明显提高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宋淑清 《基层医学论坛》2012,(33):4420-4421
目的分析胃肠减压过程中留置管的常见问题,制订护理对策。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留置鼻胃管的患者进行观察护理。结果胃管插入困难、引流不畅、胃管脱出是留置胃管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经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使引流通畅有效,保证了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结论在临床工作中,针对不同患者留置胃管常见的问题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正>胃肠减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治疗措施,它通过负压吸引原理,经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部的气体和液体吸出,以降低胃肠道内的压力,减轻胃肠道的张力,从而改善血液供应,有利于炎症局限,恢复胃肠道功能。而留置胃管作为一种应激源,可通过心理上的恐惧和生理上的创伤,对患者的正常心理活动产生直接影响,从而造成心理和躯体的不适。留置胃管患者需要卧床休息,胃管注药、注食、口腔护理出血、引流不畅、咽喉部不适等刺激会导致患者舒适改变。2005~2009年,笔者所在科室对60例留置胃管致患者舒适改变原因进行分析,了解影响患者舒适的相关因素和影响程度,以采取更好的护理对策,以便把  相似文献   

10.
普外科患者行胃肠减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胃肠减压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更是普外科患者非常重要的诊疗措施.在普外科应用极为广泛.胃肠减压是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通过引流胃肠液或气体减轻胃肠道压力,使胃肠肌肉得以休息,等待恢复功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胃肠减压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之一,更是普外科患者重要的诊疗措施,在普外科应用极为广泛.胃肠减压是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通过引流胃肠液或气体达到减轻胃肠道压力,使胃肠肌肉得以休息,等待功能恢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莫春容  黄秀容  刘瑾  胡颖 《重庆医学》2008,37(20):2372-2373
胃肠减压是小儿腹部外科,胃肠道手术后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其目的是通过胃肠减压减轻腹胀及胃肠道负担,有利于吻合口的愈合.但胃肠减压对患儿来说是一种侵袭性的护理操作,在置管及减压过程中由于护理不当,出现出血的现象时有发生,且家长及患儿往往比较紧张,不愿接受,出现对护士不满、不信任、不配合治疗,甚至投诉.现将本科在2005~2007年的16例胃肠减压出血患儿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留置胃管是基本护理操作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洗胃、胃肠减压以及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操作之中。特别在颅脑损伤、胃肠道手术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不仅是胃肠内营养支持的通路,而且是病情观察的窗口,更重要的是减轻术后患者腹胀,  相似文献   

14.
插置胃管在腹部、胸部外科中比较常见,尤其在胃肠、急腹症等消化道疾病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中更为普遍。顺利地插置胃管和有效的胃肠减压引流对病人的治疗和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虽然插置胃管的过程并不复杂,但其熟练的操作技巧对最大程度地减少病人痛苦和一次成功率要认真对待。在长期的外科护理工作中,我们对插置胃管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5.
孙荣峰 《吉林医学》2006,27(12):1588-1589
胃肠减压是普外科经常进行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它是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吸出胃肠道内的积气积液,减轻腹胀,减少肠腔的细菌毒素的吸收,降低胃肠道内的压力,有利于改善病人的局部和全身情况[1]。现将自2002年以来胃肠减压管插管深度加以探讨,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02年 ̄2005年就诊于我科临床诊断为肠梗阻、胰腺炎、胃癌、肠癌以及其它各种消化道疾病手术需术前留置胃管240例,其中男性150例,女性90例,儿童5例,昏迷病人15例;成人组平均年龄为55岁,儿童组平均年龄为10.5岁;使用胃管均为国产一次性硅胶胃管,其中成年组选用型号…  相似文献   

16.
留置胃管是临床常见的护理操作。胃肠减压可吸出胃肠道内的积气积液,降低胃肠道压力,促进肠蠕动的恢复,有利胃肠道的修复,鼻饲管可为暂不能进食的患者补充营养及药物治疗。但胃管误入气管,将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本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0月,247例经鼻腔留置胃管中39例患者在置管时出现误入气管情况,当即发现37例,未及时发现2例,现将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回结肠可控膀胱术后管道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4年底开展回结肠可控膀胱手术治疗膀胱癌患者。此类病人在术后留置管道之多是外科手术中较少见的。通过4例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到如何正确做好各管道护理,是术后护理的重点,也是手术成败的关键。下面将重点介绍此类手术病人术后的管理护理体会。 一、固定各引流管,保持通畅 (一)胃肠减压管:保持胃管固定通畅,防止脱出,确保有效的胃肠减压,如遇胃液粘稠引流不畅甚至堵塞,应及时用生理盐水少量多次冲洗胃管,并观察胃液的性质并记录引流量。在胃肠减压期间,应注意患者有无呕吐、腹胀等胃肠道症状。胃管拔除后,应严格按照医嘱给予饮食。  相似文献   

18.
张莉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4):243-243
留置胃管是基本护理操作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洗胃、胃肠减压以及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操作之中。特别在颅脑损伤、胃肠道手术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不仅是胃肠内营养支持的通路,而且是病情观察的窗口,更重要的是减轻术后患者腹胀,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吻合口及腹部伤口的张力,利于其愈合,减少并发症,有时可作为吻合口的支撑管。但如果操作不当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造成危险因素,致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9.
胃肠减压是外科常见的护理操作技术,是利用负压原理和虹吸原理,将胃管经鼻腔插入,引流出胃肠道气体和内容物,以减轻腹胀及缝合口张力,降低胃肠道内压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利于炎症的局限,是促进伤口愈合和胃肠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方法,因此,加强胃肠减压患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科自2011年8月-2012年8月对105例胃肠减压患者护理,取得满意疗效,体会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105例,男65例,女40例,年龄26-77岁,其中肠癌90例,肠梗阻13例,肠穿孔2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管负压引流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与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4年1月4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配合使用胃管负压引流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保守治疗治愈41例,1例胃溃疡出血患者拔除胃管后行胃镜检查时再次出血行急诊手术治疗,2例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保守治疗无效行手术治疗,2例转上级医院,1例肝癌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死亡。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配合使用胃管负压引流治疗、实施精心护理具有缩短止血时间,提高止血效果,减少胃肠反应,利于胃腔给药,随时观察出血量,明确病情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