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病因、多种发病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蒙医学文献中对再障尚无系统、完整的论述,在蒙医内科学中明确、系统的论述了血症为六基症之一,分为偏盛、偏衰、功能紊乱等,我科将其归类于蒙医血衰症范畴。蒙医血衰症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不当,如饮食失调,情志过激导致胃火失调,影响脾、胃、  相似文献   

2.
血衰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造血系统重症之一。蒙医学认为血衰症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不当,如饮食失调、情志过激等导致胃火失调,影响脾、胃、肝脏功能而精华和糟粕分解受阻或外感湿毒,瘟疫入机体伤及精血,七素代谢功能障碍即血液生成受阻而成。蒙医临床证候分型为毒热型、粘热型、未消型。给予调理胃火、健脾利肝、补气养血、平衡三根治疗,症状改善,血象逐渐上升。以草果二十一味丸、瘀紫丸为主的系列蒙药在经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医医院与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联合验证过程中,共观察病例35例,蒙医临床症候疗效统计:基本治愈3例,缓解20例,明显进步9例,无效1例,脱落1例,死亡1例,治愈缓解率为65.71%,总有效率为91.43%。治愈率及有效率均比1991年提高34.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李燕钰 《新中医》2014,46(5):6-7
不孕症的原因有虚实之分,虚者为肾虚或脾虚使冲任虚衰,不能摄精成孕;实者多为肝郁、血瘀或痰湿使冲任气血失调,胞脉受阻,以致不孕。临床表现多为虚实夹杂,冲任气血失调,痰瘀胶结,窠囊内结。痰瘀同源,痰瘀既是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久病入血,久病入络,痰瘀互结,窠囊内生,则病情复杂。提出虚实夹杂,窠囊不孕症的观点,从痰瘀相关论治不孕症,在辨证论治基础上痰瘀分消,收效更为满意。  相似文献   

4.
雷敏  杨若愚 《中医杂志》2008,49(10):884-884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中医院晏友君主任医师,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妇科、肝胆、肿瘤方面的疾病,其从肝阳虚论治不孕不育症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曼师认为,肝阳虚证是脏腑虚证的一大类型,具有特殊的病机演变过程和证治规律.肝阳虚,脏腑功能障碍,阴阳气血失调,代谢紊乱,三焦气化失司,枢机不利,气滞血瘀,阴寒凝聚而病深不解,伏气内潜;肝阳虚致精血互化失职,气机失调,天癸施泄无能,任脉虚,太冲脉衰少,生长发育生殖能力低下;肝气虚,精少,肾脏衰,脏腑经络受阻,阴阳水火失济,寒凝血瘀,阳损及阴,精血、天癸泌别无能,两精不相顺接而排异,或导致女子月经失调、痛经,则不孕不育之症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5.
"绝经前后诸症"属中医病名,亦称"经断前后诸症",指妇女在经断之年,先天肾气衰,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将竭导致机体阴阳失调,尤其是肾中阴阳失衡,累及心、肝、脾多脏,而出现一系列脏腑功能紊乱症侯:月经不调、潮热汗出、头晕  相似文献   

6.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明确提出女性生殖、生理由盛转衰的原因起于阳明脉衰。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化》中指出:"脾胃之气既伤……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病"。又如《兰室秘藏·妇人门》:"妇人脾胃久虚,或形羸气血俱衰,而致经水断绝不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的化生有赖于脾胃的功能,素体脾虚或劳倦饮食,均可使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司,化源血少,冲任空虚,血海不能按时满溢而致闭经。  相似文献   

7.
高月香  梁玲玉 《光明中医》2008,23(7):1013-1014
肝脾失调是中医脏腑辨证中的病名,肝属木性喜条达,藏血而主疏泄,脾属土统血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脾之间木疏土、土养木;木克土、土生金制木,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功能协调,称为肝脾调和,若肝脾任何一脏的偏盛偏衰,出现木乘土,土侮木等各种乘侮表现,统称为肝脾失调。  相似文献   

8.
邱保国论治心力衰竭经验撷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邱保国主任医师认为心力衰竭基本病机是阳虚为本,病位在心,五脏相关,本虚标实;本虚即为阳气虚衰,脏腑功能失调,标实为瘀血、水饮内停。辨病辨证相结合,认为心气脱症与现代左心衰竭相似,心水症与右心衰竭相吻合;强调温阳益气,活血利水为根本治法;临证用药又灵活运用,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9.
二十多年来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489例脱发症,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一、病因病理脱发症属于中医“斑秃”、“油风”、“鬼剃头”等病范围。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根源于肾。《内经》说:“肾气实,发长……肾气衰,发堕……。”《医学入门》载有“血盛则发润,血衰则发衰。”《灵枢·经脉篇》有“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毛色不泽。”《医林改错》说:“无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属中医“咳喘”、“痰饮”、“心悸”、“水肿”等范畴;是以肺、心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症情复杂,轻重不一.起因多先于肺,进而使心、脾、肾等脏的功能失调,正气虚衰.久病正虚更易感受外邪,周而复始,反复加重,从而出现以心、肺为主的多脏功能失调的一系列本虚标实的复杂症状.故在治疗中应本着  相似文献   

11.
脘腹胀痛一症多因饮食不节或情志所伤,致食积停滞、气机受阻,消化失调而引起。笔者应用消食导滞散加减治疗此症42例,有效率达97%以上。今举二例如下:  相似文献   

12.
对68例血衰症患者实施蒙医护理,护理效果显效率达到83.8%,有效率达到13.2%,无效率为2.9%,所有患者无并发症产生。血衰症患者经过有效的早期预防以及控制感染,在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防止患者发生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耐心、细致、精细化的护理是患者尽快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祖国医学认为,妇女一生,以血为本,以气为用,而气血的生成与运行都与肝的功能密切相关.所以中医妇科临床当辨证施治多以疏肝为先. 1 疏肝开郁 肝失调达,肝气郁结,气机受阻,临床常见月经失调、不孕及更年期综合征,以其胸乳胀痛、腰腹胀痛为主证,治以疏肝开郁,笔者常用调经1号方和调经2号方治之.  相似文献   

14.
宋红湘 《中医研究》2004,17(6):42-42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症(简称为宫血),是指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或因全身疾病而引起的不正常子宫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笔者自1999~2003年,运用固冲汤加减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00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周靖  金凤丽 《河北中医》1999,21(6):345-346
绝经前后诸症即更年期综合征,为中医妇科常见的疑难病,目前中医界普遍认为其发病病机系绝经前后肾气日衰,天癸将绝,冲任虚衰,精血不足,阴阳失衡,经脉失濡,进而导致诸脏腑功能失调。现代医学认为,更年期综合征是由于45~55岁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甚至于完全消失引起的一组症候群,并与体质、社会环境、精神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包括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烘热,汗出,眩晕,心悸;精神症状:烦躁易怒,悲伤欲哭或情志异常;新陈代谢障碍症状:尿频、尿急,肢肿;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腹泻;月经异常:月经量多,周期紊乱,或40岁以前即月经稀发、量少,过早闭…  相似文献   

16.
蒲昭和 《养生月刊》2009,30(8):716-717
蹲食:一些外出打工者常有此习惯。蹲食时,上腹部会受到挤压。食道呈牵拉状,使人不舒服,还会影响胃肠蠕动。因下肢弯曲,腹股沟动脉受到压迫.血液循环受阻,由此会减少向胃部毛细血管供血,妨碍胃的正常消化功能。经常蹲食者,容易引起消化功能失调,诱发消化道溃疡。  相似文献   

17.
崩漏辨治     
许润三老师通过长期的临床摸索和验证,已逐渐形成自己一整套理论体系和治疗规律,现介绍要点如下。 许老师认为崩漏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它的主要病机为肝肾功能调节失调。因为冲主月经,任主胞胎,冲任隶属于肝肾。青春期少女肾气初盛,肾气一天癸一冲任轴调节功能尚未健全,气血难以平衡;而更年期妇女肾气虚衰,冲任功能逐渐减退,在其完全衰退之前,因调节功能失调可引起无排卵型月经达数年之久,故崩漏病机察其根本为肝肾功能调节失调。由于个人的体质不同和生活环境不同,又有偏于阴虚和偏于阳虚之分。在崩漏病程发展的某一阶段,可由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长期刺激子宫内膜而增生过长,造成瘀血滞留胞宫。另外,由于肝肾阴虚或脾肾阳虚造成崩漏大出血,而血去阴亏及气随血耗,更加重了阴虚血热或阳气虚衰,故临床出血期病人,常以血热或气虚的形式表现  相似文献   

18.
崩漏是指妇女不在正常行经期间阴道不规则的大量出血或小量持续淋漓不断出血,没有行经周期。虽和现代医学“功能性子宫出血”相似,但崩漏范围较广。“功能性子官出血”是指子宫没有其它器质性病变而由于性腺激素功能失调所引起的月经过多或淋漓不断症状。一、崩漏症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肾、肝、脾三脏的功能紊乱及冲任二脉失调。如:忧思伤脾,脾虚不能摄血;郁怒伤肝或郁久化热,则肝不藏血或迫血妄行;劳损惊恐伤肾,肾气虚亏不能闭藏则经血溢下。  相似文献   

19.
寒厥阳脱证的形成,关键在于心肾阳衰,气机逆乱,导致脏腑功能衰竭,阴阳气血严重失调,表现为阳衰阴盛,气滞血瘀,给脉不通。  相似文献   

20.
汗乃津液所化,<灵枢·决气>云:"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津液随卫气而散布,循经脉营血而周流.因此,体内的阴阳偏盛或偏衰,营卫失和或五脏受损,功能失调,或外邪侵袭,蒸液外泄,是产生自汗、盗汗的主要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