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蒿属花粉分布及其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工作人员于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城区进行选点,总共选取4处取样,分别是A、B、C、D,调查分析蒿属花粉的分布状况,同时调查150例蒿属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发病季节,并检测气道反应性、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结果本地区8~10月是蒿属花粉飘散高峰期。蒿属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病主要季节与蒿属花粉播散高峰阶段相同。结论本地区秋季致敏花粉中以蒿属花粉为主,通过探讨蒿属花粉分布状况,在预防与治疗蒿属花粉相关过敏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正确认识本市蒿属花粉分布规律,为预防、诊断、研究和治疗与蒿属花粉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
肿瘤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早在3 500 多年以前便有历史记载,它也是一种顽固的疾病,完全治愈肿瘤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肿瘤的治疗手段包括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性治疗?手术治疗和生物治疗等四种手段[1] .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制备苦参素(KU)纳米球,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分布.方法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苦参素-PLGA-纳米球(KU-PLGA-NS),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流动相选择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三乙胺(20:80:0.009),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两大组,每大组再分3小组,每小组6只,两大组分别经腹腔给药苦参素原料药和制备得到的苦参素纳米球.通过检测大鼠心、肝、脾等组织中的药物浓度,评价其肝主动靶向作用.结果 制得苦参素-PLGA-NS平均粒径 190.5 nm,平均包封率为 79.7%,平均载药量为20.5%.与苦参素原料药对照,苦参素纳米球在肝组织中的药物峰浓度明显增加,20 min后达9.65 μg/ml.结论 KU-PLGA-NS具有缓释和肝主动靶向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材料,制备用于肿瘤化疗的甲氨蝶呤-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MTX-PLGA)纳米囊,并考察MTX-PLGA纳米囊的体外释放特性。方法 采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MTX-PLGA纳米囊,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囊的形态,并研究MTX-PLGA纳米囊的粒径、回收率、载药量、包封率、稳定性和体外释药。结果 MTX-PLGA为圆整的类球形实体粒子,平均粒径为(161.2±6.7) nm,载药量为(4.23±0.77)%,包封率为(62.1±3.8)%,体外释药符合一级释放方程:ln(1-Y) =-0.004 1t-0.064 8 (r=0.984 5)。结论 采用复乳法-溶剂挥发法成功制备MTX-PLGA纳米囊,所制纳米囊具有明显缓释作用,是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5.
苦参碱靶向缓释纳米球的制备及影响因素考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制备肝靶向缓释苦参碱纳米球,并对其形态,载药量,包封率及药物利用率等纳米球质量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苦参碱-PLGA-纳米球,并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外观形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药物含量.结果 制得肝靶向缓释苦参碱-PLGA-NS,其平均包封率为79.5%,平均载药量为1.75%,平均粒径为190.5 nm.结论 制备苦参碱-PLGA-NS基本达到设计要求,该制剂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药物靶向载体系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靶向缓释葛根素纳米球,并对其形态、载药量、包封率及药物利用率等纳米球质量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葛根素-PLGA纳米球,并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外观形态,利用HPLC测定药物含量。结果:制得葛根素-PLGA-NS,其平均包封率为81.5%,平均载药量为2.05%,平均粒径为170.5nm。结论:葛根素靶向缓释纳米球基本达到设计要求,该制剂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药物靶向载体系统。  相似文献   

7.
泻白散对小鼠过敏性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泻白散对哮喘小鼠变应性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泻白散高剂量组(12 g·kg-1)、中剂量组(6 g·kg-1)、低剂量组(3 g·kg-1)、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2 mg·kg-1),共6组。各组小鼠(除正常组外)于第1,8天腹腔、皮下分别给予0.1 mL的致敏液(0.2 mL致敏液含卵蛋白(OVA)0.1 mg,氢氧化铝0.02 mg),第15~28天各组(除正常组)给予5%的OVA雾化激发,每次雾化激发20 min,每次雾化前30 min各组小鼠按体重给予相应的药物;空白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代替致敏液,并用生理盐水雾化激发相同的时间。相应的药物治疗2周后,取血做嗜酸性细胞(EOS)计数,取肺泡灌洗液(BALF)做细胞分类计数。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测定BALF中的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GATA结合蛋白3(GATA3)与Th1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蛋白表达。结果:泻白散高、中、低剂量组使哮喘小鼠血中EOS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P<0.05),对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没有明显的影响;使肺泡灌洗液中的EOS明显下降(P<0.01,P<0.05),对肺泡灌洗液的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没有明显的影响;病理显示,各给药组小鼠肺部病变减轻。泻白散高、中、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哮喘小鼠BALF中IL-6及TNF-α的含量,能显著降低哮喘小鼠肺部GATA3蛋白表达,并能提高哮喘小鼠肺部T-bet蛋白表达。结论:泻白散能有效的抗哮喘,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GATA3与T-bet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缓释胸腺五肽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艾国  梅兴国 《中国药学杂志》2007,42(11):836-838
 目的制备胸腺五肽微球并对其体外释放进行考察。方法采用复乳-液中干燥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成球材料制备胸腺五肽微球,并采用正交设计L9(34)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制备得到的胸腺五肽微球形态良好,平均粒径为(28.34±0.68)μm,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8.42±0.06)%和(84.21±0.61)%,30d的体外累积释放百分率在90%以上,体外释放的一级动力学方程为:log(1-y)=-0.0226-0.0393t,r=0.9937,t1/2=7.085d。结论复乳-液中干燥法制备胸腺五肽微球工艺可行,重现性良好,有明显的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胡桃醌(juglone,Jug)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纳米粒(Jug-PLGA-NPs),并考察其理化性质、体外释放特征及对A375细胞的体外影响。方法:采用乳化挥发法制备Jug-PLGA-NPs,对其粒径、包封率、载药率以及体外释放特征进行考察;荧光显微镜观察PLGA-NPs在体外细胞的摄取情况,小动物活体成像仪观测PLGA-NPs在BALB/c荷瘤裸鼠尾静脉注射后体内的分布;用噻唑蓝(thiazolyl blue tetrazolium bromide,MTT)比色法检测其对A375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检测;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磷酸化-Akt(p-Akt),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情况。结果:制备的Jug-PLGA-NPs平均粒径为(149.6±21.5) nm,包封率为(68.39±2.51)%,载药率(5.07±0.98)%,具有良好的缓释特征。PLGA-NPs在体外细胞摄取和体内活体成像中具有良好的穿透和靶向性能。不同浓度Jug-PLGA-NPs均能明显抑制A375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呈明显时间浓度依赖性(P0.05),且48 h作用略优于等浓度Jug;其机制可能与调节Akt磷酸化水平,下调cyclin D1表达(P0.05),阻滞细胞于G0/G1期有关(P0.05)。结论:负载Jug的PLGA纳米微粒制备简便,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肿瘤靶向及抗肿瘤能力,为未来Jug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剂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壳聚糖修饰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的生物黏附性,阐明其促吸收机制,并考察纳米粒的细胞毒性以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以胰岛素为模型药物,采用FITC标记胰岛素,复乳法制备普通PLGA纳米粒,壳聚糖包裹制备生物黏附性PLGA纳米粒。粒度及表面电位分析仪测量纳米粒的粒径及Zeta 电位,超速离心法测定载药纳米粒的包封率,通过测定胃肠道中胰岛素的总量评价纳米粒的生物黏附性,并采用MTT法评价PLGA纳米粒的细胞毒作用。结果 纳米粒粒径均一,PLGA普通纳米粒及生物黏附性纳米粒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24.7±11)和(136.6±13)nm,粒径差别不大,但壳聚糖包衣显著地增强了纳米粒的正电性,使得Zeta电位由负值(-1.67±0.05) mV逆转为正值(42.6±0.3)mV,并且提高了药物的包封率,由(46.67±1.82)%增至(52.73±2.96)%。生物黏附性纳米粒口服后胃肠道中胰岛素的总量显著高于普通纳米粒,3 h达到1.31倍。MTT法显示生物黏附性PLGA纳米粒及普通PLGA纳米粒在所考察的剂量范围内(≤25 mg·mL-1),均对细胞无特殊毒性。结论 壳聚糖修饰的PLGA生物黏附性纳米粒是蛋白多肽类药物口服给药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川芎嗪(TMPZ)眼部缓释植入剂,考察其体外释放、兔眼玻璃体内药动学行为及体内外相关性.方法:使用微量锥形双螺杆混合机,采用热熔融挤出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基质材料制备川芎嗪眼部植入剂,HPLC测定川芎嗪植入剂植入兔眼后玻璃体的浓度,考察其体内缓释行为,并对体内外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载药量为10%~ 30%时,可制备得到川芎嗪植入剂,含量均匀度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体外释放符合零级释放模型.以PL-GA 5050,2.5A为载体,载药量为30%的川芎嗪植入剂在玻璃体内可缓慢释放药物达到3周以上,体内外释放相关性良好.结论:热熔融挤出法制备川芎嗪眼部植入剂工艺可行,川芎嗪眼部植入剂在兔眼玻璃体内释药平稳,缓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并表征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克班宁纳米粒(PLGA-Cre-NPs),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为克班宁的体内作用时间延长、毒性降低提供参考。方法:以PLGA为载体,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PLGA-Cre-NPs。以包封率、粒径、多分散指数(PDI)为评价指标,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PLGA-Cre-NPs的制备工艺。利用膜透析法考察PLGA-CreNPs的体外释药规律。结果:PLGA-Cre-NPs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3∶10),丙酮-无水乙醇(8∶2),PLGA投入量90 mg。PLGA-Cre-NPs的包封率(84.69±2.54)%,粒径(155.3±14.2)nm,PDI=0.095±0.018,扫描电镜显示其呈规则球形结构。PLGA-Cre-NPs体外释放包括速释和缓释2个阶段,0~24 h符合Weibull方程,24~168 h符合Higuchi方程;半衰期18.06 h,168 h时累计释放率达78.77%。结论:优选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制得的PLGA-Cre-NPs包封率较高、粒径均匀,有望制备成缓释制剂。  相似文献   

13.
符旭东  刘宏  汤韧  张孟佑 《中国药学杂志》2009,44(13):1005-1008
 目的考察处方和制备工艺对人重组骨形成蛋白-2(rhBMP-2)微球释放度的影响,并比较rhBMP-2微球和rhBMP-2微球温敏性凝胶复合系统的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W/O/W型乳化溶剂挥发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和端羧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COOH)为材料制备空白微球。通过吸附法制备rhBMP-2载药微球。以单甲基聚乙二醇-羟基乙酸共聚物(MPEG-PLGA)为材料制备凝胶。通过试管倒转法测定凝胶剂和微球凝胶剂的初始胶凝化温度(IGT),采用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释药速度。结果20%的MPEG-PLGA凝胶和微球凝胶剂的IGT均在37℃左右,微球中药物呈现三相释药模式,而微球凝胶剂体外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采用PLGA-COOH制备的rhBMP-2微球,其突释明显小于以PLGA为材料制备的微球,增加内水相与油相的体积比、在内水相中加入氯化钠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突释。结论rhBMP-2微球温敏性凝胶复合系统可以减少药物突释,具有比微球剂更理想的体外释药特性。  相似文献   

14.
黄芪治疗过敏性哮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扶正平喘中药对豚鼠哮喘发作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48只豚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扶正平喘中药组.用鸡卵清蛋白(OVA)制成哮喘模型.地塞米松组和扶正平喘中药组分别于激发前3天灌药至激发后3天停药.计数外周血嗜酸细胞(EOS),观察肺切片中EOS的浸润情况.结果:哮喘组豚鼠外周血EOS明显增多,肺内支气管有大量的EOS浸润;地塞米松组、扶正平喘中药组豚鼠外周血EOS有不同程度增多,肺内支气管有不同量的EOS浸润,均少于哮喘组.结论:扶正平喘汤可降低外周血EOS,抑制肺内EOS浸润.具有类似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样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石菖蒲挥发油的有效成分β-细辛醚对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小鼠化痰实验、小鼠止咳实验、小鼠免疫器官影响等实验,研究药物的止咳化痰平喘等作用.结果:β-细辛醚能增加酚红排出量;对致咳小鼠能减少咳嗽发作潜伏期和发作次数;能增加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结论:石菖蒲挥发油β-细辛醚有一定的止咳、祛痰、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提高胰岛素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制备生物黏附性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并与PLGA普通纳米粒相比较,考察纳米粒的理化性质、体外释放、生物活性及活体动物的体内分布。方法 采用复乳法制备PLGA普通纳米粒,并经壳聚糖修饰制备生物黏附性纳米粒。粒度及表面电位分析仪测量纳米粒的粒径及Zeta 电位;超速离心法测定载药纳米粒的包封率,HPLC测定体外释放特性,建立糖尿病模型大鼠评价口服纳米粒的降血糖水平,活动物成像系统观察口服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转运。结果 纳米粒粒径均一,PLGA普通纳米粒及生物黏附性纳米粒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21.3±13)和(134.4±15)nm,Zeta电位分别为(-1.72±0.2) 和(43.1±0.3)mV,包封率分别为(46.87±2.23)%和(52.76±3.48)%。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由突释期和缓慢释放期组成,壳聚糖包裹的生物黏附性纳米粒减低了突释量,由(28.34±1.63)%降至(17.92±1.14)%;大鼠灌胃给予15 u·kg-1胰岛素,生物黏附性纳米粒的药理相对生物利用度与普通纳米粒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由(8.3±0.7)%提高至(11.4±0.6)%。壳聚糖修饰的PLGA生物黏附性纳米粒具有生物黏附性且促吸收作用明显,口服给药后8 h仍在小鼠肠道中大量分布。结论 壳聚糖修饰的PLGA生物黏附性纳米粒是蛋白多肽类药物口服给药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以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共聚物(MPEG-PLGA)纳米粒为核心的三七总皂苷复合纳米囊泡(PNS-CNV),对该复合纳米囊泡的理化性质及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共聚物三七总皂苷纳米粒(PNS-NP),以三七总皂苷纳米粒为核心,采用薄膜分散法对其进行包封,制备三七总皂苷复合纳米囊泡;采用超滤法、透射电镜、纳米粒度仪,测定三七总皂苷复合纳米囊泡各指标成分的包封率及其理化性质;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考察三七总皂苷复合纳米囊泡对心肌及血清中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 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三七总皂苷复合纳米囊泡的包封率、粒径及Zeta电位没有显著性影响。药效结果显示,与三七总皂苷水溶液组相比,三七总皂苷复合纳米囊泡组大鼠心肌组织中SOD活力显著提高、H2O2及丙二醛含量降低,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降低(P<0.05),并且以相对分子质量5000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共聚物为载体的三七总皂苷复合纳米囊泡的保护作用最优。结论 复合纳米囊泡作为三七总皂苷的口服给药传递系统,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PLGA(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吉西他滨缓释微球在荷胰腺癌裸鼠体内的药动学特点,为该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对荷胰腺癌裸鼠分别进行PLGA-吉西他滨缓释微球间质化疗(A组,8.64 mg·kg-1),吉西他滨全身化疗(B组,8.64 mg·kg-1)和瘤体内给药化疗(C组,8.64 mg·kg-1)后,采集不同时间静脉血及恶性肿瘤、肝脏和肾脏组织,应用HPLC测定血浆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WinNolin4.0.1药动学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浆中A,B,C 3组的ρmax分别为(0.18±0.06),(1.765±0.329),(0.127±0.042)mg·L-1,A组与B组相比,P<0.05,t1/2分别为(120±10.6),(4.28±1.07),(6.32±1.25)h, tmax分别为(72±2.5),(0.33±0.09),(0.50±0.21)h,MRT分别为(56.8±10.9),(0.43±0.14),(0.19±0.04)h,AUC分别为(10.2±2.7),(0.13±0.03),(0.56±0.18)mg·h·L-1;肿瘤组织中A、B、C 3组的ρmax分别为(1.329±0.381),(0.462±0.150),(0.753±0.166)mg·L-1,A组与B、C组相比,P<0.05,t1/2分别为(97.39±8.93),(5.97±1.65),(2.15±0.58)h,tmax分别为(24±3.2),(4.0±1.2),(0.00±0.02)h,MRT分别为(399.8±20.8),(126.9±15.4),(117.8±10.7)h,AUC分别为(383.7±25.2),(56.83±6.73),(71.60±18.52)mg·h·L-1;肝脏中A、B、C 3组的ρmax分别为(0.734±0.152),(0.578±0.083),(0.85±0.19)mg·L-1,A组与B、C组相比,P>0.05,tmax分别为(72±6.2),(24±3.9),(72±4.5)h,MRT分别为(520.5±20.2),(111.7±19.4),(112.9±9.6)h,AUC分别为(1 325.9±86.5),(216.4±32.6),(108.8±29.1)mg·h·L-1;肾脏组织中A、B、C 3组的ρmax分别为(0.55±0.16),(0.458±0.137),(0.687±0.232)mg·L-1,A组与B、C组相比,P>0.05,tmax分别为(2.0±0.6),(8.0±2.3),(120±10.4)h,MRT分别为(462.1±28.6),(111.1±20.1),(119.6±18.6)h,AUC分别为(378.1±38.5),(29.42±10.64),(97.57±16.72)μg·h·mL-1。结论 PLGA-吉西他滨缓释微球间质化疗能够显著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少化疗药物的全身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斌 《浙江中医杂志》2010,45(7):532-533
芫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phalerataPal—las)或黄黑小斑蝥(MylabriscichoriiLinnaeus)的干燥全虫是一味传统中药,性寒,微辛,有大毒,具有攻毒、破血、引赤、发泡之效,收载于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斑蝥素是斑蝥药材中的一种单萜烯类提取物,为无色鳞状结晶,不溶于冷水,微溶于热水,  相似文献   

20.
沈熊  许根英  董颖  梁健  吕迁洲  许青 《中成药》2014,(11):2298-2301
目的制备载汉黄芩素的mPEG-PLGA纳米粒,并对其性能进行体外评价。方法以mPEG-PLGA为载体材料,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载汉黄芩素的纳米粒,考察其形态、载药性能、血清稳定性和体外释放行为等指标。结果制得的汉黄芩素纳米粒外观圆整,粒径为(112±33)nm;载药量为(3.27±0.04)%;纳米粒在50%胎牛血清中稳定;pH 7.4磷酸盐缓冲液中24 h累积释放率约为39%,血浆对其释放行为无明显影响。结论制得的汉黄芩素纳米粒具有明显的药物缓释效果和良好的血清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